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庄论“水”的政治思想研究

2021-12-31高晓涵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老庄庄子万物

高晓涵,高 雪

(广西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水,作为世间万物的最初形态,承载了祖祖辈辈的情感。思想家们将自己的政治设想寄托于“水”,通过“水”这一自然事物向世人传递出丰厚的思想。老庄以“水”感悟人生以及治国理政的哲理,对古今社会的价值选择和政治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学界以“水”为切入点来对老庄政治思想展开论述的文献却较少见,只有少部分学者将水作为道德的象征,探究其对于个人以及统治者的品格的影响。故本文立足于老庄总体思想,从“水”这一意象着手,以政治学的角度深入挖掘“水”在老庄政治思想中的意义及其所体现的内涵,并从老庄论“水”的政治思想中体味治国理政之道。

一、文献回顾

从政治学视角研究老庄论水的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老庄政治思想中部分通过“水”意象所传达的内涵以及“水”在道家中的政治意义,其中所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可分为政治理论基础、治国之道和理想政治三个方面。

(一)老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研究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庄子曰:“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庄子.渔夫》)在老庄看来,道是万物之本原,其思想论述也皆以道为核心。基于道,老庄坚持“自由主义人性论”,人性取决于道,道的本质是自然,人也是如此,即与生俱来的纯朴天性。徐治初在论述老庄的人性论时,引用庄子在《达生》中“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借鱼兽在水、林舒适惬意的生活状态喻人对自然、自由的追求。[1]老庄在政治治理的理论上取得的伟大建树,离不开他们对万物独特的认识观,尤其是庄子,客观上辩证的认识论,使其政治思想更透露出平等、谦卑的特征。王昌民在对《秋水》进行解读时也提出,世间万物相对应,而庄子也正是看到了“自身的不可知理论与相对主义,揭示人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世间万物”。[2]正因为大或小来自相应的比对,没有绝对性,本质上都是道的不同形态,故曰“万物一齐”,这也是老庄倡导君主“正己”主张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老庄治国之道研究

“无为而治”是老庄政治哲学中的代表性思想,学者在对老庄的治国之道进行研究时,大多将目光集中于“无为”上。郑开以“自然与无为”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之一,论述道家的政治哲学,文章大量引用老庄的原文对观点进行佐证,如“夫水之于汋也, 无为而才自然矣 (《庄子·田子方》)”,在作者看来,“自然与无为似乎同气相求, 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要像水一样自然流动才符合“道”。[3]陈谷嘉教授在研究道家政治学时指出,“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占据了一半的篇幅,他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其产生原因和内涵,在对“无为”进行论述时,陈谷嘉教授以水为例进行剖析:“诚如水一样, 道家奉行不争, 正是为了‘天下莫能与’,‘无为’正是为了‘无不为’。”[4]刘文杰在论述庄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时认为,庄子政治伦理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两方面,并鉴于此对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提出建议,其中明确指出,“多一点‘水治’, 少一点‘刀治’”,即“提倡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治理模式”。[5]

(三)老庄理想政治模式研究

学者们在研究老庄的政治思想时,通常将老庄的理想政治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即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庄子的重返“混冥”。在李若晖看来,“《老子》第八十章并非对于理想世界的直接描述,而是叙述了通往理想世界的具体途径”[6],即人民顺应自然,不去追求本性以外的欲望,满足欲望的工具和行为便不会存在,战争也终将被消灭。欧阳镇将“小国寡民”比作“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下的理想社会,其重要特征则是统治者“少思寡欲”,相对应的,其实现就必须要做到“无事、无欲、无争”,要求统治者应具备“上善若水”的品格。[7]相对于老子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庄子倾向于关注人本身,理想的状态是人与人“相忘于江湖”。刘思禾认为,庄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不要政治的政治主张”,以混沌(混冥)比喻政治,权力不存在于社会之中,这种理想的政治根本不能称之为政治。[8]但在宋惠昌看来,庄子的这种虚己、游世、养中的政治智慧,反映的则是一种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不累于物,不容于私,“给人们指出来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树立了一种纯洁的政治理想”[9]。

