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图书馆的应急服务

2021-12-30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3期
关键词:馆员应急师生

朱 荣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抗疫形势十分严峻。这次疫情的特点主要集中表现为:感染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为了保障师生安全和配合疫情防控,全国各学校均采取了延迟开学的措施。

2021年,国内部分省市又相继发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同时,境外输入性病例不断增加,加上全国人员流动性大,造成疫情防控压力不断加大。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有效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图书馆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的原则,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度,加强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细化了图书馆管理和人员管控方案,加强馆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但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图书馆不仅要完成应对突发疫情的各项防控准备工作,还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日常管理工作。

1 高校图书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疫的努力下,国内疫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但国内零星发病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要时刻清醒认识,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对疫情防控工作常抓不懈。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服务中心,应积极主动地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在“举国抗疫”的大背景下,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应急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图书馆彰显自身价值、提高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功能、完善自我管理的机会。在这次疫情中,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作为学校信息中心在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保障广大师生在疫情环境下对信息资源的各项需求,在数字资源、信息资源、线上服务、资源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而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在疫情闭馆期间延续各项服务功能,做到闭馆不停馆,将各项服务传递到每位师生,为广大读者提供完善和强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值得探究的课题。

2 高校图书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大多数图书馆因缺少应对疫情的方法和经验,一开始显得比较被动,能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就是在疫情期间闭馆,导致纸质书籍流通量为零,限制了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综合服务。同时,高校图书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2.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短板

疫情的暴发促进了图书馆在数字资源、计算机网络、信息共享等诸多方面的建设工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如何才能进一步推进图书馆电子资源、数字信息资源、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走合理布局、联合建库、3D数字动态建库、虚拟网上书城、智能建库、4维建模共享等道路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2.2 高校图书馆建筑存在安全隐患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是对全校师生开放的公共服务机构,建筑空间比较密闭,普遍采取独立且不易被打扰的空间环境设计。图书馆硬件设施主要有书架、阅览桌、座椅、电子阅览设备等,然后就是大量的纸质书籍等各类资源。学生的阅读主要集中在阅览区域,人员密集,且相处时间比较长,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有空调的书库相对比较封闭,通风性差,存在着较大的疫情防控安全隐患。

2.3 馆员自身防护的难点

高校图书馆馆员在服务过程中与学生、书籍、借书证、阅览桌、阅览椅、书架等人或物经常密切接触,不能及时消杀的情况下会增加疾病感染的风险。同时,一些学生违规在图书馆吃零食,导致阅览桌上到处是吃剩的垃圾,加上空调开放,通风换气不良,又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便利,从而增加了馆员自身安全防护的困难。

3 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方向

3.1 加强资源服务保障能力

高校图书馆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体,多种资源形式并存。纸质资源主要包括图书、报刊、特种文献资料、档案、图谱等。重大疫情期间,纸质资源流通受到限制,有关网络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等数字资源的重要性得到凸显。但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数字资源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广大读者的需求。 3D数字库、虚拟网上书城、智能人机互动平台、4维动态交互平台是目前疫情防控时期图书馆急需的信息资源。图书馆需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力度,从而进一步满足广大师生线上学习的需要。同时,图书馆要不断完善知识导航平台,为推广数字信息资源做好服务工作。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通过主动加强采购数字资源,有针对性地扩大了数字资源的覆盖面,同时,还创造性地制定了疫情防控环境下新的合作模式,邀请出版社、供应商联合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库,全部数字资源在疫情期间免费开放、最大限度实现共享,为广大师生不接触式授课和学习提供便利和保障。今后,图书馆还要不断完善数字资源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图书馆面对重大突发疫情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图书馆技术人员要不断完善3D数字库、虚拟网上书城、智能人机互动平台、4维空间动态交互平台等内容的建设,全面提高图书馆应急服务保障能力。

3.2 强化疫情期间应急服务防控制度的建设

为保障高校图书馆疫情期间的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和完善应急服务防控制度。依据《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城市安全应急条例》等,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面对重大卫生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和疫情防控制度。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完善图书馆各项制度建设,把应急防控放在第一位,组织馆员开展联防联控,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将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牢牢控制疫情的源头,规范全部防范流程。

图书馆要根据上述制度,时刻做好防护、通风、消杀、人员登记、测量体温等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员“扎堆”。工作人员要面向师生加强图书馆疫情防控制度的宣传解读工作,寻求理解和配合,以维护图书馆正常运转秩序,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学习场所。

3.3 图书馆疫情防控期间服务模式应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要适应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大环境的变化需求,积极推动网上办公,并调整疫情期间的工作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在线服务。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为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助力学校学生“停课不停学”,还要持续推进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基于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高校图书馆不断开通微信、微博、QQ等线上服务途径,为师生提供服务。

高校师生可以通过在线服务,完成网上借还书、线上购书等工作。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面向师生提供线上文献信息资源推广、线上学科服务、线上讲座、线上科研、学术交流等服务。图书馆还应不断完善3D数字资源、虚拟网上书城、智能人机互动平台、4维空间动态交互平台等现代化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保障系统。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目前正在探索“网上网下,查阅推荐,因人荐阅”的开放式服务模式,使学院师生在图书馆内外无障碍阅读和研修。结合线下校图书馆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期刊阅览室、数字资源种类齐全的电子阅览室、优雅的沙发区、专升本学习专区、红楼梦主题展馆等多样化服务专区,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把图书馆拓展成广大师生疫情期间学习的“第二课堂”。

由于高校师生来自五湖四海,为避免师生交叉感染,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调整传统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空间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线上无接触云服务。图书馆要提高在线参考咨询服务能力,多样化宣传应急防控知识,推出在线综合信息咨询服务和数字资源服务。同时,利用网上平台组织读书兴趣小组,开展疫情防控专题知识竞赛、朗读小视频比赛等活动以及推研动态教育等。

图书馆学科馆员要增加应急防控科普知识的教学,分批次对大学生进行疫情防控科普知识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可以有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常识、预防及自我保护,突发事件紧急处理常识,推研模拟体验等。目前,高校图书馆还要不断完善图书馆网站建设,将移动图书馆、读者服务系统、微信服务、知识检索系统等内容进行充分整合,提供多样化、综合化服务,提高线上服务的效率,同时为未来图书馆的构建做好铺垫。

3.4 为广大师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一场疫情改变了图书馆服务的模式,原本有节奏的工作生活安排被强制按下了暂停键。教师和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被疫情影响,只能居家生活和学习,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灵层面,因此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和数字资源。

大家目睹了疫情造成的破坏和给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或多或少会给内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图书馆应以心理指导老师为骨干,组织心理服务小组,在疫情期间,努力传播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做好心理疏导,传播爱的力量,以保障师生的心理健康。

3.5 创新馆员服务内容

图书馆馆员负责书籍的推荐、借阅、还书、上架、咨询等服务工作。所以,馆员是图书馆抗疫的第一线。因此,馆员中的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众志成城、凝心聚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保障。

在疫情防控期间,负责咨询服务的馆员每天线上接待许多读者咨询,为他们答疑解惑,聆听读者反馈的信息和意见。图书馆要及时记录并反馈读者的意见,对读者的爱好、兴趣、信息行为等进行数据分析,根据高校学生需求,为学生提供精准化的信息推送服务。馆员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实用、高效的服务。

4 结束语

随着高校图书馆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图书馆服务要本着开放、协调、共享、共建、创新的发展理念,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深化特色服务,切实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贯彻新服务理念,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馆员应急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