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2-29俞晓兰
俞晓兰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165-02
在临床疾病中,宫颈癌属于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常见、多发等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便秘、阴道出血等症状,具有较高发病率及病死率,且越来越年轻化。目前,临床主要以放射、手术等方式来控制疾病发展,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会给患者带来程度不同的伤害,再加上肿瘤位置较为特殊,病情较为严重,促使大多数患者易产生不良心理,如焦虑、恐惧、担忧等,进而导致其依从性较低,易产生抵触治疗的心理,不仅会影响到临床疗效,同时还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故而,除了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以外,还应当辅以合理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疗效及预后质量。鉴于此,本次研究以我院80例宫颈癌患者为例,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患者治疗期间,辅以常规护理与心理疏导的干预效果,现汇总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病例选自患有宫颈癌疾病的80例女性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06~2020.06,以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其均分成2组。常规护理组:患者年龄在35~62岁,均龄达(46.8±4.3)岁,宫颈癌平均病史为(4.8±1.0)个月;心理护理组:患者年龄为34~65岁,均龄为(46.5±4.5)岁,宫颈癌平均病史为(4.6±1.2)个月。以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基础病例资料展开分析与比较,差异较小(P>0.05),满足研究要求。
1.2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同意加入到研究中,签署相关同意书者;(2)满足《2016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相关诊断标准者;(3)经临床影像学、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宫颈癌者;(4)临床资料完整者;(5)病例分期为Ⅰ-Ⅲ期者。排除标准:(1)无法正常交流者;(2)认知功能存在障碍者;(3)既往存在精神病史者;(4)依从性较低者;(5)妊娠、哺乳期妇女;(6)自身存在免疫性疾病者。
1.3方法
1.3.1常规护理组 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即患者入院后,对其展开入院指导、入院宣教等工作,在实施手术前,将手术治疗方法、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向其进行讲解,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强化疼痛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指导其合理、科学饮食等。
1.3.2心理护理组 在此基础上,向患者提供心理疏導,干预方式主要如下:(1)由于癌症患者大部分都需要接受放化疗来进行治疗,但是患者对于该治疗方式了解较少,易导致其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再加上在放化疗后,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脱发、恶心、呕吐、厌食等,易造成患者出现放弃放化疗现象。在化疗之前,恐惧是患者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其次是存在强烈求生欲,对化疗有一定依赖性,而少数患者则会有否定化疗及对生活失望等表现,故而在开展护理时,既要关心患者鼓励患者,同时还应当对患者家属展开护理,以此来缓解其担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其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与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治疗;(2)在治疗期间,无论是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均存在双重性精神压力。由于放化疗所产生的副作用会加重患者不良心理,而有的患者虽然不畏惧死亡,然而对于放化疗中所产生副作用难以忍受;有的患者虽然对治疗并未存在希望,但这也会加重其焦虑情绪。因此在开展治疗之前,需向患者讲解治疗意义、目的、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与需配合事项向患者讲解,鼓励患者、安慰患者,指导患者对自我情绪进行有效调节;(3)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身心变化,对于术后因外形改变而出现严重性抑郁、焦虑不安者,需及时展开指导,转变其观念,协助患者尽快适应;手术完成后,需强化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认知护理,告知其后续治疗方向,并指导家属多加照顾、关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支持,以此来降低其身心负担。
1.4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不良心理改善情况对比,分别以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来评定,HAMA与HAMD量表中分别有14条项目与24条项目,以0~5分五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患者所得评分越高,则表明其焦虑/抑郁症状越为严重;(2)观察并统计2组满意度,从护理服务有效性、即时性、工作态度及护理水平这四方面内容展开评价,每一项内容得分在0~5分,所填评分越高表明满意程度越高。1.5统计学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取SPSS21.0进行处理,不良心理及临床服务满意度以(x±s)进行表示,应用(t)值校验数据,统计学以P<0.05为判断意义依据,证明差异性大。
2结果
2.1观察并统计干预前后2组心理状况 表1得出,干预前2组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在干预后不良心理均得到改善,但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心理护理组改善情况更优(P<0.05)。
2.2观察并统计2组护理满意度 表2得出,相较于常规护理组,心理护理组各项护理服务评分均较高(P<0.05)。
3讨论
宫颈癌在临床妇科病症中较为常见,在该病症类型中,最为常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原位癌,另一种则是浸润癌。随着疾病逐渐发展,患者会出现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尿毒症等一系列严重症状,当发展至疾病晚期时,还易引发患者发生贫血、恶病质等全身性衰竭症状,不仅对患者机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威胁其生命。现阶段中,临床对于该病症患者的治疗,以放化疗、手术等方式为主,在手术治疗中,宫颈癌根治手术属于常见治疗方法,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治疗时间长、机体创伤大等不足,并且易损伤到患者的膀胱及其支配神经,促使大部分患者在手术过程存在排尿困难、腹胀等症状,最终导致临床疗效不显著的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及身心健康。另外,由于宫颈癌疾病发病位置较为特殊,需以手术切除范围较广,除了会影响到患者自身形象以外,同时还有可能发生一些不良事件,如性功能障碍、丧失生育能力、绝经等,由此可见与其它的肿瘤疾病相比,宫颈癌疾病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故而向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宫颈癌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对自身病情有着正确认知,从而易良好心态来面对疾病;结合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背景等,展开心理干预,可确保患者得到最好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常规护理模式与强化心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相较于常规护理组,心理护理组HAMA评分及HRSD评分较低,且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这表明联合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树立良好治疗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这对于提高患者治疗及预后起着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与宫颈癌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而且还能提升其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