综上,学者们大多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对老庄的政治思想进行论述,但将“水”作为切入点对老庄的政治思想进行研究的文章却鲜有见闻。故本文立足于老庄总体思想,从“水”这一意象着手、以政治学的角度深入挖掘“水”在老庄政治思想中的意义及其所体现的内涵,从老庄政治思想中体味治国理政之道。

二、时间:水性与治道

雨雾冰雪作为水的不同形态,体现着水的气候变化,并在相互转化中展现出了水的时间性。《化书》有言:“动静相磨,所以化火也;燥湿相蒸,所以化水也;水火相勃,所以化云也;汤盎投井,所以化雹也;饮水雨日,所以化虹霓也。”[10]P23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水以多种形态出现在自然界中。庄子以“秋水时至”[11]P153“天寒既至,霜雪既降”[11]P300体现在不同时令季节出现的不同气候状况。雨雾冰雪,“周行而不殆……强字之曰道”[12]P65,水循道而行,滋万物,纳百川,同时又以各种形态循环往复,天寒时为冰为霜,天热时为气为云,到条件成熟之时,又化为雨露降临,如此循环运作而不衰竭。老子以“周行不殆”来体现水的形态变化,并从雨雪冰雾等形态体认出时间的永恒性,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11]P153《秋水》是庄子非常具有代表性且流传较广的作品,秋时的水之所以能成为庄子的选择,不仅能表达出他独特的认识观,也能反映其所推崇的政治思想。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于是河伯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然顺流而东行,来到北海边,“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河伯这才懂得自己的渺小。海是庞大的,它无形无态、无始无终,不因季节而变化,并且能够永生。而江河湖泊受季节变化影响太大,无雨水、洪水的支持便会成为枯水。庄子以秋水起兴,实际上是对海的赞歌,认为海中之水才能代表真正的“道”。庄子由对海的称赞推及到治国之道,即国家不需要有形的、严格规范的治理方式来维持其运行,无形无态、无边无际、自然无为的政治治理才是最符合“道”的行为,才能达到长久的稳定。相反,被秋水影响大的江河湖泊所反映的政治,受外界不确定因素影响大,难以保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对于“水”的时间性,老庄和孔子表现出了不同态度。儒家尚动,在时光流逝之中,定要及时行乐;而道家喜静,认为万物的生衰,不过是天地循环的一部分。《论语·子罕》中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由此展现出孔子尚动的认识态度,意指顺应自然规律,积极作为,不断拓展自己人生价值的宽度。相较于此,庄子言:“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11]P47。老子也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12]P95“静”即是道家所秉持的人生态度,世事纷乱复杂,诱惑颇多,与其去追逐那些世俗的功名利禄,不如静心思索,回归本心。不同于孔子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老庄更倾向于事物是永恒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12]P66,生命同时间一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从而达到永恒。“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11]P68在庄子看来,生死并没有什么变化,每次物化都会有一个“我”,“道”生万物,万物消逝而重归于“道”,不为时间流逝而惋惜,因为它本就是天地周转中的一环,现在所逝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呈现。

三、空间:水体与道体

《秋水·河伯与北海若》一文以海神与河伯对话的形式,表达庄子对于空间独特的认识论。秋天山洪来临之时,千万条河流注入黄河,声势之浩大,河伯便“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直到来到北海边看到北海的广阔,与海神交谈后,才明白自身的渺小和自大。既如此,何伯问道:“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11]P156海神置予否认:“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11]P156将体积作为唯一的标准、用目前拥有的知识去判定事物的大小,得出天地最大的结论是狭隘的。“万物一齐,孰短孰长”[11]P159,宇宙天地间的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哪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呢?大或小,生或死,互相对立矛盾的同时,也互相成就、转化,正是因为黄河之小,才彰显出北海之大;北海虽大,比起天地却如石木之于山。且万物皆生于道,无论是毫末还是天地,黄河还是北海,都没有绝对的差别,不同的只是它们的形态,故曰“万物一齐”。

