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理工科大学生礼仪教育探研

2021-12-29钰,李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理工科礼仪中华

王 钰,李 怡

(北京科技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北京 海淀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其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长河深深沁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灵与思维,影响力历久弥新。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与科学技能,更应该具有与高素质人才相匹配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修养。因此,在理工科高校开展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未来价值。

一、以“以人为本”理念推动理工科大学生礼仪道德教育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从未中断的连续性文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革新。中华文明的精华是深刻蕴含中华民族价值理念和民族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有几点要素: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等。在人与自然的层面上,中华民族强调“天人合一”。在此基础之上,在人与物、人与国的层面上,中华民族强调“以人为本”,突出民本思想。《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指出若要成就霸业,初始就需以百姓为根本;百姓得到良好安置国家就会稳定,百姓产生动乱国家就会趋于危亡。《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章句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臣》中更是宣称:“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人民、关心人民疾苦,以达到富民强国的目标。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以人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理工科大学生礼仪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源泉。《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中华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与独立性,故此人们都非常重视修身,而修身的本质是处理人与自然、社会、身心的关系。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君子是众人普遍认同的一种理想人格,而要成为君子既要有崇高的学识素养与道德修养,还要具有彬彬有礼的外在气度与礼仪风度。《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指出若用政令来统治百姓,用刑法来管束百姓,百姓只求免于惩罚却无廉耻之心;相反,若用道德来指引百姓,用礼制去感化百姓,百姓则不仅具有羞耻之心且有归服之心。“道之以德”就是以道德原则来教化人们心灵,而“齐之以礼”则是以礼制与礼仪规范人们行为,因此,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载体与表现形式,道德则规定着礼仪的本质内核与固有逻辑,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例如道德要求人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于是就有了见长辈需行礼、父母过世后需哀悼守孝等礼仪。据此,理工科大学生礼仪道德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道德原则理念的教导训练,将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礼仪表现有机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礼仪道德教育,以达到彰显大学生美好气质、提高综合修养的效果,使其真正成长为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谦谦君子。

以“以人为本”理念推动理工科大学生礼仪道德教育要求理工科高校重视第一课堂建设,开设礼仪课程并注重课程外部延展。理工科高校设置礼仪课程需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灵活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方法,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体系、课程管理的精心策划,不断建设特色礼仪课程。例如,“大学生沟通与礼仪”课程内容安排要提炼精华、鲜活灵动,可结合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架构与认知特征,采用专题的形式合理规划教学模块,既有理论上道德规范教育,又有实践上礼仪方式演示;既有宏观上礼仪道德的整体概括,又有微观上大学生日常生活个案阐释,需努力做到点面结合,力求实际、新颖、灵活,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与特色性。具体说来,礼仪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以人为本”为贯穿红线,努力做到基础化与深入化相结合,既用基础化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大学生系统的沟通与礼仪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沟通与礼仪的兴趣;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用深入化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与不断深化的起点,这样遂产生聚焦连环效应,进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礼仪道德与综合素养。同时,由于理工科高校文科课程课时有限,还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核、礼仪规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素质类课程相互结合,并努力渗透到理工科专业课程教育之中。这样的两两融合、强强联手不但可以引导大学生思想理念与专业技术的价值取向,而且丰厚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激发其人生理想和专业灵感,这样遂以礼仪道德教育为抓手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与辐射维度。

二、以“贵和尚中”理念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礼仪习惯教育

在人与人层面上,中华民族强调“贵和尚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人应顺乎自然规律,注重人道与天道一致,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贵和尚中”是华夏先民长期以来对天、地、人的审视而得出的基本文化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最初的自然哲学与价值信仰,深深内化于民族血脉之中。《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贵和”就是重和谐,主张和而不同;“尚中”就是主张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贵和尚中”即是承认事物中普遍存在着矛盾的两端,强调通过不偏不倚的中庸方法来调和、统一事物的矛盾。这遂使得中国人非常注重维持集体的利益,存小异而求大同,极力保持人际关系的彼此平和,努力实现和谐局面的共生共融。“贵和尚中”的民族心理培养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热爱和平的价值观,也使中国人养成了注重和谐、维护整体、温文尔雅、谦让好礼的民族性格。

