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考研”的双向效用及其引导策略分析
2021-12-29李小玲
李小玲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信息交流的强化,“佛系”思想不断传播,受“佛系考研”现象影响的大学生也愈加广泛,而其影响主要表现为正向、负向两个方面,如何引导这一现象的发展,规避其负面效用的不良影响,使其对大学生积极影响最大化是当代大学生亟需解决的问题。内因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个体对于“佛系考研”现象的主体性引导即态度正确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佛系考研”现象对于大学生正负两个方面的效用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个体在面对这一现象时如何有效消除其负向效用的策略。
一、“佛系考研”的正向效用
“佛系考研”群体对待考研具有“佛系”无所谓、看淡得失的态度,可以有效调控考研过程中大学生产生的不良情绪、深化对于自我的认知以及清晰自身未来规划。
(一)有助于大学生有效调控考研过程中多因素导致的不良情绪
情绪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整合性心理过程。当代大学生由于面临自我期望值高等多种方面不同程度的压力,易产生较多的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等。大学生不良情绪对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都有一定危害性,甚至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佛系考研”对于大学生考研过程中多因素导致的不良情绪的调控作用表现在:缓解大学生因考研所致的心理压力,调适大学生因考研失利所致的“自我效能感”不足。首先,“佛系考研”者看淡得失,对于考研结果没有过于热切的期望,在考研过程中也能加深对自我的认知,使期望值保持在适当水平,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因考研所致的心理压力。其次,促使大学生保持适当水平的考研学习动机。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得森的动机理论认为,每个任务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太过强烈都会导致效率下降。在考研学习时应当使动机保持适当水平,以保证学习效果最佳。适当动机的保持可以有效减轻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现象,对考研所致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认知、情感、行为等的调控引导学生重树自信,不断获得积极的自我暗示,走出自我价值感弱化的困境。
(二)有助于大学生适时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
科学的人生规划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逐步实现人生目标与自我价值。“佛系考研”对大学生人生规划调整的影响表现在: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评价自我,科学规划人生。考研是大学生人生重要选择之一,对于未来人生发展方向与路线有着重要影响,“佛系考研”群体特有的不争不抢、成败随缘的心态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考研紧张的氛围,从而使大学生放慢脚步,借助考研过程中个体的状态及考研成果促使个体进行自我观察和分析,对自身性格、兴趣特长、学识技能、专业素质以及性格、气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多方面深入了解,深化对于自我各方面的认知从而正确认知与评价自我,进一步转换人生发展方向,合理调整人生规划。
(三)有助于大学生加强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
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个体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整,以使个体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不被时代所淘汰。大学生应当注重加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不断追求卓越。“佛系考研”通过大学生对自我的调控与管理,鼓励大学生追求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主体活力,实现自我价值超越。
首先,引导大学生有效管控自我。“佛系考研”加强大学生自我管控能力主要从自我情绪、性格、思想等方面的管控推进。情绪上,帮助大学生缓解考研所致的心理压力、调适考研失利所致的自我效能感不足等途径,及时纾解大学生不良情绪,使其保持乐观平和,加强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性格上,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其释怀的生活态度有效调节个体欲望,使其内心宁静平和。思想上,“佛系考研”看淡得失的思想特征可以有效弱化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选择。其次,促进大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必须努力追求发展,不断超越自我, 更好的应对知识的更新。自我超越,体现在大学生追求多元化发展,即追求多方面的发展,包括身心、专业素养、就业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完善与发展,多元化发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佛系考研”群体追求内心的满足,对自身发展不设限于考研,鼓励大学生追求自身兴趣爱好促进大学生发展成为多元型人才,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
二、“佛系考研”的负向效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一个事物或事件都存在双面性。“佛系考研”现象在对大学生有正向效用影响的同时,也存在负向效用。“佛系考研”的负向效用主要从个体性格以及品质培养方面进行分析,大致有:动摇坚定的信念、阻碍健全人格的形成、削弱个人应对社会的能力以及弱化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一)不利于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蔡元培曾指出:大学是研究高深之学问,养成健全之人格的教育。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大学生个人成才的需要,是家庭与国家和谐稳定的需要,是实现我国战略目标的需要。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而面对挫折的态度往往因人而异。意志坚定的大学生会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困难,而“佛系考研”群体对待考研结果持无所谓的态度,缺乏适当的动力与压力,面对挫折习惯性选择逃避问题,任其发展,“佛系”对待。这种思想态度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责任担当意识。
首先,不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主要时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行为习惯尚未定型,易受影响。“佛系考研”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阻碍,是因为“佛系”本身带有逃避自身不愿意面对的事实的意味,不积极解决问题,弱化大学生抗挫能力。其次,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作为主要的青年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建设及意识培养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要树立高度自觉的责任担当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自觉承担起国家、社会、家庭赋予的使命和任务。
“佛系考研”对自身内心平和的寻求,在大学生的考研学习中表现为考研复习随心情,缺乏自我管控约束的能力,不去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泛化到生活中,则表现为大学生不考虑自身行为选择对其他个体、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关切自我感受,而对于应当承担的责任则视而不见。
(二)不利于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肩负历史重任。当今时代,高校入学时的不断扩招、就业时市场的饱和度以及就业单位对于优质毕业生的追求,向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积极乐观、永怀斗志与希望的新时代大学生,但“佛系考研”群体追求安逸且容易获得满足,对新事物缺乏探索精神,对待生活缺乏热情、丧失斗志,不利于大学生适应当代社会。
首先,不利于大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态度,是个体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现为在对客观生活了解的基础上保持积极的生活追求与良好的生活心态,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挑战新领域的行为。“佛系考研”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易获得满足,长此以往,极易养成随性、习惯安逸的生活态度,弱化其追求理想支配下的目标的动力。对安逸的追求会使大学生逐步淡化危机意识,表现为对生活缺乏热情、丧失斗志、渴求安逸,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发展潜力,甚至使其陷入怀疑自己的怪圈,无形中削弱其社会竞争优势。其次,不利于大学生践行创新发展理念。习总书记指出,热情、创造精神尤为重要,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佛系考研”群体容易感到满足,缺乏质疑以及创作新事物的热情,缺乏创新的意识;容易造就学生的惰性与逃避风险思维,使其缺失创新毅力;实践能力较弱,不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缺乏创新的实践落实。
