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微生物生态肥料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2021-12-30石元亮杨志阁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9期
关键词:农作物肥料土壤

石元亮,李 铭,杨志阁

(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2.内蒙古辽中京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200)

从古到今,土地及土壤本来就是人类生存和农耕生产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但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不法分子的利欲熏心,为了高产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在施用化学肥料及化学农药时的不科学、不合理等现象,导致土壤的本身所拥有的一些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土地的板结、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后果。给国家的粮食安全、人口与健康、环境等问题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作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微生物肥料的出现、使用和推广,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科学技术研发不断革新的必然结果。

土壤在加入微生物肥料以后,微生物肥料中的好氧菌、厌氧菌等微生物益生菌群,通过调节土壤pH值,从而降低土壤酸碱度,进而使土壤中的一些有害重金属的毒害降低,甚至肥料中的微生物菌还会将重金属固定和吸附,促使土壤中活性重金属变为有机结合态,形成过滤层和隔离层,这样阻碍农作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从而避免了土壤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所吸收,损害人类自身的健康。

1 我国微生物肥料研究和发展的现状

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在微生物肥料这方面的开发研究、生产实践已经有70多个年头,从固氮菌到活磷菌甚至到硅酸盐细菌的研发,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产品不断的深入人心,人类对微生物肥料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从而促使微生物肥料产业形成良性循环,迎来了发展的蓬勃时代。

①依据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目前发展的数据和态势可得出,微生物肥料产业已经成为生物经济产业和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了一席之地。②在我国科学合理的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成。目前我国已建立由通用标准、安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技术规程5个层面近30个标准组成的中国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框架。③微生物肥料的核心企业群也已经基本形成,闭环产业链条也已经初步形成。

2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优点

2.1 发展微生物肥料产业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微生物肥料是把无机营养元素、有机质、微生物菌有机结合于一体的一种肥料。体现了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等肥料的综合效果,是解决土壤板结现象,修复和调理土壤,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病虫害发生,增强农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农作物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有效途径。既能做到化肥减量施肥,又能达到增收增质的目的。

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内含多种功能性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疏松、绵软,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对盐碱地、黏土地、沙土地具有良好的改良增产作业。

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现有盐碱地333.33多万hm2,呼和浩特市约有33.33万hm2。其中,可耕种的盐碱地约20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0%。内蒙古巴彦淖尔、赤峰的格日僧等地区有大面积农业盐碱土壤,土壤盐碱化问题十分严重。通辽市盐碱地面积为12万hm2,主要分布在科左后旗、扎鲁特旗、开鲁县和科左中旗。内蒙古设施农业面积超过10.67万hm2,其中,赤峰地区有设施农业7.33万hm2,平均每3年就得换一次土,不仅浪费严重,还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2.2 产生植物激素,促进作物生长

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在其发酵过程中以及在和土壤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激素等植物激素类物质,产生的这些物质和作物的根系接触以后,会加快刺激作物从而促进作物生长,调节作物的新陈代谢,则会起到增量增产的效果。

2.3 营养全面,肥效持久

微生物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钾、氮、磷及一些微量元素。作用机理为其中的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活动,可不间断的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从而促使肥料效果可以保持持久性和稳定性。农作物在施用肥料以后,在肥料效果方面可以保证时效、速效、长效相结合,无机元素与有机养分相结合,比单纯地采用化肥的施肥效果更佳全面、科学、持久。

2.4 增强农作物抗病、抗旱能力

给农作物施用了微生物肥料之后,农作物的根部含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同时这些微生物还在不断地生长和繁殖,从而促使在农作物的根际形成了优势的菌群,这一菌群不仅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还能抑制根部其他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起到阻抑病原菌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和减轻作物病虫害的功效。而且微生物肥料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和腐殖质,可根据植物所需调节其气孔的开放程度。它们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协同作用,能够提高作物的综合抗逆能力。

3 微生物肥料发展前景预测

根据有关实验可知,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可将化学肥料使用量降低35%~50%,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微生物肥料总产量(包括生物有机肥)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经过逐年的发展,总产量仍会不断上升,市场容量仍然不饱和。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肥料的品质还会得到提高,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高品质的产品会带来高效的收益,从而会促使各农业合作社和大农场的思维会逐渐转变,也会越来越接受和认可微生物肥料,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也会更加符合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随着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深入人心,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及生产无残留农产品不断地得到政府补助与大面积推进,而一些检测不达标以及品质不过关的农产品,则不断受到农业农村部以及各省市农业执法部门的制裁。所以说,在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品的肥料中,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这些主要品种,还有着一浪接一浪的前景。同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推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以及出口基地也将会有更加迅速的发展,因此对微生物肥料的需求量也将快速增长。

微生物肥料的出口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入世贸以后,我国在全世界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我国的好多产品逐渐地被世界所认可,因此一些微生物肥料的新品种,如微生物有机肥、液体微生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各种各样的产品也正在逐步被其他国家所认可,微生物肥料的国外市场也在逐步打开,我国也将迎来微生物肥料产业的盛世。

总之,微生物肥料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独特性能,既能活化土壤,提升肥效,又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失的产品。同样,微生物肥料功能多样,能够充当分解者、转化者和生产者。

今后,为进一步促进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及其在耕地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农业上的应用,大量的科研人员仍需克服各种困难,加强加大对微生物肥料方面的开发研究,对一些难以攻克的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共性问题,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联合各国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通过产学研的模式从研究刺激和调节植物生长机制机理,开展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土壤肥力、预防病虫害发生等规律的研究,研究开发微生物生态肥料生产工艺,开发颗粒、粉剂、液体等不同类型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从而进一步为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猜你喜欢

农作物肥料土壤
掺混肥料生产工艺的改进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菠菜用肥料要谨慎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土壤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