道家和儒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所探寻,不仅体现在哲理、自然规律上,他们对“山水”的感知所展现的空间美学思想也被广泛运用,既有共通之处,又各自体现出自家独特的风采。庄子曾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11]P123,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最原始的东西,人是这样,自然也是如此。儒家同样主张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人应该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自然进行改造,以推动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所以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山水画、园林建筑等艺术创作,都追求人工创作与自然山水浑然天成的效果,中国传统的园林创作更是将“虽为人作,宛自天开”作为创作的原则和最高境界。[13]老庄尚静、贵柔,在人生选择中,主张人们返璞归真、无欲无为,运用在空间美学中,则是曲径通幽,错落有致,颇具自然风采的山水景致,虽空间、数量有限,以“一峰而太华千寻, 一勺则江湖万里”为追求。而孔子除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外,同时更注重人与社会的统一,人和社会必须要有道德准则的规范,美学创作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其之下所展现的更是孔子对品德、对伦理制度、对社会秩序的追求。

《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在孟子看来,“井”作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除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经济功能外,对于促进乡里和谐关系,提高乡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14]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对道德的建设极为重视,以井水为意象所反映出的个人品行、交际礼仪,对于社会的道德、秩序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井”在老庄思想中同样重要,但是与儒家不同的是,“井水”对于老庄而言更重要的是一面观照自身的“鉴”(镜子)。《庄子·德充符》中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只有抛去杂念、欲望,才能认清自己、明心见性。庄子在《秋水》中借井中之蛙的故事,指出井中之蛙受到井的限制,它的快乐是非常有限且短暂的,自娱自乐的状态就像世俗中的人,自以为快乐但却不是真正的快乐。总体而言,“井”对于老庄而言,是面观照自身的镜子,看清内心从而回归本源;而对于儒家而言,“井”是联结各家庭、构建有序的礼乐社会的必要工具。

四、以水喻政——道家之“水”的政治隐喻

(一)“天德之象”——“混冥”“阴阳”

水作为老庄心中“道”的现实反映,他们结合水的自然状态表达政治观点,以此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庄子道:“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11]P147水的本性在于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就算闭塞不流动也不会清澈,这就是天德之象。庄子以水喻天德,认为淡泊无为,所展现的就是最高的德,即天德。在庄子看来,好的治理应使国家达到“混冥”的状态,即“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复情”[11]P118。“阴阳并毗,四时不至”[11]P95,如果偏阴或偏阳,人便不能感受四季的变化,阴阳作为万物矛盾皆有的两个对立面,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平衡,若破坏这种平衡则会产生危害,人是这样,国家也是如此。“混冥”时万物按规律自然生长消亡,圣人爱民,民众生活舒适使得国家安定富足,由此保证君与民、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平衡,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反之,则会滋生社会问题:若管理力度过大,民众受压迫的心理可能会导致反抗行为,引发社会动荡,最后阻碍国家发展甚至灭亡。

(二)执政者——“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12]P175江海之所以能为河流百川汇集的地方,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处在低下的地方。同样的,圣人想要长久地领导人民,也必须以谦卑自居。放平心态、放低姿态,谦卑于朝臣,谦卑于百姓。谦如江海就能使民心依附,此之谓“善治”。改变执政者单一的“管理者”身份,“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人民的服务者、守护者,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此外,执政者应“以言下之”“以身后之”。老子以“百谷王”比喻“圣人”,用江海与百川之间的关系比喻圣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表明圣人若要长久发展而应具备“道”,即欲领导人民,必先“以言下之”“以身后之”。执政者个人的利益更应放在人民之后,保证国家整体利益的同时,体恤民众的需求,赢民心才能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执政者明确治理方向,人民也乐于拥戴执政者,以此保证更长久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三)君主品行——“上善若水”

