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女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现状

2021-12-31王丝丝邓玉雪陈小惠陈洁羽

山西青年 2021年24期
关键词:女生宿舍冷暴力人际

刘 薇 王丝丝 邓玉雪 陈小惠 陈洁羽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2015年我国高校男女比例排行数据显示,女生比例占学校50%以上的师范类院校有90所,仅有12所师范类院校女生比例低于50%。而在女生占比普遍较大的师范院校内,近年有关女性师范生宿舍冲突事件屡见不鲜。如2019年3月,桂林某师范学校女生宿舍内,两女生因口角发生打斗甚至升级为流血冲突。同时,伴随师范院校专业认证的深入和教师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师范生的师德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其中就包含了关心集体,团结协作,这要求师范生应该具备基本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因此,从女性师范生的角度探讨师范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具有价值意义。

已有研究表明,女生宿舍矛盾主要表现为小群体现象明显,个别学生无法融入集体,表现异常,长此以往,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等[1],师范类大学生安全感总体水平偏低,其安全感水平与人际关系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2]。因此,处理好人际关系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应该具备情绪控制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但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免费师范生性格内向,与人相处时缺乏信心,这是免费师范生在人际交往中总表现退怯害怕的主要原因[3]。由此可见,部分师范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出心理上的不成熟。因而,调查师范院校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并深入分析该现状调查的结果,总结出女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问题产生的因素特点,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将为构建和谐的师范院校女生宿舍人际关系提供新思路。以上将推进师范生进行有效的人际互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冲突,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宿舍人际氛围,进而提升师范生的基本素养。

一、调查方法的形成与样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问卷对象: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四川省某师范院校5个女生宿舍楼,从大一到大四的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取样,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同时通过线上分发问卷收集可靠数据。共回收问卷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05份,问卷有效率为90.2%。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分布情况

访谈对象:本次研究以辅导员为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在访谈中,主要获得从辅导员的角度对该校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整体现状和分析信息。

(二)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运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以下内容。

二、师范院校女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范院校女生宿舍人际关系整体状况

对师范院校女生宿舍满意度和融洽度的调查发现,调查对象整体满意度较高,宿舍融洽度较高,但仍存在部分不满意和发生宿舍冲突的情况。据调查,87.2%的学生较满意当前宿舍,2.6%的学生较不满意。在宿舍融洽度方面,88.2%的学生认为宿舍比较融洽,3.9%认为宿舍存在冲突现象,有18.1%的学生处于中立情况。不过需注意的是,虽然对满意度与融洽度打分低的群体占比相对较低,但不可忽视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其中带来的人际隐患,多数严重冲突事件易发生在此类人群,见表2。(满意度: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还行;4=满意;5=非常满意;融洽度:1=非常融洽;2=融洽;3=平淡;4=偶尔有冲突;5=矛盾激烈)

表2 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

(二)影响宿舍人际冲突的主要因素

1.冷暴力是影响宿舍冲突的重要因素

在分析引发师范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来源时发现,87.9%的学生认为冷暴力对引发宿舍冲突的影响程度较高,同时通过对辅导员进行访谈发现“冷暴力”词汇出现频繁,由此得出冷暴力是引发宿舍人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马辉(2012)的研究也指出,在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上,宿舍小团体和冷暴力行为现象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4]。而本研究的冷暴力,指的是言语攻击下设的冷暴力,以冷嘲热讽或不闻不问为表现形式。在宿舍人际关系中更多地采取以上行为的师范生,可从侧面看出,其自我个性意识较强,缺乏担当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漠不关心他人感受。除此之外,缺乏主动与舍友沟通的魄力。长此以往,内心积蓄众多不满情绪,未在第一时间淡化矛盾,日积月累,舍友彼此间的互信感被消磨,带给彼此的归属感已然消失,矛盾不断深化,以致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爆发。

2.小团体、性格以及作息卫生习惯为主要引发因素

学生选择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因素中,本研究调查发现,小团体占77.4%、性格占77%、作息卫生习惯占66.9%、价值观占66.6%、利益竞争占50.8%。由此得出小团体、性格以及作息卫生习惯为主要引发因素。小团体在人际关系中,引发了宿舍裂痕,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出现隔阂,隔阂促进矛盾的加深,使得宿舍人际冲突蓄势待发。性格在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因素中占比较高,同时,“性格”在访谈中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由此得出性格是引发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不同群体的作息、卫生习惯有所差异,也易引发宿舍冲突,由调查可推断出,该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在某种程度下缺乏体谅、包容他人的能力,才使宿舍人际冲突发生。

