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党建品牌的体系化构建路径

2022-01-01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系化品牌化师生

张 罡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大连 116045)

引 言

2020年5月,教育部连同八部委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了高校教育环节当中,需要以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目的,充分调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自身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高校各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在培养优良校风、培育优秀人才方面起着“排头兵”的作用,因此,做好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是进一步完善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党建品牌建设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目标,体系化的党建品牌能够发挥党建本身在教育引领人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承担教育引导责任,利用品牌化的党建来带领思政工作提高品质、提升质量。以体系化模式进行高校党建品牌的构建,是高校践行《意见》的创新做法。

近些年,“党建品牌”“品牌化的党建工作”等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以品牌化的方式创建、维持党的建设工作也是各级党组织积极推进的系统工程。纵观学界关于“党建品牌”的现有研究,若以时间来推进,在“品牌化党建”研究的前期,多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论述党建品牌的作用,[1]呼吁借鉴企业品牌化方式促进党建创新等。[2]在研究后期,更多的研究则倾向于以个别基层党组织的品牌化建设方案为模板,就其实行方式、品牌化路径等作以介绍并试图推广至相同领域或行业,如国有企业的品牌化党建、[3]高职院校的品牌化党建等。[4]但纵观现有研究,关于高校党建品牌的体系化建构之研究还较少,部分研究还局限于经验的介绍与推广中,[5]未能从体系化的视角就如何建构高校党建品牌予以阐释。

相比于社区党组织、企业党组织等,高校基层党组织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其以90、00后学生为服务对象,更多以学习与科研为目标抓手。因此,必须要在认清高校基层党建特殊性的基础之上总结已有的经验,结合企业品牌战略的理论成果,同时区分其与党建品牌建设的不同,来进行体系化的高校党建品牌建设。

一、高校党建品牌化路径的新任务与新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品牌建构的新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对于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全局性、前瞻性的要求,其中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新的任务。在众多任务要求方面,最令人关注的在于创建高校示范标杆,高校通过党建工作机制创新,连同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等,强化高校内部的文化引领能力,打造示范性高校、院系、工作样板以及模范党员。[6]教育部在《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强调了高校党建示范工程需发挥“双创”优势,形成教育领域的标杆引领,实现优秀党建工作机制的宣传推广。《通知》指出,全国高校需要建成十所示范党建高校、一百个党建标杆院系、一千个党建样板支部。高校内部应当坚持思政工作的原则底线,探索并完善自身的工作机制,形成有干劲、有韧劲、有组织领导能力、有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发挥文化建设优势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由于高校与党组织自身的特性,“双创”在高校党建品牌的建构工作中有了新的内涵,通过高校党建的创新活动,打造示范性的基层党建工程,并带动其他高校以实现党建工作的进一步优化。由此,新的“双创”内涵亦与市场经济中品牌化建构的概念相联系,也即借用普通商品的品牌理念,来打造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品牌,其目的亦如同企业通过品牌战略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一般,通过品牌化的建设方式,标杆性、示范性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或能够得以形成。

(二)高校党建品牌构建的重要意义

以品牌化理念开展高校党建工作,有助于强化高校党建的创新能力,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针对现阶段党建工作情况,高校党建品牌构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品牌构建在高校党建工作当中,能够有效提升党建自身的科学水平。对于高校党建来说,科学化水平是理论指导和制度保证的前提,科学化的党建工作开展,不仅需要利用科学方法来带动组织建设,同时还要积极探索科学创新,将现代化技术理念应用于党建工作当中,而品牌建设则是现代管理学当中所形成的管理思维,品牌本身所产生的对于高校党建的推动,最为直观地体现在了现代化管理思维的融入之上。

其次,对于高校党建来说,品牌创建是进行高校文化内涵挖掘、标杆化高校党建工作经验推广的主要手段。纵观当前世界的发展和改革,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高校作为文化发展、人才培育的主要阵地,在国家战略当中具有显著的重要作用,党组织所开展的党建引领,应当目光长远,认识到文化建设和优质文化挖掘的战略意义。我国当前正处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建设转型的重要阶段,高校建设不仅要注重广度,更要注重深度,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教育目标、教育服务和教育方向为工作中心,借助创新手段来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最后,高校党建所进行的品牌构建,还能在高校内部党建工作中形成积极的支持和保障。品牌化的高校党建首先能够帮助高校党建工作在文化建设层面不断进行资源整合。高校党建涉及到的内部环节众多,其中包括教学、科研以及校园管理等诸多环节,除此之外,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紧密。高校党建工作需要针对这些工作方向形成功能性的引领,来促进高校形成号召力和统筹能力,而品牌化的建设正是借助品牌影响来实现各个环节的资源整合。与此同时,在品牌竞争过程中,高校党建也能够生成战斗力,参与到创新突破当中去。新时代的高校党建,不仅需要不断解放思想,还需要以科学观念来解决以往工作当中发现的种种矛盾。在品牌化的建设过程中,面向制度改进、问题导向的制度创新意义显得更加重大,它能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提供敢于挑战、敢于调整自身工作模式的恒久动力。

