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念海:开启中国长城学术研究的“河山”
2021-12-30杨莽华
杨莽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
史念海,字筱苏,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与谭其骧、侯仁之并称中国历史地理学“三杰”,同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近70年,坚持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史、沿革地理学等领域取得了极高成就,“树立了黄河流域环境变迁研究的丰碑;开辟了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新领域;揭示了人口稠密地区形成和演变的内在机制;奠定了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的基础”。他还创立了“古都学”的研究领域,在民族地理、交通地理、地名地理、方志学、历史地图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他培养的一批历史地理学研究人才已经成为支撑整个学科的栋梁。
发轫之始
平陆位于黄河北岸,中条山南麓;历史悠远,可追溯至夏商,其周边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地区,有着深厚的人文传统。黄河干流在中条山脉的西端转向,从南北流向转入东西流向;中条山与崤山南北夹持黄河,是古代长安与洛阳间的唯一通道,潼关、函谷关位列其间,特有的历史沉积和地理环境在此形成一条人文关键地带。“平陆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上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复杂历程,特别是二者间的相互影响,足令一个好学上进的少年对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深刻的印象。”1912年6月24日,史念海便出生于此。
史念海先生
1932年8月,史念海进入北平辅仁大学历史系,受教于陈垣、顾颉刚二位史学家,学术潜质得到认可。在校期间,他撰写了《两唐书地理志互勘》《西汉侯国考》等论文,与顾颉刚合作《中国疆域沿革史》,此间还结识了在辅仁开设地理课程的谭其骧。顾颉刚、谭其骧等人于1934年创办了以研究中国沿革地理和相关学科为宗旨的《禹贡》半月刊,史念海曾担任编辑。《尚书·禹贡》是先秦时期最富有科学性的地理论章,虽然短小,却是中国第一部涉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著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史念海先后在西安的西北文化学社及重庆国立编译馆担任编辑、编审,在复旦大学(重庆北碚分校)和兰州大学担任教授,开展从事历史地理研究。1944年撰写出版了《中国的运河》一书,这是他在重庆北碚艰苦条件下完成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成果,由顾颉刚确定书名并安排出版。受条件限制,书中所配地图都得不到刊印。该书对中国运河的研治工作影响很大,书中一些论点和资料至今仍常为一些学者引用。
1948年,史念海赴西北大学任教,1954年从西北大学调入西安师范学院(今陕西师范大学),长期在历史系任教授兼系主任,后为副校长,开设中国历史地理课程,为建立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进行着不懈努力。此间,他对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人为活动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更为清晰的认识,确认了历史地理学是关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学科,包含着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双重内容。20世纪60年代,通过研究黄河的经济发展史,他从农桑、交通、聚落与经济等侧面,论证其地理分布与分异的规律。相关论述汇集成册,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历史地理学论文集——史学家白寿彝命名的《河山集》。
20世纪70年代初,史念海承担军事历史地理的研究课题,并与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自然地理》。自此,他改变了以往依靠史料和考据的研究方法,以花甲之年投身野外考察,结合文献考证与实地探察,走出了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路。十几年间,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和运河两岸都留有他的足迹,考察范围北至阴山,南去珠江,东至渤海,西抵青藏。研究尺度和领域的扩大,使他完成了从沿革地理学向历史地理学的蜕变。谭其骧的学生葛剑雄回忆面见74 岁的史念海时的情形:“史先生健步如飞,毫无倦容。去内黄时一路黄沙滚滚,从停车处进寺庙时就像走在沙漠中,步履维艰。看史先生踩着稳健的步伐,我仿佛看到了《河山集》中他考察过的路程在不断延伸。”
治学体系与主张
现代地理学被地理学家定义为“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注重从地域、空间和尺度的视角对人类社会与环境进行研究,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空间规划、环境科学等门类都有地理学融入后生成的学科分支。以人地关系、人与环境、地域关联、时空关联为核心,赋予空间分异和变化不同的研究尺度,促使多学科切换更新自身的世界认知和历史认知。
