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植物生物技术》课程建设探索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讲授研究生实验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 102206)

1 课程概况

《植物生物技术》是北京农学院为农学、园艺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旨在解决研究生科研入门问题,提高研究生的基本科研素养,使其了解基本的实验设计、方法及原理,及一些前沿的实验技术,提高书写与答辩能力,掌握实验操作规范,并知晓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及规范。据了解,《植物生物技术》这门课程许多农林类高校都有开设,但一般作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克隆、分子标记技术、遗传转化载体构建等。而我们为研究生开设的这门植物生物技术侧重于实验安全、实验设计思路、常用实验方法、经典实验技术、植物科学最新研究进展等,虽然课程名称相同,但课程定位、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均不相同,是独立的两门课。

这门课程开设于2018年,初衷是为刚入学的研究生提供科研技术上的指导和培训,使其快速进入科研状态。我校农学、园艺专业的研究生生源背景复杂,他们本科来自农学、园艺、园林、植保、生态等多个专业,本科课程往往以栽培学、育种学、生理学等为主,而他们的硕士毕业论文课题多涉及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实验内容,虽然有些学生本科学校也开设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但由于本科知识积累相对薄弱,实验条件受限,加上这类知识本身晦涩难懂,很多学生学的一知半解,过了两年基本已经忘光,导致很多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时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十分有必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常用实验技术原理和方法,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规范,实验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培养研究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以及写作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研究生因为课题需要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立马付诸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更有利用巩固授课效果。

目前课程由多位任课老师共同承担,每位老师学期内为研究生进行1-2次授课,授课内容根据任课老师自身优势和专业自定。但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多,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也逐年递增,去年有近40人选修了该门课。研究生学科背景差异化加剧,专业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当前的授课内容不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急需对课程进行改革和探索。

2 课程存在的问题

(1)首先是学生基础薄弱,听不懂。我们的学生一般来自于普通的本科院校,部分学生还是跨专业考研,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水平参差不齐,但老师默认学生已有相关基础,讲授内容深奥难懂,学生听不懂,逐渐失去兴趣。

(2)其次是与自己课题不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懒得听。学生往往对自己科研课题密切相关的知识和实验技术感兴趣,对老师讲授的其他实验技术觉得没有用处,是浪费时间,懒得听。

(3)第三,教学内容陈旧,学生不愿意听。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教师没有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增加广度与深度,很多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不再愿意重新学习一遍。

(4)第四,实验课时太少,只有4个学时,目前安排了酵母双杂交、BiFC两个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参加。实验课缺少设计型实验和前沿性实验,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5)第五,教学手段单一,理论课基本上是“满堂灌”,生物技术课程可以讲授的内容太多,教师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灌输学生更多的知识,结果反而造成教学方式枯燥、单一,学生学习疲劳,失去兴趣,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6)第六,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课程论文或实验报告,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多学生应付了事,不能达到考核的目的。

3 课程建设探索

3.1 优化理论课教学内容

这门课程的理论课课时只有24学时,因此不能把知识完整性输出作为教学重点,而是应该利用有限的课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入好科研的门。安排理论课内容时要有侧重点,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以实验安全作为课程的第一讲,是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的第一步,让学生重视实验安全问题。其次,为研究生讲授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文献检索方法,帮助研究生理清科研课题逻辑关系,高效的开展科学研究。第三,为研究生讲授经典实验技术原理和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室常用的实验技术,并了解其原理,更好应用这些实验技术。最后,为研究生讲授前沿的实验技术,拓展研究生的科研思路,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为科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3.2 优化实验课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是增加实验课学时,增加理论课中介绍的比较前沿的实验技术,让研究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深刻体会实验的原理和实验过程,掌握一些比较前沿的植物生物技术。二是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各自实验室的条件,自主设计开展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改进实验过程和步骤等,鼓励申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等,让学生体会创新带来的成就感。

3.3 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

“课程思政”的实施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生物技术这门课程不是简单的教授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课程,更多的是让学生体会技术带来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这与课程思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理念完全吻合。把课程思政恰到好处的融入到教学中,关键是要找好切入点,不能生搬硬套,强行植入,会显得突兀,效果适得其反。应该寓德育于教育中,在制定课程质量标准过程时,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意识、职业道德的培养,教师依托课堂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为载体,将其所蕴含的德育元素隐性地传授给学生。课程中包括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相关的科学思维和方法,还有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与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课相比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比如在讲授实验室安全时,举北京大学化学实验室爆炸案例,提醒同学们一定要规范实验操作,身边的实例更能提高学生的警惕性和安全意识。在讲授转基因技术时,讲授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也是有边界的,不能违反科研伦理和道德。讲授前沿科学进展时,加入黄金大米等案例,讲授转基因食品可以缓解世界上数十万人因为缺乏维生素A或者缺铁造成的营养不良这些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的生物技术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它真的能改善生活和提高生活品质的,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造福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课程思政也不是简单的举例子,而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平时注重德育的培养,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意识的引导和渗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4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变讲授式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把讲授、提问、讨论、辩论、汇报、网络教学、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问。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或者引申内容随机提问,由学生当场作答,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2)讨论。学生提出问题,由其他同学先回答,老师再补充回答,回答问题的学生会有适当的奖励,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学习。

(3)辩论。老师给出辩题,学生分组辩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和知识检索能力。

(4)汇报。结合自主分组实验内容,在课堂上展示本组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结果以及收获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

(5)网络教学。这门课程的内容和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利用网络建立教学资源分享平台,将教学课件、优秀案例、学术资源、课程录像等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给学生,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线下自主学习。

(6)参观。安排学生参观一些专门从事生物技术服务的企业,如从事组培、石蜡切片、电镜等的企业,体验直接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震撼,让学生意识到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打消混学历混日子的想法,增加就业驱动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5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课程应重构多元化、科学化、过程化的教学考核模式,积极推动教学考核模式改革。

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化,课程考核方式也趋于多元化,比如提问、讨论、辩论环节都有相应的鼓励分和奖励分,分组汇报设立PK赛,分等级奖励分数等,多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4 小结

研究生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以启发性、创新性、前沿性的内容为主,鼓励探索、鼓励实践、鼓励学以致用,因此课程设计和内容应该更多的考虑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通过不断的课程教学改革和优化,期望这门课程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帮助研究生走好科研第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为国家培养更优质的科研人才。

猜你喜欢

讲授研究生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