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中的古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2022-01-01吴佳祥李静
文∣吴佳祥 李静
进入新世纪,核心素养的研制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关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1]在古典诗文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从以上四个维度来落实,要熟读成诵,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而教;通过有效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在品味分析文言文作品中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2]事实上,在教材文言文以及诗词篇章的教学中,虽然教师花了很多时间、用了很多精力,但是不少学生对于文言文阅读以及诗词背诵默写却只停留在被动阶段。许多学生学习文言文、背诵古诗词往往茫然而无目的,即便费劲记住了,也只是囫囵吞枣,不能够完全消化吸收。学生对文言文以及古诗词持这样的阅读与背诵态度,必然导致其古诗文储存量极度有限,使得古典诗文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变得遥不可期。归根到底,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从应试角度来对待古诗文,不愿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争取分值不高的诗歌鉴赏或者古诗词默写,以及对他们而言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也正因如此,在写作上,很多学生常苦于“囊中羞涩”,导致无话可说,做不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事实上,虽然不同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质量不尽相同,但都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字斟句酌地精读过教材中不少古典诗词和美文佳句。在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先哲们的美文佳句理应成为我们写作的百宝箱,其中很多文言文以及诗词是浓缩了的中国文化精华,更是学生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米仓”。但很多时候,学生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积累素材的捷径,常常舍近求远,给自己设置了写作的障碍。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3]因此,若教师能引导学生将教材中文言文以及诗词作为作文素材运用到写作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古诗词的热情,又有助于学生消除写作中“无米下锅”的困惑。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模式是我国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4],但却很少有教师利用古典诗文的阅读教学来开展写作教学训练。因此,笔者将古诗文教学训练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着力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力促学生逐步形成独特的言语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并逐步掌握表现美的方法,最终实现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增强文化自信。下面笔者分别从作文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文言文以及诗词素材来写好作文。
一、巧用古典诗文美化标题,吸引读者的眼球
观察一个人,往往先看到的是对方的眼睛。标题就像是作文的眼睛,若能运用文言文名句、名诗句做标题,或者借用文言文或诗词的句式进行改造并美化标题,就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第一印象,从而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
(一)直接引用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教材中的文言文以及古诗词多属名篇,其语言多经锤炼而得,是难得的素材。如2019年高考优秀作文《一枝一叶总关情》和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感时花溅泪》《只缘身在此山中》,三篇作文的标题分别借用了郑板桥《墨竹图题诗》、杜甫《春望》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名句。且不论其文章写得如何,单从题目来看,就已经给人一种诗意荡漾的感觉,很自然地就吸引了读者的眼光。因此,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会准确地引用教材中的文言文以及古诗词,正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评价,逐步构建起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并形成创造美的能力的综合体现。[5]一方面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素质。
(二)句式套用
古代文言文和诗词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声声慢》中“怎一个愁字了得”等。此类名句多为后人传诵,早已深入人心。如能借用其句式,并结合写作主题进行整合,必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如,一个学生形容周末回家和归校的感受时,巧妙地以“归,心里伤;离,心里伤”为题,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又如,2004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忙兮忙兮奈若何》,正是化用项羽《垓下歌》中“虞兮虞兮奈若何”。句式套用,不但给人以节奏韵律的美感,还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作文主题对所熟悉的古诗文句式进行改造,在进一步提升个体语言沟通交流能力的同时,不断激活、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推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不断丰富成熟。
二、巧用古典诗文美化开头,抓住读者的心
