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物业管理模式的探究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物业管理三全育人师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 广东·珠海 519087)

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学生参与到高校物业管理成为高等教育民主进程和高校科学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实践育人与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已有研究中,分别进行阐述的较多,通过聚焦高校物业管理这一范围科学设计实践环节,探究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较少。本文围绕“三全育人”理念,以校园为载体,以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多种实践活动,旨在形成学生工作、校园管理、专业实践三位一体的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模式,有助于推进我国高校管理制度的建设,丰富高校实践育人体系。

1 师生共同参与高校物业管理的内涵

高校物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一方面涉及到高校教职工、学生、企业等多个利益相关者,是保障教学、研究、校园生活顺利进行的关键;另一方面高校物业管理也涉及到高校历史、文化、氛围等多种非实体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要实现系统的良好运转,其各要素之间必须相互协商、相互适应,这使得高校物业必须与其他各利益相关者围绕育人这一共同目标进行相互调适,在与多主体进行良性互动的过程中体现高校物业的育人属性。

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物业管理则主要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管理主体的参与方式,介入高校物业的内部进行自我管理过程并能影响学校最终决策的管理活动。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动态性的概念,是显性参与和隐形参与的有机结合。在本研究中,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质是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形式,积极主动地深度参与到高校管理等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的过程。

从管理主体来看,大学生要成为高校内部管理者之一,应和行政人员、教师等管理主体具有平等的主体身份。从管理过程来看,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应强调管理的全程性,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点缀;从管理内容来看,学生应主要参与和其利益相关的事务,如对学校的教学、课程设置、教师评价、学生生活等事务发表意见;从管理的结果来看,参与管理的学生组织或个人,应通过合法的管理手段对学校内部管理要素施加影响,并能影响学校的最终决策。

通常来讲,学生参与校园管理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目前来讲,对于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物业管理的已有实践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参与主体缺乏认识,整体参与度较低,参与范围有限。二是项目开展流于形式,育人功能有待加强。三是相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可操作性有待增强。

2 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物业管理的意义

2.1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高校物业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高校物业管理育人价值,积极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可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从逻辑上讲,“全员”育人是“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基础和前提;“全过程”育人是“全员”和“全方位”的载体依托;“全方位”育人则是“全员”和“全过程”的延伸拓展与保障。

具体而言,一是在“全员”育人方面,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物业管理的模式涉及主体不仅包括专任教师、辅导员、学校行政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等教师队伍,还包括校园物业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社会人员,可以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能有效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促进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激励。二是在“全过程”育人方面,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物业管理可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项目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立德树人教育的时域性、全程性和时效性。三是在“全方位”育人方面,师生参与校园物业管理的各个项目需要学校整合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组织与人与管理育人的育人体系,不断发挥高校育人的系统功能与效用。

2.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符合时代标准的合格人才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新时代的当下,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形成了适应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生参与校园物业管理,一方面使得大学生在管理校园物业、服务校园师生的过程中,锤炼自身品格,强化感恩教育,培养信念坚定、宽容仁爱、明辨是非、身体健康的合格公民,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一方面,习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里提到,“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相关专业学生通过参与校园物业管理,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专业合格、综合素养强的应用型人才。

2.3 提升校园物业管理水平,营造环境育人氛围

优质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质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不断改善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喜爱,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产生出育人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物业管理,引入更加专业化的师资力量,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使学校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个过程中,高校物业管理对环境的维护美化是间接的、侧面的、渗透式的教育,这种不言之教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的最自然状态,看似对学生无所要求,实则是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把外界机械作用力变成内在的自觉动力,要求学生全面、严格的要求自己,由他管变为自管,由他律变为自律。

3 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物业管理的设计思路

充分发挥校园作为大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和实践载体的作用,结合培养信念坚定、专业合格、宽容仁爱、明辨是非、身体健康的合格公民等方面的育人目标,以长期性与短期性相结合、一次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实践活动和项目。通过学生党建、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以及与物业相关的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师生参与到校园物业管理中,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园物业管理模式。

3.1 学生工作层面

在日常开展的常规学生工作模块中,通过结合学生资助工作、学生党建工作、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等方面开展。例如,可以利用学生资助经费,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和贫困生资助项目,使贫困生群体参与校园管理,一方面可以提升资助工作的精准性,使资助经费真正流向需要经济资助的学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感恩宽容的品质。

3.2 专业实践层面

可结合二级学院以及其它相关学院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依托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同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参与各类学术竞赛,包括挑战杯、攀登计划、创新创业项目等。通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围绕物业管理范畴出现的问题进行立项来开展活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专业教学实效,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在解决问题中巩固科学知识。

3.3 校园管理层面

高校的物业管理工作的内容范围很广,包括建筑及道路的物业管理、校园配套设施的管理、校园绿化、美化等等。通过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参与校园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前做好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阶段性开展校园环境优化改造项目,建设让师生有归属感的校园,不断提高校园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4 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物业管理的主要措施

4.1 提高环境认知,培育节能环保意识

以校园用水用电和固体废弃物为关注对象开展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从而培育学生节能环保意识,促进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校园加强物业管理,使学校环境得到了提升,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喜爱,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产生出育人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体的活动方案例如:(1)校园用水用电调查及节能改造项目。通过了解校园用水用电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探讨节能节水方案。(2)校园固体废弃物处理项目。对校园固体废弃物现状的调查,结合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废物回收再利用活动,形成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案。

4.2 参与管理校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育人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与自身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活动,建立起学生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在实践过程中提高知识水平、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活动。高校物业管理也应该深度参与高校育人工作,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密切配合学校加强校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坚持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作为各个项目开展的重要工作任务。

建立物业管理实践基地,帮助教师学生对校园硬件设施和其它设备以及物业服务全过程的充分了解,增进教师学生与物业、宿管、社区辅导员之间的共识。结合物业管理专业实践,优化物业管理模式,提升物业服务水平。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和贫困生资助项目,使贫困生群体参与校园管理,提升资助工作的精准性,使资助经费真正流向需要经济资助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与感恩宽容品质的目的。同时依托志愿服务,扩大学生参与度,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

4.3 构建实践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校园为实践基地,建立一系列校园实践装置与实验基地,从而构建专业教学、行政联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良好的推广、宣传与示范作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设计校内环境改造与扩建项目,一方面挖掘校园建筑物使用潜力,集约利用校园土地及相关资源,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另一方面依托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参与挑战杯、攀登计划、创新创业项目等学术竞赛,形成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4 重视评价体系,保障项目运行实效

评价体系包括学生、教学及校园管理三个层面。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学生层面主要包括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两大方面;教学层面主要包括实践教学效果、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数量两大方面;校园管理主要包括校园规划、建设及管理水平提升、校园整体环境的改善两大方面。通过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相结合,推动项目开展,保障项目运行实效。

5 结语

本研究围绕师生参与校园物业管理进行调查分析与设计探究,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管理,探索形成环境育人与实践育人模式,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校园管理与实践育人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同时进一步挖掘了实践育人教育资源。在理论方面,结合学校提供的环境和实践保障,创新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园物业管理,以提高校园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创新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模式,推进我国高校管理制度与实践育人机制的完善。在实践方面,基于师生调查访谈数据设计形成的校园物业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高校的物业管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物业管理三全育人师生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浅谈物业管理业务沟通的重要性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高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加强医院物业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