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为新 提高实效
——对培智学校数学教材改编的一些探索

2021-12-31董琦珏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钟面时针分针

董琦珏

(苏州市姑苏区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近日,教育部颁发了《培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这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大喜事,它能够为我们指引方向,明确目标。但当我们踏进教室,却发现,教材是老的,课程是旧的,它们根本无法满足智障儿童的特殊需要。老教材中刻板、守旧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更是与现行的特殊教育理论背道而驰,为此,笔者认为,改变教材,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现以“认识时钟”这一数学单元活动为例,谈谈笔者对旧教材改编的一些探索。

一、改变教材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由于智障学生缺少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性、条理性都很差,因此,教材中运用书面形式来表达的教学内容往往不能为学生所理解。为此,笔者将教材内容融入一个个情景,通过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使单调枯燥的数学内容呈现于生动形象的鲜活画面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学内容。

例如,时钟单元中,在进行“认识秒”的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感受1秒到底有多长,笔者向学生展现了许多生活中用秒来计时的情景,如过马路时等待红绿灯的计时器;电视娱乐节目“星光大道”中主持人与观众齐声喊出的“倒数5个数”口号;火箭发射时的倒数10秒……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有趣的场景,使学生亲身感受秒的实际长度,并体会到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寻找生活中的秒,充分理解1秒到底有多长。

又如,在认识钟面时,笔者制作了动态的钟面课件,通过演示课件中的时针、分针,请学生观察分针旋转一周,时针走了一大格,就是一小时。利用直观教具,将教材中静态的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快学会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

二、变更教材课时顺序,体现数学源于生活

培智学校数学教材的编制源于普通小学数学教材,因此其中或多或少隐含着普通小学数学的教学逻辑。由于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在生理上、心理上都与普通的小学生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差悬殊,因此,培智教师应针对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学习能力对教材进行相应的变革,让教材来适应学生。

如教材中认识数字计时的时钟环节是在认识了钟面之后,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对钟面有了一定概念的基础上再加入数字计时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智障学生对钟面上时针、分针、秒针之间60进制的理解是十分困难的,往往在教学了很多教时后学生仍不能很好地理解,更不用说看钟说时间了。同时,笔者发现,现如今生活中使用数字计时钟的场所往往要多于钟面时钟,试想:学生手上戴着的电子手表;车站站台上的电子时钟;学校门卫处的数字式时钟……到处都是用数字计时的时钟,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先学会看简单易懂的数字钟,先解决他们生活中无时间概念这一大难题,然后再引入钟面的认识呢?《新方案》提出“以生活为核心”理念,教师应反思教材,将教材与生活紧密结合,大胆变革,避免学生为“学”而学,而应使学生为“用”而学,充分体现出数学源于生活。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认识数字计时时钟环节提到了第一课时,将其作为学习认识钟面的一个导入,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对数字时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学生学得非常有成就感。

三、突显教材难易层次,满足个体特殊需要

中重度智障儿童多半伴有多重障碍,多重残疾,处于同一班级的学生往往个体差异突出,理解、记忆等各方面能力相差甚远。有的学生机械记忆力较强,但理解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思维缺乏逻辑性;而有的学生甚至很难参与集体授课,对所学知识根本无法理解。面对这样一种参差不齐的状况,笔者认为生搬硬套教材已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现状了,最终只会产生能力强的学生得到发展,而能力弱的学生永远得不到提高的结局。《新方案》提出“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要求“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要做到这一原则,只有从教材改革入手,将教材内容进行难易层次划分,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其学习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分层分类,为学生量身定做个别化计划,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其自身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如在“时、分的认识”教学活动中,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将教学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了A、B、C三个层次,并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预设制定了A、B、C三类目标。

情感目标:

A.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主动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自主性;知道应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B.能在教师引导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C.能在教师帮助下参与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和责任心。

技能目标:

A.能自己操作钟面,观察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指的位置,并正确说出;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对分针走了多少大格进行计算,得出几分。

B.能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操作钟面,说出时针与分针在钟面上所指的位置;能用点的方法得出分针走过了多少小格,表示几分。

C.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跟说几时几分。

知识目标:

A.能正确理解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时=60分;能分清时针与分针走1小格、1大格所表示的不同时间概念。

B.能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说出1小时=60分;能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分清时针与分针每走1小格、1大格表示的不同时间概念。

C.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知道时针与分针表示的时间是不同的。

课程整合目标:

语言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交往能力

生活目标:对一日生活的合理安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在一天的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进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不难看出,同一本教材,针对不同学生就产生了不同的教学内容。A类学生理解力、记忆力较强,就让他们学习比教材更多的教学内容;而对于C类学生,由于其思维能力较差,对教材中过多的教学内容根本无法理解掌握,则干脆删减掉不为他们所理解的内容,适当降低教学要求,选择适合C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使他们也能有所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提前介入教材内容,拓展思考交流空间

中重度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缺陷而导致各方面能力低下,往往存在自卑、胆怯、不自信等弱点,对所学内容常常因从未接触过而产生冷漠、无兴趣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产生,笔者将教材内容提前展现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前先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信息收集,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减少陌生感、畏惧感,从而在课堂中能够表现出自信、积极的学习状态,拓展师生、生生间的交流空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开展“认识钟面”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对本次活动产生兴趣,笔者在课前向学生提供一张家庭生活作息调查表,请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的一日作息,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记录,向学生提出:如果遇到问题可寻求父母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在填写作息调查表的过程中,既能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的概念,又可提高学生寻求帮助、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为将来融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特教教师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缺陷、不同障碍的学生,对于教学这类学生,根本没有什么统一的教材,教师在教授这些学生时,心中应该有着无数套不同要求、不同内容的教材,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特教改革。

猜你喜欢

钟面时针分针
正确的钟面时间
接着画
怎么做能更好地认识分针和时针运动的联动关系
(二年级)怎么做能更好地认识分针和时针运动的联动关系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解法
时针和分针的争吵
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