史念海:《河山集》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在传统沿革地理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吸收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和方法建立起来的。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分支,源自西方,以历史时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为对象,研究不同地域的自然演变规律和人地关系,部分内容与沿革地理研究有顺承关系。例如,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清乾嘉学者开启的传统沿革地理研究,注重以文献资料考证古代地理问题,这一方法起初也在现代历史地理学者中沿用。史念海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变迁的过程中,开始改变这种传统,运用地理学野外考察的方法,结合文献分析解决历史自然地理问题。这种文献记载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高了中国历史地理的学术层级。
历史地理学兼跨自然和人文地理两个领域,史念海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人文地理学,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发表了大量的历史军事地理、民族地理、人口地理、古都学等人文地理学著述。此时正是中国人文历史地理研究的起步时期,谭其骧指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需要并可能研究的方面与门类颇为广泛,比外国要丰富得多,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国所特有的。”“历史人文地理将是历史地理研究中最有希望、最为繁荣的分支之一,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必将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在20世纪的几代历史学者中,史念海是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在学术风格上也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他不同于陈垣、顾颉刚等更老一代的史学家,也有异于后来对西方学术有更多接触的学者。”史念海的学生萧正洪对他的历史地理观的概括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辩证论;历史发展和环境变迁的过程论;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统一论。”“集中地表现为深切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史念海的历史地理研究总是以人为核心而展开,寻找历史发展、环境变迁及其与社会系统关联性的自然、人文地理背景。综合观念、意象、习俗、制度、宗教、哲学、科技等诸多因素,兼有理性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判断的人文情怀。
长城调查与研究
长城是史念海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对象,他通过对战国时期秦、魏、赵长城的实地探访和深入研究,在为历史军事地理学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开启了长城学术研究的先河。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史念海就开始了历史军事地理的研究。1939年至1945年,他先后撰写了《保卫大西北外围地理形势》《论战国时代的国际关系及其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论诸葛亮的攻守策略》等论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与兰州军区合作,对中国古战场和古代战略要地进行考察研究,陆续完成《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论雁门关》《函谷关与新函谷关》《再论关中东部战国时期秦魏诸长城》《洛河右岸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的探索》《〈秦长城与腾格里沙漠〉跋》《再论关中东部战国时期秦魏诸长城》《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等多篇研究长城及古代防御体系的开山著述,大都收录在《河山集》的第四集。
感受到交通因素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史念海对于交通地理研究格外重视,这促使他在古代交通问题上进行不间断研究。通过对古道、古运河以及秦直道、江河水路等交通史迹进行的系统考察,撰写了《中国的运河》《秦汉时代国内之交通路线》《春秋时代的交通道路》《三门峡与古代漕运》《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战国时代的交通》《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唐代通西域道路的渊源及其途中的都会》等论著。其中以《中国的运河》一书影响久远,1988年出版修订本,学术界评价很高。在今天长城、大运河、黄河作为国家层面的文化资源被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时候,史念海的学术开拓仍能显示出重要价值。
20世纪70年代,史念海多次往返于黄河中游地区,考察黄河侵蚀问题,发现这个区域古长城遗迹的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可以作为推算侵蚀进度的时间参照。在这个过程中寻觅到数段战国至秦的长城遗址踪迹,包括魏国西长城、秦国“堑洛”长城、洛河中游秦长城、秦昭襄王时期所筑长城和秦始皇时期所筑长城西段,总长两三千米。在进行了实地踏勘、观测、访谈和大量的文献考证之后,他于1978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 期上发表论文《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以历史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视角重新归纳梳理了这几段早期长城的地理形貌、起因起源、线路格局、军事作用以及舛讹疑团。与以往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不同,史念海更借助于地理区划、空间要素和环境作用等相关的方法分析解释问题。
