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网络言情小说新变

2021-12-31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言情爱情传统

童 娣

(南京晓庄学院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网络言情小说顾名思义是在网络上发表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类型。它迎合了年轻读者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与渴求,呈现完美的性别角色与爱情样态,细微表达女性的情爱体验。发轫期的网络言情小说可以看作是传统言情小说的网络化,此后随着网络言情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其在类型、思想意蕴以及叙事形式上开拓创新,体现了言情小说的时代新变。

一、类型之变

网络言情小说的具体分类相较于传统言情小说更为多元与庞杂。网络言情小说的王牌网站晋江文学城将言情小说分为“古代言情”“都市青春”“幻想现言”“古代穿越”“奇幻言情”“未来游戏悬疑”“二次元言情”“衍生言情”等亚门类。这些亚类型在分类方法上或侧重于题材层面,或侧重于叙事手法层面,存在一些交叉与重合之处,却也大体能概括网络言情小说相较于传统言情小说的类型新变。

网络言情小说按照题材与风格的差异,大体可分为古代言情小说与现代言情小说。网络古代言情小说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某个正史朝代或虚拟架空朝代为叙事背景,在陌生化的环境中营造逼真的历史场景与真实丰满的人物,以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爱情纠葛,传达作者爱情理念并与受众进行互动的网络类型小说。穿越言情小说与宫斗言情小说因其形式的创新加之影视剧的推广,成为网络言情小说区别于传统言情小说的两大重要新变类型。

女性穿越小说以女性为主人公,其创作者几乎都是女性,这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披着穿越外衣的言情小说。不过由于主人公的现代智慧和现代意识与古代历史环境的碰撞,小说具有区别于普通古代言情小说的审美趣味。2004年,金子的《梦回大清》在晋江文学城连载,奠定了穿越言情小说的里程碑;《步步惊心》《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瑶华》《独步天下》《十一处特工皇妃》等紧随其后,以女性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了现代女主角穿越到古代或架空世界参与历史进程,并与著名历史人物发生缠绵悱恻的爱恋故事。“现代”人对历史的了解以及“现代”的生活经验成为女主角的金手指,赋予原本平凡的女主角以独特的智慧与魅力,从而能赢得众多优秀男性的瞩目。

穿越言情小说对女性传奇爱情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女性平淡感情境遇的补偿,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想象性的替代满足,进而获得更多的阅读爽感。穿越言情小说《绾青丝》中主人公叶海华在穿越世界中寻求的爱情归宿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生活中爱情创伤的纾解与补偿。值得注意的是,穿越小说发展到关心则乱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种田文”后,其叙事重心发生了转移。小说尽管写了穿越女盛明兰的爱情抉择,但笔墨重心却放在其“庶女法则”上,侧重写庶出的女主人公忍辱负重依靠个人奋斗最终实现完美逆袭。

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的碰撞在穿越言情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与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规范与束缚的矛盾、现代婚姻观念与传统婚姻制度的冲突等成为穿越言情小说的突出主题。一些大女主文如潇湘冬儿的《十一处特工皇妃》、希行的《诛砂》《君九龄》等,穿越女主人公反抗两性的不平等,寻求自我意识与自我尊严,张扬女性自身价值。吊诡的是,穿越言情小说的女性主人公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智慧往往成为赢得更为强大的男性的手段,是为女性主人公美满爱情归宿服务的。

后宫类言情小说往往与宫斗剧互相促进,有些是根据小说改编电视剧,有些是根据电视剧改写网络小说,如笑脸猫的《延禧攻略》。后宫小说女主人公适应环境走向成长与成熟,其成长的过程,也是丧失的过程。女主人公往往以丧失纯洁善良的道德品性,舍弃爱情、友情与亲情为代价,爬上权力的巅峰,然而其成就感背后却深藏落寞与孤独。流潋紫在《甄嬛传》中流露出辩证的批判意识,书写女主人公掌握了权力却没有获得喜悦与幸福的悲剧。后宫小说一定程度上是现代人“权力的代价”的现实生存焦虑的折射。后宫权谋的动机表面指向“爱情”,因为被宠而遭受嫉恨与陷害,因为得宠而逢凶化吉,因为失宠而举步维艰。这里的宠爱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指向权力,本质上是指向生存竞争与权力争夺。

