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探索

2021-12-31王世海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体系院校

王世海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些年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在立德树人工作方面仍无法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引导和栽培。”[1]为此,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针对“00 后”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文化知识素养和劳动精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探索,旨在通过项目化的思政课程统筹实践活动,使实践教学系统化。这是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实践育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更是落实和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文件精神的内在需要。

一、高职院校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大思政格局带动实践教学实效化、体系化和有趣化,探索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因此,思政实践课对学校、学生甚至课程本身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就高职院校而言,可以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局面

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模式可以逐步解决因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课时有限、授课时间相对较短、各种文化素质课程相对分散、难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合力的问题。教育部出台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 号)规定:“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 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2]根据文件精神,通过“问题导向、过程控制、项目化管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实现思政课教学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有机统一;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特色,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校园文化活动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局面,从而增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

(二)就高职学生而言,可以完成“知、情、信、意、行”的认知过程,达到知行转化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现实化和具体化。”[3]316从知行转化的规律来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知、情、信、意、行’的发展过程,从知到行的转化和统一过程中,社会实践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4]因此,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因为大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否掌握,才能将技能与智能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知行转化的目的。因此,进行项目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和喜爱度的重要途径,也是达到知行合一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

(三)就思政课程而言,可以使思政课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效果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目的,以项目化的实践活动为手段,将大学生的知、情、信、意、行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项目化课程设计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形式无新意、主题不突出等瓶颈问题,通过构建一系列适合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时效性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效果。

二、高职院校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点

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思政课老师的指导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设计好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活动主题和实践教学多维评价体系等,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文化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念创新

思政课实践教学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实践能力提高为目的,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目标,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形成培养“思想品德好、职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分调动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的力量,多方联动,协同创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理念。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路创新

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总体规划,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核心问题,结合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思政课课程设置特点、理论教学现实需求和实践教学自身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系统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规范实践教学体制机制,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化的实践活动为依托,以新的考核方式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化、全程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创新

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按照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和项目引领的实践教学运作方法,将思政课的实践课程进行项目化分解,形成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知识比赛”“寻找身边英模人物”“爱国电影观看和研讨”等实践主题活动为主的爱国教育项目化体系;以“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学生成长体验分享”“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等实践主题活动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项目化体系;以“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大学生与法”微电影制作和“党史知识竞赛”等实践主题活动为主的文化知识教育项目化体系;以“义务劳动周”“微尘公益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实践主题活动为主的社会实践教育项目化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学生参与面窄、流于形式等瓶颈问题。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参与力量创新

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以课程为中心开展品牌实践活动、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开展大德育实践活动,使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力度,构建思政实践课程项目化体系,形成高职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体系,使得学校、政府、社会多方努力,共同培养,形成合力,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的实现路径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坚持“问题导向、项目化教学”的改革思路,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推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运作方法,让学生既可以系统地学“深”,又可以联系实际学“活”。

(一)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体系

课程设计上的“问题性”和“情境性”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首先要考虑到的环节。因此,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体系首先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设计实践活动的主题,以求实践课程能取得实效。

1.构建思想道德教育项目化体系

针对高职院校“00 后”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崇高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缺少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认同和自信、缺乏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和耐心等问题,构建思想道德教育项目化体系,即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上进行“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青春正能量,放飞中国梦”微电影制作和“学生成长体验分享”等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我心中的党’演讲活动”“时政论坛”等实践主题活动,锤炼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坚定广大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2.构建文化知识教育项目化体系

针对高职院校部分学生文化知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差、不爱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等问题,构建文化知识教育项目化体系,即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上进行“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大学生与法”微电影制作等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朗诵比赛”“红色电影观看与研讨”“党史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增长对党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当今所处的国内外形势,确立冷静理性的态度,用正确的方式爱党爱国的情怀。

3.构建社会实践教育项目化体系

针对有些大学生存在劳动意识淡薄,不喜欢动手劳动,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现实问题,构建社会实践教育项目化体系。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强调了生活对教育的意义。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设置了“义务劳动周”“微尘公益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实践活动,在大学生中进行劳动教育,弘扬劳动最光荣的精神理念,引导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养成在学习和工作中诚实劳动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锤炼为国奉献的劳动精神。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效,关系到思政课能否入学生的心和脑的问题。因此,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从实践方面来看,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能真正把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模式

