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境内的三代长城:“丝绸之路”上的河西文化走廊

2021-12-30

传记文学 2021年12期

黄 续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

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甘肃境内长城资源丰富,有秦、汉、明三代长城,分别分布在11 个市(州)、38 个县(区)。甘肃境内历代长城总长度3654 千米,占全国长城总长度的近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二。其中,战国秦长城409 千米、汉长城1507 千米、明长城1738 千米,明长城长度居全国之首。甘肃境内长城保存相对完整,文物价值突出,嘉峪关关城、居延遗址、敦煌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甘肃境内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及其沿线关堡、单体建筑等相关设施在内的历代长城整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的营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前期的整体策划、建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西北的军事防御战略,以及甘肃独具特色的地理风貌和地域文明构成了甘肃境内长城独特的建筑文化。汉唐以来,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甘肃境内长城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十分密切,长城的修建除了具有军事防御作用,还保护了丝路的安全,促进了文化交流,在甘肃境内形成了建筑类型丰富、艺术成就颇高的长城文化遗产。因此,探究甘肃境内长城的营建与设计思想,以及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长城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实践意义。

甘肃境内长城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除了长城的墙体等本体要素,它在修建的时候还和地形地貌、军事防御等因素相结合,包含了烽火台、关口、绊马坑、城堡等其他丰富的内容和建筑文化。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河西地区为一条东南向西北的走廊地带,南有祁连山地,北有北山山地(包括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临黄河,西接三陇沙,长约1000 公里,走廊最宽处百余公里,最窄处仅3 公里左右。地域上包括今甘肃省河西五市,即武威市、张掖市、金昌市、酒泉市和嘉峪关市。走廊内,除祁连山地冷龙岭余脉乌鞘岭外,大多为黄土高原或戈壁砂滩、绿洲草原,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500 米左右。河西长城的营建往往根据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以河西走廊为轴,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主要包括了汉代河西汉塞的修建和甘肃镇明长城的营建两个时期。

构筑戈壁古道上的河西汉塞

河西长城主要从汉代开始修建。秦末汉初,匈奴不断骚扰中原,成为汉王朝统治的心腹大患。公元前138年,汉武帝遣张骞通使大月氏,联合西域共同抗击匈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在陇西郡和北地郡基础上,增设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汉王朝开始控制整个河西走廊。

为了巩固河西走廊,“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有效保证“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西汉王朝开始对河西地区进行开发和利用,在此修筑汉长城,与西域进行贸易往来,提供生活便利,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据《汉书·张骞传》记载,“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下令修建东起令居(今兰州市永登县)西至酒泉的长城防御工事,数年后汉长城从酒泉延伸到玉门一带。公元前102年,汉武帝又下令在额济纳旗(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修居延塞,北起居延泽,沿黑河河道向南延伸,分别与张掖、酒泉两塞相连,形成一个“人”字形的庞大防御工事,这三段防御体系组合严密,烽燧相连。此后,汉长城沿着疏勒河流域一直延续到古盐泽地区(今罗布泊地区),有效保障了河西走廊的畅通运行,不仅具有军事防御作用,还是极为重要的交通线和供给线,汉王朝的中央邮驿通道也随之到达了楼兰地区。汉长城的修筑促进了长城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河西地区汉长城的修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采用分段修筑,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到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先后修了五次,中间还进行了不断的整修。长城墙体的构筑,运用了土筑、石筑、土石混筑、红柳夹沙等多种方式。河西汉长城的修筑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设计思想。《汉书·匈奴传》中记载郎中侯应语:“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强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即在高山峡谷地区,长城修建凭借山险稍作整治;在河流滩涂地区,则砌筑沟堑,有的地方还建有木栅、水门、篱笆等设施。比如,酒泉以西,戈壁、砂滩分布广阔,汉塞结构主要为以堑壕与墙垣相结合,沿河流并充分利用沿岸的沼泽、湖滩、风蚀台地等形成的复杂地形为屏障,构建塞防。在开掘堑壕的同时,在堑壕外侧利用芦苇、红柳、砂砾等分层叠砌墙垣。因此,河西的汉代边防设施也被称为河西汉塞,它是由黄土、砂砾、芦苇、红柳等砌筑的墙垣,堑壕,以及山峰、河流、沼泽、沙漠等天然屏障,关堡等单体建筑共同组成的。

