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成人职校培训能力建设策略

2022-01-01周海云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职校产教成人

○周海云

引言

成人职业教育,指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随着我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愈发紧迫,成人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技术技能的累积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据相关研究预测,2024年我国就业劳动力数量抵达峰值,随后进入负增长,预计到2064年将减少1.52亿左右[2]。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或将在长时间内成为发展定势,保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稳定作为缓解这一趋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有赖于成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进一步推进[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多次强调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镇成人职业学校被视为农村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根本据点,为城镇和乡村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背景下,深化农村改革势在必行,加快乡镇成人职校建设刻不容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重大改革任务。国家先后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政策文件,提出许多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具体举措方案。以提供针对性、实效性课程为主要特点,为社会培育对口专业型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成人职校,将产教融合贯彻落实到办学理念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有机衔接显然是提升学校培训能力的必由之路。

由于产教融合理念尚需不断深化,具体做法仍在探索,加之不少校企双方配合意愿不足,目前在乡镇成人职校进行产学协作实践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校企合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强。一方面,在缺乏利益刺激的情况下,营利性企业或局限于“冠名”培养,或在学生顶岗实习或某些特定教学环节中消极配合,缺乏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导致其人才培养主体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院校在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弱,高质量、全方位服务企业的本领不强,融入企业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够,往往流于单向性的技能人才输出,离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预期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尤其在产业学院实体化运行中,学校担心国有资产流失,企业考虑市场风险及亏损;而在盈利状态下,校企双方又存在利益分配的诸多分歧[4]。以上因素决定着产教融合的推行之路极其漫长,但以产教融合理念整体分析乡镇成人职校培训能力建设进展和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碎片化”根源,并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出有效治理路径,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社会价值。

一、乡镇成人职校培训能力形成机制

(一)培训能力的主要构成

培训,通常指由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与学习,旨在改进机构内成员知识技能、态度行为,从而发挥其更大潜能、实现良好社会效能的活动,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个体素质的最有效途经之一。各乡镇成人职校创建至今已成为组织推进继续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和力量,因其地域、生源及课程的特殊性,较之普通学校更注重教学方式的通俗易懂、教学方法的多元多样、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高、教学时间的安排合理,所应具备的培训能力同样有别于普通学校。为更好理清其内部关系,以进一步推动学校建设、满足社会需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乡镇成人职校培训能力的主要构成进行详细阐述。

1.办学理念先进性。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灵魂、精神动力和方向引领[5],是一种高层次理性思维成果,发源于办学者的教学实践探索,反映着办学者的价值判断、价值导向和价值定位,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全体教职工及就读学生。良好的办学理念能更全面地凝聚学校发展所需的各种内部元素,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就乡镇成人职校而言,先进的办学理念对于学校建设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将指引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创新思路、拓宽视野、明确方向,实现党建引领、科学规划,并沿着正确的发展路径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2.组织结构高效性。学校的组织结构,即学校为了有效实现战略目标,以不同的任务和利益为依据,把人力、物力等按一定的形式有序有效地组合起来开展活动的模式[6]。一套结构合理、运转自如、执行高效的组织结构,不仅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更将推动学校顺应时代、科学发展。乡镇成人职业学校作为一项全民参与、共同管理的事业,设计好它的组织结构,理顺组织内上下级关系、各部门之间及其内部之间关系,对于学校的科学管理、稳步发展大有裨益。而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形势之下,成校主动响应国家“终身教育”的号召,明确其内部组织结构并根据校情选择、依据现状改革管理模式更将助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专业需求贴合度。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变革需求。乡镇成人职校以其职业学校“身份”为根本,更注重技术教育建设,致力于打造对口人才培训快车道,其设立目的往往在于帮助学员通过培训实现技能掌握、学历提升,从而提高区域内人员就业率,满足区域内产业人才需求。为迎合自身建校目标,乡镇成人职校通过考察调研、交流互通了解本地企业人才短板,大幅提升本校专业内容设置贴合度、合理度,疏导校企对接矛盾,达成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知识到技能提升的科学性转化。

4.师资结构实效性。教师结构指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构成,包括教师专业、教育程度、学历、职称等。作为学校的核心力量,教师在学校建设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支具有充足数量、较高素质、合理结构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证,也是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7]。现今,师资问题是乡镇成人职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教师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不高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因此,优化师资结构,提升现有教师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在发展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乡镇成人职校需深入分析师资结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优化策略,以期能为师资结构调整及师资队伍建设谋得出路。