老子将水之善概括为七个方面,“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对于个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尤其是对于君主执政之道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居善地”,做好处所的选择,自然祥和、远离世俗的环境,能帮助人更好地养心;“心善渊”,有海纳百川的宽广心胸,内有学识但不张扬,做决定时深思熟虑;“与善仁,言善信”,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真诚友善、宽厚无私、恪守信用,无愧于心;“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为政更要光明正大,条理有序,做事坚定果断、扬长避短。[15]人固应有远大志向,但一味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如像水这般,顺其自然、脚踏实地,方能汇集成海,厚积薄发。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2]P33老子将水比作至高的善、接近于道的象征,他以“不争”作为水之善的开头,也将其作为结尾——夫唯不争,故无尤。[16]正因水的与世无争,所以不会受到其他事物议论,不计较得失,自然也不会为之忧虑,“不争”不仅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更是想要达到的理想的社会氛围。如果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如水一样“不争”,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和谐社会将比在制度约束下强行构建的社会结构更为稳固。

(四)个体定位追求——“逍遥游”

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完善,社会具有较为完备的伦理秩序。在世俗的礼乐制度下,庄子更为关注人的生活状态,注重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将“逍遥”作为人生状态的追求目标。何为“逍遥”者,庄子在《逍遥游》中作出回答,“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即遵循自然本性,把握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的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11]P2,鲲已如此之大,更何况北冥呢?在庄子看来,人所处的空间其实是无限的、无穷的,更应从小小的世俗中挣脱出来,感受、回归于天地,在这种认知下,才能自由、逍遥地游于理想境界中。庄子在《逍遥游》中将“逍遥”者的人格具象化,大部分的学者将其作为庄子划分的三层境界,自上而下分别为至人、神人、圣人,同时是对庄子理想人格的具体释义。“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宇宙无边,比北冥还要浩大,只有辨析价值,将物我忘却,达到逍遥境界,才能实现自我的绝对自由。

(五)养民——《周易》中的“井卦”

“井”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与民众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易·井卦》有言“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虽世事变迁,村邑可能会兴衰变换,甚至改制变迁,但水井始终不会变。井卦六爻中描写了六个关于井的事件,其共同点是都说明了井恩泽百姓、无偿奉献的现象,[17]通过其具体经文论述,可以看出“井”所代表的其实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形象,在《周易》中,通过“井卦”展现出君主政治治理的贤良之道。贤良的君主在政治中处于核心地位。村民绕井而居,村邑靠井而成,没有井,村民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村邑之所以能够围绕着井建立起来,就在于井的首要功能——养民,如果井失去了养民的功能,则会成为一口废井,民众又怎会围绕着一口废井生活呢?[18]对于君主而言也是如此,民众如果愿意拥护一位君主的治理,必然是这位君主可以为民众的生活带来恩泽,只有二者之间的相互付出,才能铸就良好、稳定的君民关系。总之,以“水井”为象征的贤良的君主,对于政治治理的力度具有良好的把控能力。正所谓“无丧无得”,把握好治理强度,营造舒适的政治环境,民众得以长久、安定地生活,君主也因有所为而被需要、被拥戴。

五、老庄论水的治道思想

(一)无为之“治”与法家之“法”的汉字政治学比较

《说文解字》有言:“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声。”“治”原本是一条河的名字,常用作治水,后被引申为治理、整治等。“法”,古字写作“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法”从水,表示法律如水面般公平;“廌”,即解廌,神话传说中是一种神兽,据说,它在案件审理时能辨别曲直,用角去碰触理曲的人。关于治理国家的政治思路,道家从“水”出发,推行无为而治。 “治”与“无为”含义相通,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万物有道,像水一样自然流淌。推至“治”国,君主在国家治理中也应遵循自然规律,减少人为的干预,尊重百姓的自主性,通过百姓自治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而法家践行事断于法,“法”字本身便具有严格按标准公平地判断、执行的内涵,将其引用到国家治理中即为“法”治,制定律令,将法令作为君主施政、官吏执法的基本标准和民众行为的唯一准则。[19]在实施过程中,以“法”为本,信赏必罚,尊重和维护法律地位,以此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小国寡民”与“井水不犯河水”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模式。何为“小国寡民”,老子做了具体论述:“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2]P198与“小国寡民”相似,“井水不犯河水”强调在与人相处的方式或者职务的管理实施上,各做各的,互不侵犯。二者都通过约束个人的心态、言行,以达到稳定集体秩序的效果。二者不同在于,“小国寡民”强调克制贪欲,回归自然,保持纯真质朴,国家对人民安宁的生活状态予以支持,故能从根本上维持一种良好的人际以及国家间的关系;而“井水不犯河水”更强调一种泾渭分明的相处关系,互不干扰,互不侵犯,给予对方的生活以绝对的尊重,从而达到和谐共处的效果,但是这种和谐的现象相较于小国寡民而言,更为表面和冷漠,且多在制度的要求下产生,对制度或管理者有较高的依赖性。