河西汉长城主要分为南塞和北塞,整体沿东西延伸,同时结合农业生产的需求,交通的顺畅以及控制水源等因素灵活布置。河西汉塞的北塞走向,主要利用河流、沼泽为天然屏障,并凭借休屠泽、居延泽,将两泽的下游三角洲囊括于防区内,驻守重兵屯田,以阻遏匈奴的南下通道。南塞的走向,主要利用祁连山地为天然屏障,并在各山口兴筑土、石等墙垣,切断北侵河西走廊的通道。

河西汉长城还建立了一些附属设施,如屏障、坞堡、烽燧、关隘等,共同构成完备的军事防御系统。障,是都尉府或候官的治所。《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河西尚存的障,有敦煌玉门都尉府所驻“小方盘城”遗址、安西宜禾候官所驻A8遗址,金塔肩水都尉府所驻“毛城”遗址和肩水候官所驻“地湾”遗址等。障一般呈方形,面积随地域和官府等级大小不等,墙垣以夯土版筑或土墼砌筑,墙顶有女墙,有的障顶附属有候望燧或候望屋,障内有房屋数间,是河西汉塞沿线最高大严密的防御设施,也是边防最高级别官员的治所和居室。都尉府所驻障,多位于驿道上,与塞防保持一定的距离。为防止羌、匈奴等民族的入侵,汉政府除修筑长城外,还在长城沿线设立了军事性质较强的边城。边城是汉政府布阵于长城沿线的军事据点,也是长城防线的后盾,从人员和粮草方面为长城防线提供后勤保障,考古发现的河西边城有汉宜禾古城、大湾城、休屠城、河仓城遗址等。边城的设计与建筑重在防御,主要体现在边城中的瓮城、马面、角楼等设施方面。

敦煌汉长城烽燧

烽燧,墩台多为方形,底边长5 米至8 米,高数米,收分明显,平顶,上建有小屋一间,即望楼,汉简中又称作堠、候楼等。望楼周围以土壑筑女墙,高1.5 米左右,厚约0.8 米,女墙顶无锥谍或望孔等设施。上下墩台或借助于墩台侧面砌筑的阶梯,或是凭借软梯、脚窝攀登而上。遇到敌情发生,白天放烟为“燧”,夜间举火为“烽”,将敌情以烽火信号的形式传递是最有效、最快捷的通信联络方式。史书中记载了烽燧的主要任务是“谨候望,通烽火”,要求警戒晾望,观察敌情,发放信号,急传言府。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播,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烽燧、障城在营建过程中,采取多层坞院环绕、高筑障城、曲折迂回等相应的措施,以阻扰敌军人马进犯,防止弓箭偷袭。烽燧作为古代的报警系统,与长城相互结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甘肃镇明长城的营建

为了防止蒙古各部北下,明朝把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区进行防御,嘉靖二十一年(1542),《皇明九边考》称其为“九边重镇”,便于管理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甘肃境内设有甘肃镇,辖区东南起自今兰州市黄河北岸,西北至嘉峪关讨赖河一带,约800多公里,总兵驻甘州卫(今张掖市),城墙多由土砌筑。甘肃明代长城对汉长城进行了大面积的利用,在原来的汉长城遗址上重新修缮,然后修筑边墙、墩台和堑壕等,因此,明长城的分布走向与河西汉长城大体一致,主要修筑两道边墙,一道是南边墙(旧边),第二道是北边墙(新边),同时还存有多条长城支线。

甘肃镇明长城的大规模修筑主要集中在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547—1548)巡抚杨博主持了甘肃长城的三段大规模增建工程。隆庆五年(1571)廖逢节主持数段重建工程,重点是修复城垣,重挖堑壕,补砌排水道。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边总督李汶筑松山“新边”,是明后期修筑长城的最大工程。甘肃镇地形较复杂,有山地、河谷、沙漠、戈壁、高原等交错分布,长城的构筑方式类型有土墙、石墙、壕堑、山险墙、山险、水险等。甘肃镇长城遗迹现在虽经风沙剥蚀堆埋,仍大段保持连贯的墙体,其中瓜州县、山丹县等分布居多,在山丹境内还保存着一段两条间距十余米的平行墙体,现存敌台、烽火台等1519 座单体建筑、84 座关堡,沿线还发现有驿站、路墩、生活遗址、摩崖石刻等大量长城文化遗存。