5.实践平台多样性。在产教融合改革大背景下,为提升学生科研兴趣、创新能力及实践水平,实现启发式教学与自主学习相融合、思政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的理想人才培育模式,乡镇成人职校尝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题的能力培养平台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以多元化、专业化、功能化为核心,校内建设实训室、校外联系对口企业,通过实践平台的共建共享机制,整合产学融合各方资源,将各专业的核心领域与企业的真正需求相结合,乡镇成人职校可实现培养的人才符合地域经济发展,真正做到教、学、做的统一。

6.教学资源优质度。教学资源库是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的集中体现,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涵盖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诸多方面[8]。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校内资源扩充需提上日程。这就要求乡镇成人职校办学者及教师积极围绕专业需求大力构建教育资源库,以求让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学员和社会学习者,其内容包括且不限于教学资料、支持系统及教学环境。多样化、先进化的教育资料内容,信息化、现代化的新型支持系统,优质化、专业化的教学环境将为成校教育带去新的活力,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二)各能力构成的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乡镇成人职校培训能力构成渗透在学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办学理念是前提,成校的一切工作依赖先进办学理念的正确导向,又在践行过程中有力有效地对此进行具化落实。组织结构是保障,它为实现成校战略目标而对校内各职责的分工协调做出合理安排,也受多因素影响,在不同环境、时期及时调整以求适应当下需求,提高运营效率。专业贴合度为核心,它在规定乡镇成人职业学校课程安排基本方向,为教学体系构建划定合理范围,同时也受到成校特色及发展制约。师资结构是关键,它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一环,而成校基础设施条件反过来也将决定教师来校、留校意愿,并进一步影响师资力量构成。实践平台是载体,它限制了培训工作到最后达成从理论到实践、从启发到自主的转化程度,也受各成校基本架构影响,呈现出平台多样性、专业性的不同。教学资源是根本,作为教育开展的前提条件,优化资源库利于乡镇成人职业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需求专业、实践平台等各方面建设;与此同时,也依托师资、理念等多因素实现库存内容优化、资源更新及功能完善。总而言之,乡镇成人职校各培训能力构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全方位地齐头并进才能推进乡镇成人职校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其整体的质量和水平。

二、乡镇成人职校培训能力主要问题

(一)对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办学缺乏全局性定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9]。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无论是2017年发布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还是2021年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都明确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先行省份,全面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大力推行普惠性人力资本”等相关政策落地,旨在破除阶层、区域之间的心理隔阂和文化壁垒,营造共商共建、共美共享的社会新氛围。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当前乡镇成人职业学校普遍缺乏对国家人才强国相关战略的系统性思考,缺乏自身对省域人力资本提升策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性定位,现有的实践经验仍将重点放在技能培训与社区教育的课程培训与技能修炼上,学校缺乏对产教融合,“教”为主体的意识养成。比如,在农业领域,主要进行高素质农民培训;在服务业领域,展开育婴员、中式面点、美容员、茶艺师、摄影等多种职业的相关技能培训;在以家庭为核心的工作领域,主要是家政养老人员的培训。每个乡镇成人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基本都能做到从当地特色出发,紧扣乡村振兴大主题,因地制宜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培养一批批富有专业特色技能的技师、操作员等。但是除此之外,各成校省域基本定位意识薄弱,校企人力资本应用意识欠缺,开设课程架构基本雷同,普遍缺少一线劳动力的学历技能培训、企业高质量技能人才实战融合培育、区域乡镇文化振兴传承等宏观性综合能力的办学定位,尚存很大的探索与提升空间。

(二)对产教责任分担缺乏高效能组织

产教融合是由“教”向“产”融合,从产教融合到校企合作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具体的链接。校企合作的主要任务是育人,校企合作应回归到“合作”的本质构建,通过对校企双方合作需求和成本风险的探讨,寻求合理的互补互利的合作事项,回归工学结合、重心在“学”的本质[10]。从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来看,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由于缺少顶层设计,校企合作的培养管理与保障机制完善程度低,职业本科院校的目的往往在于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而企业目的往往在于盈利,追求自身收益提高与社会效益提升最大化,双方未形成统一协调、自发自愿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在合作机制、利益分配、责任担当上尚未有明确划分,导致产教融合效率低下,校企合作不深入。

目前,许多乡镇成人职业学校校长对于校企合作的具体分工、对接内容、进展状况含糊不清。大部分学校只局限于提供一些岗前教育、技能培训、安全教育技术,做不到通过很好的科研成果,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给企业带来创收。另一方面,因为缺少明确具体的合作机制,当地乡民对成校与企业的对接合作状况不清,导致乡民对成校的参与积极性也较低,给乡镇成人职业学校招生、办学带来一定困难。这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责任分配不明确导致的一种现象体现。

