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与提升路径
2021-12-31李敏,田菲
李 敏,田 菲
(1.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海淀 100048)
近年来,劳动教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2020年,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强调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纲要》对劳动教育作出了重要的部署与安排。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高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加强劳动教育的系统筹划、科学推进,既是对时代发展的回应,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幸福不会从天降”[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2]。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阐述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代呼唤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劳动者队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给予劳动教育以新的定位。未来能否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高校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民族复兴大任系于青年。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高超的劳动技能,从长远来看有助于解决我国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高层次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等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满足时代发展之需。
(二)加强劳动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五育”中,劳动教育既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劳动教育涵盖了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培养与劳动价值观的塑造。系统地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价值态度和劳动精神。劳动教育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判断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活热情和创新创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离开了劳动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不能缺失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理想与现实连接的桥梁,它能够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学习、实习、就业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立德、增智、强体、育美。高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发挥好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
(三)加强劳动教育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劳动的过程,不仅是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过程,也是进行自我塑造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要使人类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使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他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只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更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3]。
马克思提出,未来社会,每个人的体力、智力和脑力都将得到全面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全面的发展,指的是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广泛的发展;自由的发展指的是人的各项发展应当是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而非外部强制;充分的发展指的是学生的各项素质都能发展到最佳状态。而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教育注重通过实践,通过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能够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效结合,起到特殊的综合育人价值[4]。创建适合高校的劳动教育模式,能够为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条件。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劳动教育日益关注,开展劳动教育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但是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并未完全改变。在很多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还未得到充分地认识,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地彰显。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指出,在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是短板,而且可能是最短的短板,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充分认识这一问题[5]。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认识方面、实施方面和保障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
2020年初,某高校课题组曾对全国30 多所高校近3 万名高校领导、师生展开了一项关于劳动教育的调查,结果令人担忧:高校劳动教育缺位现象比较严重,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缺失,高校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无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6]。高校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
我国高校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常以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劳动教育并没有被纳入其中。实际上,很多高校的劳动教育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传统的高校考核评价模式,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升学率、就业率等数据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劳动教育不属于学生的考核评价指标,这样就导致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既非学习的重点,也非考核的重点,自然而然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有的高校虽然也设置了劳动教育课,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但是经常存在青年学生不积极、不主动、不参与、不配合的情况,导致劳动教育陷入两难境地。
此外,一些高校师生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参加体力劳动,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某种职业技能,很多人将专业实践课、实训课程等同于劳动教育,没有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价值观念塑造的角度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不能得到彰显,反而经常被当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额外负担”。
(二)实施不力
高校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很多高校未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也未列入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课程的性质缺乏明确的定位,教学内容、学时、学分等得不到保证。第二,高校普遍缺乏对劳动教育的统筹规划,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小学劳动教育与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侧重点缺乏科学划分,对于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等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及同一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劳动教育的内容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第三,劳动教育的形式不够多样化,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新颖的、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劳动教育形式不够丰富,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不强。
《意见》和《纲要》的颁布有望改变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能够对今后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劳动教育应侧重于学生的基本劳动观教育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目标是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高校劳动教育除了承担这些任务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青年人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担当、善于创造的劳动精神以及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由于高校劳动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结合各高校校情、学情开展劳动教育的特色案例、典型案例还不够丰富,相关经验还需要继续总结、提炼。
(三)保障不足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劳动教育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相关的政策文件比较多、研究成果也比较多,但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关注明显不够。在《意见》和《纲要》出台之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相当缺乏。由于没有文件的指导,一些高校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劳动教育规章制度,开展劳动教育“无章可循”,教育者普遍感觉“无从下手”。
高校劳动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贯彻实施。一些高校没有设置劳动教育的专门机构,劳动教育工作缺乏统一领导,各部门“各自为政”,容易互相扯皮,削弱教育效果;一些高校缺乏稳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教育者结构不合理,教育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与劳动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校劳动教育缺乏过程监控与考核评价,相关部门很少进行督察或开展劳动教育专项检查。由于缺乏具体的考核评价标准,很多高校劳动教育只是走一走“过场”,实质上起不到育人的作用。此外,高校劳动教育的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常常得不到有效保障,致使劳动教育在高校处境尴尬,难以落到实处。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提升路径
高校要实现劳动教育的“提质增效”, 必须深刻理解新时代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要求,做好劳动教育的统筹规划与制度保障。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尊重”,将“尊重劳动”置于“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首,彰显了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大学是青年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是塑造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于人生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够为以后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要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师生全面地、深入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要在师生中大力开展全国劳动教育文件精神的学习和宣传活动,通过召开学校大会、教师座谈会、学术研讨会等方式,统一思想认识,提高重视程度;要加强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精准把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制定符合各高校校情、学情、教情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积极营造劳动教育的氛围,通过邀请行业、企业的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进行大学生劳模评比、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等拓展劳动教育的外延。
劳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但是劳动教育的成效往往也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常常是潜移默化的,贯穿人的一生。家长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注重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孩子的劳动观往往是积极向上的。高校学生虽然多数都在异地求学,但是节假日回家,家长还是应该多给孩子创造劳动的条件和机会。事实证明,适量劳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立能力,有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全社会也要积极传播“正能量”,消除“贪图享乐”“一夜暴富”等不良思潮的消极影响,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种“崇尚劳动”“劳动最美”的氛围。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通力配合,才能形成合力,构建起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格局。
(二)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指的是高校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全局出发,对“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进行全面的部署,集中有效资源,实现教育目标。
首先,高校要从学校层面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写进教学计划、加入课表、编入大纲,确保劳动教育能够顺利实施。其次,要着力建构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发挥各高校在学校性质、地域、类型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以下问题:第一,要处理好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层次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异同,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要进行科学地取舍和划分。制定的劳动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要紧密联系各学校的校情、学情、教情,既要体现特色,又要确保高质实效。第二,要注重“五个结合”,即劳动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劳动教育是育人的“中介”和“桥梁”,没有劳动教育,其它教育的育人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第三,要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通过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在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或利用校内传统媒体以及借助网络、微信、短视频等自媒体、新媒体工具进行教育宣传,或组织课内外实践、实习、实训活动,或通过举办大学生劳模评比、组织演讲、辩论比赛等创新劳动教育的模式,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此外,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评价体系,避免出现消极应付、敷衍了事的情况。
(三)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统一思想认识是前提,完善体制机制是保障。高校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价值之后,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要制定和完善劳动教育的指导性文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2020年颁布的《意见》和《纲要》,结合高校实际制定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指导文件,明确劳动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教育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确保开展劳动教育“有章可循”。以往劳动教育存在碎片化、随机化,低水平、重复性现象,学生的获得感不强,因此高校在制定劳动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时要充分考虑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要确立高校劳动教育的组织机构,明确党委和各部门机构、人员在劳动教育中的职责,既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确保协调一致。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实施机制,完善队伍培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监督和激励机制,努力调动各方积极性。要特别注重教育者队伍的培养,教师作为劳动教育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其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高校要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力度,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优化的、水平专业的劳动教育队伍。要经常性地开展劳动教育督促检查,善于总结劳动教育中的宝贵经验,在全校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同时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要加大劳动教育的支持保障力度,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保障劳动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场地、资源和设施等,确保教育方案能够顺利落实。
总之,高校要将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要将劳动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对劳动教育内部外部条件的保障,切实构建起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