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领导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2021-12-31江桑榆
江桑榆
(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强调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更肯定了政治领导力作为党百年来形成的一种特征能力的独特优势。我们党在一百年“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历经风雨沧桑,政治领导力随之得以锤炼,深入考察百年来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历程,可以看到,政治领导力随着时代发展而成长、逐步强大。我们从历史的成功经验中总结规律,在失败的教训中反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只有始终坚持注重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才能更好地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真正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领导力在武装斗争中形成
(一)确立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建军原则
一个政党的政治纲领中包含着其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一个政党的灵魂表达。1921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在一大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从政治上鲜明地树立起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旗帜。党的二大则进一步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并创造性地将民主革命现阶段目标和社会主义革命长远目标相结合。从一大到二大的政治纲领变化,体现出党对革命方向的认识逐步清晰化,党的政治领导力由此萌芽。
然而,从1923年到1927年,我们党经历了从大革命高潮到最终失败,在多次调整之后,逐步转向到农村广泛建立起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作战。毛泽东对党的领导问题开始反思,并深刻意识到,此时要强化党的领导力、实现对革命事业的抱负关键在于:必须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关于政治建军的思想意味着,党的政治领导力不仅仅是停留在制定政治纲领上,而是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得以锤炼、开始逐步显现。从八一南昌起义宣告在政治上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到“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方式,将政治融入军队的骨髓,党领导的军队整体面貌焕然一新。1929年的古田会议则进一步以政治建军的形式,开启了党对自身政治领导力建设的初步探索,《古田会议决议》指明政治要指挥军事,军队必须全心全意围绕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开展工作。在此之后的苏区革命时期,政治建军原则也得以坚持下来。由此,党的政治领导力在政治建军中初步形成。
(二)阐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总路线
政治路线是一个政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为实现其自身政治目标所制定的基本方针政策。尽管中国共产党甫一成立就制定了政治纲领,但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具体实践中遭遇困境,“左”倾思想错误导致了政治路线的错误,直接对党的革命事业造成重创,党的政治领导力受到削弱。直到遵义会议才纠正了在政治路线上的明显错误,通过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斗争中的艰辛探索,我们学会了对中国国情和革命运动形势进行准确判断和把握。在这样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党从诞生到幼年,在相当长一段的时间中非常盲目,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才真正制定出了与斗争具体形势相适应的政治路线。到了1948年,毛泽东基于对国内外时局环境的认识深化,加之在对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以及中国革命的规律特点进行科学分析之后,最终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进行了完整阐述。他将其内容准确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这条政治总路线为党夺取全国胜利解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显示出此时的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非常深刻,已经能够通过政治路线来统一全党意志、指挥全党行动,使得党的政治领导力得到极大增强。
(三)逐步探索发展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党的政治领导力形成,还体现在探索和发展党的集体领导制上。首先,党的集体领导意识最初是在遵义会议上形成雏形的。可以说,在遵义会议召开之前,没有一个真正的党中央核心,这次生死攸关的会议诞生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遵义会议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面对了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挑战,此时的党中央就彰显出了坚强的政治领导力,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发挥了维护党内团结、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关键作用。
其次,党的集体领导方式在抗日战争时期基本形成。在这一时期,党开始运用集体化的决策体系,尤其是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则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是自党的六大以来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全会,由17位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30位中央和地方领导干部共同参与,这意味着党的集体领导作为一种科学的领导方式在党内被普遍接纳并获得认同,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全党高度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一致步调。
最后,党的七大正式确立了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党的七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最后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在党的一百年历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历史上正式形成。党的集体领导制度也得以正式确立,这意味着党的政治战略和决策将集中更多的智慧、更加正确可行,显示出党的政治领导力在这个阶段愈发成熟和强大。
总体而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期而艰辛的武装革命斗争,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中总结经验,在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党的政治领导力在此过程中得到逐步显现并正式形成。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政治领导力在复杂的形势中既有建树也受影响
(一)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八大”政治路线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执政,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所面临的难题是:怎样将一个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建设成一个工业大国,并走上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2年下半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因素从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已然占据主导地位。基于这样的客观条件,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一体两翼”[3]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使得我国从经济上过渡到社会主义。党的这条政治路线与我国当时的总体国情高度契合,收效甚好。在执政之初,党的政治领导力为我国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迈进做出了贡献。
