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对改善高危妊娠产妇围产结局的价值

2021-12-29薛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研究组产妇常规

薛梅

[中图分类号]R7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207-02

高危妊娠旨在产妇于妊娠期间受病理因素影响亦或是其他并发症导致妊娠异常的一个过程,病理因素涉及妊高症、心脏病等,极易使产妇、围产儿死亡。有数据显示,相比于正常妊娠,高危妊娠母婴病死率显著提升,因此尽早发现高危因素,且对其安全管理予以加强极为重要。风险预警评估属近年新型的护理管理形式,能够为产妇营造人性化、科学化的护理管理服务,结合产妇具体状况予以诊疗,且基于管理工作上促使其顺利实施。现阶段,已有学者对风险预警评估管理体系开展了临床研究,且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本研究对102例接诊产妇实施研究,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为研究区间,以此区间本院接收的高危妊娠产妇为探究对象,统计102例。纳入标准:通过全面诊断满足高危妊娠的确诊标准;产妇知情研究,且同意参与;无认知、意识障碍;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产道异常、多胎;肝肾器质性病变;罹患精神疾病;言语表达功能异常。依据双色球法分组,可划分为常规组(n=51)和研究组(n=51),常规组年龄临界值28~37岁,均龄(32.54±1.04)岁;孕周20~26周,均值(23.05±1.01)周;研究组年龄临界值26~38岁,均龄(33.04±1.24)岁;孕周20~27周,均值(23.45±1.11)周。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方法 常规组于研究中行常规管理,尽早对高危妊娠影响因素实施防范及发现,与此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使产妇对高危妊娠有进一步的认识,且配以饮食及运动管理教育。研究组辅以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①构建风险预警评估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就高危妊娠风险预警相关知识及实际操作予以考核,以考核结果进行护理工作的科学分配。②初步筛查。产妇需完善年龄、妊娠史、体重及疾病史等资料,并将其填写于《风险预警评估表》中,完成后实施产妇复查工作。③评估分级。初次筛查后采取风险预警评估管理进行高危隐患产妇的分级评估,依据分级准则开展5级预警,其中1级(绿色)为正常产妇、2级(黄色)为轻度高危妊娠、3级(橙色)为中度高危妊娠、4级(红色)为重度高危妊娠、5级(紫色)为传染病。④针对性管理措施。对不同分级产妇予以个性化管理,红色、橙色类预警对产妇生命有严重威胁,需转诊至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或三级医院;黄色预警类需按时产检,重视孕期监护,经复诊再次评估高危因素。落实护理技能、护理操作等培训教育工作,规范护理行为及操作,经问卷调查调整管理方案,以提高护理质量。另外,发放健康手册,由专职护士实施指导,规律作息,观察产妇心理及生理变化,并适时予以盆底肌训练,确保分娩正常。

1.3观察指标 ①围产结局。包括剖宫产、顺产及臀位助产等。②心理状态。以SAS、SDS量表评分制对两组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程度予以比较,分数越低越好③护理质量。以科室自制表格进行两组护理质量的有效评价,包括护理知识、护理操作等,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越好。④并发症及高危妊娠符合率。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及产褥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资料采用SPSS 22.0的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其中研究所牵涉计量资料,如护理质量、心理状态等用t验证、(x±s)说明,计数资料,如围产结局等选用χ检验,%表示,统计数据以SPSS 22.0分析,组间对比是否具统计学意义可参考P<0.05。

2结果

2.1围产结局及高危妊娠评估符合率 统计数据发现,研究组剖宫产率相比于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护理质量 如表2所示,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护理知识、护理操作显著提升P<0.05,对比显著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3心理状态 统计结果可知,研究组SAS、SDS降低幅度相比于常规组更为明显,具统计学差异。见表3。

2.4并发症 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后出血率相对于常规组具显著下降优势P<0.05,比较成立,于统计学有意义。见表4。

3讨论

随医疗技术逐渐进步、发展,高危妊娠产妇检出率出现大幅度提升,对产妇身心、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强化高危妊娠产妇管理效果,切实满足患者需求,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安全性已是当下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研究发现,高危妊娠病理机制为高龄妊娠、前置胎盘及糖尿病等,通常情况下,高危妊娠产妇于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率方面较正常产妇明显较高,且高危风险可持续至整个围产阶段,并非仅在妊娠后期发生。可见,早期筛查、尽早诊疗干预,并加强高危因素管控至关重要。

既往高危产妇管理多经筛查高危因素、风险疾病,强化监测效果,但此类管理形式局限性较大,且无分级性及针对性,难以对高危界限实施精准判断。风险预警评估管理不同,其是现代化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借助整体评估分级机制及再指导防范体系,依据具体状况使医护人员落实防护措施,属高效、科学化风险因素管理机制。采取此类管理机制有益于防治产妇孕期及分娩进程中的不良事件,确保高危妊娠产妇得到最为理想的监护管控,逐渐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剖宮产率、产后出血率相比于常规组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SAS、SDS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组比,研究组护理质量、高危妊娠符合率提升幅度更为显著P<0.05,提示改良风险预警评估可进行高危产妇高危程度及风险级别的精准判断,井对不同级别产妇实施针对性管理,比如红色、橙色预警产妇需转诊至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或三级医院,黄色预警按时产检,最大化保证产妇安全。同时风险预警评估通过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高危妊娠知识(致病机制、治护流程及须知事项等),纠正患者不良认知,同时加强心理安慰,舒缓心理情绪,降低心理应激效应。另外,风险预警评估管理经分级管理将危险因子降至最低,持续性管理措施促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护理操作技能,对产妇病情加以准确评估,降低分娩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进而提高满意度。在张珊珊文献中,其对80例高危妊娠产妇实施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风险预警评估管理),结果发现,观察组剖宫产率4%低于对照组12%P<0.05,与本次研究研究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1.96%、常规组17.65%近似一致,证实本研究的真实性及有效性。

综上,高危妊娠产妇采取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效果理想,可改善产妇围产结局,降低围产期并发症,亦能削弱心理应激反应,具临床运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研究组产妇常规
常规之外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破常规 获巧解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