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佗邑唯命”之“唯命”注释商榷

2021-12-31贾南南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左传语料

贾南南

(新疆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佗邑唯命”语见于《左传·隐公元年》:“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对于其中“唯命”的释义,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1]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注释为:“唯命:‘唯命是听’的省语,表示‘不管您怎么说我都遵命’。唯:副词,只。命:命令,指令。”[2]杨伯峻编著的《春秋左传注》:“当言佗邑唯命是听,此是语言省略,乃当日常语。”[3]王宁先生等编《古代汉语》注释为“唯,应答之词,引申为应允、听从、任凭等义。”[4]总结以上学者不同的注解,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这里的“唯”用作副词,表示“只”;二是“唯命”中的“唯”是动词,表示引申义任凭。

由此可见,以上诸家对“佗邑唯命”之“唯命”二字的训释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对于“唯命”中的“命”,历来学者的理解比较一致,基本上都训解“命令、吩咐”。然而,对于“唯”究竟是作为副词“只”还是动词“任凭”,则各家观点有所不同。对此,本文主要探析“佗邑唯命”之“唯命”究竟是否作为“唯命是听”的省略?以及“唯命”之“唯”究竟应当如何训诂?

(二)主要研究方法

针对目前存在的“唯命”的训释争端,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调查法、对比等研究方法,在前人时贤对“佗邑唯命”之“唯命”注释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比《左传》中“唯…是…”句式的语料,以及和“佗邑唯命”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的用例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明确对“佗邑唯命”之“唯命”的解释。

二、“唯命”是否为“唯命是听”的省略

目前,以杨伯峻、王力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唯命”是指“唯命是听”的省略,其中“唯”用作副词,表示只。对此,吴东平(1994)指出[5]“唯命”并非“唯命是听”的省略。笔者通过检索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检索到《左传》中“唯…是…”这样与“唯命是听”结构类似的句子,列举如下:

(1)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其何后之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除君之恶,唯力是视。(《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3)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4)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观。(《左传·成公十三年》)

(5)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左传·成公十三年》)

(6)子驷、子展曰:“吾盟固云,唯强是从……”(《左传·襄公九年》)

(7)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8)且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左传·昭公三年》

(9)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左传·昭公八年》

(10)“盟以信礼也,有如卫君,其敢不唯礼是事,而受此盟也。”《左传·定公八年》

按照王力先生等学者将“唯命”看作“唯命是听”省略的观点来看,以上例子中的“唯戮是闻”“唯力是视”“唯敌是求”等用例也应省略为唯戮、唯力、唯敌、唯利、唯好、唯强、唯余、唯邻、唯躬、唯礼。即使并非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进行省略,但是在《左传》中也应当有其他类似的省略后词语的出现。而笔者使用CCL语料库对《左传》进行检索时,却并未发现在原文中有“唯戮、唯力、唯敌、唯利、唯好、唯强、唯余、唯邻、唯躬、唯礼”这样的省略用词出现。此外,笔者发现《左传》中有“唯命是听”这一形式并未省略的用例,例如:

(11)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12)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二年》)

(13)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左传·成公二年》)

(14)对曰: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若苟有以藉口,而复於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左传·成公二年》)

(15)子反命军吏察夷伤,补卒乘,缮甲兵,展车马,鸡鸣而食,唯命是听。(《左传·成公十六年》)

(16)群臣之愿也,敢不唯命是听。(《左传·成公十八年》)

(17)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18)寡人将帅敝赋以从执事,唯命是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19)对曰:魋之下共,宋之祸也,敢不唯命是听。(《左传·哀公十四年》)

从笔者检索到的语料可见,在《左传》中“唯命是听”一共出现9例。若是“佗邑唯命”之“唯命”作为“唯命是听”的省略,那么在《左传》中大量出现的“唯命是听”也应当出现省略为“唯命”的现象,然而上述9例并未省略。而且,在《左传》中,除却本文讨论的“佗邑唯命”之外,单独出现“唯命”的句子,包括:

(20)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迟速唯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1)楚公子不获,是以皆来,亦唯命。《左传·昭公十一年》

(22)凡我同盟,各复旧职。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左传·定公元年》

(23)何也立后于鲁矣,将以二乘与六人从,迟速唯命。《左传·哀公十三年》

(24)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其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左传·宣公十二年》

