让思辨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2022-01-01陈永华
□陈永华
人们总是倾向于认同与自己类似的观点,甚或是很多人阅读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给自己的想法寻找佐证。这很正常,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那种“自以为是”的感觉是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化而不断强化的。但教师不应如此。思辨是教师应有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学科分类和发展的历史本就是人类不断深化自我认知的过程,其本义还是在于对古老的哲学诘问“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的追寻。教育学科分类也不例外。对教育一词进行溯源可以发现,教育的本义在于“引出”而不是“教会”。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到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们“施教”的精髓均在“辩”和“论”两字上,追求答案的归一与唯一应当不是他们的选项。
不可否认,教育学的诞生和发展提升了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地位,但与自然科学探寻的确定性规律相比,教育学探寻的更多的是概率性规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而人实在是一种太复杂的高级物种,我们对于自身的认知也许还只是冰山一角,或者根本没有终极答案,那么,对人的教育怎么可能会有确定的路径呢?所以毋庸置疑,读懂学生应当是教师需要花一辈子修炼的功夫。从“施教”的职业责任而言,教师当然需要把握一些普遍性规律,但“教无定法”也是实实在在的箴言。由此可见,所谓“一统天下”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强调某一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绝对正确是偏执的!教师面对任何“新提倡”“新观念”“新做法”时都应保持一份理性的警醒。
什么是保持理性呢?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所谓理性就是要具备一颗“思辨之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思辨是指运用逻辑推导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而一般意义上的思辨指的就是思考辨析能力,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及辨别、分析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方面的能力。
进一步,如果从提升思辨能力的意义上理解教研,就能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教研作为教师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追求的价值究竟应该是什么?不可否认,中国的教研是一种优秀的制度设计,但几十年来也有很多沉疴积弊。“审美型”和“霸道型”的评课方式曾经大行天下,太多评课者喜欢沉浸在“好为人师”的自恋中。在不少的磨课和评课活动中,暂且不说学生视角的缺失,即便是作为主体参与者的广大教师,多数时候也只是扮演着倾听者抑或是受教者的角色。教研很少让“草根们”真正有机会发声。当下不少教师“心智模式的固化”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教研方式的固化难辞其咎。
当然,参与教研活动是必要的。教师确实太需要时常给自己的灵魂和思维以润滑,太需要时常寻找一种从实务工作中抽身的机会来激活自己的大脑。但学习不等于接受。作为教师,面对传统做法需要时常发出这样的诘问:约定俗成的是真实的吗?经验告诉我们的是真实的吗?面对权威,更应常抱有这样一份审视:媒体发表的是真实的吗?专家论断的是真实的吗?教师常对这些内容进行思辨,才能真正让自己获得成长。
《礼记·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衷心期盼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思辨者,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思辨改变自己,思辨改变课堂,思辨方显智慧。实际上,在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中,思辨是最大的幸福,思辨理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