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画合一 巧育课堂
——浅谈诗配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021-12-31孙周萍

科学咨询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诗画合一诗词

孙周萍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 江苏昆山 215300)

从古至今,人们就认可美术与诗歌是相通的,把诗歌和绘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美术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提高美术教学质量。[1-3]

通过诗歌与绘画的渗透融合,学生能够更深刻理解诗词作品的意境与内涵,对绘画作品色调、笔触、构图也能有更加深刻的感知,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层次。那么,具体怎么开展“诗画合一”教学实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营造“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氛围直接决定“诗画合一”教学课堂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小学美术开展诗画学习感知,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放下姿态,营造一个轻松、舒适、愉悦的学习课堂。真正的艺术交流传递是教师与学生能够平等沟通。为了营造轻松和谐的美术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法,尝试开放性的课堂,让学生自由分组,也可以尝试开展一些诗画比赛,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1.经典赏析课。主要是指欣赏分析古今中外的具有典型性的诗画作品。其中包括三大部分,一从《美术鉴赏》等书中选取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中的中国传统经典诗画作品来赏析;二从网络上搜集黄永玉、朱耷等书画大家的系列诗画作品来赏析;三从高一年级学生诗画作品中精选出的作品来赏析。教师利用每周一节课的时间,引领学生赏析诗画作品,体会画家(同龄小小画家)的思想情感,作品构思,构图布局、笔墨色彩,领会画家诗画合一的精妙之处,提升鉴美能力,感受书画作品“诗情画意”的艺术魅力,激发诗画灵感。

2.自由习作课。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利用一周两节课随堂进行诗画习作练习,激发、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大胆想象,敢于独树一帜,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以提高诗画水平。

3.主题创作课。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某一主题划定学习内容,设定学习方案,引领学生进行主题诗画创作,使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别样生活。如以《梅》《兰》《竹》《菊》为主题进行诗画创作。

4.风采展示课。教师大概一月利用一节课,营造好诗画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诗画热情,引导学生把自己满意的诗画作品展现出来比赛。其主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体验感,例如开展“儿歌童谣我来画”“唐诗配画我第一”“宋词配画小能手”“诗画合一我行”“我的诗画作品大家评”等不同年级个性风采展示。

5.“金星”培养课。这是对诗画小精英的培养。主要针对被推荐进学校“小金星”诗画社里的特长学生而开设的专题培养课,以使这些有较高诗画天赋的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教学不仅限于四十分钟的课堂,诗画的艺术氛围可以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如在走廊中,板报里,墙壁上……校园环境到处皆有诗与画,如此一来,同学们的眼中耳中也都是诗画,能在“诗画合一”氛围的熏陶下体会艺术中的文学魅力。

二、设计多样化的“诗画合一”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一)美术课堂形式多种多样。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创新,“诗画合一”教学实践通过手工课、彩画、国画、剪纸课等不同的课程在美术课堂生根发芽。手工课通过手工制作,强化空间概念,激发学生的诗画创新思维;彩画是通过彩笔等原料来练习,奠定绘画基础,提升诗画绘作能力;国画通过毛笔和宣纸,感受古人书画创作的意境;剪纸通过剪刀、纸张的配合,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寻找书画创作灵感。

各式各样的美术课堂,能够让学生掌握多种美术表达方式。如电脑绘画也成为了美术教学常用的手段,尝试应用一些简单的绘图软件来实现美术创作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说透过不同的工具、材料感知“诗画合一”的教学理念,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美术课堂活动多种多样。

有意义的课堂文化活动设计也有利于“诗画合一”教学。一是通过赏析诗画作品,从视觉直接感知,体会画里画外如诗般的感情;二是开展主题性绘画比赛,选择一首较有代表性的诗,学生透过绘画的方式将诗里面描绘的场景表达出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当然呈现出的绘画作品也会是风格迥异的;三是自由习作课,学生自由想象,自主寻找自己喜爱的诗词歌赋,细品字里行间的诗情画意,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脑海中的画面表达出来。

