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1-12-30陈绰
陈 绰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 四川德阳 618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理念,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引人类道德规范的发展。其中,“敬业精神”成为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为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和内容。
一、敬业精神的定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视“敬业”为人生的道德修养,主张业广惟勤、爱业乐业的敬业态度。《左转·宣公十二年》就提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首先,“勤”表现为不辞劳苦、忠于职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其次,“勤”还表现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会、熟、精、绝”是人们从事事业的四种不同程度的境界;最后,“勤”还表现在人们爱业、乐业。“诲人不倦”就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们在工作中寻找到的人生乐趣,这是最高层次的敬业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敬业精神”首次被纳入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公民个人层面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和教育行业“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榜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播者和践行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助力。高职院校教师敬业价值观的现状,影响着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效果以及科研机构科研水平的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把教师敬业观纳入师德建设中,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教师师德的定义和敬业精神缺乏现状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2]师德不仅包括外在社会规定教师们在职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规范和准则,更重要的是教师将各种规范准则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品德,并将其外化为道德行为。其中,敬业爱生,是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高职院校教师应该热爱敬重教育事业,将教书育人、探索真理、服务社会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们更加依赖网络学习。然而,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某些意志不坚定、立场不明确的教师,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出现一系列敬业精神缺乏的问题。
(一)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有少数教师敬业精神不足
因为教学或者科研等多方面的压力,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教师表现出从教初心动摇,理想信念模糊,从而发生职业倦怠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工作中,更关注个人的实际利益,如果在短期内得不到足够的利益回馈,就可能出现一些将过多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面,甚至出现兼职兼薪的行为。这些行为将会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反馈,也不反思教学效果和授课方法,或者在课堂上流露出不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导向。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教师就会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了事甚至违反教学纪律。这样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究其根本原因,这就是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如果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就会严重影响教师在学生和社会大众心中的形象。
(二)纵观高职院校的教师科研现状,目前存在一些教师缺乏知识分子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现象或有损师德的现象
教师在选择课题的时候,不是选择历时较长却有长远价值的重大课题,而是选择一些容易操作或者收益快、有明显利益的课题;在进行科研的时候,不愿意自己辛苦去获取数据,只是抄袭以往课题或者别人已有数据,甚至伪造数据,不敢或者不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因循守旧地提出一些老生常谈,造成学术不端等各种师德问题。这不仅导致学术资源的滥用和浪费,还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师德水平的建设、科研事业的发展和学术水平提升的思想毒瘤。
(三)除了在教学科研方面,在育人方面,教师亦存在不足问题
作为一名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其应该真正关爱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严慈相济,不可因为一己私心区别对待。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师生关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校可能存在教师的工作量过多,师生配备比例不当等诸多问题,使教师不能主动关心学生。也可能由于自身的敬业精神缺乏,一些教师不愿意主动关心学生,只是在学生有问题找上门来的时候被动地解决问题,或者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只限于课堂,或者与学生交流的时候,不注意方式方法,导致解决问题的效果不佳。
三、敬业精神缺乏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带来政治文化信息的全球化,虽然很大程度促进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融合,让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下,一些非主流思想也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认同危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部分教师失去从教的初心和理想。一些教师为了获得外在社会所谓的成功和认同,被物质所诱惑,追求利益或所谓的社会面子,逐渐丢掉“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本分,失去了对教师职业的敬重。这会导致教师师德失范。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和考核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十分重视,2014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行为约束提供了依据,但是总体看来,高职院校教师师德管理的法律政策有所欠缺。教师更多从主观上依赖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理论学习来武装自己。同时,国家或者高职院校对教师师德的考核评定,很难定量考核。如果纳入考核体系,就很容易矫枉过正。我们以“蜡烛”“春蚕”的形象要求每一位高职院校教师,用具体分数来衡量师德高低十分不妥。
(三)职业怠倦的危害
从高职院校教师自身来说,他们身兼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又担负着为人父母和子女等多重角色。部分教师在繁忙又机械的工作和社会角色冲突中感到厌倦,对职业倦怠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无法正确认识或有效排解,从而产生对教学工作和学生交流缺乏热情的现象,对自身的评价也变得消极。这些都会导致教师敬业精神的缺乏。
四、敬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实践措施
(一)营造培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的社会氛围
要在全社会范围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构建良好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氛围,首先,社会各界要构建合理向善的社会舆论环境并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公益广告、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加强敬业精神的宣传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树立爱岗敬业的典型和先进事迹,让高职院校的教师再次认识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给自己、学校、学生和国家的未来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教师就会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多元化和非主流思潮的侵蚀,提高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从而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以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之中。其次,社会各界也要注意不能绝对神圣化或者妖魔化高职院校教师的道德形象,利用网络媒体对他们进行道德绑架,忽视其正当需求。过度的负面舆论导向,也容易恶化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在无形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加重精神压力,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二)完善高职院校师德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完善职业道德考评机制
以教育部为代表的相关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或者实施意见,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敬业精神教育和师德培养也有着同样重要的影响。有关部门要结合当代高职院校教师师德的总体现状,整理和充实以前发布的一系列有关高校师德的文件政策,使之上升为具有权威性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在教书育人和科研方面对教师个人言行加以约束。颁布的法律法规,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在宏观的高度上把控全局,同时在微观的层面细化规范和惩罚措施,这样才能让高职院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对照和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效规避自己的不足;第二,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明确高职院校教师的义务的同时,也要最大程度保障高职院校教师的合理利益,满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正当要求,解决其后顾之忧,加强其对从教职业的肯定,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来。同时,高职院校在制定师德考评体系的时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虑到考评指标的合理化,加强反馈渠道的畅通性,对敬业爱生、师德高尚的教师要采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措施,通过树立榜样,增强教师们从教的决心和信心。
(三)高职院校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的培养。这是教师职业操守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循序渐进,可能还会有波动和反复。因此,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以教学育人为己任,坚持诚信科研,强化敬业精神,让教师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教师必须明白,“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3],其职责不仅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要正视自己的职业倦怠问题,积极应对,科学有效地通过各种方式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或者寻求心理帮助等等。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思想能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袭,担负起正向价值导向的职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思考;对学生要平等相待,宽严相济,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予以纠正;在科研方面讲诚信,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创建自由表达的学术氛围,从教书、育人与科研三个方面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这对于教师自身的师德建设有着十分有力的推动作用。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崇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这是新时代对高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方面面临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