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后县属中职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30黄旭东
黄旭东
(甘肃省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礼县 742299)
一、资源整合后县属中职学校中层干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层面培养严重缺失
资源整合后,县属中职学校根本不重视中层干部的培养。为求岗位稳定和工作顺畅,其维持原有的人员安排和运行模式。当原有人员调离,需要补充中层干部时,学校采取部门推荐,学校任命,既没经过常岗前教育,又没有经过校内培训、匆匆上岗的形式。这些上岗人员还没有试用期。在“只能上不能下的用人”环境下,这势必会造成一种错觉,使上岗者认为自己是能力强的、是领导看得上的,是佼佼者,有点飘飘然,自以为是,甚至不尽义务,只谈权利,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更谈不上奉献精神,有时对学校的安排执行打折扣,甚至敷衍不执行。部门为了工作有人做,不影响人际关系、破坏“畸形的和谐”,造成工作疲软,执行不力。这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1]
(二)中层干部层面自我修养不高、错位严重
每个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问题,尤其是中层干部的能力结构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进度。中层干部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实践中发现,县属中职学校中层干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忽视教师这一基本角色。在提倡全员育人的今天,就学校而言,校长也好,教师也罢,最基本的身份都是教师,本应该承担教师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在做好这个角色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组织管理工作。资源整合后,县属中职学校有一部分中层干部认为学校教师多了,自己可以轻松了,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认为自己是管理者,重点强调管理工作,忽视了教师基本角色。按照学校关于教师工作量的管理制度,中层干部周教学工作量会相对少一点。有的中层干部甚至找托词、寻借口,不想承担教学工作。
第二,忘了管理者身份。在处理事务时,中层干部又往往忽视学校管理者的身份,出于私心,为了获得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总是把自己错误地扮演成“教师利益代言人”。当教师出现抱怨时,这些中层干部就马上与其站在一起,要么表示同情,要么以某种方式沉默。他们往往都会表示无奈,说这是校长决定的,是校长这么要求的,或者把矛盾上交,指使教师去问校长。有的中层干部附和个别教师议论“校政”,大有指点“江山”之气势,丧失立场,哗众取宠,在教师中塑造的形象是:中层干部都是为教师说话的好人,都是代表教师利益的一部分,“学校问题”之源在校长。
第三,没当好助手。资源整合后,教师成分复杂化,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显著下降。教师人数多了,但不能教课的人也多了。编制占完了,有能力的教师进不来。一部分中层干部站在自己的角度对校长的能力产生怀疑,替校长操心,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岗位职责。当自己提出的建议没有被校长采纳时,其就认为校长“不为学校发展着想,只是保护自己的乌纱帽”;在执行校长决策时,耍心眼、打折扣、拖延执行甚至不执行。这种弱化执行力的行为,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第四,各部门配合不力。有些中层干部缺乏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往往没有把自己分管的工作看成“责任田”,而看成是“自留地”。内部组织和外部协调,一个人负责,任何人都无法插手,更不用说配合工作了。有时,这些中层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既得利益,工作中着重考虑了本部门,较少考虑学校,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
第五,处理事情世故。有些中层干部本身有人格缺陷,干事偏激,刚愎自用,牢骚满腹,经常按“社会官场”上的一些思维来对待校长和教师,对工作职责、权限、程序不管不顾,或过于走形式,故意设置障碍,越俎代庖,“做两面人,办两面事,会上一套,会后一套”。
第六,本领恐慌和能力缺陷凸显。其具体表现为思想束缚,视野局限,能力上有短板、知识上有弱项。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国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一系列制度、一揽子方案的陆续出台,以及一个个项目的推行,县属中职学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领导,特别是中层干部专业知识都掌握不扎实、不牢固,根本不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的知识体系,基本上都陷入了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2]
二、资源整合后加强县属中职学校中层干部建设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1.明确定位,创新培养。资源整合后,县属中职学校要培养业务上推陈出新、懂行守责的内行人。创出特色和提高质量是学校的必然选择。一所学校能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对学校一把手能力的检验,也是对中层干部推陈出新的考验。因此,学校要培养中层干部变革和创新的精神,使之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层面与各个环节,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推陈出新的内行人。
2.改变方式,规范培养。学校要摒弃“在岗位上自己成才”的“散养”方式,在干部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基础上,依据每个人的潜质、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成长道路,综合评判,关联分析,委以不同的岗位,并对其进行规划引导,做好“引路人”。这才是县属中职学校中层干部培养的最佳选择。
3.德育为首,德能并重。学校要克服干部队伍在“德”的监督盲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法规学习、为人处世锻炼,把看不见、摸不着、拿不准的内在的“德”帮助修炼好。
4.合理安排,加强管理。学校要做到使用与培养并重,眼前与长远结合,数量与质量兼顾,提拔与考核同步。学校要研究中层干部个人特质,选择“对的人”做“对的事”,真正落实岗位锻炼,做到有的放矢地管理、引导和培养。
5.充分信任,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学校中层干部的作用,使其主动、能动、高效地去工作,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3]
