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意彩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1-01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1)
化妆造型类的相关课程是一门艺术与技能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它要求教师与学生除了都要具备基础常规固定的专业技巧和技能,也要对不断变化的时尚流行趋势作出精准的把握,同时也要培养和塑造属于自己个人独特的审美品味,并不断实践运用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创意彩妆》课程就是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延伸和扩展不同的方向和领域,将传统单一的课程进行艺术化,夸张化,多元化的结合与提升。
1 常规课程内容的设计安排
《形象设计》是一门大的范畴学科,它要求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能够对他人的形象进行整体设计和指导。这就需要运用和学习到各种繁杂的,多维的立体的专业知识。需要设计者掌握人物的面貌特征、发型发质、身型体态、仪态气质,根据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文化素养、内心需求等方面,通过色彩匹配、消费情况、对人物进行妆容设计、发型设计、服装搭配、饰品搭配。而其基础课程就是大多院校开设的《化妆与发型》,《人物化妆造型设计》或是《化妆基础》等。基础化妆课程内容主要有学习化妆师的基本素养,认知国际国内化妆师和化妆品牌,了解专业彩妆的使用方法,工具的选择与维护,学习护肤的基础知识,学习化妆的步骤及环节要领和技术技巧。发型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头型与脸型的搭配,发质的情况分析,发型工具的使用与维护,发型的手法和技巧,整体的设计与操作。结合两者的学习才能称之为化妆造型。基础课程强化学生的常规妆容,例如生活妆、新娘妆、晚宴妆和舞台特定妆。通过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了不同妆面的特点,会根据主题矫正化妆效果,达到对人物形象的初级把握。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些内容往往只能解决一些单一的层面,对于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在大三的阶段增设了一门《创意彩妆》的提高课程。旨在开拓学生的艺术设计视野,开发学生的艺术设计理念,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创意概念植入,创意技巧分析,让学生掌握美甲,色彩诊断,饰品DIY,人体彩绘等其他相关知识。涉及古装造型,影视造型,角色塑造,特效化妆等其他妆造的学习,引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好的在T台模特造型,时尚平面造型,主题创意妆,广告主播妆,概念彩妆,视觉彩妆等与服装表演息息相关的创意彩妆上进行深度打磨。内容学习的重点放在创意思维的启发和形成,强化设计的原则和技巧方式,教授学生创意彩妆的操作技法和手段。常规的传统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但这种套路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势必要求我们教师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革。
2 新媒体时代下的课程思考
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也越发强烈。在国家提倡追求人民生活高质量高水准的今天,追求彩妆创意丰富性和高级感不断升级。同时,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四大媒体的传播和资讯相对单一,以前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相对片面和制式化,而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所有人提供各种信息并且广泛的传播。由于传播人群的宽泛和精准受众,使得学生在开课之前就能提前获取有针对性的知识内容,并且在课堂学习中也能不断借鉴课本以外的直接内容。丰富的,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数据送达,造就了新一代的大学生相较于以往的大学生知识体系更加丰富。
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分众化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要学会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提前做好内修,这就要求我们新媒体时代下的教师更要适应社会发展,调整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改良,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化,思想化,国际化和实用化的综合训练。增强学生学习内容的互动性,体验性和可分享性,从单向传授走向即时互动传授和横纵向结合教学。
3 以项目为导向的内容设定
新的教学模式不是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是对过往教学内容的全盘否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依然是一切的前提,响应号召,我们更是将思政课程不断的渗入专业课程,“育人”一定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兴趣激励一切的高效思维往往是设计人的核心竞争力。而新的教改就是从原有的强制性知识灌入,枯燥无趣的单线学习模式向注重思维培养和自主交流,重视情景创设,打造实践平台的方式转变。故此,在教学内容设定上设计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新思路和新模式,重新在授课内容上进行裁剪,在知识架构上进行重组,在教学手段上进行选择,探索出几种新的教学方式并小有收获。
3.1 以校内外实践活动为项目导向的练习模式
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应该是的这门课程的基本目的。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只是互相练习,无法走出去,多听意见的束缚式学习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主动性和创造力。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发了多条练习渠道。首先参与学校学院的各种活动,在校内积极的宣传专业特性,为学校的艺术节,文艺晚会的参演师生嘉宾提供化妆服务,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商业活动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活动中的T台走秀,主题汇演,影视广告拍摄,服装样品拍摄,大项社会公益性质的文艺汇演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在这过程中,教师及时做好点评和指导工作,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整体化妆造型设计能力,实现学生整体艺术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3.2 以产学研为项目导向的实操方式
行业风向标一向就是专业学习的风向标。校企合作在业内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企业的需求就是与社会紧密接轨,人才适应企业,减少实习和就业的磨合期,用高质量的毕业生一直是我们培育学生的目标。一方面,我们产学研的融合式教学,学校能对接地方产业特色推进产教融合发展,能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专业协调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利益最大化,能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能入住高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与考核要求,设计符合高校教学体系的课程内容,助推时尚产业链的职业规范化,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培养适合企业需求,认同企业文化的优秀人才。常用的项目模式有美妆公司的应聘试题,内容有指定的妆容分析报告,效果分析报告,妆容绘制,妆容设计等。还有带有研发功能等主题摄影机构,工作室内的主题样片设计,潮流妆容研发。还有目前疫情之下,主播行业的盛行中特定的妆造设计和变妆主播的选题都能为学生提供具有符合实践效用的真实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综合的知识深化学习。
3.3 以毕业设计和行业比赛为项目导向的内容设定
服装专业的学生每年都有毕业设计。其中从大片拍摄和最后的毕业发布会都有要求参与。在这其中,为了更好的突出服装主题,就会要求妆面造型和服装做到和谐统一,这个时候,一个极具创意的设计就能带给人视觉震撼的冲击,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又能为作品加分。这个让学生感兴趣又能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机会就是最好的项目试金石。而行业内的相关化妆造型比赛,创意摄影比赛,形象设计比赛等都能为学生搭建一个立体化的考核平台。教师就能够从比赛的行业标准,规范的设计步骤,设计图稿的规划,实践操作的衔接,具体的量化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业意识的提前灌输和立体化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具备相关从业者的两个优点:一是信息意识强,能够主动调查,收集,整理相关的流行动态,品牌动态,初步具有市场调研能力。二是具有较强的设计综合能力,能系统的将课程知识,大胆的创新设计元素和现实的操作逐步结合。若有获奖更将极大的增强学生的专业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的未来的就业选择。
4 结语
在《创意彩妆》这门专业技能课程上,我不断的摸索、探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的听取评价和反复自评,为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寻求方式。我们新时代的教师不是知识上的解释者和技术的示范者,而是与专家、同行、学生一起构建新型课程的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传授学生的知识其实非常有限,作为高校教师,通过进行端正的学习观念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启迪,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方法的掌握,才是让学生终身学习受益的不二途径。而趣味化,科学化,高效化的教学手段更能优化师生关系,适应新时代的学生心理特点,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生动性,灵活性,创造性,从而满足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现阶段的化妆造型设计的水准要求,从而全面提高形象设计综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