(三)对校企人才供需缺乏高质量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多次提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提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职业教育作为贯穿人生就业创业致富各个阶段的重要教育方式,能使每个人有机会获得终身教育机会。职业院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然而现实中职业院校往往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在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等培养环节通常由学校一手操办,企业较少有机会直接参与相关校本课程开发、人才计划修订、学习成果考核等过程,导致产教融合不透彻,校企人才质量供求脱节,学校相关培养无法满足企业招标需求。

《浙江日报》曾经报道到一个校企合作的优秀案例:慈溪市有一所成校开设了创业致富课程,助力大棚葡萄栽培技术推广,同时每年组织专家到基地来指导,带领葡农和成校葡萄农业种植学员参观学习优良品种的种植技术。校企与专家培训联系比较紧密,达成相互学习的过程。当然,目前大多数还是存在校企合作欠缺。有一位老板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成人学校人数少,教师多为中小学教师,在企业职工培训方面不能很好解决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企业需要。企业是讲求效益的,如果你的培训没有推动企业效益的增加,很难得到企业的欢迎。成人职业学校校长也承认,因为人口供需错位、成校能力局限、校企合作不深等问题,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往往只能承担始业教育、岗前培训等简单的任务,造成参训学员缺少实战经验,无法胜任工作岗位,企业需求与学员就业资源错位,发生人力浪费与企业困境。

(四)对师资人才团队缺乏充足性保障

成人职业教育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技术、生活、社会教育等,要求学校配备专业相对齐全的教师,但是目前乡镇成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存在资源匮乏、结构失衡等问题。

在教师资源方面,乡镇成人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办学规模小,在编教师数量总体不足,整体师资力量偏弱,优秀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年龄结构失调,老年教师多,老年教师在具体培训上的接受能力与操作能力不如年轻教师来得更快。另外,专业课老师外聘兼职较多,引进专任教师难。

在教师能力方面,乡镇成人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教师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双师型”教师资源紧缺的问题。由于学校缺乏必要的专业设备和专业教师,培训能力十分有限,只能开展一些浅层次的以理论为主的培训,影响培训的质量。同时,教师的理念和知识结构急需更新。

(五)对平台资源落实缺乏实效性跟进

乡镇成人职业学校教育承担着各类教育培训任务,包括开展学历教育和各类技术培训和开展各项寓教于乐的社会活动等,相关基础设施与器械储备关乎成校职教的最终成效。

1.实践教育设施利用率低。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社会的持续关注下,浙江省乡镇成人职业学校能根据课程开展情况,相应购置配套器械、增设专用教室、完备相关基建设施,整体质量较好。但硬件设备的使用率不高,受师资局限、生源分散、课程开课进度参差不齐、在专业器械使用和师资调配上未与对应企业接洽等因素影响,专用设备与活动场地往往成为“摆设”。

2.成校资金来源依赖性高。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习惯和依赖于政府的投资和专项补助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外资金筹措的渠道和能力欠缺。除去日常办学经费开支,真正用于新兴职业农民培训、校企合作实训专用技师、农村农民实用人才培育等方面经费更加捉襟见肘。

三、提升乡镇成人职校培训能力的关键策略

(一)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定位乡镇成人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改革开放后职业教育领域一直强调的发展方针,也是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所体现的主要特色[11]。因此,乡镇成人职业学校更应该抓住浙江省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大力推行普惠性人力资本等相关助力人才培育先行政策,发挥自身培养目标定向性、教育教学实践性、服务面向区域性、学员性质双证性等多元特征,紧密衔接现代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响应国家层面办学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瞄准共同富裕经济目标任务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12],在办学理念、培养方案、课程开发、育人模式、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综合改革。可以采取社会人员学历培训、“双证制”成人高中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针对成人高中、大专、本科等不同学历的社会人员开展教育教学,做到教育对象多元化;可以与政府各部门、各类学校、企业、组织等建立深入合作关系,通过教育培训基地等,发挥自身教育优势,丰富成人教育内涵。要在把握发展大方向的同时,妥善平衡好政策响应与民生所向,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找准自身的办学优势,科学精准定位,抓好高质量技师培训、企业技能人才对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业课程等教学,发挥好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在产教融合、乡镇经济提振中的突出作用,实现民生福祉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走出成人教育的新路子。

(二)坚持引导升级,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的分责机制

为了全面落实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明确校企权责分配,营造互惠互利的合作氛围十分必要。对于乡镇成人职业学校来说,深入挖掘学校资源优势,满足就学学员未来就业发展需求和当地乡镇村民的致富就职所向,开发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技能要求的两栖课程,是实现校企资源双向互惠、优势互补的重要手段[13]。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推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首先需要完善校企合作的契约合作制度体系。

