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2021-12-29任光友
任光友
[中图分类号]R687.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056-02
胸腰椎系腰椎与胸椎间力量转换的关节部位,是集中躯干应力的关键所在。而胸腰椎骨折,成为了临床中最为普遍的骨折类型之一,常因交通意外、高处坠伤等外部作用所致,占据着极高的发病概率,多发于青年人群中。对于该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以解除脊髓压迫、稳定脊椎状态为目的。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Posterior median approachf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PMPSF),可以对患者的胸腰椎结构进行固定,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术中需要大面积剥离椎旁肌,获得的创口较大,对患者后期的恢复较为不利。相反,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Paravertebral approach,PA) 不会对椎旁肌进行剥离,仅需从椎旁肌间隙置入,所获得的伤口较小,能够大大促进患者的恢复时间[3]。基于此,本文将就PMPSF 与PA 两种手术展开研究调查,对比两种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6 例,依据随机数表分组标准,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共计患者43例,包括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26~45y,平均年龄(35.56±3.78)y;骨折缘由中:交通事故骨折28例,坠伤骨折15 例。实验组共计患者43例,包括男性23例,女性20 例,年龄26~46y,平均年龄(35.84±3.51)y;骨折缘由中:交通事故骨折27例,坠伤骨折16 例。将两组资料展开对比,结果显示:P>0.05,具备实施意义。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测,确诊患有腰胸椎骨折;②患者知晓研究事宜,并同意参加;③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①精神、认知障碍,无法进行正常反馈者;②凝血功能故障者;③处于哺乳期、分娩期的妇女。
1.3方法 (1) 对照组应用PMPSF的治疗方式。具体手术过程如下:保持患者俯卧姿势,并于其进行作全麻处理,采用X线对骨折位置进行标记,在标记中心处作切割,切口为10~12厘米,于切割的正中处为入路径,按顺序切割皮肤组织、皮下组织和腰背筋膜,并将棘上韧带保留,沿着棘突两旁对胸腰椎后部结构中的椎旁肌往上方剥离,暴露出两侧椎板与关节突,运用椎弓螺钉(6枚) 作复位处的固定,最后通过探针,观测钻孔位置是否在椎弓根周围的骨壁中,插入定位导针(深度保持在椎体的80%左右),确定位置合格后方可结束。(2)实验组采取PA 的治疗方式。体位姿势与麻醉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将棘突两侧的腰背筋膜切割,切口保持在1.5~2.0厘米,分离最长肌与多裂肌的间隔,充分暴露出突关节与横突关节,再对横突部位的后胸椎采取电刀剥离,以横突根部、人字嵴、腰椎为固定点,把开路锥推入骨皮质的开口处,最后插入定位针,透析发现位置合适后,便用椎弓根钉(6枚)进行复位与固定。
1.4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具体涵盖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三方面的情况。(2)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疗效邀请我院资深教授对其进行效果评价,与治疗前情况进行对比,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较治疗前恢复至50% 以上为显效,恢复至30% ~50% 为有效,恢复至30% 以下无效,治疗总疗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100%。(3)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受。疼痛感受运用VAS疼痛量表展开分数评定,分愈低,疼痛感愈轻。
1.5统计学检测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平均值± 标准差(x±s),t值检验结果,计数资料:(%) 表示,卡方检验结果,对比显示:P<0.05,则意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较对照组更好(P<0.05)。具体情况如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332.54±59.84)ml、手术时间为(90.42±8.65)min、住院时间为(12.54±2.66)d;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116.24±16.25)ml、手术时间为(87.21±3.54)min、住院时间为(9.02±1.59)d。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下:对照组患者中,疗效呈现显效为18 例、有效为20 例、无效为5例,治疗总疗效为88.37%(38/43);实验组患者中,疗效呈现显效为20例、有效为19例、无效为4 例,治疗总疗效为90.70%(39/43)。
2.3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受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感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受较对照组更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
3讨论
胸腰椎由于其特殊性,处胸椎、腰椎交汇段位,集中了较多的应力,因此出现胸腰椎骨折的比例非常之高。据有关研究显示,胸腰椎骨折占据了脊柱骨折中的二分之一。该疾病会伴随着强烈的疼痛感,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椎旁肌的构成主要是棘肌、最长肌、半棘肌、髂肋肌、多裂肌、回旋肌,以多裂肌的稳定作用最为明显,多裂肌中包含表层和深层两种肌束,表层对脊椎的运动有着一定影响,深层则对椎體的稳定有着相应的维持效果。因此,一旦椎旁肌受损便极易造成相应的不良并发症。
PMPSF治疗方式属于传统手术之一,虽然对脊柱的生理曲度有着一定的恢复作用,也可通过骨块复位的方式,获得有效的固定结果。然而,该手术对椎旁肌的剥离的范围较大,切割的伤口也相对较广,对腰部神经后内侧支有损伤作用,同时,术中的牵拉会使神经失去支配,引发椎旁肌的代谢失调、供血障碍,最终导致术后肌肉萎缩或坏死,从而出现腰酸背疼的不良反应;此外,由于创口较大,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也会不断增多,对患者后期的恢复较为不利。而PA方式大大保留了椎旁肌的完整性,所切割的创口也较少,手术切割均在肌间隙中完成,不会损伤椎旁肌,对神经也起着相应的保护作用,减少了患者术后出现的腰酸背疼的症状;同时,手术操作范围均为无血管界面,可大大降低手术的出血量,且术后所获得的瘢痕也较小,与PMPSF 相较而言,价值更为显著。
综上所言,于胸腰椎骨折患者中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前者手术的价值更为显著,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快,住院时间也更短,对于患者的恢复效果较为有益,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崇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