“贵和尚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理工科大学生礼仪习惯教育提供了厚重的文化支撑。《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天、地、人之间达到和谐有序、天人合一的重要原则,而其外在显现就是礼仪习惯的展示。温暖的微笑可以消解怒气,善意的行为可以化解矛盾,生活中的礼仪习惯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作用重大。《管子》:“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礼仪习惯的养成是礼仪教育的直接目标,一个人是否礼貌待人、具备礼仪,就是体现在其行为习惯之中;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礼仪素养,也是具体表现在公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哲学家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命运。”良好的习惯养成之后,能够反作用于人自身的认知与心理,使其更加理解好习惯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进一步改善自身的人际交往模式。据此,理工科大学生礼仪习惯教育就是在礼仪道德教育基础上去实践礼仪,在实践当中形成习惯,在习惯当中成就自我,久而久之习惯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常对同学说“你好”“打扰了”“谢谢”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感恩、知道尊重他人的人;一个宁可自己绕远路也决不踩踏草坪的人,一定是一个心怀善念、热爱生活的人。“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中,长期良好的行为方式形成好习惯之后,习惯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以“贵和尚中”理念推动理工科大学生礼仪习惯教育要求理工科高校在重点建设礼仪课程之外,需重视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贵和尚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应该在实践活动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行为习惯教育、礼仪仪态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相互结合,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理工科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华诗词大会”“中华成语大会”等特色活动,亦可依托传统文化类社团建设规模化开展相关活动,以彰显第二课堂的自我教育功能。同时,应积极鼓励理工科大学生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与创新能力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内容再创作、形式再革新,而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并明确传统文化与自身礼仪习惯养成之间的重要关联。例如,重阳节可以组织艺术团同学演出特色京剧剧目,如《御碑亭》《盗御马》《贵妃醉酒》等,赶赴学校老干部处、学校所在街道等慰问老同志,以此激发学生敬老爱老的情怀与习惯等。同时,理工科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要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学习与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礼仪习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践行途径。例如,广泛倡导理工科大学生以“贵和尚中——中华文化的精髓”为主题,奔赴全国各个传统文化汇集的城市、小镇、街区开展相关整理、宣传、弘扬精神文化的特色活动;组织大学生暑期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参与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并适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大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发特色课程,通过集中授课的暑期支教活动向城乡广大中小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礼仪精神。通过开展多彩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大学生学习到广博的课外知识、开阔其人生视野,更使其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并在此基础之上规范并养成其礼仪习惯,最终使其自觉成长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三、以“刚健有为”理念推进理工科大学生礼仪审美教育

在以人为核心的各种关系层面上,中华民族强调人生的总原则是“刚健有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指出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体现!“刚健有为”思想既包括自立之道的自强不息精神,同时也包含立人之道的厚德载物体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就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努力。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一方面告诫世人不能做神的仆役,另一方面则强调人也不能作物的奴隶,因为只有保持独立性、发挥能动性,才能真正显现出人的主体性,人知而能行,行的终极目标是德配天地。因此,人要做的是与天地参、配天地德,不可以做天地万物之主宰,相反要虚心向天地万物学习,顺应自然、尊重规律。

“刚健有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理工科大学生礼仪审美教育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以汹涌向前的浩瀚河水为例,指出时间就像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河水一般一去不复返,以此激励弟子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不断拼搏。刚健有为、天道酬勤,伟大的成功与辛勤的劳动相辅相成,而增厚美德以容载万物则应该成为人们崇高不变的追求。具体到礼仪审美,缺乏审美力必然缺乏礼仪感,因为审美低下且不愿改变,一定是邋遢而混乱。目前,大学生礼仪审美存在一定误区,其往往单纯地将人际礼仪理解为外在仪容仪表、行为姿态,而没有从本质上真正理解礼仪的内涵——礼仪是一种表达尊重的人际交往形式,美是礼仪的情感体验,行是礼仪的外在表现,德是礼仪的精神内核。基于此,理工科大学生礼仪审美教育就是在礼仪道德与礼仪习惯教育前提下,以一定教育手段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拓展其精神世界,塑造其创新能力,使其可以正确辨析社会各种现象,进而做出良好的礼仪回应,最终使其成为一个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美学家蒋勋指出:“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在这个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审美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会真正尊重自己,学会对每一个场合给予相应的礼仪表达,才会收获赞美与快乐。

以“刚健有为”理念推动理工科大学生礼仪审美教育要求理工科高校在重视第一与第二课堂发展之外,应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部分,前者包含校园建筑中的各种物质环境,后者包含学风、教风、校风等精神环境。在理工科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化涵养中,校园外在环境是内在环境的前提,内在环境是外在环境的目标,而在促进大学生礼仪审美能力构建的过程之中,二者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校园文化需以“刚健有为”精神为总原则,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化方式,在激发学生情感认同、文化共鸣的基础上引发其认可吸纳,最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每位大学生心灵深处。例如,采用文化典故或名人名言给校园道路、校园建筑等命名,建设一批富有代表性与传承性的传统文化设施等;教学楼、学术报告厅等楼梯走廊可以宣传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名段、名句,展示板、宣传栏、报栏等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平面宣传等。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理工科高校需占领网络阵地制高点,加强舆情分析、预判、引导,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为切入点,积极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媒体新平台。理工科高校需结合大学生认知特点与行为方式,努力营建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仪文化的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制成宣传图板或拍成动画等,以灵活形式推送给广大学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美妙。

总之,理工科高校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手助力大学生礼仪教育,将礼仪道德、礼仪习惯、礼仪审美层层递进式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之中,打造高品质的礼仪教育大平台,进而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与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理工科礼仪中华
不理
澳大利亚国防部发布理工科人才发展战略
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素养培育研究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