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间的关系
2021-12-29仝智倍
仝智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受众对戏曲的熟悉度非常高,对戏曲音乐却知之甚少,也很少探究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戏曲音乐指的是戏曲表演过程中的纯音乐,包含唱腔、乐器伴奏、开场配乐和过场配乐等。尽管不同地区的戏曲音乐存在差异,但其都具备民间特征。戏曲音乐中,往往会融合一些民间音乐元素和内容,使其自身更加饱满,为戏曲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无论戏曲研究者还是表演者,都要明确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从民间音乐中寻求灵感,使戏曲表演更具张力。
一、戏曲音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一)戏曲音乐发展
中国戏曲属于综合性艺术门类,涵盖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相关要素。其中,戏曲音乐非常关键,具备主体性特征,能够对戏曲内容进行集中表现。具体而言,无论唱腔、韵白,还是伴奏及开、过场音乐,都属于戏曲音乐范畴。中国戏曲音乐具备群体性、地方性、民族性风格,由唐宋歌舞及说唱艺术和民歌、百戏音乐等发展而来[1]。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戏曲音乐具备典型性特征,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和受众需求等对戏曲音乐加以创新和发展。
相较于其他各类民间音乐体裁,戏曲起步晚、发展快、影响深远。究其根源,戏曲音乐由民间歌舞和说唱音乐发展而来。戏曲声腔有北曲和南曲之分,二者起源不同,分别为宋金说唱音乐诸宫调和南宋沿海地带民间歌舞。当前昆曲中仍然能够找到北曲和南曲的影子。一些戏曲音乐由说唱音乐转化而成,诸如山东吕剧、河南曲剧等,擅长歌唱;还有部分戏曲音乐则在黄梅戏、花鼓戏等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此类戏曲尤擅动作[2]。
(二)戏曲音乐文化内涵
我国民间音乐种类非常之多,其中戏曲音乐尤为璀璨。它的形式、内涵、风格、色彩多元,代表了我国民间音乐最高水平,也是对各类音乐作品的集中反映。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中国戏曲非常独特,且备受青睐,而戏曲音乐在色彩、风格等方面也与世界、欧洲等各国音乐迥然不同。在戏曲音乐中,最关键的元素便是音乐,其通过音乐进行人物塑造、剧情展示,激化戏曲冲突,推动情节发展[3]。将戏曲音乐与戏剧表演联合起来,赋予受众独特的感官及艺术体验。
二、民间音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一)民间音乐发展
民间音乐范畴比较广,包括歌曲、器乐、戏曲、说唱音乐等,由老百姓集体创作,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等,也是对其情感愿望的生动表达。该艺术形式非常符合普通群众的审美,具备原生性和地域性特征,是对我国民间历史文化的记录和反映。民间音乐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民族性和群众性特征兼具[4]。它的记载方式也非常独特,通过口口相传记录和发展。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还要重视其流变性特点,注重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社会生活的反映和再创造。
(二)民间音乐文化内涵
传承民间音乐能够加强受众对民间文化的认识,通过对民间音乐进行研习,深入领会其内涵和发展脉络。多元社会环境下,民间音乐受到了一定忽视。民间音乐传承的关键在于突破国界、地域限制,并对民间文化观念加以强化。通过心灵沟通,使受众在倾听音乐过程中,了解其中蕴含的民间文化元素及精神内核。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民间音乐的地域性特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使其不失地域原色,以音乐、音符等形式代代相传[5]。
三、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间的关系
民间音乐涵盖的范畴比较广,包括民间歌舞、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民间器乐。具体而言,民间歌舞具备表演特征,而民间歌曲则更倾向于抒情,说唱音乐长于叙事,借助音乐表现手法,将长篇故事呈现给受众。在戏曲表演过程中,器乐与唱腔的配合,再加上演员的身段表演,宣泄人物思想情绪的同时,还有助于烘托舞台气氛。戏曲音乐并不是单一吸收民间音乐,还倾向于音乐的戏剧化功能。通过增加曲调使戏曲表现力更加丰富,生成宫调、套数等章法或者选择个别表现力强、旋律灵活的曲调,依托板腔变化,借助节拍、节奏、旋律等对不同的情感、个性等进行表达[6]。虽然戏曲音乐受民间音乐影响,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对民歌、器乐、说唱等产生了影响,使曲调形式、内容更加丰富,极具戏剧张力。
(一)民间音乐大环境决定戏曲音乐的综合性
戏曲音乐囊括的内容比较多,是对各类因素的综合,其是在我国民间音乐和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涵盖音乐、文学、武术、杂技、表演等。戏曲不是个体单一创作而成的,而是由各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共同创作形成。一场戏曲表演同时囊括多种艺术门类,而戏曲音乐为其中一种。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戏曲音乐呈现综合性特征,同时受时代影响。以黄梅戏为例,其从发展到成熟历经三个阶段:乾隆时期至二十世纪初,黄梅戏以采茶调为主,通过戏曲形式对小农经济特点进行反映;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期,黄梅戏多将农业生产劳作作为题材进行创作,更加正统、职业,在唱词方面更加简洁,采用胡琴伴奏形式代替帮腔,舞台布景、道具、服装也更加丰富,不再是单一的农村草台子[7],这一时期,我国的戏曲文化趋于成熟,受众范围比较广;新中国成立之后,黄梅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了《同窗记》《女驸马》《罗帕记》等知名曲目,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的表演艺术家。