上述5例中“唯命”单独出现。若综合其上下文进行分析,则可以看出,例(20)中“迟速唯命”和“他邑唯命”的结构相似。虽然“迟速唯命”之“唯命”解释为“唯命是听”和“任凭吩咐”乍看上去都具有合理性,但是“唯命是听”的语气谦卑,一般是作为臣子与君主交流时的语气。而“任凭吩咐”虽然语气同样较为谦卑,但是相比于“唯命是听”却更加平等。因此,若是将“迟速唯命”之“唯命”训解为“唯命是听”的省略,则例(20)中的“迟速唯命”应当理解为“不管早晚,都会听您的命令”而与原文语义中“早晚(何时开战)任凭您吩咐”相冲突。对例(21)-(23)中“唯命”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时,把“唯命”看作是“唯命是听”的省略也具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

而例(24)上文有例(13)“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的语句,故有人认为例(24)中“唯命”可以看做是对上文所提到“唯命是听”的省略,但这只是孤例,根据语言学界“例不十,法不立”的原则,其可信度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而且“佗邑唯命”之“唯命”前并不存在“唯命是听”这一语句,因此笔者认为“佗邑唯命”之“唯命”并不属于“唯命是听”的省略这一情况。

综上所述,从共时角度出发,对相关语料进行整理以及分析,可见“唯命是听”在《左传》中一般不会进行省略,也未见与“唯命是听”结构相似的语句出现省略现象,而又有多例“唯命”二字单独出现的语句。因此,笔者认为部分古代汉语教材中将“唯命”训解为“唯命是听”的省略,这一观点有误,应及时修正。

三、“唯”之训诂

《说文解字·口部》:“唯,诺也。”《广雅·释诂一》:“唯,应也。”《助字辨略》:“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即“唯”表示应答之词,本义为“应答”,由此可引申为听从、任凭。或为“唯唯”之重言,《荀子·大略篇》:“惟惟而亡者,诽也。”杨倞注:“惟,读为唯,以癸反。唯唯,听从貌。”因此,“唯”当训为听从。《诗·齐风·蔽笱》:“蔽笱在梁,其鱼唯唯。”毛传:“唯唯,出入不制。”郑笺:“唯唯,行相随顺之貌。”陆德明《释文》:“唯唯,维癸反,沉养水反,韩诗作遗遗,言不能制也。”这里“唯”用作不加限制,即,听从、任凭之义。

其实,“唯”作“听从、任凭”解,在古书文献中不乏其例。例如:

(25)昔者尧之治天下也,犹埴之在埏也,唯陶之所以为;犹金之在炉,恣冶之所以铸。(《管子·任法篇》)

(26)夫上之化下,下之化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炉,唯冶者之所铸。(《汉书·董仲舒传》)

(27)公坐取宾所滕觯,兴,唯公所赐。(《仪礼·燕礼》)

(28)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庄子·说剑篇》)

(29)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汉书·贾谊传》)

(30)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向。(《左传·僖公十五年》)

(31)文帝尝赐诸子良马,唯其所择。(《北史·齐炀王宪传》)

(32)乞给纸笔,真草唯命(《后汉书·烈女传》)

(33)若兵器战具,它所乏少,大小唯命。(《三国志》裴松之注)

例(25)中“唯”和“恣”对文同义,《说文·心部》:“恣,纵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二》引《韵英》云:“恣,放纵也。”可知“放纵”可理解为不受约束,即听从、任凭之义。故例(25)中“唯”当训为“听从、任凭”。例(26)中“唯甄者之所为”即“唯陶之所以为”,“恣冶之所以铸”即“唯冶者之所铸。”因此这里的两个“唯”可证为“恣”,都应该训为“听从、任凭”。而在例(27)-(31)“唯”出现在连谓结构中,“唯”后面的名词既做“唯”的宾语,又做其后动词的主语,故“唯”训解为动词,表示“听从、任凭”。例(32)“真草唯命”与“佗邑唯命”结构相同,指的是“真书、草书任凭你吩咐。”例(33)“大小唯命”也与“佗邑唯命”结构相同,指的是“多少任凭你吩咐。”以上“唯”字均训为“听从、任凭”义,为动词。与“唯命是听”之“唯”的词性、词义都不相同。故笔者认为,王宁先生在其《古代汉语》中对“佗邑唯命”之“唯”注:“唯,应答之词,引申为应允、听从、任凭等义。”是正确训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前人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检索语料,并加以对比探析,得出“佗邑唯命”之“唯命”并非“唯命是听”的省略,而是“任凭(您)吩咐”的意思,其中“唯”的词性是动词,应当训为“听从、任凭”。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左传语料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从善如流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古代文学审美语素“气”对古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的价值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