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2021-12-30刘冬冬
刘冬冬
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曲霉菌致病,该病患者大多存在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可见于短时间内抵抗力下降的健康人群[1-3]。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真菌性鼻窦炎发病多从单侧鼻窦开始,以上颌窦最为常见,并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累及蝶窦、筛窦等[4-6]。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多表现为长期鼻塞、流涕,部分患者可出现鼻部附近软组织肿胀、疼痛,严重者会压迫视神经,造成患者视力障碍,病情进展迅速的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会出现颅内高压、意识模糊、癫痫等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医疗干预会导致死亡[7-8]。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鼻内镜手术对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鼻内镜手术可以清晰直接地显示患者的鼻腔状态,可以通过将患者病变组织及病灶彻底切除达到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后一般都需要配合抗真菌药物治疗,以及通过鼻腔冲洗维持良好的鼻部卫生情况,来提升手术治疗有效率[9-11]。基于以上背景,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鼻内镜治疗,试验组在鼻内镜治疗后采用地塞米松进行鼻腔冲洗,探究鼻内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纳入标准:(1)确诊为真菌性鼻窦炎;(2)存在鼻塞、流涕等相关临床症状;(3)临床资料完整;(4)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排除标准:(1)有其他系统性疾病;(2)对相关治疗药物过敏;(3)近1个月有相关治疗;(4)妊娠期或哺乳期;(5)病情急剧恶化;(6)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1~62岁,平均(44.28±5.14)岁;病程1~7年,平均(3.26±1.03)年。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62岁,平均为(43.72±5.22)岁;病程1~7年,平均(3.14±1.12)年。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鼻内镜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麻醉后彻底清除患者病灶及周围病变组织。试验组在鼻内镜治疗后采用地塞米松(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1211)进行鼻腔冲洗:患者取坐位并低头,将冲洗液喷头放置于一侧鼻孔,清洗液从另一侧流出,对侧鼻孔操作同上,2次/d。对照组在鼻内镜治疗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操作同试验组,2次/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鼻腔通气功能良好,无其他不良合并症;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得到改善,无其他不良合并症;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和鼻腔纤毛传输速度。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6(IL-6)。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和鼻腔纤毛传输速度比较
试验组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早于对照组,鼻腔纤毛传输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和鼻腔纤毛传输速度比较(±s)
表2 两组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和鼻腔纤毛传输速度比较(±s)
组别 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d)鼻腔纤毛传输速度(mm/min)试验组(n=50) 55.28±3.82 7.42±1.32对照组(n=50) 79.19±5.22 6.05±1.12 t值 26.137 5.595 P值 0.000 0.000
2.3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试验组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
组别 hs-CRP(mg/L) TNF-α(mg/ml) IL-6(ng/L)试验组(n=50) 4.21±1.04 2.12±1.02 66.34±4.51对照组(n=50) 6.73±1.52 3.25±1.10 82.31±5.07 t值 9.675 5.326 16.641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真菌性鼻窦炎十分常见,该病复发率极高,而且由于该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的鼻塞、流涕症状,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12]。目前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主要治疗方式就是鼻内镜手术,该手术能够彻底地将患者病灶和病变组织切除,改善患者鼻腔形态,能够极大地恢复患者的鼻部功能,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13]。但是鼻内镜手术在起到明确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鼻腔黏膜造成损伤,患者鼻腔内部会无法避免的形成大量血痂和纤维素膜,所以在鼻内镜术后需要进行合理的鼻腔清理、引流及药物治疗,促进患者鼻腔黏膜和组织的恢复,巩固手术治疗效果[14]。目前大部分鼻内镜术后患者都会进行鼻腔冲洗治疗,清理鼻腔分泌物,能够有效地降低鼻窦炎的复发率,促进患者鼻腔黏膜的恢复[15]。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鼻内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说明对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试验组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早于对照组,鼻腔纤毛传输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说明鼻内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以促进患者鼻腔黏膜的恢复,加快患者鼻部功能的恢复。试验组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地塞米松鼻腔冲洗不仅能够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也能够减轻患者鼻腔炎性反应,能够根本性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曲霉菌在潮湿缺氧的环境下会大量繁殖,属于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时,对体内病原体的抑制下降,曲霉菌就会大量繁殖,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对患者鼻腔造成破坏[16-18]。本次研究在鼻内镜术后采用地塞米松鼻腔冲洗能够减轻炎性反应,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鼻内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病情,建议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