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专业科技英语文献翻译质量评估*

2021-12-31杜东生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11期
关键词:汉译译者译文

杜东生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英语专业(专业代码50201)的高校达737所,位居各专业之首。同时,所有的英语专业都开设有翻译课程,加之翻译与口译学士学位 (Bachelo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BTI)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TI)等蓬勃发展,有不少学校为适应社会对于科技翻译人才的需求,加大了科技翻译课程的比重。但依笔者多年在“科技英语文献翻译”教学中的考察与研究,科技文本翻译质量评估仍属薄弱环节,很多高校甚至根本没有系统的科技文本翻译质量评估标准,从而造成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进行科技文本翻译时缺乏适当的评估依据,科技文献的翻译实践缺乏评判标准。为此,笔者专门以太原科技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科技英语文献翻译实践中提交的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于语言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研习前人的相关评估理论的基础上对科技英语文献汉译的主要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并且对影响语言专业学生科技翻译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为语言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未来职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导向。

1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现状

在一般文本翻译领域,较早的质量评估模式见于赖斯[1]的文本类型学模式。该模式的评估理念为不同语篇类型需要具体的评判标准,其基于语篇功能的主次顺序构建了一个指导性通用框架来囊括各种语篇类型,涵盖各种评判“标准域”。然而,赖斯只是基于文本类型和语篇功能的宏观角度提出翻译批评标准,并未明确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步骤来解决翻译批评问题。随后,豪斯[2]提出翻译类型学概念,根据原文文本功能和译文文本功能的异同来区分隐性翻译与显性翻译。其根据功能对等标准对译文质量做出评判,建立了比赖斯翻译批评模式更为系统全面的翻译批评框架,是国际翻译批评界第一个具有完整理论和实践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国内,司显柱[3]在豪斯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其提出的模式构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对等”翻译观基础之上,首先采用译界最基本的忠实与通顺标准,通过语域分析统计译文在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方面是否偏离,然后对译文质量进行内容评估,并在体裁方面进行形式评估,最后结合审美与内容进行综合评判。翻译自动化用户协会(TAUS)推出动态质量评估框架,与传统的静态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不同,该框架根据交际渠道、文本类型、UTS参数(功用、时间、效感)等因素动态灵活地选择评估方法。李彦等[4]试图设计翻译质量评估(T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TQA)模型,建立量化工具(量表)和质性工具(标准),综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途径,结合错误分类和“符合目的/实现功能”的原则,对应用型文本译文质量进行量化和质性、宏观和微观等方面的评估。杨敏等[5]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工具,尝试构建适用于法律翻译的包含形式、内容、行为、效力4个互动层级的质量分析模式。

2 科技英语文献汉译的分类评估

纵观各个阶段,评估研究多重理论而轻实践,涉及科技英语文献汉译质量的具体评估迄今缺乏系统性研究。随着国际技术交流的日益密切,科技文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献翻译的重要性自然与日俱增。因此,本文拟从译文的准确性、语言及风格、术语、格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建立科技文献的翻译质量分析与评判模式。基于上述分析,科技英语文献的汉译质量评估必须包括3个组成成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语言编码的规范性、格式与符号的标准性。

2.1 科技英语文献汉译的准确性评估

科技文献的翻译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拥有许多变量的文学翻译评估,其主要追求的是内容的有效传递,所以翻译标准显著不同。由于科技文献翻译注重原文本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并不要求译者有太多的个人风格。科技文献的主要功能是阐述科学事实、探讨科研成果、记录科学实验、总结科学经验等,这就要求科技文献的翻译标准首先必须是准确规范。译文一方面要准确传达原文的全部信息内容,另一方面要符合所涉及的科学技术或专业领域的专业语言表达规范。

通过笔者对多届英语专业学生的科技英语文献翻译实践材料进行译文质量分析,违反准确性原则的类别主要包括:错译、漏译、冗译、过译、缺乏一致性、数据错误、拼写错误。

2.1.1 错译

错译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类。

1)原文表达错误。译文错误不是源自翻译本身,而是由原文有误引起。

2)一般性错误。措辞不够准确,逻辑性较差,从而使读者理解困难或容易引起歧义。

3)严重错误。译者对原文理解严重错误,导致严重误译,逻辑不通,句意不明,完全逐词死译;术语翻译与所涉及专业严重脱节;严重漏译。

4)重大错误。译文会对读者产生严重误导,比如科学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严重误译,读者根据译文操作有可能产生损伤、造成损失;译文可能有损原作者名誉,比如关键功能、实验结果等描述错误和产品技术指标等严重误译。

2.1.2 漏译

因译者疏忽或者缺乏相关知识,原文中必须翻译的信息在译文中未表现出来。漏译主要可以分为内容信息非主观漏译、信息载体漏译和主观省译过度3类。

1)译者主观上有转化原文全部信息的意识,客观上由于两种语言存在表达方式、语法结构、形合意合等的差异,译文实现完全对等似乎不太可能。但是翻译中对于能够转化的所有原文信息都应尽可能进行翻译转化。在这一原则前提下,任何信息的遗漏都属于信息的非主观漏译。