然而,作为新生执政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充满艰辛。一开始我们很自然地借鉴苏联经验,却在“一五”计划的实践中显露弊端,效仿苏联终究无法解决中国问题。而到了1956年9月,党的八大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一条着重解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正确政治路线。遗憾的是,这条政治路线并未被真正贯彻落实,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则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却轻视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人口众多、发展极不平衡的泱泱大国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性与复杂程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受挫。
党的政治领导力在党的八大确立政治路线时发挥过重要作用,总体反映出,党在这一时期从战略谋划上虽有一定前瞻性眼光,但在准确把握方向上还是经验不足,容易受到复杂形势和时局的影响。
(二)开展整风、整党、“三反”运动和反分裂斗争
执政初期,我们党结合延安整风时期的政治经验,从1950年上半年开始发起整风运动,而后1951年全国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决定开展为期三年的整党运动。历经这前后三年多的整风、整党运动,成效颇丰,共有32.8万变质、破坏分子被成功清退出党组织,同时还吸纳了107万政治素质较为过硬的新成员。1952年,党中央还牵头开展起轰轰烈烈的“三反”运动,以此更加有力地深化整党运动。全国上下曾一度将“打虎”推向高潮,充分发挥了群众监督的威力,起到了巨大的震慑效果。执政初期的整风、整党、“三反”运动卓有成效,教育了全党领导干部、党员,严厉惩治了腐败贪污分子。
另外,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党内局势较为动荡,山头主义、宗派主义、团团伙伙等不良情况为党的团结埋下隐患,尤其是在1953年至1955年党内高层爆发了“高岗饶漱石事件”,其本质是对党的分裂,在党内造成严重恶劣影响,党中央及时开展了正确的反分裂斗争,加强和维护了党的领导与团结。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开展的这一系列整风、整党、“三反”运动和反分裂斗争,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巩固了党在执政初期的领导地位。
(三)受到“左”倾错误思想影响
1956年下半年至1966年5月“文革”前夕,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与建国初期较为顺利发展的头七年相比,党由于受到“左”倾错误思想影响,在这十年里历经曲折,党的政治领导力也由此开始变得步伐沉重。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党的政治方向和路线将工作重心又转向“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党内政治关系自此开始变得不正常,主观主义盛行,民主集中制遭受破坏,党内外民主日渐式微,党的政治领导力受到削弱。到了1966年,“左”倾错误思想在党内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由此发生,这场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损失,使得我们党偏离了适宜的政治领导轨迹,难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难以做出科学的集体决策,党的政治领导力由此遭到削弱。
总体来看,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这二十年中,充满了正确与错误的交织,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十分深刻的。在这段峥嵘岁月中,面临复杂的形势、时局和场景,党的政治领导力既对国家建设发展有所建树,也确实受到一定错误思想的困扰。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领导力在社会转型中作出贡献
(一)重新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文革”后复出的邓小平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纲领,十分鼓舞人心。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将政治路线的重心转移到国家经济建设上,党的政治领导力又开始重新发挥作用。
一方面,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方向。我们党在刚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初是彷徨的,经历挣脱“两个凡是”的思想藩篱,打破姓“社”与姓“资”、姓“公”与姓“私”的禁锢,终于在1982年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由此才将党的根本政治方向确定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P3)自此以后,我们党就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一方向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另一方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路线。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独具慧眼地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判断,由此我们党制定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并且这条政治路线从此成为我们党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工作指南针,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深切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4](P370-371)
由此可见,党的政治领导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以恢复,帮助我们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作出了引领性贡献。
(二)恢复集体领导和执行集体决策
一方面,恢复党的集体领导。“文革”十年动乱导致党内曾经一度权力过分集中于领袖个人,党的集体领导制遭遇挫折。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提出要对党的领导进行改革和完善,强调“集体领导”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出要坚决反对一言堂、个人不服从集体的情况,要严格遵从“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5](P360)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新时期恢复党的集体领导是英明之举,这使得党的政治领导力得以提升,为我们党在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另一方面,执行党的集体决策。科学决策能力是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重要内涵。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们党在进行政治决策时不再完全依赖于领袖个人,而是从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伊始,党内一切重大决策必须经由集体进行共同讨论,再形成集体性意见并作出决定;而后到1996年党的十四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入二十一世纪后,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阐明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集体决策原则,由此形成了一套科学化的集体决策逻辑架构。
(三)政治领导成为党的领导核心