嘉峪关是明代甘肃的一个军事重镇,位于今嘉峪关市峪泉镇嘉峪关村一组西。它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在长城沿线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塞。关于嘉峪关的历史记载,在《秦边纪略》中讲道:“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的狭窄处,地势险要,进攻防守二者兼备,关城和两翼的10 公里城墙形成了完整而严密的防御体系,内部结构严密,利用地理条件作保障,设置天然的屏障。相传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入新疆,路经嘉峪关时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可见,嘉峪关地势环境优越,确实为“天下第一雄关”。

关城坐东向西,平面呈梯形,周长约1107 米,面积约为84554 平方米。由内城、瓮城、罗城、拥城和城壕五部分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平面呈梯形,墙高9 米,外侧上建1.7 米高的垛墙,内侧上建0.9 米高的女墙。城墙6 米以下由严格选取的黄土夯筑,为最初冯胜监筑土城,随后正德元年(1506)李瑞澄在其上增筑加高,6 米以上两侧土坯砌筑中间填以沙土,整个墙体底宽6.6 米,顶宽2 米,收分明显。黄土内城设有东、西二门,其上分别建有“光化楼”“柔远楼”东西对峙,与关楼遥相呼应,皆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楼。城四隅建有砖砌角楼,南北城墙中部各建有敌楼一座。城内还分布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嘉峪公馆、营武房、夷厂、仓库等。嘉峪关关城是现在保存最完好的明长城关隘之一,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和历史价值,加之地处祁连山麓,形成了兼具优美塞外风光和厚重人文内涵的西部独特风景。

关于嘉峪关的修建过程有“定城砖”“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击石燕鸣”等传说故事,显示了筑城工匠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智慧。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相传明正德年间,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与监督修关的监事管打赌,精确算出了嘉峪关用砖数量,最后剩余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地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至今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冰道运石”的故事是工匠在无法运输石料而一筹莫展时,突获上天纸条提示,利用冬天泼水形成冰道而顺利运石,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会参拜的地方。

嘉峪关关城及西瓮城门阁楼后檐台上的定城砖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

历史上,河西地区处于沟通中原和西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狭长的地理特征,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汉族与西域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中西方文化在此交融发展。季羡林曾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河西走廊是佛教东传的要道,留存了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等大量石窟群建筑,艺术成就很高。此外,还拥有简牍、彩陶、壁画、岩画、雕塑、古城遗址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物价值突出。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对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凿空”之功。汉武帝在河西建立了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加强了对河西地区的控制,也奠定了河西地区地缘政治结构的基础。汉代河西走廊长城的修筑,既防御匈奴侵扰,同时在长城内侧,移民实边,增开屯田,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中原地区的牛耕,铁制农具如犁、锄、铲、镢以及辨土、施肥、田间管理、轮种等都引进到河西,手工业、商业以及河西城市等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汉代河西地区主要有北、中、南三条驿道,是进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主要就是通过这些连续分布的驿站,经由驿道系统进行发展的。河西汉塞的营建与走向,与驿道路线有着密切关系。塞防的走向多面对匈奴,位于驿道的东侧或北侧。为了驿道的安全而修筑塞防,塞防的建设保障了驿道的畅通。大量烽燧亭障的修筑,在重要地点设置关城,稽查行旅,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交通安全,也促使了商贸的发展。从居延汉简提供的材料来看,当地烽燧等许多防卫建筑确实靠近交通要道。简文中可见“道上亭驿□”“县索关门外道上燧”“临道亭长”等字样。有些地段塞防和驿道是合二为一的,用于戍守瞭望的亭燧也是邮驿。至此,河西地区逐渐繁荣起来,军旅往来不断,客商源源不绝。

