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驱动 融合发展
——指向终身学习的幼小衔接实践与思考
2021-12-31庄鹏锟
庄鹏锟
(石狮市世茂实验小学,福建 石狮 362700)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幼小衔接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儿童未来的发展。如何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教育者应该迫切思考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
幼小衔接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在教育教养工作的内容以及实现这些内容的方法上的相互联系,常规意义上指幼儿园的入学准备工作与小学的新生过渡工作。纵观幼小衔接现阶段的举措,普遍采用幼儿园入学前组织到小学参观游学、一年级新生第一周的适应性课程实施,以及幼小教师专题性研讨等形式。幼儿园和小学双方力求通过一定程度的协同合作,做好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然而,深入一年级的课堂,普遍性的衔接措施兴许能在短时内发生一定的成效,但仍无法解决入学儿童常见的问题。
(一)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好动、好玩、喜欢新奇事物,学习上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神经纤维还未充分髓鞘化,情绪的兴奋多于抑制,无法较长时间静坐学习,因此,幼儿园的学习以游戏、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进入小学后,学校教育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并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这种差异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挫败感及教师教学上的焦虑感,形成幼小衔接的坡度。
(二)学业负担重,丧失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育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注重内容的生活性、趣味性、多样性,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的体验,不强求儿童通过一次游戏即达成某个目标。而小学教育的每个课时、每个单元都有指向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知识间的连贯与衔接性较强。初入学的儿童因自身的学习能力储备不足,学业负担骤然增加,学习的成功体验减弱,循环反复之后,往往丧失学习的兴趣。
(三)规则意识弱,趋于自我中心
幼儿园的学习环境轻松且相对小班化,对儿童行为的约束力较小,学生的规则意识薄弱。进入一年级后,常出现儿童存在爱说话、爱无故招惹他人、随意在课堂上走动等现象。而小学有制度规范,对儿童行为的要求较严格,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由于幼儿的心理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主动与同伴交往,遇到问题不敢与教师交流或是寻求帮助,因此会更加感到孤独无助、心情沮丧,影响学习兴趣。这些问题都折射出学生社会性交往能力的缺失。
二、指向终身学习的“四力”培养课程
幼小衔接最大的障碍不是知识与技能的脱节,而是指向终身学习所必备能力的缺失,研究的重点没有聚焦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哪些能力是幼儿园与小学,甚至是初中、高中、大学都需要不断培养的?上述现象的实质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适应困难与社会适应困难。思考力与阅读力能有效解决小学教育核心学科语文与数学在幼小衔接上的学业负担,而社会适应困难则需要学生具有意志力与交往力。“四力”并举,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以贯之进行培养,是幼小衔接的有力保障。
思考力、阅读力、意志力与交往力的培养,要从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课程入手。幼儿教育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以主题式活动串联,这些领域分别对应小学的体育、语文、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制、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四力”培养既是泛学科融合培养,更有基于学科特点的专项强化(见表1)。幼小教育着力于“四力”,以明晰的路径进行培养,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实践探索。
表1 幼小衔接“四力”培养课程设置表
三、幼小衔接“四力”培养的路径
(一)思考力
思考力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反映的能力。它是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应该把思考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1.联结训练,发展逻辑思维
思考力取决于思考者掌握的关于思考对象的相关信息量的多少,是进行思考的基础。而联结能力决定信息量的多少、信息的质量及信息之间如何建立关系,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幼儿与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合适的契机,对学生已感受到的直观现象进行追问。“为什么会这样?这种现象会带来什么改变?你喜欢这种改变吗?”等问题,能够推动学生从现象出发,进行深度的思考,寻找现象背后的本质,逐步经历“因为……所以……,……会引起……,结果会……”的逻辑思考过程。学生联结的意识与能力一旦形成,学习就能事半功倍。
2.发散训练,鼓励多元思考
多维度、多角度的思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思考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幼儿园教学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倡导学生由一个素材进行多样化的作图创作与语言训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童真童趣充盈课堂,灵动变通的思维将在充满张力的智慧碰撞中逐步形成。延续至小学一年级的教育,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模型应用等问题,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享受深度思考的乐趣。
3.反思训练,提升元认知力
