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策略
2021-12-30丁冉
丁 冉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吉林 136000)
地理作为初中的必修课,只有两年的课程,在一些地区不参加中招考试。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忽略了地理学习。我国对地理学习兴趣的研究较早,尤其是近十年研究数量大幅度增加。其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对象和内容也逐渐扩展。这些对地理学习兴趣的研究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学业发展,而且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提出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策略,来保持和培养中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维持学习活动。数据显示,有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地理是为了应对升学。在喜欢地理的学生中,其兴趣爱好动机占比较多;在不喜欢地理学习的学生中,升学考试便成了他们学习地理的主要目的。
(二)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分析
在初中的四部分地理知识中[2],喜欢地球与地图的学生占43.5%,喜欢中国地理的学生占27.4%。由此可以得出,初中生更喜欢偏向日常生活的理论知识。这类知识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地理常识,便于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地理。
(三)学习方式兴趣调查分析
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学习情境中所采取的学习方法和形式[3]。本文将从地理知识的获取方式,地理知识的记忆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对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方式进行调查。
初中大多数学校采取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是有限的。学生的地理知识主要是从教师在课堂讲解、课外书籍、网络电视和生活现象中获得,其中由课本、教师讲解、课堂获得占60.33%。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课本和教师,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反映的心理过程[4]。地理知识的记忆,不同于语文纯文字的背诵,也不同于数学需要推理和计算能力,其记忆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调查结果得出,初中生的地理记忆方式选择利用顺口溜画地图有42.67%;在理解基础上建立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有58.00%;找规律记忆有41.33%。由此可见,初中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四)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兴趣分析
地理课堂是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本文从导入方式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来对地理课堂教学进行调查研究。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之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教学环节[5]。在导入过程中,情景导入占48.67%,影音视频导入占40.67%,用古诗谚语导入占32.00%。由此可以得出,初中生倾向于喜欢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实例。
对于学生最喜欢的地理教学模式[6],教师指导学生,先学后教占52.00%,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占54.00%。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地理课堂的教学中。
(五)对教师风格的兴趣分析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为学生学习地理指明学习的方向,讲授学习的方法,选择适宜的教学环境和合适的教学工具,甚至能够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对于教师的风格,幽默风趣的教师占70.67%,多讲实际生活中地理现象的教师占54.00%。
(六)对地理课外活动开展的兴趣分析
地理课外活动[7]是培养学生地理探究能力、掌握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能够对地理课堂进行补充。因而,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将地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能激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数据显示,66.67%的初中生对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感兴趣,75.33%的学生认为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能够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从学生角度,自身要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一)尝试改变学习动机
大部分初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升学考试,只将地理当做是一门学习的科目,是其取得优异成绩的踏板。因此,学生要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让自己真正地喜欢地理,发现地理的美,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用心地去学习地理知识,探究地理现象,并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实现地理学习的最大价值。
(二)积极参加地理活动
大多数初中生对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感兴趣,并认为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和激起地理学习的兴趣。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外活动中,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在学习“河流水文”的时候,学生要积极参加水文站的实习,认真听讲解员对一些基本水文仪器的讲解,做好笔记,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亲自去测量河流的流量与流速。学生只有经过自己动手的实际操作,才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了解实际的水文状况。
(三)增加接触地理知识的广度
初中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获得基本来源于课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获取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例如,《环球旅行》《中国国家地理》《图说天下》等,这些书籍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学生还可以观看关于地理的节目和视频。例如,科教频道的《地理中国》,该栏目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发现地理之美,深入了解自然,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从教师角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一)教师的魅力促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幽默风趣的教师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幽默风趣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传授专业基础知识、解答人生疑惑。
1.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博学的知识储备是激发兴趣的前提
地理教师作为地理知识的教授者,必须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具有博学的知识储备。其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系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素养性知识[8]。(1)本体性知识是教师具有的关于地理科学领域的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基本的地理专业知识。这些知识能够使教师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好地备课,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基础知识;(2)条件性知识是地理教师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如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具选择等。这类知识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以便推进课堂进度;(3)实践性知识是地理教师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或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方法,用这些来改进教学活动;(4)素养性知识是地理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工具性学科的知识,掌握一些人文社科、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
2.榜样和爱心是诱发学生兴趣的有利因素
智高为师,身正为范。地理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管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都应该给予同等的爱与关怀。在外出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遵守基本的规则与秩序,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解答人生疑惑。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
师生关系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桥梁。上好一堂课,需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学生只有欣赏教师、喜欢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同样,教师只有真正爱护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
(二)完善地理课堂教学环节
1.设计课堂导入
对于初中生感兴趣的课堂导入有以下几种:一是谚语、古诗、谜语导入。比如,教师在讲解山地垂直地带性时,可以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9]的诗句导入;在讲解多变的天气时,可以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9]的诗句导入。二是歌曲视频图片导入。教师在讲解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时,可以用楼兰古国消失的纪录片,来直观展示荒漠化的结果;在讲黄土高原时可以用歌曲“黄上高坡”中的歌词“我家住在黄上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导入[10]。这句歌词充分显示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显著的季风气候,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三是生活实际导入。教师在讲解光谱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何下雨后会有彩虹?为什么河流会出现“泾渭分明”的现象[11]?这些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到课堂活动中。
2.选择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生大多对“由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获得知识—生成结论”的教学模式感兴趣。所谓探究教学法便是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例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其基本的程序是:第一步,教师展示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的原因;第二步,自我探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概况;第三步,教师引导。对于学生初步学习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引导,使学生能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去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第四步,合作探究,对于自然和人文因素分别进行讨论分析;第五步,归纳总结,对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文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第六步,迁移应用,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案例运用于我国的其他地方。
3.关注学生的记忆方式
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知识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以便学生记忆。学生感兴趣的方法主要有:一是顺口溜、画地图记忆。比如,在讲解地转偏向力时,其规律是“南左北右,赤道无,越向两极越显著”[12]。二是找规律记忆。例如,在分析某地区的自然区位因素时,教师便需要从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河流等要素出发。这些地理因子是具有整体性的,有什么样气候,就会有什么样的植被和土壤,彼此之间是有规律的。比如,我国东部雨带时空特点:5月东南,6月江淮,7~8月去“三北”,9月南撤10月退[13]。
(三)展地理课外活动
地理课外活动就性质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地理观测类。比如,教师在讲解气象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关于气象的相应设备、仪器;在学习宇宙与地球时,可以去天文台实地参观,认识什么是日晷、陨石。二是野外考察类。在学习河流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看看什么是河谷、阶地和沙丘;学习植被时,可以去附近的山上对天然植被进行观察,区分草本、灌木、乔木、阔叶、针叶等形态。三是地理调查研究类。例如,某地区的宜居条件评价、人口发展状况、生态环境质量等。四是宣传展览类。地理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响应国家政策的讲座,或组织学生设计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板报。
四、结论
本文根据初中生地理兴趣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和方法。首先,从学生方面,学生要转变地理学习的态度,调整学习动机,积极参加教师或学校组织的各种地理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素养,并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中。其次,从教师方面,教师要提高个人魅力,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地理课外活动,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