随着长城的建筑、战争的平息、生产的发展,“交换”的需要就应运而生,长城沿线逐渐出现“关市”贸易。《史记·匈奴列传》提到,汉武帝即位时,“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而进入战争状态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匈奴贪,尚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尚关市不绝以中之”。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北匈奴“欲合市,遣使求和亲,显宗冀其交通,不复为患,乃许之”。《后汉书·孔奋传》中提到武威郡的郡治姑藏,“通货羌、胡,市日四合”,即一天之内举行四场集市。由此可见,“关市”贸易很繁盛,对长城内外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流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关市”贸易的有效运转,是通过长城交通组织上的“当路塞”而外运的。匈奴通过与汉族贸易,可以利用自身富于机动性的交通优势获取更大利益,并通过西域与西域各民族以及希腊等西方各族人民发生交换,促使了“丝绸之路”上的物资流通,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图》 (局部)莫高窟 323 窟壁画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由西域都护府通过河西走廊而到中原,基本奠定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基本格局。当中西方交通开通后,西域商人纷纷涌入河西地区。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世张骞怀致远之略,班超奋封侯之志,终能立功西遐,羁服外域”,于是形成了“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局面。

长城设立的关口作为交通要道,也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关是汉代边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郡设有玉门关、阳关,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主要关口;张掖郡设有肩水金关、居延悬索关,是河西通往蒙古高原的主要关口之一。玉门关,是“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的城垣完整,总体呈方形,东西长约24 米,南北宽约26.4 米,残垣高约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约为633 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及邮驿之路。其实汉代的关隘布局,多置于驿道上。汉塞由东向西延伸,敦煌往西域的北道沿汉塞内侧西行,玉门关址并非建在塞垣上,而是建于大道所经的高地上,更有利于交通和贸易的发展。

除了贸易交流,使者进贡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元明以前,西域使者进贡都经过玉门关、阳关,随着明代修筑嘉峪关,玉门逐被废止。嘉峪关成为从哈密入河西走廊、西域贡使前往明代中原地区唯一的法定路线。嘉峪关外从嘉峪关到哈密卫分布有七个卫所,保护着关外丝路的安全。因为待遇丰厚,西域中亚各地往往使团人数众多,常有数十甚至数百人的现象,以至于明成化九年(1473),宪宗下旨“每十人内,许一人来贡”,其余人员原地留守等待。清嘉庆年间,新疆各地相继建立朝贡贸易点,嘉峪关失去了以往统筹控制朝贡贸易的作用,转而向日益增多的往来商旅征收关税,逐渐成为控制贸易的主要关卡,嘉峪关边外近边地区成为互市贸易的重要场所。晚清时期,随着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清朝获准俄商赴嘉峪关贸易,嘉峪关遂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通商口岸,清朝官方在此征税,成为清人的“洋关”。

在河西长城附近往往也建有各种邮驿,在各种文化影响下形成丰富物质文化遗存。比如悬泉置遗址,自汉代以来为酒泉至敦煌的必经之地,各级官员、西域的使者和商人等均需经过此地,故汉、晋、唐、清各代,均在此或附近置有邮驿。经考古发掘,汉悬泉置遗址,由坞、传舍、厩、仓等部分组成。坞近正方形,边长约50米,面积约为2300 平方米。坞内的传舍,分为上、中、下三等,性质规整,设备齐全,坞内东北角房屋出土墙壁题记,内容涉及诏书、医药方等,尤其是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以墨线界栏,直行隶体,保存比较完整,是极难得的珍品。遗址前后历经五期,经过多次整修和改建,延续近400年。遗址出土汉代简牍35000余枚,出土有字麻纸、帛书、印章、笔砚、生产工具、马具、车具、箭镞、生活用具、丝麻织品残片,以及大量大麦、小麦、青稞等粮食、饲料等约6000 余件文物。

甘肃境内长城,建筑类型繁多,文化内涵丰富,不仅构筑了整体军事防御体系,也对保障河西走廊驿路商道畅通、农业生产发展乃至西北地区的政治稳定、文化的交融与“丝绸之路”的开拓,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随着河西长城的修建,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循着这条通道往东西方向扩展,而同时外来文化也由此传播到中原地区,促使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前,甘肃境内的三代长城作为整个长城历史的一部分,对于研究长城的文化价值,建立和完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发展当地旅游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注释: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羌无弋爰剑》,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 页。

[2][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87 页。

[3][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95 页。

[4][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2 页。

[5][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45 页。

[6][清]梁份:《秦边纪略(上下)》,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6 页。

[7][清]林则徐:《林则徐全集(第6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8 页。

[8]季羡林:《敦煌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红旗》1986年第3 期。

[9][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05 页。

[10][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49 页。

[1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孔奋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8 页。

[1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车师》,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31 页。

[13][明]薛应旂:《宪章录校注》卷三十四,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24 页。

[14]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8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