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汉语教学发展研究综述

2012-04-29尚晓菲

现代语文 2012年1期
关键词:王力古代汉语文选

摘 要:“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课与工具课,从建立初始到现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教学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不同时期,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文章从古代汉语教学发展历程角度,探究不同时期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状况,了解教学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完善古代汉语教学。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发展研究综述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之一,从建立初始到现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教学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

一、萌芽时期(1952~1960年)

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相继设置古代汉语课程,一直到1960年相关古代汉语教材出版,这一时期是古代汉语教学的萌芽时期。

这时期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不确定、不统一,课程没有教纲和教材,教学内容由教师定,并且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其教学内容也不同。

创立初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也不一致,因此1956年教育部颁发了《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大纲》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基本问题作了比较详尽、具体的规定,确定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这样,就为古代汉语教学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大纲》也成为了20世纪50年代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此后,1957年至1958年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古代汉语教学目标逐渐明确,即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为教学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1959年,北京大学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和古代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这一时期的教学方法也是单一化,由教师讲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学科建立之初,没有教材,学生主要听教师教授,教师一般把教案当作讲义,因此教学内容得不到统一。1959~1960年期间,古代汉语讲义印制及相关古代汉语教材相继出版。1959年,朱星先生主编的《古汉语概论》出版,由于内容复杂繁多,教材并没有推广出去,但作为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古汉语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1960年,马汉麟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读本》出版,虽然内容过于简单,但却是古代汉语新、旧教学观念的一次转变。总体来说,虽然这两部教材存在许多缺陷,但它们开创了古代汉语教材的先河,为后来多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材的出版,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时期(1961~1965年)

60年代初,北京大学根据《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探求新的教学途径,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有了统一的教材,即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出版。

1961年,古代汉语教材编写小组以北京大学的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制定一部统一的古代汉语教科书。1964年,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出版。这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文选、常用词和古汉语通论。这三部分内容不是完全分离,互不相关的,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个部分与文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王力先生创设的“三结合”教学体系对各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教材的出版成为中国古代主编教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代表了那一时期全国古代汉语教学的新水平。同时对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以后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直至今日,王力版的《古代汉语》教材也是最权威、使用最广泛的教材。现今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使用,并且国内的古代汉语课程都是按照王力先生创立的“三结合”教学体系来进行的。

这一时期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提问方式为辅的教学模式。

三、停滞时期(1966~20世纪70年代末)

文革时期,古代汉语初具规模的教学体系遭到破坏,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古代汉语教学进入停滞时期。

四、成熟时期(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末)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各学科进入恢复发展时期,古代汉语教学又逐渐恢复。20世纪80~90年代末,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古代汉语教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涉及问题越来越全面。教材建设、教学理论探讨和教学语法体系研究构成了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基础框架。

在教材建设方面,从创立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据粗略统计,古代汉语教材有40多种不同版本。例如:王力本和郭锡良本采用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结合体例;许嘉璐本采用通论、文选、教学参考合编型;张世禄本采用文选、通论结合型。其中文选、通论、练习结合型被认为是最富有创建性的新形式。文选的选材范围也较以往有所扩大,向前推至商周,向后延至明清。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也为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向着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在理论探讨方面。由于80年代的大学生在入大学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所以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应该与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区别开来。一些学者提出了研制古代汉语计算机教学辅助系统软件,将现代科技引入古代汉语教学中。这一观点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古代汉语课堂教学中提供了前提与可能。

在教学安排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时逐渐减少。因为一方面,教学对象在入学之前相比80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另一方面,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古代汉语分支学科的细分化也使古代汉语的知识范围有所减少。

总之,90年代以后,古代汉语教学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古代汉语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课程目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理论问题得到深入研究和探讨;古代汉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语法体系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五、完善时期(新世纪至今)

进入新世纪之后,古代汉语的研究依旧沿着王力的研究思路发展,但却是在不断系统化,并日趋完善。

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变为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讲授侧重于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介绍、重点难点的分析;强调学生对古代汉语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练习,并通过适当的课堂讨论活动加深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安排上,尽管课时减少,但课程的性质不能改变,课程的质量不能降低,做到课时减少而教学效果不降低。因此,教学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变化。“文选”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部分,精读部分为课堂教学部分,泛读部分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部分。将知识传授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做作业、学期论文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

由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大大提高了古代汉语教材的知识新颖性和先进性。许多高校也逐步组织课题组编纂古代汉语丛书,古代汉语教材更趋于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进入古代汉语的教学课堂。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立体化,使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多样性,改变了以往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教学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并逐渐趋于完善。未来的古代汉语要向交叉性、边缘性方向发展。只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互为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吕志.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6).

[2]李玉洁.改革古代汉语教学的探讨[J].高教研究与实践,1995,

(3).

[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李彦.古代汉语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索[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8,(3).

[5]余霞.多媒体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5,

(4).

(尚晓菲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110034)

猜你喜欢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
保险理赔知多少
画与理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画与理
王力手迹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画与理
画与理
艺术百家:王力
为王力先生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