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海类专业学生英语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21-12-29王玉华

航海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航海海事英语口语

王玉华

(集美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一、引言

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对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在线教学的优势和线下实践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质量和效果。相比传统线下课堂,在线学习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模式,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运用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来提升英语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英语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线上和线下英语学习的满意度尤为重要,这直接影响到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和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本研究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即从英语学习的主体对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索其影响因素。

二、研究背景

(一)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上教学、翻转课堂和线下实践教学三大平台,利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在线学习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提供比单一教学形式参与度更高的学习体验[1]。混合式教学有效解决了ESP课程挑战度低、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率低、实践能力低等问题[2]。英语混合式教学将传统的课堂口语活动提前布置给学生,学习者利用教师提供的听说资料自主安排学习,课前的线上交流讨论和课堂上小组的线下协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听说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实现教学手段和教育深度结合的最终目标[3]。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学生转化的“生态给养”状况优良, 学习者有效利用学习资源与互动机会,进而采取行动转化为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的积极给养,从而促进语言水平提高[4]。

(二)学习者满意度

满意度为个人感受的愉悦程度,源自其对产品功能的感知与个人对产品的期望[5]。学习满意度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感知程度,是影响其持续性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心理,并找到维持其满意度的方法,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教育学中强调学习者满意度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取决于个人期望水平与实际结果相比较后的差异程度。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小,学生越满意;差距越大,则越不满意[6]。对于混合式的英语教学,大学生的线上英语学习满意度和持续学习意愿较高,线上英语学习感知有用性和期望确认程度能够直接影响持续学习意愿[7]。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习者满意度与持续使用意向显著相关,满意度对学生英语学习成功与否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8]。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影响学习满意度,教师的助教行为和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满意度最根本的因素[9]。学生对在线学习存在视频制作缺乏生动性、学习任务设计过于繁琐、学生获得学习支持不足、在线讨论话题不适应等问题[10]。学习动机、学习氛围、交互行为是影响学习满意度最直接的因素,学习风格、主讲教师、学生学习背景和平台功能设计是最根本的因素[11]。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研究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习ESP课程、大学英语听说以及积极的语言转化方面有众多研究。对学习满意度的调查视角众多,影响因素包括个人期望、持续使用意向、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主讲教师等,以航海类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大学英语和海事英语的满意度调查研究几乎没有涉及。本研究采用质和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航海类专业学生对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来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现存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为航海类大学英语和海事英语的混合式教学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三)航海类专业学生英语混合式教学

集美大学航海类专业的混合式英语教学从海事专业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出发,拓展传统以通用英语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并实现“通用英语+海事专门用途英语+海事文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掌握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转变为兼具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用英语进行海事类学科学习和实践的国际性航海人才。

航海类专业学生通用英语学习所选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一代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相关配套线上教学平台为“外教社课程中心网站http://course.sflep.com”和“外研社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u.unipus.cn”,线上教学以听和读的语言输入为主,说和写为辅。学生借助线上课程完成教师在教学平台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测试内容。学生在进行线上课程的学习期间,教师负责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及时答疑和辅导。线下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小班授课,班级规模不超过35人,以强化语言输出的能力为主,主要活动包括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成果展示、各单元主题口语汇报、教师评价指导和讲授重点难点等一系列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

海事英语线上教学是选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事文化英语教程》,教学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从不同角度整合相关的海事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基于课前的在线学习,进行课中翻转课堂的情景主题探究,实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概念化和结构化;学生用英语了解基本的船舶知识、航海技术和中外航海史,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航海专业的学术交流和职业素养。船员这一职业具有国际性,需要用英语流利地与其他国家人员相互交流,来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营运工作的顺利进行。2017年1月1日全面实施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于航海专业人员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大幅度提高,要求船员的英语交流达到流利的水平,提出“船运公司要确保任何时候其船上海员能够进行有效的口语沟通”[12]。

