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自我培育的探索研究
——基于曾国藩家训的教育思想

2021-12-31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训曾国藩心理素质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揭阳 522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培育优质的社会心态,需要培育具有积极心理素质的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是个体在遗传素质和环境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优秀的心理特质[2]8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梁启超赞他“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钱穆称“算得上一个标准的教育家”;毛泽东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在教育后代方面独树一帜,为官几十年,通过写信等方式教育家人,成绩斐然,在他的家训的影响下,一百多年来,曾家后代子孙培养出有名望的人才两百六十余人,曾国藩家训由此蜚声海外,为当代教育提供了饱含规律的方式和方法。当代社会机会和挑战并存,大学生必须学会驾驭自己的认知、驾驭自己的情绪、驾驭自己的惰性、驾驭自己的优良个性特点,能够驾驭自己,就能把握机遇,成功走向社会。因而,研究基于曾国藩家训的教育思想的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自我培育,是当前教育界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

一、曾国藩家训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自我培育的作用

(一)推崇读书明理的认知风格

具有积极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具有积极的认知风格。要形成正确的认知,曾国藩在家训中强调读书的作用,要勤奋、有兴趣、有恒心、讲究方法、深思熟虑和厚积薄发。在曾国藩家训中,有“尔兄弟努力读书,绝不怕没饭吃”[4]389“不能勤奋以图自立,则仍无以兴家而立业”[5]138“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五成,已可深耻矣”[4]381“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但记一事,则悦如亲其事”[5]47“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5]215“凡物之骤为之而遽成焉者,其器小也;物之一览而易尽者,其中无有也”[4]134。曾国藩教育思想,对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恰当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正确的认知有积极影响。

(二)崇尚仁爱豁达的积极情感

积极情绪情感是指宽容大度、仁者爱人、豁达平和和乐观自信等积极体验。情商高的人在工作中会产生更多的快乐,获得成功的概率高。曾国藩家训中存在许多教育后代子孙具备积极情绪情感的名言。比如尊敬长辈、帮扶亲戚、心胸豁达、宽厚待人、与人为善、谦虚大度。诸如“孝友为家庭祥瑞”[5]153“若禄入较丰,除堂上甘旨之处,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5]164“求仁则人悦,宽以待人:惟胸次浩大真心受用”[6]27“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4]78“立身以不妄语为本”[5]581“在胜人处不求强”[6]449。当代大学生能够做到这些就会减少产生目无尊长、缺乏同情心、骄傲狂妄、无情冷漠等负面情绪,就能降低招来无妄之灾的概率,还可以让自己心态健康及早适应社会生活。

(三)强调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好、果断性强、抵制诱惑能力强、坚持性好。曾国藩的家训中不乏有勉励年轻人独立、坚持、自制、果敢的谆谆教诲,重视对意志品质的培养。比如“可以逼着他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一般最后都能成大器”[4]43“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起而有功”[5]326“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7]17“危急之际,莫属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者”[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6]325“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由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5]151“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5]312。以上这些可以培养大学生独立自强、遇事当机立断、克己自制、坚持不懈等优良意志品质。

(四)力推自立通达的人格特点

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特点包括有正确的“三观”、自我意识良好、勇敢坚毅、心境开朗、处事通透、具备一定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正如曾国藩家训中强调志存高远、自立自强、戒骄戒奢、勤俭谦谨等个性品质。比如“君子之志在于民胞物与之量,内圣外王之业”[5]34“仕宦之家,不私蓄银钱,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4]417“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尓与诸弟其戒之”[4]211“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嘱”[8]157“遭此乱世,虽大富大贵亦靠不住,惟”勤俭”二字可以持久”[4]415“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5]525“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5]335。所有这些可以使大学生养成胸有大志、自尊自信、通达明理、奋发向上的积极心理特征。

二、曾国藩家训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自我培育的启示

(一)拓展积极认知,浇灌积极心灵

积极心理学认为暴露自身问题能为自己提供一个发展优秀品质和潜力的机会[9]。怎么发展年轻人的聪明才智,拓展年青人的智慧学识,曾国藩家训中说“盖世人读书,有志则断不甘下流”[4]46。大学生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的精英,应该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使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交替成为自己的学习动力。其次激发学习兴趣。曾国藩对后辈子孙的教育并不苛求他们都以科举谋取晋升,而是根据子孙的兴趣特长,因材施教。在曾国藩的影响下,其后代子孙,在社会多个领域人才辈出。激发学习兴趣可采用兴趣迁移、积极暗示、目标激励和体验成功等方法,使自己对学习产生直接兴趣或者间接兴趣。再次学而有恒。曾国藩认为自己在天文方面知识缺乏,他觉得事在人为,如果能够坚持每夜认识恒星二、三座,不过几个月,就可以全部认识[4]213。年青人若想在某个领域学有所成,“苦学二三年,不可抛荒片刻也”[5]21。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曲折的任务,坚持不懈的学习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正确则事半功倍,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考量的是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观察力的细致敏锐,逻辑推理能力的严谨和自身创造力的培养,所以理工科学生要寻求获得以上优秀品质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来讲,要培养开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高深的专业素养、精准把握社会问题性质的能力,就要大量高品位地熟读人文社科经典,以社会发展规律作为处理专业问题的原则。