二、高校党建品牌构建的特殊性

“品牌化”是来源于市场经济中商品品牌的概念,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品牌化战略包括品牌创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维护等几个阶段性过程,其实行品牌化战略的目的在于获得差别利润与价值。[7]但是,在高校党建品牌的建构中,必须要认清其与企业品牌战略的区别所在,才能够更好地借鉴品牌管理理论,实现具有主体与客体双重特殊性的体系化高校党建品牌建构。

(一)高校党建品牌构建具有主体特殊性

在现代化工业转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代替手工业作坊成为了当前活跃在市场经济中的最主要主体。企业从诞生之日起便以营利为目的,遵循着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以获取更多营利为目标追求,在同质化商品竞争过后,品牌化的理念得以产生并成为了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经营战略。由此观之,追求更多营利始终是企业创建、维护品牌的原始动力,但在党建工作中,高校具有与之完全不同的主体特殊性,其作为承担教育职能的事业性单位,并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而是以为国家、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同时,高校与企业又有着一定相似性,即高校同样面对着激烈的教育竞争。

一方面,高校竞争体现在教育竞争之上,其不以资本、利润作为竞争衡量的要素,而是以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社会影响等作为教育竞争力的衡量标准。由此引申出高校党建品牌另一方面的特殊性,即以提升教育竞争力为目标,在党建工作中,以建设优秀基层党组织、培养模范党员、服务广大师生为己任。基于其主体方面的特殊性,必须要利用好教育竞争这一抓手,来促进体系化的高校党建品牌建设。

(二)高校党建品牌构建具有客体特殊性

如果高校党建品牌建构的主体特殊性体现在“高校”之上,那么其客体特殊性则体现在党建活动与商品的品牌化活动区分之上。企业的品牌化活动一般指通过创立一个商品品牌,打响企业名号,更多地销售商品、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党建则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六个方面,[8]其并无提高占有率一说,而是为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维护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因此,从客体方面来看,企业实行品牌化的方案更多在于外在市场的压力,而党建品牌建构则更多在于内在提升的动力。由此,必须要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内在品质提升这一内在动力,促进高校党建的品牌化方案实施。

同时,应当看到高校基层党建与企业品牌的相同点,也即高校基层党建品牌亦需要经过创建、提升与维护几个阶段,其中长期性、稳定性、创新性是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必须掌握的关键,同时也是品牌管理理论能够为党建品牌构建提供理论支持的地方。

三、高校党建品牌的建设原则

高校党建的品牌构建并非随意或临时的工作,而是需要依托体系化模式来进行工作督导,只有借助体系化的系统框架进行工作落实,才能够保证品牌党建拥有长效运转机制,能够脚踏实地、切实可行地实现其价值。基于此,高校党建工作当中应当充分运用优秀的校园文化资源,利用文化的引导作用来达成党建品牌的目的,在进行体系化的党建品牌构建当中,高校党建工作应当遵循下述几个原则。

(一)党建品牌需体现师生党员的先锋作用

品牌建设需要充分调动高校内教师、学生等党员群体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在党建当中的先锋带头作用。校园建设当中,教师与学生始终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他们所带领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精神、校园教育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进行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需要有党组织针对优秀的教师进行考察,教师必须思想素质过硬、整体综合素质高,在党组织安排下担任学生支部书记工作,以此来实现教师对于学生组织纪律、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专业引领。

(二)党建品牌需带动师生党员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品牌化党建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于高校来说,积极进行内在文化的挖掘,借助文化特色带动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树立,应当作为高校党建品牌构建的又一原则,只有以特色主导的品牌建设为方向,才能够使党建工作的开展具备创新意识。高校基层党支部以青年学生为主要组成人员,其良好的教育与开阔的视野是基层党建实行创新、建立品牌的有力保障,在高校党建品牌的构建中,带动师生党员的创新能力极为关键。

品牌离不开特色,而高校的特色正是在于其自身差异化的文化内涵,党建品牌则必须在既有的文化内涵层面上,通过创新实现。在已有的高校党建品牌创建中,各个高校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积极发挥文化内涵,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如某医学院校的“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则充分利用了其院系的医学特色,打造了基层党建与精准医疗扶贫的长效机制。[9]由此,在品牌构建当中,高校的党员师生,必须以创新创业精神来开展当前的党建工作,从而强化党建的创新引领能力,构成一个创新推进的闭环。

(三)党建品牌需强化师生党员的责任意识

高校党建工作的推进和持续完善,其目的在于健全干群联系以及完成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水平。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党组织不断探索问题、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维护内部稳定,借助师生党员群体的力量凝聚,形成吸引力和号召力。党建通过品牌创建方式,大幅度提高党组织在校内、校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对于广大党员的深刻激励,而结合专业特色的党建工作正是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高校师生能够在党建工作中发挥专业特色、提升专业能力,克服了以往单一政治学习式党建活动参与度不高、参与效果不好的问题。