海事英语线下课程为“英语实践教学”,是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航海英语教研室结合学生线上对海事英语的听说输入,在线下完成对所学知识的输出。每学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英语口语竞赛,采用英文海报、英语剧表演和演讲等形式来展示中国航海史上著名航海人物、中国的古船、海上丝绸之路、各地航海风俗、中外历史上主要港口和古代海上贸易等主题,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航海类专业英语知识的运用。在当前高校专业课积极开发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英语实践教学”课程中融入学科德育与课程思政,引导航海类专业学生增强海洋强国战略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了解航海历史文化、航海精神、海上丝绸之路等,培养爱国爱岗情怀以及新时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满足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求。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采用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航海类专业学生对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满意度如何?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调查包括量性和质性两个部分,前者采用问卷调查,后者采用半开放式访谈。在岳俊芳[13]“远程学习者二维满意度评价量表”的基础上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满意度问卷。问卷一共有5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4个选项,一共20个题目。第一模块是学生对混合式课堂模式中在线英语学习的看法与接受程度;第二模块为学生对线下教学环节和教师的满意度;第三模块为线上和线下的英语和航海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第四模块为“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各项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包括英语自学能力、航海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第五模块为学生对英语和航海专业知识提高的整体满意度。答卷反应方式采用 Likert量表形式,分为5个等级,从“完全同意”(5分)到“完全不同意”(1分)。每个模块包括4个选项,采用5分制计分;各项的平均分为该模块的得分,临界值为3 分,代表“一般”。访谈形式为半开放式, 根据受试者问卷调查的情况,针对性地抽取10名学生进行个人访谈,话题为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看法以及其对航海类专业知识运用和英语口语交际水平的作用,在访谈时用手机录音,来获取有用信息。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某高校航海类专业的2020级大二的学生,参加调查的学生总数250人,其中男生237人,女生13人。每周线下英语课程为4个学时,在线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周2个学时。实验周期为两学期,每学期为12周,线下和线上一共分别为96学时和48学时。

(四)数据收集

混合式教学满意度问卷于2021年5月到6月在集美大学进行试测,并加以完善,量表预测信度(即 Cronbach a系数)为0.823,说明问卷的设计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通过“问卷星”在微信平台发放,共收回问卷242份。经查无效问卷10份,分别为连续填相同数值的3份、答题时间低于1分钟的2份、问卷填写不全的为5份,最终有效问卷为232份。

四、结果与讨论

(一)混合式教学满意度总体情况调查结果

本文采用SPSS22.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采用整体描述性分析航海类专业学生混合式教学满意度的5个模块的均值和标准差,并运用具体描述性分析每个模型中各项的平均值和T检验。混合式教学满意度的整体描述性分析结果见表1,各模块中每项的具体描述性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混合式教学满意度的整体描述性分析

表2 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各选项具体描述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航海类专业学生对混合式教学学习整体满意度和学习效果得分较高(M=4.35;3.74),并且接受线上教学模式(M=4.45),对线下教学环节较满意(M=3.39),混合式教学对英语口语和航海专业知识能力运用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M=4.53)。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态度是评价的重要指标,虽然学习满意度和学业成绩不呈现有意义的相关[14]。表2数据显示参与者对混合式教学整体满意。其中“继续选择混合式教学”一项均值4.35,T值为3.45,“了解更多的航海文化知识”均值4.21,T值3.36,并且标准差差异不大,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赞成并接受混合式教学。

S5表示:“《海事文化英语教程》课文难度有点大,但是线上我们先预习,上课时就比较容易听懂老师的讲解。” S2提到,线上教学内容丰富全面,线上可以自己先自学,特别是对听说课提前预习,可以有准备地参与课堂上小组讨论话题。这说明混合式教学中翻转课堂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化和融合。

混合式教学学习效果中各个选项的均值、标准差和T值的数据差别不大,说明学生认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用性。有关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对航海文化的兴趣和促进团队合作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均值(M=4.31,4.12,3.72)较高,但对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均值较低(M=3.21),T值为3.25,并且标准差差异较大,说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现象在学生访谈中也有所体现。

有关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方面,S8表示:“我高考英语成绩才50多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我几乎听不懂,课文对我来说偏难;航海海报的英语口语汇报迫使我去听VOA 跟读练习口语,但是对我的口语提高有限。”

S1提到关于对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中对航海类主题英文海报的制作和口语汇报,对我的英语学习推动力很大,我会努力训练提高英语口语;小组协作互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可以促进综合能力提高,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好成绩。”

有的学生受大四学生的影响,认为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不重要。S6提出,“在高中时没有练习过英语听力,在口语课上老师说我很多单词读错了,听大四的学长说口语不好照样可以考到船员证,所以平时也没有注意到口语训练”。

