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缝合技术在急诊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2021-12-30张勇汤绪文刘洋杨东运
张勇 汤绪文 刘洋 杨东运
缝合技术是影响术后伤口瘢痕增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颜面部外伤的急诊缝合。传统的粗针大线不仅会影响愈合质量,还会留下明显的瘢痕,患者常需接受第二次手术修复[1]。美容缝合技术则通过精细的无创操作、充分的伤口减张,使伤口达到精准对位、无张力缝合,提高愈合质量,并可最大程度减轻术后瘢痕增生。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对急诊创伤患者采用美容缝合技术进行创面处理,患者术后瘢痕增生不明显,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行急诊美容缝合的患者86例。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龄2~55岁,平均28岁;单纯皮肤裂伤50例,皮肤挫裂伤36例。伤口直径0.2~18 cm。伤口创面呈不规则形态,部分病例创面深度可达骨膜,污染程度不等。术前经影像学检查,排除骨折及颅脑胸腹部严重损伤。
1.2 方法
1.2.1 手术步骤
对患者伤口及伤口外缘大于15 cm范围皮肤进行清洗,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生理盐水或75%乙醇清洁伤口外缘2遍,再用碘伏消毒2~3遍。2%利多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2]。对于缺乏配合的儿童患者,可使用表面麻醉剂。根据患者伤口的部位,采取有利于手术的合适体位。如有必要,剔除伤口周围毛发,使毛发距离伤口5 cm以上。冲洗内部伤口,用50 mL注射器连接19 G针头抽取生理盐水稀释过的碘伏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反复3次。冲洗时避免垂直冲洗,可贴着伤口一面冲洗,让水流与接触的创面保持一定夹角,冲走微生物和污染杂质[3]。术者换手套,常规铺巾,对伤口周围皮肤再次用碘伏消毒3遍。探查伤口,用电凝彻底止血,用镊子探查伤口深度,有无合并神经、肌腱、大血管、骨骼损伤。用组织剪去除坏死组织和有明显挫伤的皮肤。用刮匙彻底去除伤口内组织碎片、血凝块和异物[4]。再次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更换手套和已经用过的手术器械。在伤口两侧的皮下层充分游离,从而减小切口缝合的张力。一般来说,游离的范围是伤口宽度的3~4倍。行皮下缝合,采用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技术(Looped, broad and deep buried suturing technique,LBD)[5-6]。该技术的操作方法是:先在切口两侧的相应位置用美蓝标记进出针点,同侧各点间距约1 cm,各点与切缘间距约1 cm,用11号刀片刺破标记点处的皮肤。根据皮肤张力选择4-0或者5-0可吸收缝线,从创面进针,一侧的标记点出针,然后从出针点原位进针,穿透皮肤全层至真皮下层后,再折返至同侧第二点处出针,再从该针点原位进针,穿透皮肤全层至创面真皮下层,以同样的方法在切缘对侧的两个点之间走行,形成类矩形的轨迹。然后再行皮内缝合,最后行皮外缝合,完成时切口已经完全没有张力,切口呈轻微隆起。缝合完成后,在伤口两侧注射肉毒素[7-8]。
1.2.2 术后处理
术后伤口处用纱布覆盖,外用减张胶布加压包扎,以进一步减小伤口张力,对于小的切口也可以直接使用创可贴。创伤24 h内须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 500 IU,根据伤口情况,选择是否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也可给予止痛药。对于较深的伤口,可放置引流条,术后第2天来院换药,拔出引流条,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坏死等情况,术后5~7 d拆线。术后6个月内采用瘢痕膏、瘢痕贴、减张器进行护理,预防瘢痕增生,也可在术后早期进行光电治疗,抑制瘢痕增生。
1.3 随访及治疗效果评价
嘱患者在术后第2、6天,及术后第1、3、6个月来院复查,或采用网络面诊或拍摄高清照片的形式复查。重点观察伤口有无感染、瘢痕增生、伤口愈合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询问患者术后不同阶段对治疗的满意度。
2 结果
本组86例患者中80例患者得到随访,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3个月)。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73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91.3%。术后均未出现局部血肿、感染和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7 d随访发现,患者伤口软组织仅轻微水肿,伤口无感染和渗出,均达到Ⅰ期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伤口已经退红,未发现伤口瘢痕明显增生。有1例患者因局部挫伤较重,且为瘢痕体质,术后瘢痕增生情况较重,给予曲安奈德和平阳霉素复方注射液注射[9],注射时以瘢痕发白为合适剂量,每周注射1次,3~4次治疗为1个疗程。
