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理念导向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2021-12-31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理念技能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河南 济源 459000)

终身教育是各种教育性影响的总和,强调终身学习和总的教育性影响的集合,具有个体的发展性教育特征[1]。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大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教学改革必须“以人为本”,满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需求,引导学生学会1-2 项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能坚持体育锻炼,主动融入终身教育的要求中。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求还存在差距,如终身体育意识不高、重技能轻理论、新兴项目发展不足、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不强、评价方式还不够科学等多个问题。改革大学体育教学要贯彻终身教育理念,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学科教育价值。

一、终身教育理念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基础性价值,旨向终身学习,在空间上体现全面性,表现为在教育的形式、内容、手段、方法、制度、评价反馈等方面;在时间上体现连续性,在生命过程中学习体现出从未间断的递进发展特征,学习与行为能力之间具有密切有机统一关系。人生各个阶段的学习都是时间上的连贯统一;在要求上体现习得性,教育的结果是习得,在认识和行为上具有明显的递进上升特征[2]。教育本身具有时代性,终身教育具备时代性特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所以,终身教育是伴随个体生命周期中各种教育习得性活动影响的总和,是为全时空、全过程的积极发展性教育。

(二)终身教育理念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指引

教育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变化中,从思想萌芽到实践浪潮,反映出终身教育的范畴不断拓展与外延[3]。终身教育的终身性、指导性、多样性、发展性特征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终身性特征为大学体育教学提供了终身体育思想,在运动频率、体育人口数量具体指导价值。指导性特征打破大学体育教育的界限,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可根据个体需求选择适合自己体育发展的类别、方式、内容等。多样性特征优势能满足大学生个体的差异需求,如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化终身教育资源来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形式,补偿自身学习资源的不足。发展性特征是大学生不断从体育锻炼的“实然”走向“应然”,也是大学生体育技能获得“顿悟”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终身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从课堂教学的建构看,体育课堂的特定场域与学生的终身体育活动实践构成某种社会吻合意义上的物理空间[4]。课堂中构成的体育理论知识习得、时间、体力、合作、竞争等多重社会关系情景。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改变革要从“社会中的人”适应社会体育发展与培养学生关键体育技能来思考和重构课堂改革措施,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导向下,应从体育的终身教育的意识、提高师资的教学水平、改进评价方式几个方面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加快终身体育课堂改革的时代转向。

(一)紧扣内涵,稳固终身体育意识

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把终身体育的思想贯穿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重视宣扬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强化大学生对终身体育内涵及特征的理解,普及终身体育知识要义。

一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树立“终身教育”的指导理念。深入研究终身教育的指导理念精神,改变竞技体育的观念,加强大学生对终身体育的元认知教育,在提高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中主动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原则。研究学生个体的体育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大学生的实际体育技能水平进行备课,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重视基础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利于实现终身体育。

(二)转变观念,关注科学体育发展

大学体育教师在灌输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时,要转变体育教学的观念,科学地认识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势,对新时代体育课程改革要有深刻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并付之于实践。一是坚持智力教育和体育教育并重。加强大学通识教育的同时,贯彻习近平总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育强国建设的论述,体育教学改革指向全民健身,传承中华体育精神。二是情商和“动商”并重发展。终身体育思想的落实归根到底还是挖掘体育的育人价值和健康价值。注重体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精神,要承担适当的运动负荷。

(三)优化课程,结合课堂内外活动

统筹开设好体育课程,开发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项目,研发利于学生践行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落实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生体育习惯的要求。严格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在落实必修课方面:大一、二年级本科学生的必修课要达到144 学时,每周安排90 分钟的体育课;严把质量观,控制班级人数30 人以内,坚持小班教学;研发多项体育课程,项目应大于15 个等。在落实选修课的要求方面:鼓励大三、大四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选修体育课,巩固和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形成校园体育文化品牌,促进终身体育教学的改革。体育活动要渗透到各类教育活动中,利用迎新生、社团、节日等契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宿舍、班级、年级、校际间的体育活动交流。发展以学生自我组织为主体管理的体育文化构建机制,策划、组织、执裁均以学生为主导,锻炼学生组织能力,为后续终身体育锻炼提供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利用科技创新干预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积极利用现代体育装备技术管理、监督、评价学生参与运动的情况。如引入体育打卡系统、跑步APP 等手段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检测,全面反馈学生在体育活动的时间、距离、项目、频率等指标。

(四)创新方法,符合终身教育趋势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目前单一的教学方法成为新时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阻碍,也阻碍终身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5]。因此,要积极对应终身教育的理念,敢于自我革新,探索新颖、高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利用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构建分层诊断模型。从学生的体育技能实际、体育素养发展情况、个体项目爱好等对达成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进行分层,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整合教学资源,准确判断科学分组,根据分组调整教学措施,优化体育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方法属于一种发展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均能正确认识到学习过程的绩效,激励学生不断进行自主练习,有利于教师照顾各层次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把分层教学方法贯彻到实处。此外,还有很多符合新时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方法,如翻转课堂教学法、微格教学法、“双线”教学法等,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从本土化实践与实际双向互动出发,以契合终身体育思想、体育强国战略为共同指向。

(五)落实理念,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在终身体育趋势背景下,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终身体育实践适应接轨,就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目的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评价体系[6]。根据获得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学习态度、学会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获得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科学应用这个指挥棒。加强权重性指标多元考核。根据本校的体育课程发展实践差异,根据项目的特征,强化技能考核、身体素质考核、课外体育锻炼、学习过程考核的权重分布。比如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每节课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时间大于30 分钟,那么身体素质考核应参照课程时间的比例进行设置。学生课余运动参与情况纳入考核。实施教考分离考核制度,保障体育评价的公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性,提升学习效果。采取人本教育评价,注重个体发展评价。体现终身体育教学改革的评价要符合开放长远性的评价方法,以学生的终身教育发展为改革背景,关注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承认大学生能自我发展体育的能力,评价体现综合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发展。鼓励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互交流学习,提高体育知识技能的应用效果,通过互评能发现自身不足,又能借鉴他人学习成果,培养大学生自学、自评、自管等能力。

(六)强化师资,落实终身体育实践

大学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参与者,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程改革意识,融入课改大潮,发挥专业技能作用,积极投身体育教改行动。高校要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与进修,成立教改小组,至少每周开展专项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不断解决体育教学改革问题。

学校应采取多途径激励体育教师参与终身教育理念的改革研究,加强体育教师的人文关怀,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加大对课程改革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支持和鼓励的力度,夯实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和保障。争取人才强院(部)的人事政策支持,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根据本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和体育课改方向注重引进素质高、业务能、改革意识强的师资。为教师提升学历提供后盾支持,为课程改革一线教师晋升高级职称提供帮助,建立健全终身教育改革实践的教学团队,采取对标先进的做法,广泛研究同行先行示范研究成果,研发利于本校学生践行终身体育的精品课程。

三、结语

终身教育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还要培养终身锻炼意识和能力。终身学习是个人在未来获得发展的通行证,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以体育终身学习为理念,主动融入终身教育热潮。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理念技能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构建相关机制的启示
劳动技能up up!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