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 动手实践 收获知识
——科学学科调动学生在家学习积极性典型做法总结

2021-12-31丁建丽

科学咨询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动手科学材料

丁建丽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第二小学 山东东营 257091)

截止到今天,科学已经进行了8 周的空中课堂学习。刚接到学校“停课不停学”的通知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引领学生们在家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随着网课的有序开展,我开始慢慢找到了一条适合学生们自主学习的道路。线上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线上教育模式不同于寻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教学,让学生和教师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迅速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突破各种限制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像在学校一样接受知识教育。[1-2]

原本,我的科学课堂的开展形式大致是教师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是我们经常采用,也是学生们熟悉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提出问题等方式来随时掌控、调控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情绪等。同时,我还可以通过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以及实验完成情况来洞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而疫情期间,我不能直面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更不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状态等,一种新的居家学习形式应运而生。面对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我不断摸索总结了适合科学学习的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探究主题的选取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由于年龄尚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好奇心,而科学正是起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这种好奇。于是,探究主题的选取需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题的选取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

1.探究主题新颖,能够一下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学生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才能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可见,从学生兴趣出发选择主题,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探究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探究主题内容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接受能力

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二)实验器材的巧妙选取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认知发展还处在容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15~20 分钟,所以探究活动,作为科学学习的载体,在科学学习中是主体,而活动要探究就要有材料,如果没有材料就是纸上谈兵,那么材料该如何选择,如何运用将影响科学探究的情况。

1.就地取材

孩子天生好奇,总是喜欢探索世界的每一个 “奇妙”,每当发现“神奇”,他们就会无比开心,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索自然事物的奥秘,既有趣又好玩。

疫情限制,探究活动用到的实验器材尽量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般是透明玻璃杯、矿泉水瓶以及瓶盖、彩笔水、卫生纸等常见的物品。但是学生却不知道其另一方面用途的工具,这样学生会欣喜地发现生活用品的特殊用处。

2.趣味性

小学科学实验材料应突出趣味性。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枯燥乏味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学效果差。倘若教师总是使用一些无趣的实验材料,学生很难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探究创新欲望也会降低。趣味性的实验材料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实践创造的关键,“材料引起学习”,教师要把握小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尽可能选择有趣的实验材料。好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丰富有趣的材料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材料应能激发学生对材料的好奇心,进而引发学生摆弄、操作、探究这些材料。

二、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把动手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课堂教学时,学生都是以小组形式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这种形式中,有些不擅表达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多数都是不发表自己的观点、被动接受别的同学的想法,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实验,只是默默地看着。

但是,空中课堂这种新的教育形式给予了每一位学生参与的机会。特殊时期,即使有的家中没有相关材料,本来说了没有可以不做,等以后有条件了,有时间了再做也可以。但是学生总能找到家中可以代替的物品,来完成实验,还完成得很棒。

这说明其实每位学生都有想要动手实践的欲望,只要我们给他提供条件,提供舞台,他们就可以勇敢地施展自己。

三、因时制宜

什么是因时制宜?

空中课堂刚开始的前两周的时间,学生们动手实验的积极性特别高,主动追着老师反馈实验结果,与老师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把自己实验过程的照片、视频发送给老师,与老师分享。但是,第三周开始,由于学生新奇性减退,所以积极性相比之前略有减弱,于是,老师针对此时学生的表现作出教学内容的改变。

这种,随着时间变化,根据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变化等教学内容做出相应改变,我称之为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开展动态教学,是一种教育机智,善于灵活运用动态生成资源开展教学。接下来几周的教学内容,我们会因时制宜,抓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点,并恰当地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对学生的任务单做恰当的调整。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照本宣科、空洞的理论说教、呆板的知识都会收效甚微。我们要善于结合鲜活的生活实际,特别是学生熟知的、新颖的身边生活实际。

因时制宜,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既需要我们及时关注学生动态,也需要我们及时关注生活动态,既需要我们及时关注教学情境的变化,也需要我们及时关注教学环境和教学背景的变化,既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对科学课教学的统一要求,又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开展好动态教学、现实生活化教学。

四、恰当体现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理解和接受水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空中课堂中,学生学习单制作恰当地体现了分层教学。学习任务单分为基础任务、晋级任务、终极任务。基础任务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任务,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来选择晋级任务和终极任务。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希望,体验到不断进步的喜悦,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五、收获知识

创新、创造、创优,是我们当代青少年肩负的重大使命责任,科学素养是我们的首要素质。科学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有趣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孩子们在学习中,通过观察—思考—提问—动手—合作—表达,从而达到观察力、思考力、认知力、动手力、组织力和表达力的全面提升,这使孩子们不但对科学知识感兴趣,而且对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学生在家里完成了实验,会写一份实验日志。日志的内容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过程、得到的实验结论。当然,日志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只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日志的方式,让学生对实验相关内容有所收获。慢慢积累下来,通过学生的反馈,我发现每个学生的视角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学生的收获让我很欣喜。

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为我们的教学开展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但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代替传统课堂教学期间,给予了我们很多新的创新教学理念。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是有利有弊,我所能做的就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疫情下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并通过与学生共同的实践、摸索,走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学习之路。让孩子们从质疑中寻找真理,在验证中收获快乐。

猜你喜欢

动手科学材料
我也来动手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