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力学洛德应力参数高阶性研究与实践1)
2021-12-31彭惠芬李春龙陈淑艳刘港华
彭惠芬 李春龙 陈淑艳 刘港华
(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塑性力学是与工程实际紧密相关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固体力学的理论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塑性力学课程在国内的主要教学状况:(1) 塑性力学教学具有基本概念繁多、抽象、学时少、教学难度大的特点;(2) 线上教学资源缺乏,无教学视频等,教师课堂唱独角戏,翻转课堂难以开展;(3) 塑性力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力学基础,而多数学生因力学理论基础薄弱而感到课程枯燥、乏味。
在此情形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内容的高阶性[1-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是目前教学研究的重点。尚福林等[5]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外文资料引入塑性力学教学中,如将岩石、土壤等屈服条件,与金属材料的屈服条件形成鲜明对比,拓展了知识,提高了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米海珍等[6]以塑性力学基本概念、理论为导向,删减繁琐的数学推导,从不同角度拓展分析塑性变形的物理本质,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结合。张鹏[7]以工程实例为导向,列举大量算例拓展学生对塑性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王仲仁[8]研究了洛德应力参数对塑性流动的影响,给出了压力加工在屈服圆柱上的定位依据,从而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陈明祥[9-10]研究了各向同性材料在内变量为标量的前提下,三维主值空间与张量子空间中的流动规律,从深度和广度拓展了塑性力学教学内容。
本文针对塑性力学洛德应力参数这一教学难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课前、课中和课后构建了“三位一体” 课程高阶性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 所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图1 洛德应力参数高阶性框架图
1 洛德应力参数核心概念
高阶性研究,基本概念是核心,基本内容的掌握需要学生课前预习。课前,学生依托东北石油大学塑性力学线上教学平台、学习通APP 预习,观看课程教学资源、完成任务点,梳理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基本知识点内容如下。
依据Bridgman 实验结果,一点主应力状态应力张量σij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平均正应力σm(静水压力),见式(1) 中第一项,它只产生弹性体积的改变,与塑性变形无关;另一部分是扣除平均应力后的剩余部分,为应力偏张量sij,见式(1) 中第二项,它直接与塑性变形相关。
为考察中间应力σ2对屈服的影响,引入洛德应力参数μσ,表示为中间主应力的偏移与三向莫尔圆最大半径之比。图2 为τ轴平移σm后的主偏应力张量莫尔圆,若以M点表示P1P3的中点,则μσ定义为
图2 主偏应力张量莫尔圆
式中,MP1=τmax= (σ1-σ3)/2;MP2=P3P2-MP3= (2σ2-σ1-σ3)/2;S1,S2和S3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偏应力。
由定义式可看出,μσ反映了三个莫尔圆的相对位置关系,它不随σm变化而改变,是与塑性变形有关的物理量,当P2点由P3移向P1时,μσ的变化范围
2 μσ 三方面高阶性研究与实践
2.1 μσ 与应力偏张量不变量的相关性
课中,教师答疑解惑,总结知识点,在此基础上,采用逻辑推理、设问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点的来源及相关性,实现知识点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基本概念展开:μσ与应力偏张量三个不变量具有怎样关系?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进一步定量分析相关性。
应力偏张量Sij是平均应力为零的一种应力状态,若以S1,S2,S3表示主偏应力,则三个不变量表示为
式(7)表明应力偏张量第三不变量J3与洛德应力参数符号相反,具有定量非线性对应关系。
2.2 μσ 影响塑性变形的拓展研究
课中,教师提问,小组讨论,每组5 人,最终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问题研究成果,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塑性变形由应力偏张量引起,μσ是描述应力偏张量的一个特征值。那么μσ如何影响塑性变形?从μσ及应力偏张量的二维表示着手,学生讨论,理论分析如下。
将主应力空间单位矢量向π平面上投影,在π平面上取直角坐标系Oxy,使y轴与σ′2重合如图3所示,此时,主应力空间一点(σ1,σ2,σ3) 与π平面上一点(x,y) 的关系为
图3 π 平面应力偏量的二维表示
将S2=-(S1+S3) 代入式(8) 有
从式(10)可看出S1,S2和S3为2σi/3 在π平面(σ′1,σ′2,σ′3) 轴上的投影,μσ决定了主偏应力状态类型。
2.3 μσ 的工程应用
课后,依托线上教学平台讨论区模块,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生可根据各自关注的专业背景进一步展开,最终以作业形式提交。以本科工程力学专业为例,金属压力加工正是利用金属塑性变形,μσ如何控制金属塑性变形?
表1 9 种应力状态下对应的变形类型
3 结论
本文针对μσ教学难点,构建塑性力学“三位一体”高阶性教学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已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表现在3 个方面:(1) 学生的毕业设计及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度分析、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有较大提高;(2) 2017 和2018 级学生期末成绩通过率分别为92% 和97%,其中综合题得分率接近90%,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度理解能力均得到较大提高;(3)教务系统中的学生评教结果分别为95.21 和95.63,表明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