文中分析秦国“堑洛”长城的成因时,史念海有这样的论述:“秦国立国于关中,关中虽为四塞之地,却也有其缺陷的所在。因为东部的黄河两岸都是广漠的平原,所以魏国能够长期据有河西,威胁秦国。秦国不能守黄河,却不能不坚守洛河,‘堑洛’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然而这条秦长城却不以洛河沿岸为限,其南端达到渭河以南华阴的华山北麓,北端达到白水以北的黄龙山下,实际就是要凭借这条长城堵塞住华山和黄龙山之间这个广阔的缺口,填补自然地形的不足。”从地域空间关系的视角,对司马迁用“堑洛”二字概括秦简公时期所筑长城的原委做出了解读。
篇中探讨的秦昭襄王时期所筑长城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段落,史念海彼时尚未实地考察,1980年前后,他利用会议间隙对这段长城补充考察,随即撰写了《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几经探寻终能清晰的描绘其路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乃是循窟野河北,由束会川西岸至伊旗纳林塔附近,北向趋铧尖公社(今黄天棉图村)再至脑包梁(今敖包梁乡),然后折而东行至暖水乡樊家渠、巴龙梁、神树沟、向北至坝梁到十二连城的黄河畔,其遗迹断断续续,已难尽睹全貌,其北端也已为黄河所冲蚀,旧迹更是不可再见了。”
史念海:《中国的运河》
史念海仍然以空间建模、环境应对的思路切入鄂尔多斯东部秦长城的形态和战略的阐述,认为秦筑长城旨在防御匈奴,这段长城的存在反映了秦国与匈奴当时的对峙形势和交汇带区域。长城的蜿蜒曲折之处多为秦国战略重点,秦借长城控制要地,巩固正川河及其下游的军事通道。秦长城东端选择在十二连城以便控制黄河渡口,渡口以东的河流连通阴山脚下,也有到达草原的路径;这种态势迫使秦国必须掌控这个渡口,防御黄河东面的草原民族。长城与黄河天堑相连接,使渡口的侧翼免受威胁。
1985年,史念海发表长文《再论关中东部战国时期秦魏诸长城》,对《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一文中的关中东部战国长城作了更深入全面的追述。文中通过文献考证和根据地质构造变迁推断的方法来确定当地战国长城的分布和区位关系。
同年,史念海再次对《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一文中述及的秦“堑洛”长城的阿坡村至长城村段落进行考察。这段长城形态比较特殊,城墙改变了沿西岸平行于洛河的走向,和迂回蜿蜒的河道十字相交。跨越两千年,连城墙的基址大都湮灭在农田里。史念海对现场进行了勘测、丈量并做了地形地貌和土层分析,结合文献考证在《文物》杂志1985年第11 期发表了长城研究论文《洛河右岸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的探索》。与前面两篇相比,这次史念海勘察研究的空间尺度有所不同,选择了洛河与秦长城交叉节点方圆几百米的范围,因而研究架构和方法、判断也呈现不同状态。
史念海整理的秦长城遗迹分布图
20世纪90年代,史念海的长城研究步入新的阶段,论文从以往的考察探索变为论述体例,1994年发表长篇论文《论关中东部战国时期秦魏诸长城》,纵论中国历代长城的分布、格局、地理环境及其与军事、疆域之间的关联耦合;着重论述了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布局和两相对立局面的形成及其有关长城的作用两个问题。在西北各区域长城分布和格局研究中,再度论及西北地区最早的长城——洛河两岸的秦国“堑洛”长城和“堑洛”长城之后的魏国长城。同时,还论述了秦国上郡塞及陇西、北地、上郡三郡以北的长城;“由代并阴山下至于高阙”的赵国北长城;秦始皇所筑长城及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段落;西汉对秦始皇长城的修整及令居以西的长城;秦汉两代长城所经过的阴山和高阙;阴山和贺兰山之间秦汉疆界及当地长城的走向;汉武帝时期所筑外城等问题,整理出西北地区的早期长城防御体系的基本脉络。
关于历史上不同政治集团或民族之间对峙局面的形成,以及长城所产生作用的研究包含了四部分论述:渭、洛两河下游秦魏两国的对立和隔着洛河的争执;战国时期秦国有关南北对立局面的两条长城的演变;秦汉两代横亘于北陲的长城和当时南北对立局面的关系;东汉时南北对立局面的变化及部分长城失去原有作用。至此,史念海不仅通过考察与论证来阐述长城之于历史上政治、经济格局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建立了关于长城的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式。
史念海在长城研究中坚持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启发了历史地理和军事地理视角研究长城的新思路,也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他的学术实践和成果为后来的长城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
注释:
[1]王双怀:《史念海教授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杰出贡献》,《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 期。
[2][5][6]萧正洪:《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和史念海先生的历史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4 期。
[3]葛剑雄:《记忆中的筱苏(史念海)先生——“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4 期。
[4]谭其骧:《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1 期。
[7]史念海: 《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 期。
[8]史念海:《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