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2021-12-31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办学定位

余 莎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0)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发展健康事业人才至关重要,医药卫生院校是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综合大学医学院通常以培养研究型医学人才为主,卫生类、健康类人才供给相对不足,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成为面向基层的医药卫生健康人才供给的主力军。医药卫生高职院校服务面向应该是什么、服务领域应该是哪些、如何才能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即关于学校办学定位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两大根本性问题。

一、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发展态势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是指办学体制不同于设立在综合高职院校内医学院系,培养医药类、卫生类、健康类人才的院校类型。我国医药卫生类专业开办学校经历了三次改革,逐步形成了办学主体多元(本科院校、高职高专、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体制并存(综合院校、医药卫生院校)的医药卫生类人才培养格局。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沿用苏联模式,学科专业细分,医学院校以医药卫生院校为主。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调整结构,一部分医学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形成了综合办学和医药卫生院校两种医药人才培养模式[1]。2002年,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专科层次的医药卫生类专业分为医学类、相关医学类、药学类三类,规定医学类专业主要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普通本科医学院校举办,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2]。随着高职教育办学水平提升,逐渐放宽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医学类专业的限制。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医药卫生类高校共173 所,其中本科层次83 所,高职高专90 所。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在发展态势上主要呈现以下两大挑战。

一是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办学空间面临挑战。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对卫生技术人才学历层次需求日渐上移,用人单位更愿意选择学历层次更高的毕业生,学生倾向于报考医药卫生院校医学本科和本科综合院校医学院系。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空间面临来自医药卫生院校医学本科和本科综合院校医学院系的双重挤压,办学空间日趋狭窄。

二是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多数存在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适应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的适应性问题逐步凸显,普遍存在专业初始岗位设置与行业资格准入不匹配的问题。办学定位准确性、恰当性的缺失,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出现结构性失衡,严重制约了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发展态势,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要想获得高质量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确立准确的办学定位,并将这一定位贯彻到人才培养具体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确立

所谓办学定位,是指学校综合考量社会需要、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学生需求,在清醒认识自己的基础、优势和不足的前提下,准确把握自身角色,找准自身位置,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总体设计和描述[3]。办学定位具体内涵包括“服务面向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办学层次和规模定位、办学特色定位”[4]。高职院校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是已经确定的,各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面向、发展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特色上。

(一)确立办学定位的外部逻辑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期望

高职教育具有地方性、区域性的特征,这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定位。高等教育的区域性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具体表现,会影响到高校服务面向的定位,地方高校更是要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所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使命,对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亦是如此。广东省医药卫生从业人员总数虽然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平均水平(1.3 人/千人),但离发达国家优质医疗水平(3.2 人/千人)有明显差距。同时还存在结构不均的问题,一方面体现为大中型医院发展较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院发展缓慢;另一方面为城乡差距显著,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仍是医药卫生服务能力低下[5]。2021年1月29日出台的《广东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强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加快培养“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型全科医学人才。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州及周边地区唯一一所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理应为推动医疗人才结构均衡、改善基层医疗环境作出贡献。

2.行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办学同行业产业间的本质联系,行业产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倒逼”高职人才供给在类型、层次、规格等方面做出调整。同时,高职院校拥有丰富“末梢神经”,可以更为敏锐地捕捉产业领域技术结构变化趋势,在深度产教融合下,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因此,高职院校与行业产业可谓是互动互生、协调共振的共同体,行业类高职院校依托行业办学,这一特征更为明显[6]。2019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健康广东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塑造健康湾区行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紧密合作,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发展健康产业,推动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合作更加紧密;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基本形成,世界一流健康湾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的建成,需要更多的专门人才、更丰富的人才结构,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同类院校的竞争,差异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体现为生源、经费、毕业生就业等教育资源的竞争。学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下脱颖而出,办学特色和培养质量是关键,因此,学校办学定位必须考虑同类院校,实现差异化发展,强化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避免与同类高职校间的同质化,与同类高职院校间实现错位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产业发展,对人才总量和人才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广东省现有医学本科5 所,高职高专院校5所,每年向社会输送的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流向基层的人才数量偏少。目前结构上的失衡也无法改变,学院对此应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二)确立办学定位的内部逻辑

1.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是办学的基础,也是确立办学定位的基础,离开办学条件支撑的办学定位是没有意义的。一般而言办学条件包含软硬件条件,软件如师资队伍等,硬件条件如教学基础设施等。高职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校内的教学基础设施,而且包括校外实训和实践基地。办学条件必须与办学定位相匹配,才能有利于人才培养。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于2016年,是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基础是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2年,是一所有历史积淀但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既古老又年轻的学校。学校生师比15.6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9463 元,办学条件相对优越,足以支撑立足粤港澳、服务粤港澳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服务面向。

2.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表现出的与众不同,具体体现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所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定位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学校构建了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五大专业集群,现有专业基础适宜培养医药、卫生、健康类人才。同大多数医药卫生高职院校一样,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坚持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在双重挤压下,也面临办学空间日趋狭窄的困境。