作文开篇是留住读者的关键“诱饵”,对于读者来说,文章第一段就已经初步显现出作者的基本语文素养。若开篇即能巧扮“凤头”,将为写好整篇文章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写作中,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明主题,也可以含蓄温婉渲染气氛。如果选择古代文言文和诗词中与作文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名言名句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可以引发读者对文章主题的哲理性思考,从而使文章的中心论点更耐人寻味;选择具有优美深邃意境的诗句作为切入点,则可以为文章创设出具有厚重时空感的诗情画意,使文章的主题具有强烈的审美意蕴,从而产生不可忽视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以及古诗词的文学内涵和审美意境进行充分探析,采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这些优美的文学作品,探究和发现其中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和充满瑰丽色彩的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字的独特认知。这将有效提高学生运用古典诗歌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古典诗歌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
比如,四川高考佳作就这样开头切入主题:
到底什么是人的魂?说白了,就是人的某种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老夫子的魂;“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岳元帅的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魂;“我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杜甫的魂。
滚滚历史长河,历代烟雨之中,抬眼望去,那些璀璨夺目的光辉仍在闪耀,我觉得,那就是灵魂!正是这些魂凝聚成我们民族的骄傲,带我们涉过五千年文明,成为我们的脊梁。
“这篇文章以屈原、岳飞、李白、杜甫的名句开篇,高屋建瓴,直奔主旨,磅礴的气势,深邃的哲理,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做人,首先要有一颗高尚的灵魂。这样的开头,在点题明确精深的同时,给人一种文采飞扬的艺术效果。”[6]
在教授荀子的《劝学》时,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作文环节——小组探讨《劝学》可提炼出哪些论点。在探讨结束后,笔者选择了“活一辈子,学一辈子”“借助外力,提升自我”两个论点,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诗句,为不同论点的议论文拟写不同的开头。以下是学生的拟写:
【例1】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坚持学习,正如现代人所说的“活一辈子,学一辈子”。历史是发展的,时代是变化的,如果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人生才会有意义。
【例2】
荀子曰:“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意思是,一个人思考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与其整天坐在那里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儿时间去学习有所受益。其实,荀子强调的正是向他人学习,借助外力提升自己的重要作用。
学生在确定主题后,借助教材原文直切主题,并通过自己对借用诗文的理解进行阐述,引发读者对文章主题的哲理性思考。这不仅使文章中心论点更加凸显,也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通过此环节,首先,已经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议论文写作中的论据可来源于语文教材;其次,让学生认识到对每一个好素材,须学会思考和品评,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不断推动自身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最后,更让学生体会到开头巧妙运用文言文名句以及古诗词,可达到利用“凤头”抓住读者的心的效果。
三、巧用古典诗文美化正文,牵住读者的神
正文是写作的核心部分,是写作最有表现力的部分,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综合效应展现的良好载体。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传承民族文化这个角度来说,学生从教材中的文言文以及诗词中选择合适的素材,既能体现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传承和发展,也能展现学生的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学生文化自信的获得,也正是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而实现的。
(一)借用古诗词、文言文名句作文,增添文章典雅之美
优秀的古诗词或文言文名句往往凝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或者是作者不同人生思考的集中体现,之所以千百年来备受人们青睐和推崇,是因为它们能让古今读者产生思想共识或情感共鸣。在写作中,引用古诗词或文言文名句,就犹如晶莹剔透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将会使文章发出清脆悦耳或者波澜起伏的美妙音响。
【例1】2017年高考佳作《眼界无穷世界宽》: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积极进取中透着自我,所以它们只能哀叹春之归去。“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桂花与秋永恒。
【例2】2019年高考佳作《包容共存,妙不可言》:
文化,它由包容的“风”编织而成。它曾汲汨罗江水养育成长;它曾摇响在南山东篱下;它曾摇响在天姥山脚、岱宗绝顶、浔阳江头;它也曾摇响在古道、栈桥、杨柳岸、溪亭、孤舟、桃花林……
围绕以上两个文段,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出其写作特点:《眼界无穷世界宽》以排比句式引用多句写花的诗句,并通过阐述花儿孤芳自赏与斗艳争芳最终都遗憾而谢,突出桂花的平和淡然,使文章充满深刻的文化思考;《包容共存,妙不可言》以排比句式引用教材文章出现的多种意象,带领读者进入古典诗词似曾相识的意境之中,体现了文化的包罗万象。
通过研讨和分析,学生深刻体会到作文通过引用或化用古诗文中经典诗句所表现出的典雅蕴藉。笔者借此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典型意象进行整理归纳,并对相关诗句做到熟读于心。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涉及“待人之道”“学习方法”“处事态度”等话题的经典诗句,以备考试中能巧妙化用,为文章增添文采。
(二)巧用古诗文中的人和事做论据,加深文章的知识底蕴