2)原文的信息有些不是靠词汇表达出来,可能需要通过语法、修辞或者语气等手段表现,这些手段都属于信息的载体。如果这些载体漏译,译文必然欠缺信息甚至错误。

3)省译是科技文本翻译的必要技巧,省译的目的是要省去那些由于语言差异而会使译文晦涩难懂的非必要成分,其使用不会损害原文本的信息完整。但是过分省译会漏掉必要信息。

2.1.3 冗译

1)科技文本的长句很多,不能恰当使用翻译技巧很容易造成译文冗长拗口,也许信息量并未有增删,但冗长的译文损害了简洁明晰的译文传递信息的准确性。

2)未充分考量原文的信息量,把原文的冗余信息照搬过来。

2.1.4 过译

过译的主要表现包括:一是译者理解原文时掺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识;二是表达时注重通顺大过注重忠实,不自觉地增加了多余信息。

2.1.5 缺乏一致性

一致性欠缺主要体现在同一概念在语篇的不同地方出现两处或两处以上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这种方式并不是为了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如对同一术语词汇在同一个专业领域处理成两个专业领域的不同术语,有的表现为参考文献与相关文本有出入。

2.1.6 数据错误

数据错误特指译文中的数据与原文不同。这类错误的出现纯由译者不细致、大意造成。

2.1.7 拼写错误

这类错误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译者基本功欠缺,另一方面是源于译者的疏忽大意。

2.2 科技英语文献汉译的编码规范性评估

如果说准确性主要考量的是以原文为中心的汉语表达的忠实信度,那么编码规范性考量的则是汉语为中心各个层次的编码规范。同样针对多届英语专业学生的科技英语文献翻译实践材料进行译文质量分析,违反编码规范性原则的类别大致可以分为:使用未归化的外来词、翻译技巧单一、汉语语法错误、翻译腔严重、措辞不严谨、风格不符。

1)使用未归化的外来词。语言作为交流工具自然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会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吸收很多外来词,逐渐归化成为本国语词汇中的一员,比如X光、比特、克隆、基因等。但是也存在很多外来语属于新近舶来品,很多人对其比较陌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频繁使用外来语势必有译犹未译的感觉。

2)翻译技巧单一。译文的流畅自然体现在译者对于目标语的熟练把握上,也要求译者有娴熟应用各种翻译技巧的能力,翻译技巧单一必然导致译文可读性降低。

3)汉语语法错误。译文未遵守汉语的语法规则和句法规范,读起来有极大的拗口感。

4)翻译腔严重。翻译腔的出现往往是译者囿于原文的语言结构而生硬翻译造成的一种现象,对于译语的掌握较差也是出现翻译腔的原因之一。

5)措辞不严谨。措辞不考虑语境,不符合专业技术规范。众所周知,每个专业领域都有一些业内的专业表达,不仅仅表现在术语的特性方面,还表现在措辞的专业性方面。没有太多专业知识的英语专业学生极易在措辞方面与专业领域脱节,说外行话,或者把专业表达普通化。

6)风格不符。即便同样是科技文体,不同的文本也有各自的风格,译成汉语时与原文风格差异较大或者全文前后文风差异较大都是编码规范性欠缺的表现。

2.3 科技英语文献汉译的格式与符号评估

格式与符号在翻译中虽然不会太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但规范的格式与正确的符号依然是译文质量评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规范的格式会凸显译文的内容,使读者轻松愉悦地获取相关信息,便于文章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与传播。对于格式与符号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文字的字体、正体与斜体、加粗、字号、颜色、目录、空格、标点、行间距、标注与引用、数字编号、乱码情况等。

3 科技英语文献汉译质量的改进策略

翻译质量的改进必须基于对译文质量的分析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提升。

译者的翻译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对原文词法、句法、逻辑和学术内容的准确把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层面。非必要时不使用音译,尤其对于新词的处理,音译更需慎重。

2)词法层面。术语表达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我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相关规范。有了具体的术语参考标准,表达错误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时注意普通词汇也要用词得当,与规范的术语相互照应,共同实现词法的准确。

3)句法层面。充分研习英语与汉语句法,掌握丰富的句法知识,从而对原文的结构分析更加顺畅,使译文符合汉语的句法规范;要不断培养严谨的语言措辞,使译文措辞准确、语言规范。

4)语义层面。译者要注意跨学科知识的积累,至少要掌握所翻译的科技文献所涉及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加强与业内人士的交流,这样对于原文的理解才不会偏颇,译文才有可能充分传递原文信息,没有对原文意思进行增删、变动或误解。

5)语篇层面。仔细研读原文所阐述的相关科技问题,比如科技知识、实验过程、科学机理、问题分析等,把握原文的逻辑顺序,从而使译文与原文逻辑照应,术语前后一致,不会跳脱原文所涉领域。要注意原文风格,保持译文与原文风格统一以及译文前后文的风格一致。

4 结束语

科学严谨的翻译质量评估标准对于科技文本翻译的量化评判意义重大,对于各个层次的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同样意义深远,同时可以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尽快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本文在研习前人相关评估理论的基础上,以英语专业学生的科技英语文献汉译实践文本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翻译质量评估的3个方面: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语言编码的规范性、格式与符号的标准性,并针对这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注重实操性和灵活性,从而使科技英语文献的汉译具有了较好的量化评判依据。正如McAlester[6]所言,“可靠、有效、客观、实用”是理想的质量评估方法的基本要求。本文对于科技英语文献汉译量化评估的研究基本围绕这个原则展开,接下来需要以实证来检验其效度和信度。

猜你喜欢

汉译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