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资助视野下民族高校的微资助

2022-01-01王秀民胡瑞琴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愿资助困难

王秀民,胡瑞琴

(1.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0756;2.西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3.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民族高校的资助工作具有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维护民族团结的价值意义和社会责任。现阶段民族高校的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资助力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资助的绩效、深度上还需新的突破和创新,进一步实现资助育人的价值目标。精准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1]精准资助是提高资助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隐性资助是加强资助工作人文关怀的新举措,微资助成为民族高校资助方式新的探索与创新。

一、微资助的内涵及特征

微资助指的是微型资助,是“奖、贷、助、勤、补、减”资助体系的补充和拓展,属于隐性资助范围,是隐性资助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形式,也是精准资助的有效方式之一。微资助的价值在于以各种形式的资助产品和资助方案为载体引导启发学生自我成长,即微资助的重点不在于资助产品有形的经济价值,而是资助产品本身所蕴含的无形的精神意义。微资助具有隐匿性、个性化、主动性的特征。

(一)隐匿性

现有的资助体系秉承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资助的各环节进行公示,这是制度化、规范化的操作,但若少了人文关怀就会因过度公开而暴露学生的隐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微资助的隐匿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示方式的隐匿性。微资助采取心愿列表的方式,将申请者的具体需求以故事陈述的形式呈现。每个人都可以在心愿列表中了解、审核申请者的需求,从而以隐蔽的方式达到公示目的。二是申请者个人信息的隐匿性。申请者在提交资助需求时填写的个人信息,只用于身份的审核和确认,但心愿列表中不会显示出来,从而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二)个性化

微资助以需求为导向,可以最大程度满足资助对象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彰显了资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济困难学生在平台提交的微心愿可以是其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自我提升中遇到的小困难,可以是关于自我发展的需求,也可以是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需求等等。

(三)主动性

现有的资助体系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受助方处于被动地位,资助政策、资助方式、资助内容均由政府、学校或社会团体等资助方制定。此种模式淡化了受助学生主体意识的自我培养,弱化了受助学生精神世界、人格品质的自我成长,个别学生甚至产生“资助从天而降,我可坐享其成”的观念。微资助的资助方式和内容均由学生自己订制。当主观个性化的心愿得到满足后,其获得感更强,感恩意识和回馈意识也会增强。

二、微资助实施的背景及意义

教育部在2015年的工作要点中重点突出了精准资助,民族高校的微资助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探索与尝试。

(一)精准资助的要求

精准资助包括资助对象精准、资助内容精准、资助形式精准。微资助符合资助内容和形式精准的要求。

首先,满足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民族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家庭的致贫原因不同,困难程度不同,学生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不同,因而需求不同。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生活习惯、民族文化、思维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与非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需求存在着差异。微资助的逻辑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经济困难学生本人,属于订单式资助,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完全满足了经济困难民族学生的资助需求。

其次,符合资助形式精准的要求。研究表明,资助工作中存在着“悖论”现象。感谢成本的高低会显著影响受助人对资助形式的选择。感谢成本指的是受助人向捐赠人表达感谢时的时间成本与花费。学生受到资助后感谢的成本越高,越不会选择此类资助形式,受助人总是选择感谢成本低的资助形式。[2]在微资助中,学生受助后只需自愿在微资助平台回复感恩致谢,事实证明微资助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资助形式,是实现精准资助的有效方法。[3]

(二)资助形式的创新

资助路径的创新。高校现有的资助项目都是资助主体发布资助信息,经济困难学生提交资助申请,资助路径是“一对多”,由资助方延伸到受助方。微资助是受助学生提出资助内容,资助主体认领资助项目,资助路径是从受助方到资助方,“一对一”的资助模式针对性更强,效果更佳。

资助效率的创新。常规奖、贷、助、补、勤、减的资助过程,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然后各级资助管理部门层层审核公示,最后发放资助资金或者资助物品,不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较高。微资助中经济困难学生在平台提交个人心愿,资助中心在线审核筛选,爱心人士自愿认领为,简化了申请资助过程,资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三)人文关怀的彰显

民族高校的资助工作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问题,主要是重制度规范轻人文关怀;重群体共性轻个体差异;重物质经济资助轻精神心理抚慰;重社会效益轻个体效益。实践证明微资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尝试。

首先,微资助可以避免“强权资助”的弊端。高校的资助工作坚持制度化、规范化,有效杜绝了资助的不当行为,但实际工作中带有“强权”色彩,这种极度公开的资助方式在表面公平的同时,也触及了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带给他们内心的伤痛。[4]微资助无需公示审核,资助平台只能看到资助内容及受理进程,看不到申请者的个人信息。申请者可以免去提供证明材料的繁杂手续,从而避免了暴露家庭经济状况的窘迫