同时,高校党建的品牌价值的实现,还需要强化师生党员在党建工作当中的责任意识,师生党员群体应当明确自身的党员身份和使命,始终将服务师生放在党建工作的第一位。高校党建环境中的文化建设,是师生党员在党建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品牌化的党建工作开展需要贯彻党中央精神,全面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动项目,塑造先进文化导向,以督导师生党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建工作当中,争先创优。在责任意识原则当中,制度化的纪律性建设是师生党员外部督导的保障手段,品牌化党建构建更是需要坚持品牌管理战略,全面深刻地落实制度体系,强调制度标准,应用制度管理方案。与此同时,制度纪律的应用实践应当遵循高校党建工作特征,重视内在规律,诸如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等,才能够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四、高校党建品牌体系化的实现

(一)品牌创建:基于优秀文化传承打造文化内涵

特色党建是党建品牌构建的基础,在体系化的品牌建设中,高校自身的文化资源将成为特色品牌建构的核心部分,要明确高校文化的党建真谛,积极推进党建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相互结合。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潜移默化影响作用、具有名片效应的无形载体,在文化创建中,高校可以结合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特点,进行精品文化的打造。

在具体的建设工作当中,高校首先应当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借助党支部的内部组织设置调整,来强化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两个支部的建设工作,开展主题文化宣传活动,带动教师、师生党支部积极参与到创建优良学风的建设工作中。以校训、校园文化为载体,进行相关的文化宣传工作,从而以良好的学风环境、深邃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打造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次,高校党组织可以尝试与社会企业开展合作,借助校企合作模式来积极推进服务项目,在形成符合校园文化的氛围中,凭借合作企业的社会效应打造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最后,要进行特色文化的内涵挖掘,高校在当前高等教育环境中形成了特殊的社会认可和认同,部分高校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等,都可以成为党建品牌建设的重要资源。这些文化内涵通常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甘于奉献精神、严谨务实精神等,是高校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在进行体系化的品牌建设时,高校应当注重将这些文化资源与高校党建思政教育工作任务相互结合,创新教育工作方式,加强文化引领效力,加深党建品牌的底蕴。

(二)品牌提升:强化组织建设和党建品牌宣传

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组织机构在传统管理模式上面临较大问题,高校内部的基层党组织同样需要结合现实需求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机制的调整,用以适应更加复杂、变化更加迅速的社会需求。体系化的品牌建设将品牌价值发掘出来的同时,也使得品牌背后所蕴含的引领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高校党建品牌构建可以借助调整组织建设的方式来提升管理能力,进而带动基层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党建品牌的形象。例如部分学校在针对学生党员的组织管理中,增设诸如“党员之家”“科研先锋队”等团体性的品牌项目,借助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在自身生活学习领域的自我建设和自我完善。

同时,高校应当树立党建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一种文化影响概念,是品牌对外展示的窗口,高校党建的品牌形象通常以良好学风、传承精神、优秀的育人理念、弘扬价值的校训等为展示主体进行宣传。在新时代的高校党建工作任务要求下,高校自身的党建品牌形象的创立与宣传需要契合高校优质资源,将发挥党建优势与宣传窗口进行彼此统一,发挥党建的品牌效应。积极地扩展宣传渠道、实现广告或其他方式对品牌形象提升的正向帮助也是企业品牌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10]在高校的党建品牌提升中,需要积极利用当前师生广泛使用的媒体渠道,譬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提升高校基层党建的品牌形象。当然,宣传需要建立在切实的党建工作实施之上,切不可舍本逐末,一味追求形象宣传,忽视党建工作的确切落实。

(三)品牌维护:注重品牌价值以及品牌影响力作用

高校党建的品牌体系化构建还需要坚持品牌战略,从应用层面进行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维护。高校党组织可以从品牌意识和品牌定位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方面,要树立高校党建的品牌意识。高校党组织应当以品牌管理为长远战略,以品牌发展为工作抓手,不断进行各项党建工作的调整和优化。确立品牌凝聚力的根本意义,以品牌凝聚力奠定师生党员在新时代的价值方向和精神追求,引导师生党员参与到党建工作当中。企业品牌管理中,将企业理念传达给员工,促使其在工作中始终贯彻企业品牌理念至关重要。高校的党建品牌维护同样需要品牌意识的树立,让教师与学生在开展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等活动中始终牢记所在党组织要树立的品牌形象,在品牌意识的推动下开展各项党建活动。

另一方面,要明确党建品牌的定位。品牌定位主要是指品牌最终呈现的形象以及在外部环境中所形成的独特位置。高校党建品牌的定位应当以党建标杆为落脚点,明确优秀文化的引导价值,进行广泛、全面的工作经验推广,以带动其他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明确的品牌定位对于品牌维护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试图以大而全的方式来打造品牌定位可能会导致品牌管理陷入混乱。因此,树立正确的品牌定位并以其为努力方向才是品牌发挥稳定效应的应有之道。高校基层党建的品牌维护同样需要注意这点,切不可经常变换其品牌定位或试图实现全方位的品牌定位。换言之,高校基层党建的品牌维护需要做到专一,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工作的优化。

猜你喜欢

体系化品牌化师生
法典化视野中的慈善法体系化
岚县“土豆宴”迈上品牌化发展快车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基于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研究——以湖南某国企为例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