(二)中层干部层面
1.“内外兼修,自我提高”。中层干部要加强修炼,力争使自己人格魅力高尚、管理才能优秀、业务水平精湛。一般而言,学校可以容纳“管理不在行”的中层,却难以接受“业务都不行”的。因为,这样的中层干部不可能在岗位上做出好成绩,更不用说引领教师前行、推动学校发展了。理想的学校中层干部一定是自己岗位的“行家里手”,是协助校长管理决策的“专家”。遇到事情,其能够想出对策,统筹兼顾,讲求效率,追求效果;做事必须讲原则、讲质量,绝不会推诿踢皮球,转嫁任务,甚至为自己的无能找理由,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拿得起、耍得开、控得住”。[4]
2.主动学习,学以致用。提高中层干部的知识素质、整体素质和执行力都要通过学习。只有通过学习,他们才能拥有先进的理念、丰厚的知识,才能做好教师的带路人。因此,处在新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学校中层干部一定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长于探究,一定要走在教师的前面,不断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感染、影响教师,让教师在工作中自觉自愿跟自己走。同时,学校中层干部还要做终身学习的模范,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理论、专业理论,并主动把学到的知识、理念贯穿到具体工作中去。特别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以来,一系列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措施相继出台。面对“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中层干部更要时时处处加强学习,学会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以用促学,以学促用。
3.敢于负责,善于担当。敢于负责是一种担当意识,是为人处世的准则。职业教育思想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发展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就尤其需要学校中层干部自觉培养敢于负责的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自觉落实到工作过程中。此外,在工作实施过程中,由于上级领导、同级部门、本部门下属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层干部可能会出现工作失误。虽然这种失误的责任不在于自己,但是当这种失误与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主客观关系时,中层干部要尽可能地多承担一份责任,并且协助、帮助有关的部门及领导找到造成失误的原因,尽最大努力弥补失误、消除影响。[5]
4.强化过程,淬炼能力。中层干部要把强化指挥与有效授权结合起来。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中层干部必须把适度控制与及时协调有机结合起来。要做好适度控制,就要有“不怕得罪人”的思想。因为就推进工作实施而言,需要得罪的一定是极少数与推行的工作相抵触的人。如果害怕得罪这些极少数人,就恰恰要得罪绝大多数人。面对已经出现的消极舆论与做法以及工作秩序的混乱苗头等,中层干部必须果断“控制”,因为负面的东西更容易影响工作开展。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控制不是“压制”或“捂盖子”,而是通过宣传、沟通,传递正能量,培养好作风。
5.不做“传声筒”,要做引导者。一般而言,学校教师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对中层管理者讲。这并不是因为中层管理者能代表他们,能解决一切问题,而是因为中层管理者所处的特殊位置。教师抱怨时,其指向的是学校,而不是向中层管理者。此时,中层管理者应该有正确的做法,要不急于表明自己对事件的态度,不急于评价涉及的人的功过是非,而是以中性的立场,鼓励教师将意见都讲出来。在综合分析、科学研判的基础上,中层干部再向教师做出解释和说明。这样,中层管理者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代表学校听取教师意见的角色。
6.繁杂工作,多而不乱。当下,县属中职学校接受“双重领导”,县教育、市教育局都要部署工作。完成工作主要依靠中层干部。资源整合后,学校中层干部面临的工作任务更重、头绪更多、难度更大,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学校中层干部一定要学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有取有舍,积极应对。在落实每一项工作时,中层干部要理清思路,安排步骤,先重后轻,夯实责任,谨防疲于应付、工作混乱。事实证明,只要学校工作安排部署具体,分工要求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执行过程就便于操作,也便于把控,落实效果就一定会好。
7.善于沟通,学会沟通。人们习惯上认为:学校中层干部是执行者,其主要工作是组织执行学校的工作部署。实际上,中层干部在执行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中层干部主要工作是沟通——领会领导意图,要与领导沟通;协调工作,要与同级部门沟通;了解教师想法,要与教师沟通;关注学生成长,要与学生沟通;有时,还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沟通不畅就会造成学校工作不能顺利实施。因此,学校中层干部要学会沟通、善于沟通。需要注意的是,沟通一定要站在原则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去耍嘴皮子,也不是说服他人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中层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最终达到彼此和谐、统一方向,同时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偏差,努力使工作能够顺利推行。[6]
8.一切为用,为我所用。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中层干部的本领就在于把别人的本领发挥出来,为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服务。因此,县属中职学校中层干部应当树立一个管理观念:要调用的一切能够调用的资源,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力量,借用一切能够借用的本领,为我所用。
9.顾全大局,争先创优。县属中职学校中层干部要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就要主动适应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需求。中层干部一定要按照“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绩效优良”的标准激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上情吃透、下情摸清、实情掌握”,努力使本部门的工作争创一流。只有这样,才能使上级满意,下级自豪,同级部门服气,才能更好地继续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