网络现代言情小说直面当下时代与社会,从不同侧面反映女性在当下社会的情感欲望,折射大众的婚恋伦理与性别秩序问题。网络现代言情小说一方面继承了传统言情小说中的校园青春言情与都市言情的分类传统,另一方面又将言情与社会世情、言情与科幻、言情与悬疑、言情与电竞游戏等结合,开创了悬疑言情、科幻言情、游戏言情等亚类型。阿耐的《欢乐颂》、唐欣恬的《女金融师的次贷爱情》《裸婚时代》等在言情文的基础上折射都市的阶层分野,聚焦都市女性的情感与婚姻生活,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阿耐的《欢乐颂》以居住在繁华都市中档小区“欢乐颂”22楼五个不同出身、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与价值观念的女孩子的家庭、事业、生活、友情、爱情为线索展开叙事,折射出断裂时期社会形形色色的众生相,将因阶层区隔、背景差异所引发的命运的分野、性格的搏杀、人性的异变展示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言情小说与都市社会小说的融合。言情与社会世情的融合使得网络言情小说具有超越单一言情的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丁墨为代表的悬疑言情文如《如果蜗牛有爱情》《他来了,请闭眼》《你和我的倾城时光》等将取材于现实的案件侦破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发展并线叙事,案件破解时感情也获得圆满。此类悬疑言情小说一方面沿袭了传统言情小说“男强女弱”的甜宠模式与大团圆结局,另一方面表现了强烈的社会关切精神与人性关怀。《他来了,请闭眼》《美人为馅》《如果蜗牛有爱情》借鉴了TVB侦探剧模式,身处公安系统的男女主人公破获一个或多个案件,在探案过程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也从试探、升温到确认与成熟,爱情线与事业线相辅相成。丁墨的小说既有悬疑文的刺激,又突出“男强女弱”的甜宠元素。丁墨的悬疑言情文中的案件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案件,现实感强;同时她关注犯罪心理,从心理角度呈现对人性的透视与观照。她的作品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又丰富了网络言情小说的模式与内涵。

此外,顾漫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将网络游戏与校园爱情相结合,墨宝非宝的《蜜汁炖鱿鱼》将电竞与都市言情相结合,桐华《散落星河的记忆》、丁墨《他与月光为邻》、九鹭非香《你在遥远星空中》、藤萍《未亡日》等作品将科幻与言情相结合。这种题材的交叉与融合一方面反映了言情小说在遭遇单一言情瓶颈后求新求变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使得言情小说更富有当下性与时代性,更好地适应了读者阅读趣味的变化。

二、思想意蕴之变

网络言情小说不但在类型上开拓创新,在思想意蕴维度也彰显了言情小说的时代嬗变。伦理意识的嬗变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可以看作是网络言情小说相较于传统言情小说变化的最为重要的两个层面。

希行的《诛砂》、潇湘冬儿的《十一处特工皇妃》等作品尽管属于穿越言情小说类型,却在思想意蕴上超越了言情小说狭窄的言情范畴,体现出深刻的精神追求。《诛砂》体现出精神层面的“弑母”情结。重生后的谢柔嘉打破血缘传承,反抗天定神授的传统,向底层矿工传授点矿的知识与经验。如果说母亲与姐姐是让矿工们因为无知和恐惧匍匐在丹女制度之下,那么谢柔嘉则将底层民众当作天地之性最贵者,让矿工们站起来,给民众以尊严。这种颠覆传统的权力结构、反抗专制与神权、尊重人性的思想可谓是对五四启蒙文学传统的继承。网络言情小说以通俗文学的形式传达精英文学的思想内涵,在爽文中夹带“私货”,体现出将通俗小说“主流化”的努力。

网络言情小说在思想层面一方面打破了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的界限,向精英文学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则汲取二次元世界的规范与法则,体现出伦理意识的更迭。传统言情小说中的人狐婚恋多以悲剧终结,特别是人狐相悦损害人的生命的设定进一步将狐“异类”化,强化人狐殊途。而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施定柔的《结爱》等网络言情小说中的人狐恋并不强化人的特殊身份与地位,也回避文明时代的情爱伦理禁忌,而是以情感为核心,以跨界恋爱的方式传达共生型的生态伦理与世俗化的生活伦理。