三、构建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造型·表现”:诗歌助兴,激趣造型。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诗画合一教学方法可以表现为“诗歌助兴,激趣造型”,即采用诗歌塑造型。如“人物造型训练”教学中,教师针对低年级《画汽车》一课中,画消防车编写了诗歌作为引导,具体如:两个车轮有力气,扛起车厢不喘气。车顶红灯闪闪亮,救护病人快快跑。

简单来说,就是用诗歌表现造型,学会造型。即将绘画的点线和基本形状进行概括,将绘画方法及步骤编写成朗朗上口的诗歌,激起学生兴趣,利用诗歌在学生脑海中建构绘画基本形,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笔造型,画出所需创作的对象。

(二)“设计·应用”:诗词助色,对比体验。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诗画合一教学方法可以表现为“诗词助色,对比体验”,即利用色彩刺激感官,产生差异情绪体验。如色彩训练教学中,高年级《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一课讲解苗族纹饰色彩搭配中,“万绿丛中一点红”引出绿色和红色;“云霞出海曙”引出蓝色和橙色;“日照香炉生紫烟”引出紫色和黄色。强烈的颜色对比,让学生产生鲜艳炫目感,非常符合民族传统纹样的设计需求。

这种通过具体的诗词案例,利用诗词引出不同色彩的配置和组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用色技能。

(三)“欣赏·评述”:诗画助赏,提升素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诗画合一教学方法可以表现为“诗画助赏,提升素养”。即将诗词和绘画作品相结合,通过诗词和美术作品高度概括、提炼蕴含的典型意义。在中年级《认识中国画》一课中,诗画合一成了我们解读中国画的钥匙。例如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运用大量留白描绘了茫茫江面上的一叶小舟,令人印象深刻。不禁让观者联想起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明清文人画家的山水图,也给我们营造“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悠闲氛围。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营造诗歌意境行之有效。它有助于学生对绘画作品展开想象,尤其是深层次的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的理解鉴赏。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诗歌引申出美术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理解其中文化内涵。

(四)“综合·探索”:诗画助构,催发创想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诗画合一教学方法可以表现为“诗画助构,催发创想”,即利用诗词开展绘画构图训练。考虑到学生正处于陈述写实期和符号期,因为经验少、知识浅,经常会出现布局欠合理、画面构图单一和内容无主次等问题,甚至有个别学生无从下笔。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诗词内容画插画,鼓励学生合理想象,启迪学生绘画构图思维,继而掌握绘画创作技能。如《校园合影》一课,杨万里的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能够帮助理解散点透视构图教学。这首诗中描绘的场景是作者在铺满荷叶的湖面,看到映日荷花所描绘的天空背景。场景画面中,作者利用荷叶掩映的荷花作为散点,然后发散到荷叶,最后拉伸到无边无界的天空。诗词中的画面构图方法,就很好地表现出西湖荷塘的景象,是那么的阔达和辽远。在教学中,结合诗词给学生讲解构图,再训练构图,利用诗词激发学生想象,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构图知识与技能。

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到,相较以前的美术课,学生更喜欢诗歌的加入,如四年级学生小馨说:“把我们学过的诗歌画在纸上真是太帅了。”五年级学生小曦说:“为自己画的画配上一首诗,我都感觉我是文人骚客了。”六年级学生小金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起来很文艺,美术课也可以上得如此文艺,真棒!”

四、结束语

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的运用在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其教学内容如何确定,采取何种方式开展是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本选题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 用“诗画合一”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诗画兴趣,拓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范畴,探索当今小学生诗画创作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学生诗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着“以人为本 诗画育人”的宗旨,开发“儿童诗画”特色课程,通过“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终达到丰厚他们人文素养和提高诗画能力的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提升教师的诗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创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诗画”教学模式,构建一种“轻负高效”“愉悦身心”的教学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此看来,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诗和画,进行融合和创新,达到诗画合一的境界是有意义的。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达到巧遇课堂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诗画合一诗词
教学做合一
人剑合一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
诗画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诗词之页
诗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