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术后均无明显瘢痕增生变宽,25例患者可达到“社交无痕”,即近距离看不出瘢痕的效果,患者满意(图1、2)。
A:术前;B:术后即刻;C:术后13个月。A: Before operation; B: Right after operation; C: 13 months after operation.图2 典型病例2:左侧眼眶挫伤Fig. 2 Typical case 2: Left orbital contusion
3 讨论
急诊缝合是外科的一项基本技术,传统的缝合方法可导致术后瘢痕增生明显,常需日后再行整形美容治疗,患者满意率低[10-11]。急诊美容缝合术可减少瘢痕增生。我们自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对86例患者行急诊外伤美容缝合,术后瘢痕增生情况较少,达到美容效果,患者较满意。
总结注意事项如下:①急诊外伤患者有条件要尽可能接受急诊美容缝合治疗。②外伤后急诊缝合时间可以延长到受伤后72 h。③伤口必须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没有厌氧菌感染的伤口,不推荐常规双氧水清洗伤口,以减小对伤口刺激[12]。④局部浸润麻醉时选用31 G小针头,可减轻患者痛苦和局部组织水肿。⑤清创要彻底,尽量将伤口内坏死组织、碎片、异物清除。⑤缝合过程中,使用有齿镊,镊子注意避免夹持到伤口外周正常皮肤,避免皮肤受到创伤,加重皮肤淤青。⑥注意减张缝合,除了少数没有张力的伤口,大部分伤口缝合前都需适当皮下游离,以减小伤口缝合时的张力[13]。除了游离伤口两侧,伤口两端也要适度游离,避免缝合后形成“猫耳”。⑦皮下缝合一般选用0、3-0、5-0、6-0较粗的非吸收缝合线,运用“LBD”缝合法,切口两侧相应的点要对准,可增加缝合线与组织的压力接触面积,以减小皮下缝线对软组织的“切割”作用而产生的位移,从而达到缝线较好的减张效果。打结时宜使伤口两侧皮肤稍微凸起,尤其在一些不适合术后减张的部位,如活动度大的关节等位置,此法可进一步延长减张时间,减少术后减张护理时间。⑧逐层缝合,避免留下死腔,通过分层缝合使创面两侧的筋膜层面充分接触,加速伤口早期愈合,同时又降低了伤口张力。⑨皮内缝合一般选用6-0可吸收缝合线,从浅层进针,深层出针,使打结后的线结埋在深层组织。适当增加缝针密度,可增加两侧创缘对合面积。皮肤缝合选用8-0非吸缝合线(尼龙线),缝合时用左手绷紧皮肤,两端先各缝合一针,然后再缝合中间。两针间距约2~5 mm[14],针孔距创缘约1~2 mm,这样可以避免留下“猫耳”,打结不宜过紧,以两侧伤口对合为宜[15]。⑩术后用抗生素软膏涂抹伤口及针眼处,外用纱布覆盖伤口,用弹力胶带加压固定纱布。采用上诉方法,患者痛苦小,术后瘢痕增生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传统的缝合方法,往往采用粗针大线,虽然省时省力,但伤口减张不到位,伤口对合不好,术后瘢痕增生和变宽的情况较为普遍。急诊缝合中,清创非常重要,要彻底清除伤口内异物、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等[1]反复冲洗3次,皮下皮内缝合,一般使用方结、外科结的方式打结,确保线结牢靠。同时需避免出现滑结,反复来回打结,避免过多线头埋于组织内,产生异物反应。我们认为,皮内缝合对预防瘢痕增生有重要作用,因皮内缝合可在皮下缝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合伤口,减小伤口张力。急诊缝合中尽量进行皮内缝合,缝合密度要适中,既要起到强化对合的作用,又要避免过密,以免影响组织血供和消耗术者时间[16]。手术过程中,器械选择要精密,缝线选择要“粗中有细”,手术操作过程动作要轻柔,避免暴力操作,损伤组织。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需要找准血管位置,避免反复电凝。皮下游离采用刀片或组织剪锐性分离。“LBD”缝合技术减张效果确切,大张力也可胜任,该方法着力点远离切口缘,对皮缘血供影响小,缝线埋没,无须移除,可持续减张。对于小切口也可以游“针”有余,可以缩小皮下游离范围。运用在急诊外伤缝合中,操作简便,可以节约手术时间,又能保证伤口减张力度。急诊外科医生经过培训,可熟练操作上述美容缝合术方法,保证缝合质量,从而减小患者术后瘢痕增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急诊美容缝合术与传统的清创缝合术相比,具有微创、美观、恢复快、留瘢小等优点。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可以降低瘢痕形成和创伤后遗症。适合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和外科急诊手术中大范围临床运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诊所推广。随着缝合技术的进步,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必定有更好的缝合技术创新,减轻患者术后瘢痕,给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