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实现概念的深度学习
——以“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学习为例
2021-12-31宋晓春
宋晓春
(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0)
马云鹏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学生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1]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概念的深度学习,应着力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本质理解,实现概念的灵活应用,并能将新概念纳入原有的概念结构。比较可以帮助人们把握事物的异同点,区别事物,达到对各个事物的深入了解认识,从而把握各个事物。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周长”和“面积”是跟平面图形有关的两个概念,分别安排在人教版三年级上下册中。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面积相关知识后,对于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总是很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在学完“面积”这一单元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在不同概念异同点的对比中,开展深层次对话,实现概念的深度学习。
一、比较“线”与“面”,经历概念形成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纯粹的机械记忆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只有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积累认知体验,学生对概念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生动的理解。教材中对周长的定义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对面积的定义是“封闭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比较“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周长”计量的对象是“线”,而“面积”计量的对象是“面”。所以在概念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感悟到“线”与“面”的不同,从而意识到“周长”与“面积”的不同。
1.动态感知,展示特征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动态地展现概念,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体验,印象更深刻。如用课件展示一个长方形,请学生上台比一比,说说长方形周长指的是什么?面积指的是什么?课件先呈现红色线绕长方形一圈,并且将这一圈展开,里面包含两条长和两条宽的过程,由此直观呈现“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长方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2 条长和2 条宽的长度总和”这一概念。接着,呈现“蓝色涂满整个长方形”的过程,引领学生直观感受,蓝色部分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动态展示,让学生对“线”与“面”的特征感受更加强烈。
2.操作体验,亲历实践
设计操作性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动手中直观体验“线”与“面”和不同。如设计“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操作中,直观感知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形成表象。或请学生先用红笔描出以下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蓝色,表示出它们的面积(见图1)。在“涂一涂”的活动中,在“红线”与“蓝块”的视觉对比冲击中,强化“线”与“面”的不同。
图1
3.观察对比,深化认知
设计两个图形的比较“周长”与比较“面积”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不断深化“周长计量线、面积计量面”的认知。如请学生比较甲、乙两个图形,谁的周长更长?谁的面积更大?学生观察发现,图2 中,甲乙两个图形其实都包含两条长和两条宽,周长一样长;但甲面积小,因为它缺了一小块。图3 中,两个图形都是由两条直角边和一条曲线围成,直角边和曲线的长度相等,所以周长相等。但是曲线围绕直角边的方式不同,可以直观看出乙的面积更大。
图2
图3
二、比较“计量标准”,把握概念本质
概念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表面理解”“浅层理解”,而要实现“深度认知”“深层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概念的本质。张奠宙教授说:“许多数学本质,只有从历史的发展(中)才能深刻体会。”教师要溯本求源,追问概念的前世今生,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在历史的脉络中寻求概念的本质。测量图形的周长,测量的是“线”的长短;而“线”的长短,就是二年级时学过的线段的度量,就是一条线段里包含几个“单位长度”。测量图形的面积,测量的是“面”的大小,也就是一个“面”里包含几个“单位面积”。周长和面积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度量”,也就是要先确定度量的标准单位,再算算图形中包含几个这样的标准单位。[2]测量周长使用的标准单位是“单位长度的线段”,测量面积使用的标准单位是“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
1.数一数,化形为数
教师引导学生加强“数一数”的练习,巧妙地化“形”为“数”,让学生深刻领悟“周长”和“面积”的本质——“数一数有几个标准单位”。同时,通过数“线段”还是数“小方格”,感悟“计量标准”的不同,进一步明晰“周长”和“面积”的不同。
如图4,比较面积,应该数“小方格”。甲有10 个小方格,乙也有10 个小方格。学生在数格子中发现,甲乙形状不同,但是面积一样。比较周长,应该数“线段”(小方格的边)。甲一周有14 段,乙一周有16 段,所以乙周长比较长。
图4
2.画一画,逆向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在“画”的过程中,对比周长与面积在计量标准上的不同。设计教学活动如下:
(1)在方格纸上画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使它们的周长都是12 厘米。(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 厘米)
(2)在方格纸上画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12 平方厘米。(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画一画”比“数一数”难度有提升,蕴含着逆向思考的过程。面积是12 平方厘米,意味着画的图形里要包含12 个小方格,所以每排的个数(长)乘几排(宽)要等于12;周长12 厘米,意味着图形一圈的长度是12厘米,即“长+长+宽+宽=12 厘米”,也就是“(长+宽)×2=12”,所以长+宽=6。学生在“画一画”的过程中,对周长和面积的本质进一步辨析理解,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逆运用,思维含量较高。会“画”,说明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计量单位已经具有清晰的认识。
三、比较“问题情境”,落实概念应用
概念的深度学习,一个重要表现在于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因此,在概念教学后,教师应该把概念融合到数学问题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在比较分析中解决问题,进一步明晰概念、理解概念,实现概念应用。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关于“周长”与“面积”的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明晰概念,提升应用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设计具体情境
教师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根据对概念的理解,直接判断是周长问题还是面积问题。如请学生想一想,以下情境,是跟周长有关,还是跟面积有关?①体育课上,同学们沿着操场的周边跑了2 圈。②工人叔叔粉刷房间的墙壁;③放学后,值日生把教室全部打扫一遍;④给草地围上围栏。学生在比较生活中应用周长和面积的情境中,生动理解周长和面积。
2.设计对比情境
教师直接呈现包含“周长”问题和“面积”问题的题组,让学生在同一题组中进行对比辨析。如三年级下册练习十三的第6 题:“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花边的总长是多少分米?”同一题里有“周长问题”,也有“面积问题”,学生必须先对比做出判断后,才能选择对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3.设计隐含情境
有些题目没有出现“周长”或“面积”的字眼,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进一步促进概念的理解。如三年级下册练习十三的第8 题:“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 米,洒水的宽度是8 米。洒水车行驶6 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学生联系洒水车洒水的场景,明白求多大的地面,相当于求洒水地面的面积,洒水车行驶的路程相当于洒水地面的长,洒水宽度相当于洒水地面的宽,所以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四、比较“变与不变”,沟通概念关联
数学中每个概念的学习,呈点状结构,相对是零散的。但教师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个概念,而应站在整体的高度,寻找并沟通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在系统和结构中认识概念,促使学生形成概念网络,完善概念的认知结构。
1.联系的视角
比如,正方形的边长、周长、面积三者之间,知道其中一个量,就可以推算出其他两个。教师设计练习:“一根16 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学生需要分析,16 分米是铁丝的长度,也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就可以推出正方形的边长,进而算出正方形的面积。通过沟通边长、周长、面积三者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对边长、周长、面积等概念的认识更加清晰。
2.变化的视角
“周长”和“面积”两个单元,教材特别重视从“变化”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周长与面积的关联。如三年级下册练习十四第65 页第七小题“在方格纸上画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使它们的周长都相等,然后比较一下它们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练习十六第75 页的第11 题“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算出它们的周长,填入表中。”两道题目实质上是聚焦“变”与“不变”的两个问题探究:一是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一定相等吗?二是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一定相等吗?[3]
两道题目编排分散,不利于学生整体上比较把握“周长”与“面积”的变化特点。因此,有必要安排专门的一课时,组织学生针对这两个问题,同时开展对比性探究,并及时归纳、小结其中的规律。针对前述第一个问题,教师可提供学习单(见图5),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自主思考,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完成学习单,在观察、思考中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面积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针对前述第二个问题,教师也提供给学生类似的学习单并组织学生开展类似的研究。两个研究完成后,再组织学生对比感悟“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图5
这样专门设计的聚焦“变”与“不变”的课,进一步关联了“周长”和“面积”的变化关系,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为后续学习积累更多有价值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