因此,基于内外部逻辑,学校转变过去单一化的办学定位,对接区域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要求,在认真审视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基础上,将学校办学定位确立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医药、卫生、健康三领域,培养基层防治结合型全科医学人才和有医学背景的健康服务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从办学定位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校园文化“三驾马车”的共同作用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实现治理体制优化、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理念是学校发展秉承的理性审视和理想观念,发展目标体现了学校在办学定位指导下的阶段性发展重点,校园文化是教职员工的精气神,是软环境。广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实现办学定位,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校园文化三方面入手,实施“三力、三化、三牛”策略,着力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促进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一)“三力”发展理念

1.政治判断力

高职院校始终要清醒地认识到“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命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对医务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2.创新领悟力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受外部需求和宏观政策影响大,环境和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要敏锐捕捉外部变化,同时医药卫生人才攻坚克难、追求突破,更需创新精神。因此,医药卫生高职院校需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办学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管理模式。以“三对接”将创新领悟力贯穿至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对接医药卫生行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岗位需求,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课程体系对接行业变化趋势,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及时将医疗卫生行业新技术、新发展融入课程内容。

3.决策执行力

提升决策执行力重要的是做好“控制”,紧扣任务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设计绩效考核指标,考核性诊断结果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干部考核、各类奖项评选依据。对未完成目标的部门予以降低绩效系数的惩罚,对完成质量目标的部门、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奖励。奖惩与诊断结合,对年底检查时未能及时完成的工作,分析原因,及时实施控制,若因部门原因导致无法完成,及时“纠偏”;若因外部环境改变或制定计划考虑不周详致使工作无法完成,及时“调适”相应的目标和标准。

(二)“三化”发展目标

1.医药卫生职教专业化

医药卫生服务一旦出错人命关天,因此,医药卫生教育对专业化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卫生部、教育部颁布的《医药卫生教育大纲》规定了各个不同专业的每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学时数和实训学时数,任何学校和个人都没有权力变更,否则就要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可以说专业化、专门化是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的“生命线”。

学院坚持卫生职教专业化的发展目标,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等5 个专业集群,对接广州市及大湾区的康复养生保健产业发展。以广州康复医疗产业学院为平台,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医教协同育人的独特作用,实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开展“五个方向证书”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互联网+”为手段,从五方面着力升级改造专业,提升专业的适应性和人才培养专业化。一是重新厘清专业内涵,适应数字化转型,面向医药卫生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形态等,融入医药卫生行业发展新技术、新理念,为专业注入新的发展内涵。二是重构课程体系,在专业知识中渗透和融合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同时,将知识边界拓展到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三是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四是重新定义学生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在保证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综合化能力。

2.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高等教育既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源泉,又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社会领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现代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

学院建立健全一批民主决议机构,并依法赋予其相应的职权,推进决策制衡与联动,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修订完善学校现行章程。坚持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二是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作为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咨询等职权。三是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决策机构,具有对学校全日制、非全日制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进行审议与监督的职权。四是人事工作委员会对学校人事、师资、劳资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事项进行研究、审议,为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决策提供咨询等职权。五是预算工作委员会作为学校预算审定机构,具有研究制定预算政策,审议年度预算原则和预算方案,评估决算报告等职权。六是建设湾区卫生健康发展咨询智库,配备专门人员,筹措专项资金,通过学术研究、研讨论坛、成果推广等形式,为湾区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出谋划策,为行业中小微企业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与咨询,推动湾区医疗卫生健康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为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3.培养培训体系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对“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进行相应部署,而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更是明确了高职院校是提供培训服务的主要载体之一,要求高职院校不仅面向本校学生开展培训,也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培训服务。因此,坚持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着力增强社会培训能力,是高职院校社会功能的彰显,也是高职院校回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

学院在主管部门支持下,依托广东现代养老产业与教育联盟、中国医药整合联盟,组建粤港澳医药卫生健康教育集团,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建立了“育训结合、研训联动”的粤港澳医药卫生健康行业教育培训体系。坚持“医疗护理、国际护士、南粤家政、学历提升”四向发力,构建广东省“南粤家政”职业技能提升、“居家养老照护技能”课程专门化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国际护士培训等培训团队,开发专门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创新线上线下结合培训模式,不断提升职业培训服务水平,成为粤港澳医药卫生健康领域从业人员能力提升的“加油站”,年社会培训人次为在校生数量的2 倍以上。

(三)“三牛”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是高校师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的,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的过程。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部分,其中行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承担着重要作用。行为文化是指高校行政组织者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同质倾向,是校园文化在师生的行为中的集中表现。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面向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需要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需要在校园文化,尤其是行为文化的导向、激励下逐渐习得。学院倡导“服务孺子牛、发展拓荒牛、奋斗老黄牛”的行为文化,即广大教职员工以“孺子牛”的情怀三全育人,以“拓荒牛”的勇气锐意创新,以“老黄牛”的执着踏实勤恳,构建起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格局。在行为文化熏陶和浸润下,实现了对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理念的塑造和培养,进而作用于学生的职业行为,引导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准备好面向基层、富有职业精神、踏实敬业、关爱健康的医药卫生行业从业者。

四、结论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实质是找准在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相应位置。从宏观而言,关乎一所学校对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办学特色是否有准确的判断,是否清晰学校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等大学功能上的担当。从微观而言,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与结构、课程体系构建等事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素。精准办学定位是高职院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提升其人才供给能力具有先导意义。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按照内外两大逻辑,厘清学校办学定位,并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校园文化策略的共同作用下,走内涵发展之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办学定位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定位的奥秘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