其次,经济困难学生在微资助中感知到被尊重、被认可。当前仍有一些社会捐助者为了功利性目的举办隆重的资助仪式,由此带给受助者的羞辱和难堪足以抵消其感恩初心。以剥夺人格尊严为代价的资助是对经济困难学生更大的伤害。微资助是给予申请者最大限度的信任,保护受助学生的尊严。实现心愿的学生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和认可的,从而逐渐走出自卑阴影,不断增强自信,进入自我健康成长的良性循环。

最后,微资助可以满足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的需要,但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不愿或者不敢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表达自我。有些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大学生汉语基础差,往往选择逃避或者压抑自己内心的表达诉求。“微时代”的高校贫困生更加追求对自身诉求的满足。[5]通过微资助他们找到了倾诉的地方,表达了自己,知道有人理解他、尊重他,这一过程必然能让受助学生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四)资助育人的实现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6]民族高校注重资助工作中的诚信感恩、责任担当、自信自强教育。微资助的核心在“微”字上,但正是这样微小心愿的资助帮扶,可以带给经济困难学生全新的价值和意义。育人不是铸器,育人必须顾及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情感甚至人的合理需要。[7]微资助可以艺术性地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领和心理健康教育,传递正能量,达到育人目标。微资助便捷的资助通道与资助流程使资助的主体和受体的范围得以扩大,有利于构建大资助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构建大思政格局提供新的支撑平台。

三、微资助的原则

专属私人定制的微资助,以其资助内容的个性化和资助过程的人性化较好地化解了资助中的“悖论”现象。在实现资助育人、构建大思政格局中应遵循必要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经济困难学生对微资助的认可与接纳是培养其感恩意识的重要前提。有效的资助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其精神追求。高校现有的资助工作某种程度上缺乏道德关爱和伦理考量,导致了资助工作的负面效应,如经济困难学生功利性地比较、选择资助项目,缺乏感恩心,甚至出现伪贫困生等。根源在于资助工作中的实用主义倾向,以“事”为中心,脱离了现实中的“人”,受助学生没有感受到真正被关心、被关注。微资助要以人为本,从群体共性需求过度到尊重个体需求的范式,真正实现“我们给的恰是学生想要的”,达到精准资助目的。资助过程不需要繁琐的证明材料,没有隆重的捐赠仪式,降低受助学生的感恩成本,增强受助学生的隐私保护,彰显微资助的人文价值。

(二)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民族高校的资助工作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资助必须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凡是情感丰富、真实感人的微心愿都能如愿以偿,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感恩社会、勇于担当的思想品质。其次,杜绝微资助中的急功近利。坚决杜绝借资助之名,行政绩之实。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引导其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同时限制单位时间内的申请数量,启迪学生珍惜自身信誉,自尊自爱。

四、微资助的路径与机制

当前,微资助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探索民族高校微资助的路径和机制,成为当下精准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微资助,助力梦想成真

微资助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线上微资助主要通过学生资助中心官网以及资助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实施。学生在微心愿平台、微信公众号申请自己的微心愿,同时还可以及时了解其他资助信息、监督资助环节等。线上微资助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线下微资助主要是充分利用校园里的爱心信箱等实施。学生投递信件或心愿卡到爱心信箱,资助管理中心定期派专人收集学生的微心愿。

(二)微宣传,传递正能量

强化宣传是微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包括微资助的定位、目标、原则及意义、资助内容、形式、流程、成功案例、意见反馈等。宣传的对象不仅是在校的学生,还包括教职员工、校友、校企合作单位。要开设专栏,设立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微话题。通过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丰富阅历,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去除孤独感、自卑感。资助工作者也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三)微公益,强化感恩回馈

感恩教育是培养受助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完美升华是资助育人的目标方向。传统的单一的写感谢信方式,内容简单,受助学生没有真情实感,资助育人效果差强人意。微资助平台可以推送受助学生的致谢作品,如感谢信、诗歌、图画、音乐、舞蹈等微视频,资助主体还可以查阅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受助者匿名互动,形成微资助效能的可持续叠加。微资助还可以开展微公益活动,让受助学生在关心、帮助他人中,知恩感恩,化恩于行,回馈社会,如参加支教助学、社会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8]让受助学生在帮助他人服务他人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四)强建设,打造育人队伍

加强资助育人队伍建设是完善资助工作的必要条件。民族高校的资助工作者要由传统的资助信息传达者和受助者名单汇总者的单一角色转变为资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9]资助工作者要转变资助理念、搭建资助平台、设计资助活动、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管理,不断提高资助的绩效;要善于使用“微言微语”,增进与资助联络员、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构建精准资助视野下的民族高校微资助理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细无声。微资助正是在人性化的细节处显真情,它是传统的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制的一种补充,也是信息时代资助体系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更是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新格局的有益尝试。随着微资助模式的不断探索发展、补充完善,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其特有的效能。

猜你喜欢

心愿资助困难
心愿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我们的心愿
选择困难症
2017年的心愿清单
心愿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