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条件和社会转型背景下,党的领导也面临新挑战。1982年的十二大党章中第一次阐明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重点强调发挥党的领导在政治上的功能作用,并明确提出党的政治领导的概念,即“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全体党员在一切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6]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政治领导在党的领导体系中,逐渐上升为核心地位。一开始,邓小平彻底改变“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旧有党政关系,提出党委工作“应该只管大事,不能管小事”[4](P177),其中“大事”主要指政治领导工作,要求“集中精力管党,管路线、方针、政策”[5](P321)。而后,党的十三大报告更为直接地阐明,“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而政治领导包含“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全党由此开始更为重视政治领导工作。后来,江泽民更进一步将政治领导提升为党的领导的核心,他明确指出,党的领导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必须有坚强的政治领导”。[7]最后,十五大则对党的政治领导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政治领导需要发挥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总体看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领导逐步成为党的领导核心,党的政治领导力也因此逐步得到增强。
(四)突出强调领导干部“讲政治”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迎面拂来,“解放思想”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社会各个方面都开始积极转型,但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我们党在政治思想方面也面临诸多新考验。从国际上来看,1991年苏联宣告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动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遭遇巨大危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顿时陷入孤零境域,国内意识形态受敌对势力影响。从党内情形来看,老一辈革命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党员、年轻干部数量大幅增加,而新党员没有经历过我们党在革命时期的艰苦创业,出现政治信仰不坚定、思想行为缺乏政治性、党内滋生腐败等现象。由此,江泽民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高度警觉地向领导干部提出,必须要“讲政治”的硬性要求,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头脑清醒”,避免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胡锦涛则对领导干部“讲政治”提出了更为庄重的政治要求,强调以“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为基本规矩,增强全党政治意识、推进思想作风建设。党的政治领导力在突出领导干部“讲政治”中得到彰显。
总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领导力肩负起助推社会转型的伟大责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深远,在改革开放的腾飞中功不可没。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政治领导力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党的政治领导力”这一概念。事实证明,党的政治领导力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而不断增强,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一)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党的政治建设是体现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首要位置。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直接指向于党对政治生活的宏观控制,通过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与党的政治领导力直接产生联系。一方面,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求。党中央基于全面纵深推进从严治党的现实需求,结合新时代反腐斗争的形势,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首要位置,凸显新时代党的建设对政治性的高度要求,反映出全面从严治党对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强烈呼吁。另一方面,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促使党的政治领导力得到有效提升。我们党之所以始终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离不开对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维护,而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提升政治领导力的必要举措,因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能够助推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二)强调坚定政治信仰
新时代党的建设主张,不光从行动上要“讲政治”“用政治”,从思想上更强调要“信政治”。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时代主题,对全党坚定马克主义的政治信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10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十九大报告进入党和人民的视野,全党自上而下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思想上重新唤醒了全党对政治信仰的重视。2019年1月,党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其中专门就在党的建设中如何突出政治性给出指导性意见,并鲜明地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主要目的是,通过“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最终实现党的“团结统一、行动一致”。[8]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始终是党的旗帜,是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重要基石。新时代强调以坚定政治信仰为基础,由此不断加强和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性的思想保证。
(三)通过反腐斗争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和政治领导最深厚的基础,党和人民是“鱼水关系”,民心关系到党的兴衰存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关心人心向背,意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全党由此开始自上而下的全面整饬党风党纪活动,严厉地开展反对腐败斗争,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起到了强大的震慑效果。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计显示,十八大期间,全国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共计193168起,处理共262594人且平均每天高达140多人,其中24名省部级领导干部、2300多名厅局级领导干部受到处分和处理;[9]而根据自十九大以来历年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的“年报”数据统计显示,平均每年的立案数都超过50万件,平均每年的处分人数都超过50万人。[10]通过此般坚决的反腐斗争,我们党进行了“刮骨疗毒”,教育、挽救、激励了一大批党员领导干部,惩治了广为人民群众所痛恨的贪污腐败等突出问题。由此增强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提高了党的声望和权威,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
(四)运用制度厘定党内政治关系
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此后,我们党就开始积极修订并通过了多部党内法规和条例,发挥出制度治党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的强大威力,运用铁一般的纪律和规矩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一方面,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修订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为全党立规矩、划底线。另一方面,发挥“巡视”的利剑作用,党的十八届中央开展了十二轮巡视工作,党的十九届中央亦坚持不懈地驻派多轮巡视,犹如“照镜子”一般,及时发现了比如政令不畅、“两面派”等问题,并认真查处、反馈、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
