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对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作用的研究*
2021-12-31胡一
胡 一
(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1;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1;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21;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21;5.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21)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科技期刊在我国的科学探索和研究制度中仅仅起到了一个辅助作用,而实际上,科技期刊不仅被认为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还是科研成果发表的重要媒介和载体[1],更是科技转化的桥梁纽带。目前,科技期刊的作用和角色功能日益多元化,逐步朝着引导科学研究发展方向、保障科学研究质量、服务社会需要、推动科学发展等方向转变[2]。
1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科技期刊出版总量4 958种,仅次于美国的12 274种和英国的6 214种。2010—2019年,全球范围内共有16个国家的发表论文数量超过30万篇,美英两个传统科技强国在期刊出版物数量、发表论文数量、影响力等方面均居世界前两位,优势明显;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中国期刊的发文数量排在世界第5位,期刊引文影响力居第10位[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杨卫主任在2020年8月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明确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相对滞后,面临论文收录流失情况严峻、期刊规模化小且数量少、学科分区分散不均、期刊总数量增长率较慢4个方面的难题[4]。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通报》主编高福认为,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期刊的服务质量与科技工作者的期望、期刊的作用与其所要承载的社会责任都不完全匹配[5]。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鹏认为,分散办刊严重制约了期刊发展,造成了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缺乏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高端品牌期刊[6]。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升华认为,市场化不足对我国科技期刊的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造成严重制约[7]。 《经济学家》编辑部编辑朱文佩认为,与欧美等传统的科技期刊出版强国相比,我国科技期刊在整体质量、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期刊的传播力远远赶不上我国科研水平的进步与提升[8]。
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改变科技期刊发展严重滞后于科学研究水平的现状,建立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办法,支持我国科技期刊发展。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开始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13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提出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2016年,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启动;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决定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大大提升了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实力和活力。
2 科技期刊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以科技期刊作为承载科学技术成果的平台,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保障之一。科技期刊可以引导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而科技创新的成果又为科技期刊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资源。科技创新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其中理论创新的主体一般为高校及研究机构,而技术创新的主体多为各类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以来,在现行科研评价体系的标准下,理论创新成果受重视程度较高,而技术创新的受重视程度及关注度相对较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科技期刊在加快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一是科技期刊是基础研究成果发表、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于推动基础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科技期刊可以针对前沿理论问题和基础学科的相关问题设置议题,引导学者探究并搭建自由讨论和充分交流的平台,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造性,集中多领域、多学科学者的力量联合攻关,破解基础理论难题。二是科技期刊应从服务于国家需求的角度出发,引导科研工作者面向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关键领域,将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结合起来,助推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和转化[9]。
3 科技期刊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截止到2018年,我国科研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预计超418万。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8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3万家。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对于企业科技工作者将大有可为[10],科技期刊作为展示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企业引导研究方向、助力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人才等方面都具有积极影响。
3.1 引导研究方向
科技期刊引导研究方向的作用由来已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说过: “科技期刊既是龙头,又是龙尾”。在中国科技峰会——首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 《蛋白质与细胞》主编饶子和提出“科技期刊应该寻找真正优秀的科学论文,以文章发表的导向作用,来引导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也同时引导资助机构的资助方向”。科技工作者主要通过在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方式展现其研究成果,科技期刊能够反映出科研状况以及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
以《中国给水排水》为例,该期刊是由国家住建部主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水行业“首席杂志”,期刊主要刊载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两类内容,其中上半月的理论研究主要面向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企业研发人员,刊登理论研究论文,报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下半月的工程实践主要为来自生产一线的设计及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刊登工程与技术实践方面的论文。该期刊还不定期围绕行业热点问题开设专栏,如“海绵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给水深度处理与南水北调”等。通过这些专栏,读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有针对性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11]。
3.2 助力科技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原所长李国杰认为, “只有能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才是名副其实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充分认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12]。现如今企业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尤其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除了要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还要大力支持有科技创新实力和意愿的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合力,助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通过科技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指导企业的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进行自主的科技创新,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及需求,通过搜索相关科技期刊的科研成果,以此作为指导对企业进行相关技术的改良和改进,或者通过期刊上显示的联系方式与研究人员取得联系并建立沟通渠道,获得技术指导,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保证企业技术发展符合企业运营需求以及社会服务需求[13]。由此可以看出,科技期刊提供了一个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连接了研究人员与企业,对于促进双方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3.3 促进成果转化
科技传播能够助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科技传播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14]。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大约为25%,而其中真正能够实现商品化的只有不到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通过科技期刊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成果推向广阔的市场,可以服务于社会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持续提升。
以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2018年该公司共刊发学术论文1 078篇,其中SCI论文17篇,EI论文90篇,截止到2018年底,通过土地工程科技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实现新增耕地超过267 km2,仅2018年上缴陕西省财政资本收益金就达2.1亿元,占省属国企缴纳资本收益金总额的30%,位居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第一位。2019年该公司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的“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4 培育科技人才
科技期刊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行业内的科技工作者,同时科技期刊也能为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研究提供服务[15]。创新离不开人才,企业要进行科技创新,更离不开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科技人才。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行业的科技期刊上,可以帮助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服务。因此,培养优秀科技论文作者的过程,也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过程[16]。
通过科技期刊搭建的平台可使企业的技术人员提高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将实践取得的成果经过理论加工通过科技期刊介绍给广大读者,达到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目的,通过锻炼提高了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又培养了企业自己的人才[17]。
4 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下一步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经济活动参与各方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企业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要想让企业充分发挥出创新主体的功能,就需要掌握过硬的创新技术,而过硬的创新技术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期刊作为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具有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导,搭建企业与研究者沟通平台的作用。所以说,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科技期刊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增强企业创新活力,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