一些网络言情小说也受到后现代社会无痛伦理法则的影响,从言情走向了言性。区别于以奉献、责任为核心的管控型的“有痛”伦理,无痛伦理强化个人权利,将享乐主义、情欲泛滥与无限制的自由推崇到极致,导致了伦理的混乱与无序状态。部分网络言情小说在伦理边线上奔跑,强化官能刺激与享受,淡化社会伦理规范的约束与限制。无痛伦理一方面反映了消费文化影响下的欲望狂欢,另一方面也触及到当下人在孤独与绝望后自我放逐的精神困境。

网络言情小说中的“总裁文”“高干文”等继承了传统言情小说中的“王子与灰姑娘”模式,折射出消费文化背景下女性创作者和读者对于金钱与地位的崇拜以及女性对美好爱情的幻想。匪我思存的《佳期如梦》、缪娟的《翻译官》、梅子黄时雨的《人生若只初相见》等是典型的高干文,作品强调男主人公家庭背景所赋予的种种特权以及特权所带来的能力与魅力,迎合读者对特权的艳羡与崇拜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匪我思存等的高干文多以悲剧结尾,这就使得高干文区别于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童话,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与理性思考。

而“女追男”的叙事模式的流行以及女尊言情文的大量出现,则体现出网络言情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女性自我价值的认同。一些网络言情小说采用“女追男”模式,如顾漫的《何以笙箫默》、桐华的《被时光掩埋的秘密》、墨宝非宝的《蜜汁炖鱿鱼》等。即使不是“女追男”也是双方情投意合模式,没有扭捏被动,也没有道德负累,体现出女性的自尊自信。“女追男”的叙事模式一方面反映了部分作者与读者对套路化写作的抵抗,另一方面彰显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女尊类言情小说的崛起将女性主导的爱情推向极端。早期的言情女尊文往往采用一女多男的叙事模式,不同类型的男性围绕在女主人公周围,满足了女性不同层面的爱情心理需求与期待,体现了女性作者与读者代偿式的“自恋”情结。后期的言情女尊文逐渐将非理性的情感宣泄沉淀为理性的爱情思考,专注讲述一女一男的爱情故事。女尊言情文一方面体现了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宣泄与心理补偿,另一方面彰显了强烈的女性意识。

网络言情小说见证年轻一代的精神成长,是青年亚文化在文学中的集中表达。它传达出青年群体特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它强调个体生命与人性情感,是对压抑性的伦理道德的解构与抵抗。它体现的是以个体为中心,以个体需要的满足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为中心的主体性伦理原则。

网络言情小说相较于传统言情小说,在现代精神上如自我反抗意识、平等意识、女性主体意识等进一步强化与凸显,同时在叙事形式上进一步创新,凸显了网络言情小说的网络特质。

三、叙事之变

网络言情小说在与其他网络类型的融合中不断更新,在继承传统言情小说遗产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学自身特点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叙事模式与审美风格。其相对于传统言情小说的叙事新变如下:

(一)网络言情小说在人物设定上既延续了传统言情小说的“王子与灰姑娘”类型,又衍生出新型的“腹黑男”与“小白女”类型、“玛丽苏”与“杰克苏”类型等。“王子与灰姑娘”模式如明晓溪的《泡沫之夏》等,“王子”对“灰姑娘”情有独钟。“王子与灰姑娘”阶层的差异一方面可以增加叙事的曲折性,另一方面可以强化爱情的纯粹性与崇高性,传达创作者自身与读者对浪漫唯美爱情的追求。“腹黑男”与“小白女”类型的言情小说中往往男主腹黑高冷霸道却又深情,女主傻白呆萌纯甜,地位的差异与性格的互补既增强了戏剧冲突,又产生了幽默的喜剧效果。“玛丽苏”泛指过度理想与完美的女性角色,这类女性角色往往出身平凡却相貌出众、单纯善良且广受追捧。玛丽苏文女主人公往往独立自主,然而这种独立自主却是为能配上有才、多金而专情的男主人公服务的。优异男性的宠溺是女性爱情幸福与人生圆满的源泉。这种无限夸大女性魅力的叙事迎合的是女性潜意识里渴望被重视、被宠爱、被追逐的深层欲望。“所谓玛丽苏模式的本质就是写作者白日梦的替身,其广受追捧更是受众自我想象、欲望膨胀的产物。而这种超级完美玛丽苏女主的流行,其呈现出来的不是现代社会女性自尊、自强、独立自主的明确主体意识,恰恰相反,它是对现代价值中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以及两性关系中平等自由观念的丢弃和丧失。”(1)金赫楠:《在作者、读者和编辑的合力中生长——网络言情小说漫谈》,《博览群书》2015年第11期,第37页。