这说明航海类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整体不高,尤其是受到海员英语测试的影响,缺少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主动性。海事局船员英语系统的目标并不是提高海员的英语交流能力,而是设计或通过海员英语测试,这一现状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使航海类英语教师无法贯彻语言教学的理念和开展有效的英语交流能力训练,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航海类专业学生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乐趣,未能自主掌握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缺少英语交流能力[15]。

(二)影响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1.线上线下学习资源丰富,教材中涉及的海事英语专业词汇偏难

在线上教学的满意度方面,学生对于在线学习效率和扩大航海专业知识面满意度是在问卷中均值的得分最高的两项(M=4.76,4.73),标准差差异不大,说明学生认可在线学习的积极作用和对海事英语知识的拓展。

S3表示:“线上资源丰富,特别是对英语听说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漫谈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在线课程中对中外海上贸易、文化以及中国航海史的介绍提高了我对航海专业的兴趣。”表明线上线下的教材有助于学生对航海专业知识和历史文化的了解,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可以直接了解国外前沿的科技进展、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学习和了解全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国家汉语的语言实力,有效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国家的软实力[16],也符合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

在线学习资料难度方面均值最低(M=3.21),接近临界值,说明有些学生认为线上学习资料偏难。“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对航海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海事文化英语教程》中的A课文难度比较大,并且专业词汇很多,如果不提前预习,上课时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S7表示。航海类学生从大一才开始学习海事英语,有关航海知识的全英文讲解对他们来说难度比较大,线上视频讲解要加上中英文字幕。

2.航海类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混合式教学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限

关于线下课堂满意度方面,得分最高的是线上线下知识互补选项(M=4.25),但有关线下教学效果、线下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以及对英语听说方面的训练,均值都很低(M=3.57,3.23,3.03),并且标准差差异较大,T值从3.45到6.23之间变化,这说明航海类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线下教学接受能力不一。随着海事院校招生难度加大和对于报考学生的分数要求降低,学生的英语基础更加薄弱。

关于线下教材方面,S10提出:“大学英语听力的课我可以听懂,但是老师在综合课上英文讲解有关航海专业的文章实在是太难,生词多,课文又长。”S4表示:“综合课上老师进度太快,阅读有点难度,因为我的词汇量太少;听说课上的听力材料不算难,但是口语表达能力又是我的弱点,所以我很怕听说课。”老师在线下课堂要注意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有针对地组织教学,对那些英语水平比较低的学生要附加上课辅导。每个星期仅一次的英语听说课训练不足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学生也要重视并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

3.受船员适任英语考试的影响,部分学生缺少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主动性

在访谈中有多位学生提到大四考船员证时对英语的口语要求不高,学习英语的最大动机是为了通过船员适任英语考试,这影响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提高。从表2中师生互动(M=3.23)和英语交际能力(M=3.21)的两个均值较低可以看出这一影响。

S10提出:“很多大四的学长说口语不好没关系,英语评估考试刷一下题库就过了,不用担心。”这种对英语学习缺少主动性的观念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且线上和线下的学习任务完成效果不佳。航海类学生英语学习不应以通过海事局英语评估考试为中心,要自主掌握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并借助考试达到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五、结语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航海英语教研室为了提高航海类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掌握一定的海事英语文化与词汇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学生在课前通过线上课程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在线下课堂讲授重点,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航海英语交际活动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学生对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整体满意。线上和线下的语言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积极参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海事英语知识的运用,得到学生的认可。

由于航海类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认为海事英语文化学习材料有些难度;同时受到船员适任英语考试的影响,部分学生缺少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主动性,因此混合式教学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限,教师线下教学需要进一步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大学才开始接触海事英语专业知识,对线上全英文讲解的航海专业材料接受有些困难,教师在以后的混合式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编写通俗易懂的海事英语教材,有针对地组织教学,为航海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加强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激发航海类专业学生海洋强国、海运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海事职业认同,培养德才兼备的国际型航海人才。

本研究由于问卷调查样本和数据分析的局限性,后续可对航海类学生对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与学习者自我调控能力的相关性做进一步的研究,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航海海事英语口语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断水三天的航海人
大航海争霸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英语口语课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应用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航海博物馆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