综上所述,在师范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中,冷暴力、小团体、性格和作息卫生习惯等影响因素不可忽视。同时,结合访谈得出,师范生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矛盾有内隐性的特点,师范院校女生需要通过处理宿舍人际关系等问题掌握情绪调节和沟通的有效方法的观点。

(三)冲突解决方式的表现

1.内部解决策略:倾向主动沟通方式,但仍存在被动解决现状

本研究发现,该校师范生面对宿舍人际关系冲突时更多地选择积极主动的沟通。从师范生的基本素养培养中,着重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语言沟通表达等作出相应的要求,以及其未来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这也需要其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以上是该校师范生选择主动沟通解决宿舍人际冲突的核心原因之一。但也不可忽视存在少部分师范生被动解决宿舍人际关系的现象,选择从不积极主动处理宿舍问题的占6.6%,偶尔选择的占19.7%。此外,师范院校女生总体上在不认可争吵方式解决宿舍矛盾层面达成了共识,选择经常和总是通过吵架解决宿舍矛盾的女生总共仅占11.8%。除去外在因素,更多的是由个人性格内敛、惰性过大等原因造成,这更是本次研究的价值核心所在。挖掘这小部分师范生被动解决宿舍人际冲突的实质原因,并基于此,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提升其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在之后的教育工作中加以运用,更好地践行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

2.外部解决策略:倾向自主解决问题,较少选择借助外力

调查显示,31.2%的师范生不愿意借助外力来解决宿舍人际冲突问题,如,辅导员介入或调配宿舍等,更多地愿意相信自己的人际处理能力,具备一定的主动性。同时,一定程度上可得出,师生关系的疏离感较强,警示着我们后期也需关注师范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

研究还发现,50.2%的师范生愿意通过课程学习,将学习的相关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由于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要求能独立或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倾向求助外援。并且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职业性质的要求下,需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生愿意主动预防和解决宿舍冲突,通过有效方式获取人际处理的知识和方法,较少倾向寻求帮助和外界的直接干预。值得探讨的是,如何提升女生宿舍人际处理能力、如何加强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和解决宿舍冲突。

三、师范院校女生宿舍人际问题预防及解决建议

(一)课内开设课程

在相关课程开设方面。建议根据院校及专业学科特点,有选择性地为学生增设高效沟通、女性心理辅导等相关课程,为学生创设提供人际交往的学习机会。第一,有效沟通能力较弱,冷处理方式严重,“不沟通”“不知道如何沟通”问题较多。因此,建议为学生增设高效沟通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第二,当前我国师范院校女生占比基本多于男生。因此,考虑到女性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对社会关系更敏感、对同伴更有依赖性和对情绪问题更具内隐性等特点,建议在课程上增设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有利于女生加强自身认识、增进人际交往能力的课程。第三,由于我国师范院校有定向师范生、免费师范生等培养计划,基于此类师范生未来就业地区的民族文化考量,学校还可增设民族学、宗教学等促进此类师范生在未来工作中人际关系问题处理的能力培养。

(二)课外实践

在相关活动开设方面,建议根据院校及专业学科特色,在学生群体中组织开展团建活动,为学生创设提供人际交往的实践机会。首先,学校可以鼓励校内社团和组织对不同领域进行团体单位的比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其次,高校可以适当降低大型活动场所的申请难度,鼓励学生群体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开展团建游戏。再次,师范院校可以在师范生的实习见习的特殊阶段开展加强人际关系技巧的相关讲座和培训,以解决实习见习期突发的人际关系问题。

最后,课程理论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实践的提升,人际交往的实践应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化人际交往相关的课程理论。

猜你喜欢

女生宿舍冷暴力人际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家庭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遭遇冷暴力,如何“有效”应对
女生宿舍的高能日常
理想中的女生宿舍VS现实中的女生宿舍
搞好人际『弱』关系
你的冷暴力会耗尽我所有的爱
遭遇配偶冷暴力,你会依法维权吗?(一)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
卖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