元认知反映主体对自己“认知”的认知,它通过对认知的调控,促进认知的发展。元认知力指儿童对自己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与连续的调节和协调的能力。对幼儿来说,元认知能力才开始发展,只是一些零星、肤浅的认知。从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起,应该不断地在每一项学习活动之后都给予学生反思的空间,促进其自主认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与成功逐步内化为学习与活动经验,这些经验将有效减小幼小衔接知识学习的坡度,进而转化成个体的元认知力,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二)阅读力
阅读力指学生对一切视觉信息的处理能力,决定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核心能力,更是解决幼小衔接中学业负担重、学习没兴趣的重要切入点。
1.亲子陪读,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力的培养要从学生的阅读习惯做起,亲子陪读是启蒙阶段最好的一种方式。第一,定时间。选择幼儿注意力最能集中、家长最有可能每天做到陪读的时间点,不间断地坚持,使阅读成为幼儿每日必做的一件事。第二,定内容。家长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读物。一开始建议以绘本为主,一本绘本可反复阅读,尽量多日一换,陪读时家长按照绘本上的文字讲解,不多字、不添字。经典绘本上的每一句话,已精心打磨成最适合幼儿接受并能发展语感的文字,持续一段时间后,幼儿将能够独立讲述这个故事。第三,定目标。家长要调适好心态,循序渐进,静待花开。在阅读绘本中,幼儿经历“指读—认读—填充读—表演读—想象读”等几个阶段,逐渐领略到阅读的乐趣,阅读的理解力与语言文字的敏感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生发。
2.学堂悦读,营造良好氛围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中的阅读力培养,重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唯有读书方宁静,最是书香能致远。学园内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随处可接触书籍,随地可进行阅读;课堂上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愿读、会读、乐读。让学生时时领略阅读开阔见识、阅读与智者对话、阅读遇见美好、阅读改变生活……并在幼小教育一以贯之。当学生具备阅读能力后,学习就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3.品读生活,把握学习契机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是学习的主阵地,也是阅读力培养最好的学习场。教育者从幼儿牙牙学语起,就应该留心生活中有利的学习契机。商场里的店名、公交车上的提示语、宣传画上的口号、包装盒上的说明等,都可以成为幼儿阅读的材料,是最鲜活的素材,是生活中的学习场。此时的学习因无痕而潜入心,因入境而渐入情,因无心而柳成荫。幼儿在生活中积累的语言文字、阅读理解越多,幼小衔接的过程就越顺畅,学习的兴趣就越高。
(三)意志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其自我控制的能力较为薄弱。进入一年级后,强调需要大量专注时间的知识性学习,好动而注意力不集中成为幼小衔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终身教育的视角,倡导从意志力的培养入手,以品质培养为目标,从幼儿做起,从健康领域开始,逐步拓延到多个领域。
1.设置障碍,勇敢直面
当前,由于家长过度溺爱,学生经受的挫折与磨炼较少,幼儿园与学校因顾虑学生的安全问题,往往也不敢设置挑战性活动,使得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缺少契机。从幼儿园的健康领域到小学的体育学科,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置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幼儿勇敢直面,经历“失败—尝试—失败—再尝试”的过程。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的意志力将在磨炼中慢慢形成。
2.延迟满足,拉长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糖果实验”:能够坚持5 分钟才吃第一块糖的学生,将可以得到第二颗糖。那些能克制住自己的学生,在长大后都有较大成就。有意识的延迟满足幼儿需求,是在拉长学生自控力形成的心理体验过程。经历这个不断自我抗衡、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过程,满足的喜悦将扩大,强大的喜悦感又将反过来促进学生内控力的形成。
3.合理宣泄,自控跟进
当幼儿出现不受控,不能专注投入的现象时,教师要明白,这一定不是幼儿想要的表现,而是因为他内心也无法把控。此时,教师如果强势扭转,幼儿可能在显性表现上会一时顺从,可是不久又会重新出现问题。这时,不妨给幼儿一定的空间,让其合理宣泄。以学生之所爱促进其自控,并逐渐缩短宣泄的时间,拉长自控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四)交往力
幼小衔接的困难,除了学习适应困难,还有社会适应困难。幼儿的情绪表达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与不稳定性,又常是外显而不加掩饰的。进入一年级时,幼儿接触的是新环境、新朋友、新教师,且幼儿只重视自我的感受需求,容易造成交往障碍,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幼小教育的方方面面。
1.会交流,愿分享
交往要靠有效的语言沟通,会交流、愿分享成为幼儿交往的重要能力。教会幼儿交流时要先释放善意。面带笑容,语言文明,是与人交流的第一张名片。能用准确的语言与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愿望,如“你好,我是……,我想和你成为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玩吧……”这样的句式,是进行交流的前提。幼儿的自我意识较为强烈,与人分享心情、物品的意识薄弱,教师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要创设情境,鼓励分享。
2.明规矩,懂礼仪
不守规则,随性而为,是幼小衔接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也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借助日常生活中场景,如过马路遵守交警指挥,走斑马线按红绿灯指示行进;排队等候,有序买单等事件,让学生明白规则是有序生活的必要存在,人人都要遵守。教师、家长言传身教,从点滴小事做起,以礼仪的要求为载体,帮助学生习得社交规则,并逐渐内化为能力,运用到与同伴的交往中,体验到交往的乐趣。
3.融集体,乐互助
交往的更高要求是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而班集体是幼儿面对的第一个群体。教会幼儿融入集体的最快方式是体现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如主动为班集体做事,主动承担集体中的事务,主动与同伴合作,主动分享智慧等。家长与教师应主动为幼儿创设机会,放大幼儿的付出,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让幼儿享受良好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愉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