(三)鱼与水:社会关系的视角

庄子在《大宗师》中曾借用“鱼水”来比喻人民与所生活的政治环境:“(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庄子看来,虽然返回江湖中的鱼相互之间没有往来,但是能在没有制约的环境里惬意地生活,才是应当追求的自由。推及至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不应以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刻意去完成仁义礼乐的要求,鱼应“相忘乎江湖”,人也应“相忘乎道术”[11]P66,寻找真正适合人生活的环境,打破礼乐制度,回归于“道”的纯朴;二是礼乐制度下的人民和政治环境的关系,犹如鱼与水,鱼失去水的环境将无法生存,这种鱼对于水的绝对依赖关系以及水对鱼的绝对限制关系是不可取的,在正确的政治治理下,人民的生活不应受到政治环境的牵制,美好舒适的生活是把握在人民手中,而非取决于政治治理。[20]孔子同样以“鱼水”喻政:“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21]其表达的核心意思便是君主要重民、爱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以其广阔承载着舟的力量,但也能使舟颠覆,不能前行。以“水”“舟”来比喻百姓、君臣,劝告统治者要善待百姓,注重百姓在国家中的地位,在执政过程中保证人民的利益,以此达到国泰民安。

(四)水火冲突:传统“五行”作用机制与王朝更替的合法性建构

《尚书·洪范》中记载,西周初年箕子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自西周时起,“五行”得到更多关注,逐渐形成为一个系统的学说,人们常将其作为万物的本原。春秋时期的中国古人,喜用天干取名和字,其中常常包含着某种五行的相生和相胜的逻辑联系[22]。在老子看来,万物皆有两个对立面,即阴阳,阴阳相互对冲使得万物平衡和谐,五行的相生相克与之同理,但万事讲究一个度,“阴极至阳,阳极至阴”,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则会引起质变。五行相克作用时,在制约太过或不及的情况下则会引起“相乘相克”,都是病理的相克现象。受老子阴阳思想的影响,在王朝不断更替中,诞生了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五德始终说。五行运行有常,循环而至,王朝更替亦是如此。以上,以水、火为代表的五行机制为王朝的更替的合法性进行了理论建构。

六、结语

老庄在治国理政上坚持无为之治,水之无为,在于柔,润泽万物而不求所图,万物自然生长,以此为“上善”,有效的无为而治的精髓就在于此。无为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万事讲究一个度,老庄也强调阴阳的平衡协调,顺应人民的本性、需求,进行适当的治理,坚决避免苛隶百姓,顺民意则得民心,得民众则得天下,以此实现无为而治。江海为百谷之首,正在于其虚怀若谷的胸襟和甘于人下的心态,谦下方能海纳百川,以谦卑姿态待人,执政才能长久稳定。老子将这种理想政治描述为“小国寡民”,其重要特征在于以统治者为代表的国民皆能如水一般不争,百姓满足于衣暖食足,执政者追求于百姓的安居乐业,以此为目标,刀剑兵炮没有用武之地,又怎会发生战争?庄子则更关注个人,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认识论,不应像河伯,因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其次,宇宙无边,不因不知而否认,而万物归于道,大或小只是不同的形态,众生平等,尊重万物,尊重自然规律。最后,正所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为了所谓的仁义在不适宜的环境里为生存努力,不如各自在深水中惬意地遨游,此为“逍遥”。虽然不可否认,老庄的政治思想在一些方面过于理想化,但在自古以来的国家治理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老庄庄子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谎言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迷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