(二)参与积极活动,丰富积极体验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积极体验是人们伴随着参与有意义的事情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2]186。它对积极认知和积极行为有积极作用,能在短时间内使个体具备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在积极情绪的自我教育方面,具体措施如下:第一,以知促情。知之深则爱之切,大学生们要多参与一些丰富自己积极体验的活动,比如在节假日时参与旅游观光,欣赏名山大川、人文胜景,让自己的生活具有诗意与远方。在学习之余,多关注一些体现祖国各个领域蓬勃发展的主流平台直播节目,多阅读一些名人传记,作为替代性经验体会奋斗成功的喜悦。第二,以情促情。可以多接触经典,如名著、名画、经典书法作品、名曲,接受艺术美的陶冶,在课堂和课外参与演讲、朗诵、合唱等歌唱祖国反映积极向上题材的活动,感受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中不同角色积极的情感,自发产生爱祖国、爱科学、有责任心、懂感恩有担当等积极情感。第三,以意控情。当大学生遇到挫折时,先要让自己挺住,接着找准原因对症下药,让自己的生活迅速恢复常态。比如,在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因为缺乏实际的交往技巧而苦恼时,可尝试采用自己熟悉的社交软件,在相对自由、放松和安全的网络社交环境中体验成功社交,产生的自豪感和愉悦感迁移到现实生活,自信满满获得线下社交的成功。

(三)寻求积极途径,培养坚强意志

曾国藩读书方面天赋平平,他秀才考了7次,进士考了3 次,但是当他在读书方面屡败屡战最终获得成功后,经常鼓励子孙后代认真读书从而使内心强大,这时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均能风雨无阻[6]277。大学生寻求积极途径培养坚强意志的措施:其一,增强目标的意义和结果的认识。大学生对所做的事情目标的意义和结果的认识越明确,就越容易为做好这件事情而付出意志努力。因而,大学生要认识到在大学里认真学习的重要性,这直接决定自己前途。同时加强体育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二,加强自我养成教育的训练。大学生应该在各个方面养成好的习惯,比如在学习方面,要目标明确、态度正确、方法恰当、持之以恒;在家庭中,能够自立、节息有规律、不向父母提出不恰当的要求;在社会中,能够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责任担当;在学校中,尊师爱友、严谨治学、遵守纪律;在培养自己养成良好习惯时注意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三,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教育。如果是缺乏自觉性,则要加强对目标认识,培养独立能力。如果优柔寡断,则要加强果断性的训练,让自己碰到选择时能够当机立断。如果抵制诱惑的能力差,则要培养自制力。曾国藩认为戒惰以不晏起为首[6]47,如果做事虎头蛇尾,则要注意参与活动的坚持性。其四,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勇于接受挑战,苦中寻乐,就能在成功中获得自信,进而获得积极体验,积极情绪对意志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形成培养意志的良性循环。

(四)采用积极方法,塑造积极个性

朱茹华的研究证实积极人格特质通过学校适应对学习倦怠产生间接影响[10]。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自我培育方法如下:其一,家庭陶冶法。曾国藩认为: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4]270。通过传统手段与现代化手段等方式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组织家庭读书会、家庭活动日、家庭成员外出旅行等增强亲子感情。家庭民主氛围的形成将有助于人格特质的培养与塑造。其二,榜样示范法。大学生可以寻找有人格魅力的名人作为自己的偶像,模仿偶像的行事风格和优秀品质,并逐渐将这些内化为自己的个性特征。其三,环境熏陶法。比如控制自己远离网瘾,徜徉于经典著作之中,参与课外活动,结交益友等等,所有的这些能够陶冶自己具备合群、上进、乐观和勤勉等优良个性特点。其四,自我修养法。曾国藩强调自修的最好境界是慎独,慎独是指在公众场合还是在私人时间为人处事都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他强调在自修处求强,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7]12,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古人自修的方式,培养自己不嫉贤妒能,贪利邀功,为人做事有底线、奋发上进、刻苦耐劳、乐于奉献,遇到问题时反求诸己,一生就不容易行差踏错。比如,遇到人际交往问题,出现问题必先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自我检讨,想办法弥补感情。宽容别人的人格特征会使对方见贤思齐,人际关系就会缓解。

猜你喜欢

家训曾国藩心理素质
跟曾国藩学修身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曾国藩吃牢饭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家训伴我成长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