要常态化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除了要设计好科学的实践教学项目化体系外,还应该探索出适合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模式。

1.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要具有可操作性

针对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开设的硬性要求项目繁多、指标过高,但又缺少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要求大学一年级学生必须在思想道德教育项目化体系中的“3”个实践主题即“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学生成长体验分享”“青春正能量,放飞中国梦”微电影制作为主题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我心中的党’演讲活动”中自行选取“2”个主题完成,这是必选项目,也可以从文化知识教育项目化体系和社会实践教育项目化体系中限选“1”个实践主题完成。每个实践主题的实施时间、实施内容和实施过程要严格依据每个实践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全程要有思政课老师给与指导和把控,最后思政课老师要根据学生实践主题的完成情况给与相应的“优”“良”“中”“差”的形成性评价。

2.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要具有针对性

针对当前大多数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设置存在同质化倾向,忽视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性,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的局面,同时也为了进一步督促大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党史知识和中国近代史知识,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求大学二年级学生必须在文化知识教育项目化体系中的“6”个实践主题即“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大学生与法”微电影制作、“爱国主义主题朗诵比赛”“红色电影观看与研讨”“党史知识竞赛”中自行选取“2”个主题完成,这是必选项目,也可以从思想道德教育项目化体系中和社会实践教育项目化体系中限选“1”个实践主题完成。同样,每个实践主题的实施时间、实施内容和实施过程要严格依据每个实践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学生完成好后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手册上做好登记,并交给每个项目的负责老师做好过程考核登记和相关的评价与指导。

3.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要具有实效性

针对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没有注重解决学生的现实关切和思想困惑,教学效果实效性不明显的情况,也为了解决大学生未来将要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精神与态度、职业责任与素养等问题,根据大学三年级学生马上要走上工作岗位的现实,要求大学三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教育项目化体系中的“3”个实践主题即“义务劳动周”“微尘公益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自行选取“1”个主题完成,这是必选项目,也可以从思想道德教育项目化体系中和文化知识教育项目化体系中限选“1”个实践主题完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相应的实践主题,按照每个实践主题的实施时间、实施地点和实践过程来完成,完成后提交图片、心得报告和第三方对该学生在活动中的评价,最后找到相应的思政实践课指导老师给与考核成绩以及指导意见和建议。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三年结束时必须要从三个项目化体系中必选“5”个实践主题完成,共计1 学分,16 个学时。如果每位学生在毕业时能取得“5”个实践主题的合格成绩,该学生就完成了思政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把这种项目化教学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就形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模式。

(三)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实践教学对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着实践活动组织管理不到位、学生安全的压力、实践课指导老师人手不够和实践活动经费受限甚至课时不够等问题。为此,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1.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做好过程控制,以求实效

首先,要制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有了课程标准后实践课程的实施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其次,要做好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体系。每个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参与学生、指导老师、考核评价以及成效反馈都要有严格的组织管理体系,以确保实践课程取得实效。最后,要做好实践教学的监督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监督体系包括实践课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督促、考核和评价;也包括教务处对思政课老师的考核与监督。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以问题为导向,做好过程控制,以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取得实际效果,能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

2.思政实践课指导教师要加强培训,以保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开展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水平和素质。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胜任力。首先,对广大思政课教师而言,要主动学习,认真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对二级部门而言,要经常组织教学教研活动,让优秀的教师分享自身的经验,以点带面,从而带动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最后,对高职院校而言,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力度,要鼓励、支持、组织思政课教师走出去向兄弟院校学习、参观、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思政课实践活动所需经费要保障落实,以达长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189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只有经费得到了保证,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实践活动,才能长期实施下去。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把实践教学经费纳入预算,进行专款专用。对二级学院而言,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要节约使用教学经费,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对思政课教师而言,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每个实践活动都要做好预算,不浪费,以便实践教学能够有持续的经费保障。经费的投入与管理是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实践教学的经费有了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实践教学项目化模式,才能使实践教学向常态化发展,才能永葆立德树人的育人成效。

总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索、学习和反思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能力。”[5]高职院校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摒弃目前个别学校存在的实践活动走过场、学生参与度不高、流于形式等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设计和规划实践教学的主题,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并且适应高职院校发展要求的实践教学项目化体系,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思政体系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