以京剧《四郎探母》为例,该戏曲故事情节完整丰富,包括被擒、招为驸马、雁门阵、出关、探母等,唱词中又夹杂着“黄沙盖脸魂不还”“银安盗来金批箭,成就珊马孝义全”等精致的文学语言,还夹杂着一系列的戏曲动作和西皮摇板、散板、快板等,充分体现了戏曲音乐的综合性特征,而这正是由民间音乐大环境决定的。
纵观我国戏曲音乐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戏曲音乐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当前,随着民间音乐的快速发展,戏曲音乐也面临着相应的改革。民间音乐大环境为综合性戏曲音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艺术形式在不断迎合受众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发展前景广阔。
(二)戏曲音乐规范性是民间音乐程式化的表现
固定的表演格式是以规范的程式活动为基础的,这与戏曲综合性相关。在表演实践中,综合协调各类戏曲因素非常关键,有助于形成内在联系。戏曲音乐表演有其自身特点,需要遵循特定美学原则,精心提炼素材,并进行适当的夸张概况。因而,规范的戏曲音乐为民间音乐的程式化表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豫剧为例,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比如,手势要诀: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青衣和闺门旦表演要诀:上场伸手是撵鹅,回手水袖打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唱腔铿锵大气,行腔酣畅,吐字清晰,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戏曲表演过程中,使用枣木梆子作为音乐伴奏,具备规范性和程式化特征。舞剧《白毛女》中有一场“喜儿哭爹”的戏,处理手法是借用戏曲的跑步程式,渲染喜儿的伤心绝望,效果非常好,远超出电影表现力。
程式化思想相对比较局限,对戏曲音乐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但却使其与观众生活特点更加贴近,极具发展空间。戏曲音乐作为一种程式化和系统性兼备的舞台艺术,赋予演员近乎真实的表演情境,但舞台处理明显区别于生活,多采用夸张的方式对生活中的某些情境进行处理。通过这种处理方法,增强舞台张力和戏曲音乐的表现力,对受众产生吸引[8]。因而,程式化决定了戏曲音乐是否规范,也是其之所以在众多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三)戏曲文化具备象征性
戏曲文化具备象征性,这也是戏曲音乐能够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戏曲音乐是民间音乐中的一种,戏曲是在民间草台子上产生、发展而来的。早期,无论戏曲排练还是演出,多通过意会,外部道具相对比较简洁,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赋予了戏曲音乐象征性特点。以昆曲《牡丹亭》中的唱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镜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为例,其具备表情达意的要求,但早期戏曲舞台布景尚不可能引入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等,多通过唱词和配乐进行交代,这也是戏曲艺术之所以具备象征、意会等特点的缘由。再比如,昆曲中的仙吕宫多“清新绵邈”,南吕宫则“感叹悲伤”。同样,在板腔体戏曲中,无论板式变化还是基本调发展都便于人物形象刻画。戏曲音乐的象征性使整个作品更加饱满。
尽管时下网络发达,舞台布景更加先进、美观,但仍然保留了戏曲的象征性及唱念坐打等基本功。戏曲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类型,对表演者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其需要通过动作、语言、表情等赋予受众独特、真实的感官体验,使他们仿佛置身其中。这既保留了戏曲本身的韵味,又赋予受众广阔的想象空间,恰恰是戏曲音乐的最高境界[9]。
戏曲音乐是民间音乐的一个类型和分支,不仅戏曲音乐具备象征性,很多民间音乐也是如此。戏曲的象征性恰恰契合了民间音乐朴素的特点。朴素、纯粹的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沉淀,逐渐走向成熟,将精华留给后世,赋予受众独特的视觉、感官体验。
四、结语
无论戏曲音乐还是民间音乐,都极具表现力,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直观体现。戏曲音乐源于民间音乐,又高于民间音乐,保留了很多民间音乐精华,需要加以创新,不能脱离民间音乐的土壤,民间音乐则以其独特的魅力成就了戏曲音乐的艺术价值。戏曲研究者和表演者要明确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戏曲音乐的综合性是由民间音乐大环境决定的,戏曲音乐规范性是民间音乐程式化的表现,并了解戏曲文化的象征特点,为戏曲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实现艺术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