自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就一直把制度建设贯穿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运用制度的手段方法来调整、约束、规范和处理党内症结问题,并充分发挥政治领导力的战略和决策作用,明确了党内的政治关系,维护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了党的执政领导地位。展现出我们党在进入新时代之后,面对新的形势环境在政治上不断走向成熟。
五、百年来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经验启示
(一)“谛”:创新理论与把握方向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时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有十三大显著优势,其中首要优势即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11]由此可见,科学的理论与正确的方向这两大法宝是保证党的领导的“护身符”,是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的“守护神”。回首我们筚路蓝缕的百年奋斗历史,党的每次重大转折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创新,以理论指导实践,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进而才能够把握住党和国家前进方向的正确性,党的政治领导力才能得以提升。反之,当理论认识产生偏差时,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导致我们在错误的方向上严重受挫,党的政治领导力则被削弱。正如毛泽东所说,若是“没有革命理论……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12];邓小平所述,要以新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老祖宗”未讲过的“新话”来指导实践方向。因此,创新理论与把握方向相结合,是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灵魂所在。
(二)“识”:凝聚共识与全面领导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考察和回顾党的伟大奋斗历史是凝聚党和人民共识的重要资源,有助于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古训有言,“亡其国,必去其史”,一个无法正确认识自身历史的政党,必将难以为继。而一个在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则需要善于运用卓越辉煌的历史成就,为其合法性及领导地位的巩固提供必要支撑。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百年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些具有重要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都离不开我们党从自身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的反思。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面临长期执政的疲惫,政治领导力也不免面临疲软。那么,重新挖掘党的辉煌奋斗历史,能够鼓舞人心、增进信任,是凝聚人民、形成共识、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的必由之路。以史为镜,重新审视党的曲折奋斗历史,能够督促我们反思完善党的领导,加强“四个意识”、牢记“两个维护”,实现党的全面领导,以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综合来看,将凝聚共识与全面领导相结合,其根本是以人民为中心、经营好民心政治,这是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源泉。
(三)“谋”:集中统一与民主协商相结合
打破“集中”与“民主”的边界,实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领导力建设的一大创举,其中富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意蕴。集中统一与民主协商同为党的领导方式的范畴,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维护党中央权威,而充分发扬民主协商则又能够赢得良好的群众基础。譬如,党的八大就将集中统一与民主协商这两者结合发挥得恰到好处。一方面,提出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都应当在集体中充分讨论、形成集中统一,党的八大开得很活跃,在党的领导方式上做了很多改善性的尝试,允许党员向党的机关保留或提出意见,允许下级组织向上级组织的决议提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建议,充分发挥协商,积极贯彻群众路线。另一方面,重视发挥党内民主,毛泽东为此特别指出:“首先是阶级的监督,群众的监督,人民团体的监督。”[13]强调我们党需要吸纳各方人士的批评指正。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对党内民主进行说明时,还提出了坚决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以及突出领导个人。强调党的集中统一和坚持党内民主,不但提升了党的政治领导力,而且赢得了党在人民心中的认同感。历史经验证明,创造性地将集中统一与民主协商相结合,能够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是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根基所在。
(四)“诣”:贯彻意志与制度制约相结合
历史的经验生动说明,党的政治领导并不等同于强制灌输阶级意志,而是通过感召与影响,来增进对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和人民的政治领导力。实现政治领导需要贯彻党的意志,使得受众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产生信从并支持,这就对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第一步则要求共产党要向内修炼,正如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共产党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管党”,党的权威才能树立,党的政治领导力才能真正落地。而“管自己”是很难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大党,若是失去监督和制约,则很容易陷入腐败和专制的泥潭。由此,制度制约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重要法宝。制度制约能够促使党的领导法制化、党政关系制度化、党内关系规范化、党政制度科学化,通过制度制约能够树立党的权威,由此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意志,从而实现我们党强而有力的政治领导。因此,将贯彻意志与制度制约相结合,两者相互融通,是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动力所在。
(五)“诫”:政治统领与科学决策相结合
历史的曲折经验表明,“党的探索不可能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往认识的自由王国”[14],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频频遭遇挫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回顾百年风雨,我们深刻认识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要求,一旦政治弱化就是动摇根本,前进的道路就会受阻。因此,以政治为统领,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修课。而科学决策则能够有助于实现合理的政治统领,为政治统领厘清边界。首先,科学决策能够为党和人民指明前进方向,政治统领首要是解决方向问题,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凝聚党和人民的信仰。其次,科学决策有助于清晰认识社会发展的目标,若没有科学决策,政治统领就会陷入盲目,比如“大跃进”运动就犯了“左”倾冒进的错误,这一时期的政治统领实则不弱,但是却没有科学认识实际国情,亦无法做出科学决策,由此政治统领就走在了错误的目标道路上。最后,科学决策关乎党的重大决策,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重大决策的正确性与社会主义道路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与党的命运荣辱与共,因此重大决策必须讲政治,也最为考验政治统领的力道和智慧,一旦失误就会削弱党的政治领导力、丧失政党威信。所以,将政治统领与科学决策相结合,是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重要策略。
百年奋斗,来之不易。考察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百年历程,我们既看到了辉煌的成就,也体会到了艰难与不足。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的政治领导力,在守正与创新中赓续红色血脉、谱写新时代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