(三)不利于大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 学生管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对于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实现自身发展与培养自立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佛系考研”群体往往具有较弱的自主意识,对于自己的事情难以独立处理,很少甚至没有独立的思考过自己更愿意做出何种选择。他们对每一个选择背后的意义没有进行深刻了解,难以管理、组织自我意识。“佛系考研”对于大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阻碍作用体现在:
首先,不利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佛系考研”对大学生自主意识培养的影响表现在:对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弱化。“佛系考研”大学生受自身独立意识不强、理想信念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习惯依赖外界对自己的帮助,重大事件往往跟随他人或由别人决定,没有自己的主见,独立意识较差。其次,不利于大学生自我目标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自我目标管理是指个体自我的目标设定以及管理,是个体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国家发展的接班人,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为此,应当树立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符合社会价值要求的目标。追求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相结合。“佛系考研”群体对于未来人生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坚持的动力。这种状态对大学生自我目标管理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导致目标管理意识不强、目标管理能力不足、目标实现缺乏动力。
三、大学生规避“佛系考研”负向效用的策略
在“佛系考研”负向效用的影响下,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受阻,应对社会的能力退化,自我发展规划不清晰,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这些影响也会对整个大学生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成为社会共性问题,对社会造成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不思进取和逃避问题,社会缺乏发展的活力。因此需要对消除其负向效用的路径进行研究,使大学生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理想有抱负有自信有担当的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力量。
(一)明确人生目标
可行的人生目标更容易被实现,增强大学生在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目标实现激励体验,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有效转变“佛系考研”所致的自我管理能力弱化的趋势。合理的人生目标可以有效指引大学生努力的方向,使其时刻保持努力向上的状态。第一,确立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目标需切合自身实际,每个单独的个体自身素质与追求都不同于他人,在目标确立中不能盲目跟随他人,只有将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实际需求,才会产生动力。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完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身自豪感与成就感,有效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第二,目标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大学生在确立目标时应当注重观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目标定得太高,大学生实现不了,努力学习的热情遭受打击,对待考研可能会更加“佛系”;反之则不具有挑战性,不会投入足够的精力,持随意的态度,同样不利于目标的实现。第三,及时对人生目标进行总结与修正。“佛系考研”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易自我满足,如果目标不及时进行修正,止步不前,将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管理与发展。应根据人生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总结评断,对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保证自身不懈怠,永远保持动力。
(二)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佛系考研”大学生过于关注自我感受,不注重个体行为对于社会产生的影响,没有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意识,个体、家庭、社会责任感缺失,阻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因此,大学生加强自身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可以有效规避“佛系考研”对其人格形成方面的阻碍。
首先,提升理论认知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第一,关注时事,积极配合国家建设。在考研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书籍、广播、新闻等途径了解国家政策变动,重视自身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加深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可与热爱。并提高思想修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追求实干精神,规避“佛系”思想。培养自身积极乐观的人生观,自觉地将个人追求与中国梦结合,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中,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家的繁荣进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努力。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应当努力奋斗,不得过且过,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其次,投身社会实践以践行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第一,积极参与校园或者班级建设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协调兼顾多方面的因素,在此类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并通过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互之间为完成工作的配合,促进自身责任意识的提升,引导大学生“佛系考研”现象。第二,组织或者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勤工助学、社会服务等。这些形式的实践活动既可以提高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使其得到休息,更好的调整状态,在考研过程中更注重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其目标实现激励,缓解考研中的“佛系”。
(三)强化抗挫折能力
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不可避免,对待挫折的态度却因人而异。“佛系考研”大学生遇到挫折习惯逃避,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坚韧的意志抵抗考研过程中的挫折。通过强化个体抗挫能力,可以有效增强个体的抗打击能力,磨砺意志,强大内心。在备战考研的过程中,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过于沮丧,轻言放弃,从而加强其自我调控,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先,端正对挫折的认识。大学生应当认识到挫折的客观性,鼓励自己不惧怕挫折,不夸大挫折对自己追求目标的阻碍作用。只有这样,在考研过程中遇到困难才会迎难而上,想办法解决,不选择逃避。其次,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对考研过程中出现的挫折抱有乐观的态度,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从失败的经验中进行合理归因,明确自己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寻求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避免以后遇到类似事件时再次失败。再者,积极克服消极状态,逐步消除自身挫败感并积极进行归因总结,引导自己重过程轻结果,不在失败中迷失自我,积极应对挫折。
四、结语
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毕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趋势,这对大学生的自我能力及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部分大学生跟随大流选择考研,这也反映出大学生目标管理、理想信念、责任担当意识一定程度缺失的现状。笔者对当前高校出现的大学生“佛系考研”现象正、负两个方面的效用进行分析,以使大学生个体对自我、考研目标乃至人生规划的确立能有正确的认知,在人生道路上不盲目从众,增强自身独立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认真分析自己适合并喜爱的领域,科学规划人生;并针对“佛系考研”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恰当应用“佛系”,有效调控自我。社会各个部门应当同大学生联合起来,规避“佛系考研”的负向效用,使其正向效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