古代骚人墨客为人类提供了生命范本,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生命歌唱、他们的生命思考,历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典论据。把他们写入文章,不仅能为文章增添人文色彩、增加知识底蕴,更能让人深刻把握和体悟作者的论点。
例如,2019年高考上海满分作文《中国味》:
中国味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对恋人的思念,她在帘卷西风中,人比黄花瘦地等待着,她对明诚的等待坚如磐石,衣带渐宽终不悔。无言的爱孕育那份心酸,中国味是无尽含蓄的等待。
中国味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淡然。乌台案平息后,你的政敌为你在黄州划下了一方窄窄的土地,并判你一个“监视居住”,他们的丑恶嘴脸大笑着,要看你那高贵的头颅如何低垂。但你只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芒鞋地淡然处之。中国味是安之若素的淡泊。
中国味是“死亦为鬼雄”的豪迈……
此文直接引用教材中的古典诗文及人物事件,向读者展示了鲜活的历史场景,并以铺陈排比的句式,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文章表述流畅、论证充足、论点鲜明的特点。巧用的历史典故、表现力十足的语言,不仅使全文更具韵味,也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
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向学生详细介绍教材里出现的一些名人。比如,在《短歌行》的预习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为曹操写一个公正的评价。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曹操具有渴望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并尽可能完整地了解曹操复杂多变、正反交叉的性格特点,使其成为学生素材库中一个立体的、有丰富性格特点的人物素材。在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用好积累的素材时,笔者引导学生从文本教材里收集各类素材,归入“素材积累本”中,并将其分为家国天下篇、立志立业篇、求师求学篇、道德品行篇等。分类不是目的,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思考和提炼写作素材中的主要论点,达到思维的提升,实现文化积淀与情感升华。
在课文《鞭贾》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运用本文内容作为论据,分别对“选拔人才做官不应只看表面”“诚信无欺,才是经营之道”等论点进行简单论述。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概述课文中的事件来作为论据,且认识到一篇课文可以同时服务于不同的论点,须学以致用。
以下是师生共同修改完成的拟写:
【例1】
有些人能言善道,八面玲珑,但不学无术,才能平庸,就像那鞭子一样,外表橙黄而有光泽,内心中空犹如泥土;平常无事则已,一旦有紧急情况就会显露出他的无能,问题难以解决,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选拔官员要谨慎。
【例2】
《鞭贾》中,卖鞭人为求高价,将鞭子用栀染黄,用蜡来使它有光泽。但当买鞭的人用鞭击马后,“鞭折而为五六”“内则空空”“其理若粪壤”。假的东西最终是骗不了人的,当人们知道了他的不诚信,他的生意如何做下去?
四、巧用古典诗文美化结尾,勾住读者的魂
元人乔梦符认为,好的结尾应像“豹尾”,短小精悍,刚劲有力。确实,精彩的结尾,能为文章增光添彩,从而收到“如撞钟,清音有余”的效果。用教材中的文言文名句或者古诗词结尾,往往能使全文收束有力,余音绕梁,使文章活泼而有文采。
【例1】2004年高考福建佳作《照海倚天》一文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满字”;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文中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使文章文采飞扬、意蕴深远、辩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7]。
【例2】2011年高考江苏满分作文《拒绝平庸——风沙渡》一文结尾: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考生借一家小餐厅的名字“风沙渡”而引出“拒绝平庸”这一主题。在结尾处,化用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既富有情趣,又使潇洒之态洋溢于字里行间。
清初文学家李渔认为,“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流连,若难遽别”。相比凤头“展彩”,豹尾更重视“回味”。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多积累具有较强哲理意蕴和启示作用的文言文和诗词,并灵活进行改编。如,在围绕“坚持”这一话题进行写作练笔时,笔者要求学生在结尾处必须引用或化用某一短句。以下为两则示例:
【例1】
梅花带着花满枝丫的向往,坚持傲立寒雪之中,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却香如故。坚持不代表丰实的收获,却终有绚烂的开放。
【例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了心之所向而坚持,绊脚石终能筑牢理想之基。
可见,虽然两个例子都是表达简单的道理,但通过借用或化用文言文和诗词结尾,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更容易赢得读者青睐。在对结尾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自觉地对积累知识进行搜索、筛选或者重组,也进一步训练了自身的系统思维。
总之,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下的语文教育应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全面而细致地对教材进行剖析和运用。教师应从语文教材中发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从“教语文”转向“用语文”。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防止将课本中的文言文及诗词拆解成只见字词句篇不见形象意义的碎片,要从“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出发,将作文教学与“回归课本”相结合,使教材的文言文以及古诗词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成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文言文以及古诗词运用到写作中,当然,文言底蕴的积累并非一日之功。平时教师须引导学生努力积累,方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GDJG2018-391)、韩山师范学院2019 年基础教育研究重大项目(项目编号:ZD201804)、韩山师范学院2018教改项目(编号:HSJG2018-15)古典诗歌吟诵与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