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地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育人研究

2021-12-30汪亚云

科学咨询 2021年40期
关键词:三下乡艺术类学院

汪亚云

(吉首大学 湖南吉首 41600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社会服务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1]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作为地方高校的艺术类学院,是湖南西部及武陵山片区办学最早、实力最强的音乐舞蹈领域人才培养的摇篮,秉承“崇德尚艺,传承创新”的院训,坚持“学术相长,立艺立人”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信仰坚定、素质全面、敢于创新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学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整合各方资源,积极组织学院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达到实践育人的成效。

一、“三下乡”实践育人现状

每年暑假,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都会参加由吉首大学团委组织的校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负责艺术文艺服务的内容。从2019年7月开始,音乐舞蹈学院根据学院和相关政府的需求,正式成立了音舞之声志愿服务团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一)“三下乡”的内容

第一,普及艺术教育。学校、学院暑期“三下乡”的地点多为湘西本地或武陵山片区的贫困偏远村镇,当地学生所受的艺术教育有限,能享受的艺术资源有限。通过前期调查,学院学生们积极整理艺术资源、准备教学素材,将艺术课堂带到社会实践的地点(矮寨联团村、保靖新码村、古丈翁草村、贵州江口村等),进行艺术教育,普及音乐舞蹈知识,播撒美育种子,让看似遥不可及的艺术以支教的形式走进寻常村寨。

第二,开展调查研究。古丈县翁草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山村,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214户844人。截至2017年12月底,已脱贫18户99人。调研组的志愿者们共走访调研106户人家,对其村情、旅游业发展情况、传统文化(苗歌、苗绣、婚俗、苗拳、苗鼓)传承发展情况、教育现状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了《翁草村苗绣的传承与发展》《关于翁草村旅游业该如何发展的报告》《关于苗歌的调研报告》《传统文化发展视角下经济文化扶贫政策的重要性——古丈县翁草村调查报告》等8篇调研报告。

第三,编排艺术作品。一档综艺节目的宣传使得翁草村的旅游业成为除农业、种植业外的第三产业。根据其发展需要,学院学生运用专业舞蹈知识,整合苗寨特色艺术资源,为苗寨乡亲教授迎宾鼓,编排采茶舞和彩带舞等文艺节目,用音乐和舞蹈给寨子带去艺术活力。这些节目都是用于乡村迎宾晚会上的演出,不仅传承了苗族文化,也推动翁草苗寨的旅游开发,客观上为乡村艺术文化发展做贡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二)“三下乡”的特点

第一,对口帮扶。团队指导老师通过前期调研、协调,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按需组队,配备优质的服务人才,注重突出专业特色。第二,充分准备。团队学生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准备好基本素材,并深入当地百姓中,对其已有的艺术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呈现最好的作品。第三,全程指导。团队配备了专业指导老师,一方面指导学生全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完成艺术作品的创编,保证了团队的安全和作品的质量。

二、“三下乡”育人实效

周雯(2019)指出,“三下乡”活动是高校诸多社会实践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2]景耀强(2018)认为,“三下乡”活动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具有特色的实践育人方式,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更加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3]从学生、高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来看,地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产生了突出的育人实效。

第一,学生层面。一方面,学生的思想政治受到洗礼。艺术类大学生具有较鲜明的特性,“三下乡”社会实践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民族感情、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实践,课堂理论得到了印证和转化,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创作灵感、提升了专业技能;同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交际能力、操作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第二,高校层面。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从第一课堂转向第二课堂,有利于学校学院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思政观”融入术科专业实践体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4]通过实践,师生汲取了民族艺术的养分,极大充实了第一课堂教学,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创作源泉。

第三,社会层面。一方面,有利于本土民族艺术的传承。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地点均在当地少数民族村寨,通过编排民族艺术元素丰富的健身操、《采茶舞》《彩带舞》、迎宾鼓,通过对服务对象所在地的民族艺术资源的调研,本土民族艺术得以传承,为高校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高校艺术生的社会实践带来了优秀的人才和艺术资源,有利于当地艺术资源的整合开发,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艺术指导,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助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艺术类大学生对“三下乡”的参与度不够。从实际来看,95后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对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兴趣缺乏,真正参与到实践中的同学只占全院学生的很小一部分,这就使优质资源的遴选受到了限制,可能会影响实践成果的质量。

黄钰晶、冯基聪(2017)认为95后艺术生具有政治信仰认识模糊、以自我为中心、重技法轻理论、易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等特点。[5]因此,他们对于此类公益性实践项目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而实践内容的相对单一也影响了学生加入其中的兴趣。

第二,团队所得到的支持不够。一方面,专业教师的参与度不高。在对接、组织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辅导员老师独当一面,专业教师未全程参与其中,仅在活动中期给予一定的指导,这降低了实践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当地政府仅在接洽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需求,对于团队的住宿、场地、人员组织等方面做得不够,未提供相应的保障。

学院层面的不够重视是导致专业教师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从整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学院还未将实践教学等第二课堂的比重提升到与第一课堂比肩的位置。实践育人体系的不健全也导致对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从当地政府的角度来看,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快速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比较现实的目标,而对“三下乡”社会实践及其长效育人机制认识不全面,加上学院方面与之沟通不够,共同导致了当前的局面。

第三,实践育人成效不显著。时长太短、经验不足、经费欠缺等是造成实践育人成效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出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学院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时间是一周左右,基本上能够完成既定的实践目标,但除此之外的成果甚微。学院以艺术类实践为主要内容,组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经验太少,可借鉴的经验不足,出现的问题缺少参考,客观上会影响育人成效。学院暂未设立“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学校能给的支援有限,加上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欠缺,有限的经费能支撑的活动时长相当有限。

(二)提升“三下乡”育人成效的对策

要提升“三下乡”实践育人的成效,学校学院层面可以从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加强专业教师的指导、健全志愿服务奖励体系、设立实践育人专项经费、建立长期实践基地、总结成功经验、加强宣传力度等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6]学校学院应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提升实践育人等第二课堂的地位,合理规划,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为“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的实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7]

第二,加强专业教师的指导。实践育人既是第二课堂,自然少不了专业教师的指导。将专业教师纳入实践育人体系中,建立考核机制的同时强化奖励措施,畅通教师的晋升渠道,让专业教师在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同时,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走进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养分,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8]

第三,健全志愿服务奖励制度。艺术类大学生对“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参与度不够一方面是因为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有所欠缺,思想觉悟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奖励机制的不健全也让部分不坚定的学生持观望态度。健全志愿服务奖励制度,将志愿服务成果认定纳入第二课堂考核体系中,保障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的学生权益。

此外,活动结束后总结实践育人的成功经验、召开经验分享会,对实践成果进行及时、有效宣传都能起到提升“三下乡”实践育人成效的作用。[9]

“三下乡”活动从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距今已二十几年。“三全育人”、实践育人等理念提出后,经过各方努力,“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更加显著。鼓励那些立志成为信仰坚定、素质全面、敢于创新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地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加入其中,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光热,意义重大。诚然,地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育人还存在诸多不足,但通过学生、高校、社会等多方联动,该体系会日臻完善并惠及越来越多的学生。[10]

猜你喜欢

三下乡艺术类学院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海盗学院(12)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