(二)网络言情小说审美风格更为多样,大体可分为“暖文”“甜文”与“虐文”等。“暖文”与“甜文”营造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爱情幻梦,给予读者强烈的欲求满足与精神愉悦。这类言情小说线索简单,人物单纯,阅读体验轻松明快,顾漫、八月长安等擅长此类清新暖文。顾漫2003年开始在晋江连载《何以笙箫默》一举成名,其他作品还有《微微一笑很倾城》《杉杉来吃》《骄阳似我》等。《何以笙箫默》中父仇、误会、结婚等矛盾纠葛并没有成为何以琛、赵默笙感情路途中的绊脚石,七年的分离反而使他们更加坦诚地面对对方的感情,更懂得珍惜。“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微微一笑很倾城》将网络游戏与言情相结合,才子佳人式的恋爱模式,高度纯化的青春爱恋以及幽默温暖的文字使得小说收获了众多读者。《杉杉来吃》借鉴了总裁文的模式,小说却没有家族仇恨与勾心斗角,只有杉杉简单的生活和封腾对杉杉的宠爱。三部小说的男主人公的共性特点是外表清俊雅致,风采绝佳,气质傲慢疏离,事业成功,对女主人公护短、宠溺,对于感情认真而执着。这些特征满足了女性读者对于完美爱情的憧憬与想象。顾漫的甜蜜三部曲体现了甜蜜与浪漫的童话特征,风格温馨,语言幽默风趣。

“虐文”沟通的是读者的现实缺失感,引发读者的共鸣。它运用各种巧合误会制造冲突,在冲突中塑造人物性格,丰富情节结构。桐华、匪我思存等擅长虐文。匪我思存的悲情小说受到古典小说《红楼梦》的影响:“《红楼梦》整个的氛围和文学构架,对我形成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我基本认为世事无常,最后都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所以写小说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向这个中心靠拢,并没有刻意去写悲情或者虐恋。”(2)匪我思存:《不能单纯的用对与错去评判这个世界》,新浪读书2009年7月17日,http://book.sina.com.cn/author/subject/2009-07-17/1625258189.shtml.

(三)网络言情小说根据不同类型采用差异化的语言风格。网络古代言情小说一方面突出历史细节,丰富人们对历史的想象;另一方面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大量引用古典诗词歌赋增强古典文化气息。《甄嬛传》的“甄嬛体”源于对《红楼梦》语言风格的效仿。另外一些古言小说直接以同人文的形式向《红楼梦》等经典小说致敬,形成了红楼同人文现象。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在传承传统言情小说特征的同时又受到青年亚文化、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手法如拼贴叙事手法的运用,网络段子、流行歌词的借用与化用等增强了小说新鲜活泼的阅读体验。青春校园类言情小说具有小白文的特点,叙事语言温馨直白,人物语言活泼俏皮、诙谐戏谑。

(四)网络言情小说的网络化传播方式给其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与发展瓶颈。网络平台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助长了欲望化叙事,网络言情小说中“清水文”与“肉文”的提法正是欲望化叙事的表征。夸张而露骨的“肉文”式的描写往往忽视了欲望背后的情感因素与精神因素,停留于满足读者的欲望宣泄层面。“肉文”类的言情小说消解了传统言情小说的情感至上与道德宣教功能,进而解构了言情小说自身。另外,网络的传播方式加之作者生活经验的贫弱与想象力的匮乏,叙事的自我重复、融梗、同质化甚至跟风、抄袭等现象层出不穷。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Fresh果果的《花千骨》与流潋紫的《甄嬛传》等作品皆涉嫌抄袭。

新世纪网络言情小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吸收借鉴传统言情小说题材类型的基础上,在类型、思想意蕴与叙事手法等层面开拓创新,拓展与丰富了言情小说的内涵与外延。新世纪网络言情小说是在后启蒙文化思潮与新媒介崛起的综合作用下生成的,其区别于传统言情小说的新变是我们把握时代精神变革与文学形式变化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言情爱情传统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言情”的概念史和“言情”故事的特征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写给失踪者的信》获言情作协大奖
上海沦陷时期“小姐作家”的言情叙事研究
《独家星劫》首发记者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