1.签订校企合作合约。校企合作本质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利用合理的法律条约制度明确校企合作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细化分工分责,在利益增补、执行权力、用地供应、资质审核上做到明确了然,使职教成校与对应企业互明权责、互知底线、互相达成共同的合作目的,使执行机制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2.创新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合作机制。省域内要积极培育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支持开展产教融合乡镇成人职业学校试点项目先行先试,帮助学校与有意愿的企业达成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资源共挖掘、人才共培育、利益共分享的新型治理与运行机制。

3.坚持培养协调,深度接轨校企人才的质量供需。学校作为校企合作通常的主动方,对企业的需求是多样的。有调查指出:“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利益诉求首先集中在学生实习、实训、就业三个方面,其次是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行业技术前沿指导、教师实践,最后是技术研发、企业参与学校理事会。校企合作成效比较显著的也主要体现在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方面[14]。”因此,校企应借此深度接轨,弥补脱节现状,填补供求空缺。(1)强调工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对职业教育作出批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工学结合要求学生能切实掌握实践技能并良好运用,因此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效统一”,学校需要利用企业体系化培训技能模式和实操运用场地,强化与企业合作的“学赛训”技能教学,在动手操作中最大程度贴合企业实际需求,对接职工技能培育,真正学一行精一行,使学生主动适应企业技术竞争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与企业技术需求更加契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2)优化师徒结对。以“师徒”为基本教学单元进行组织教学和质量评价,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等教学机制,实现教学进程、学徒效果可视化,资源分配、人流分控透明化,质量评估、跟踪监管高效化,达成企业内实训型教师与学员对点教学培育,优化现代师徒教学模式。与此同时,企业的普通工、中级工、高级工对应不同的薪资待遇,促进经济收入提升。在学员收入提升过程中,企业效益也实现增收,真正做到“精准培训”。(3)加强合作交流。学校要更加关注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努力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和贡献度。通过专业对口精准帮扶、精微高专业交替教学等模式拓宽教学范围,积极参与长三角及国际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与上海、江苏等地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拓展交流领域,积极描绘学校的发展蓝图。

4.坚持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成教教学的品质效率。(1)组建成人教育发展联盟。由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牵头,组建成人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同创共建、内涵发展”的原则,协同开展课题研究、课程研发、项目孵化、成果鉴定、师资培训、专题调研等活动,推动乡镇成人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2)启动成人教育教师培育工程。建设一支“素质高、活力强、业务精、梯度好、合作优”的教师队伍是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根基,是成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具体实际,开展“成人教育教师卓越工程”建设,通过创新教师职称评定改革、成教骨干(名师)教师培育、绩效外补贴激励、成校教师技能大赛等方式,不断提升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3)加大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案以及针对性的培训实现[14]。因此,首先需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引导具备理论知识的年轻骨干教师前往企业参加实操锻炼,在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理论支持的同时,在相关器械操作、专业技能方面进行深度学习,以此增加自身实践经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储备素养。其次,建立校企流动兼职教师库,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加大优秀人才的双向流动、有效输出,提升双师型教师“学赛训科研”的综合实力。

5.坚持融资拓展,充分落实多方联动的实践建设。(1)实训资源校企共建共享。为了保证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发展,鼓励企业、实践基地、社会组织等提供实用设备和实践场所,联合开展实用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学校应充分利用对口企业场地、设备等资源,为学生增加更现实的技能使用场所;或者校企双方协商共建实训基地,最大程度发挥实训基地“教”“产”融合的作用价值,增加基地使用率与实用可发展性。(2)资金来源多方共商共赢。一方面,政府要将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办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学员等多主体分担和筹措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的多元投入机制。另一方面,学校要打破原来的“等靠要”思想,在“产教融合”建设过程中,发挥市场融资的作用和活力,主动寻找商机,挖掘潜力,为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成果落实不断寻找新出路,拓展新渠道。

结语

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应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大背景下,以自身特有的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影响价值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更多专业化的实用人才,特别要加大对专业技能人员的培养力度,提升学员专业技能储备,在保证乡镇农村的技能人才有效供给的同时,带动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和乡镇就业率增加。

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应在做好继续教育培训、老年活动开展、社区对点服务等传统主业的同时,利用好国家各项政策红利与区域资源,大胆解放思想、加快转型升级、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善教学设施、实训场地等硬件条件,加强师资团队、教科研赛等软件建设,更好地服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应主动对接政府民生实事、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不断提升教育服务“三农”水平,为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学习型乡镇建设、农村产业提振、区域经济繁荣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职校产教成人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养大成人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成人不自在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