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气滞血瘀型痤疮瘢痕30例临床观察
2021-12-30柯立芝
柯立芝
痤疮(acne)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每个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发病率居高[1]。痤疮瘢痕是痤疮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容颜,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对生活及社交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目前,临床痤疮瘢痕的治疗主要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通过热凝固和热剥脱形成微创小孔,微创小孔与孔间正常组织产生热桥接,启动皮肤创伤修复机制(炎症阶段、增值阶段、重塑阶段)并产生大量胶原蛋白,促使真皮框架结构重建,痤疮瘢痕得以抚平[2-3]。祖国医学在治疗瘢痕增生方面历史悠久,常通过化瘀、活血、行气等,以改善面部瘢痕增生[4]。本文选本科门诊2018-2020年60例痤疮瘢痕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门诊2018-2020年60例痤疮瘢痕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5]痤疮瘢痕诊断标准及文献[6]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皮损坚硬,色淡红或正常皮色,或有痒痛。舌质多暗淡,苔白腻,脉沉缓;(2)病变位于面部,且皮损稳定半年以上;(3)痤疮Pillsbury分类为Ⅲ、Ⅳ型。排除标准:(1)孕妇、哺乳期妇女;(2)瘢痕体质;(3)凝血障碍;(4)明显活动性痤疮皮损3个月以上;(5)单纯疱疹病毒感染;(6)光过敏;(7)皮肤恶性肿瘤。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8~30岁,平均(23.00±1.53)岁,病程2~8年,平均(5.01±0.47)年,Fitzpatric皮肤分型Ⅲ型15例,Ⅳ型15例;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20.16±5.13)分。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30岁,平均(25.7±1.32)岁;病程3~8年,平均(5.43±0.63)年;Fitzpatric皮肤分型:Ⅲ型14例,Ⅳ型16例;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18.96±3.63)分。治疗组Fitzpatric皮肤分型Ⅲ型15例,Ⅳ型15例,对照组Fitzpatric皮肤分型:Ⅲ型14例,Ⅳ型16例。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情且同意本研究方案,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后都配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祛疤颗粒(华润三九药业,方药组成为:三棱 9 g,莪术 9 g,海藻 9 g,昆布 9 g,川芎 9 g,丹参 15 g,桃仁 10 g,苦参 9 g,姜黄 12 g,浙贝母 12 g,煅牡蛎 15 g),2 次 /d,1包/次,服药1周,治疗1个疗程1周,间隔2个月后再治疗1周,2次/d。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仪KL型(武汉金莱特激光公司),功率W波长10.6 μm,微脉冲能量 10~100 mJ,脉宽 <1 ms。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需面部清洁,涂抹复方利多卡因(紫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66)并覆盖密封的敷膜1 h,后使用点阵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微脉冲能量为20~60 mJ,点阵覆盖率为9%~25%或能量密度为14~22 J/cm2,治疗区域为方形或圆形。两组患者在点阵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后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康合素,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99),1 次 /d,共 7 d。治疗 1 个疗程 7 d 后间隔2个月再次治疗1个疗程7 d。激光治疗后两组患者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创面愈合后注意防晒、保湿,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 轻度瘢痕(红斑、轻度盘状萎缩、色沉):1~10个1分,11~20个2分,大于20个3分。中度瘢痕[中度盘状萎缩、浅厢车样、浅基底冲压状小瘢痕(直径<5 mm)浅而大的萎缩性瘢痕]:1~10个2分,11~20个4分,大于20个6分。重度瘢痕:较深且基底普通的冲压状小瘢痕(<5 mm,深厢车样),较深且基底特殊的冲压状小瘢痕(<5 mm,冰锥样),真皮线状或沟槽状瘢痕,深大萎缩性瘢痕,1~10个3分,11~20个6分,大于20个9分。丘疹性增生瘢痕:1~10个2分,11~20个4分,大于20个6分。瘢痕疙瘩、增生瘢痕:面积 <5 cm26 分,5~20 cm212 分,面积>20 cm218 分[7]。
1.3.2 DLQI 两组治疗前后对DLQI进行评定。DLQI是国际公认的皮肤病生活质量影响指数评分标准,主要包括社会活动、工作学习、自我感觉、人际关系、日常生活及治疗情况,分值为0~30分,其中0分表示完全不受影响,30分表示非常受影响[8]。
1.3.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1个疗程7 d后间隔2个月再次治疗1个疗程7 d。第2个疗程后2个月判定疗效。治愈:瘢痕变平或消失,自觉症状消退。好转:瘢痕缩小30%以上,或变软变平,自觉症状减轻。未愈:瘢痕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9]。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22/3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2.2 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差异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差异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治疗组(n=30) 20.16±5.13 9.66±2.00 -4.56 0.001对照组(n=30) 18.96±3.63 14.00±2.25 -4.81 0.010 t值 1.45 5.72 P值 0.146 0.010
2.3 两组治疗前后DLQI比较
两组治疗后DLQI评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DLQI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DLQI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治疗组(n=30) 17.26±5.15 3.21±0.75 15.20 0.001对照组(n=30) 17.18±5.21 5.23±2.11 12.00 0.001 t值 0.75 -5.05 P值 0.665 0.001
2.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点阵激光治疗是利用激光在皮肤上打出均匀小孔,促使皮肤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达到换肤效果,该技术能够保留部分的正常皮肤,因此患者的恢复较快[10],接受度高。痤疮瘢痕患者激光治疗后给予中药祛疤颗粒口服,协同抑制瘢痕增生,防止瘢痕复发,并且明显减少激光术后皮肤的红肿、感染及色素沉着;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祛疤颗粒联合点阵激光对于治疗痤疮瘢痕安全性良好,能够改善患者激光治疗的疼痛、红斑等症状,减轻色素沉着,缩短结痂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瘢痕在中医学称为“蟹足肿”,主要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祛疤颗粒方中海藻、昆布、浙贝母、生牡蛎共为君药软坚散结,三棱、莪术、丹参、川芎共为臣药活血化瘀,苦参为佐药清热燥湿止痒,姜黄为使药行气破瘀、通络止痛,载药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软坚祛疤之效。现代研究显示:痤疮瘢痕的发病机制跟局部的炎症及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11]。丹参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刺激胶原合成,改善局部血流循环,同时可抗菌消炎[12]。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修复,并通过抗氧化和抗纤维化抑制瘢痕的增生。另外姜黄素对于模式生物斑马鱼有抗血管增生的作用,从而起到抗肿瘤、抗增生的作用[13]。
两组治疗前后痤疮瘢痕评分差异及DLQ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综上所述,中药祛疤颗粒联合点阵激光对治疗痤疮瘢痕效果优于单纯点阵激光组,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