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我们会把“拳头”挥向彼此
——师生冲突分析

2021-12-29董婵霞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拳头师生家长

董婵霞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一、前言

天长地久有时尽,师恩绵绵无绝期。曾几何时,师爱生,生敬师,师生情深,师生关系甚好。而如今:

2017年11月,家长反映幼儿在红黄蓝幼儿园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2018年06月,一老师手持教鞭对一名小学生进行殴打,先后施暴3脚、8鞭、2次推拉、1巴掌。35秒的画面触目惊心。

2008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43岁的教授程春明被学生用菜刀砍死在讲台上。

2019年07月,揪心的“20年后拦路辱骂、指责并猛打老师”案终于判决。

2019年 7月,周安员老师因受不住冤屈从铜陵长江大桥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20年01月,西安一学生因被没收手机杀害老师。

师生本是教育界的同根生,为何越来越相煎太急?在教与学的路上,是师生自身出问题了还是外界给他们出了难题?面对诸多的师生冲突:从言语争执到肢体伤害,乃至引发的生命危机,师生该何去何从……

二、分析与讨论——四丢

(一)丢“本”

一个毕业五年内新老师的调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一年,几乎所有新老师都很认真地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姓名与所任科目;第二年,满腔热情大减的老师们自我介绍时只讲姓;第三年,部分学生要从学长学姐那才能得知老师的贵姓和大名,因为初次见面老师拿起教科书直接讲课了,“冷酷”的脸没显示出姓名……能在每一届学生前认真自我介绍的教师并不多。而与之同时变化的还有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称呼:从“尊敬的姓教师”,到“语文婆”“数学佬”“生物钟”“直呼教师姓名”,最后部分胆子肥了的学生就不在意老师的自我介绍了,“灭绝师太”“啤酒肚”“豆芽条”等污蔑代名词相继崛起……

一叶知秋,此类似的访问研究让不少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思深忧远。

刚站上讲台的教师充满教学激情与耐心,刚上学的学生谦虚、有礼,他们重其位,尽其职,视之为己应尽之本。可教久了,学久了,不知不觉中心累了、胆肥了、头疼了、眼花了、手懒了……慢慢引发师打生、生斗师,乱位、失职、越轨……皆没遵守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没明确自己的身份,没守住自己的“本”,没保住自己对教或学的一片初心。如此师不师、生不生,怎能不发生冲突?甚至出现灭师行为,本该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却化为挥向老师的刀,我们大中华的子孙何时暴虐至此?又怎能如此冷血残暴?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作为学生应懂得“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如果做不到“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做个静静祝福老师的学生就好。约20年后还辱骂、暴打曾经的恩师的学生纵使有千万个理由也难推其责。同理,随意打骂、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也难辞其咎。

(二)丢“心”

在这个学生娇、教师也娇的年代,用心对待、换位思考显得很难。孩子生得少,被宠成金主,骂不得,更别说体罚了。80后90后的宝贝金主长大了,部分踏入教师行业,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他们慢慢成了学校教学的主力军,成为了还不习惯被金主反驳的小主们。

当金主遇上小主,那就是一台台让校领导乃至教育局领导都头疼的戏码。再扯上双方的父母、亲戚,那就是没完没了的宫斗剧了,因为此时师生都是 “娇娇者”。所以师要多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多向前辈请教教学经验,为师那天起,你就是师了,要有颗多为学生考虑和冷静控制自己情绪的心。同理,作为晚辈,学生应该区分家与校的不同,明确自己来校的目的,明白学生可能只有一个班主任或地理老师,可班主任或地理老师却有几十个学生甚至几百个学生,要兼顾每个学生实属不易,甚至实属不能。

与股票、债券不同,原油的商品属性决定了价格与库存之间的三重关系:1)库存预期引导价格和近远月价差的形成,真实库存对交易者预期和油价进行修正;2)库存可以起到蓄水池的作用,为多余供给或需求提供缓冲,平抑价格波动过大;3)价格和近远月价差会对库存周期产生反作用,尤其是库存中的套利部分。

当教师每晚要和好几个打鼾的人住,当教师寒冬要每天手洗衣服,当教师因上课时间太匆忙而打早餐的人又多……教师还会在课堂不分缘由骂学生上课趴桌子吗?教师还会一来查宿舍就批评学生懒不洗衣服吗?教师还会叫迟到的学生把早餐扔进垃圾桶吗?……当教师要一边备课一边教育打架的同学,当教师又要改作业又要一天上好几节课,当教师又要上班又要赶回家给孩子做饭吃……学生还会老打架打到要教师协调吗?学生还会上课捣乱和老不交作业吗?学生还会老要留堂再教育吗……

坚守教与学的初心,累时,烦躁时引导自己多共情,多换位思考,如此会少很多教学事故,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三)丢“时”

前两年,广东省茂名市曾有一段短视频被迅速传开,又被迅速删除。视频中一位约40多岁的农村女老师一边哭一边说:“我不怕辛苦,不怕课多,我也不怕身兼多职,可我怕教英语,我真的不会教英语……”事情的结果不可得知。据调查,时至今日,部分乡下的农村学校还是分工不公,部分老师身兼多科目,教学任务过重。部分乡镇不但小学老师是“万金油”,连中学老师也是如此,导致教师队伍工作开展不顺,学生成绩不理想。

一周二十多节课,有可能还得跨年级,跨专业,做班主任……教学任务过重,教师忙得焦头烂额,时间被备课、上课、改作业、改试卷、教育打架的学生、开会、做家务……,没时间思考下如何调整自我情绪,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自我成长,如何更好地兼顾家庭与事业……与之同时,学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疲于冲向各种证书,真正的教育意义被刻板、势利的烟尘掩盖已久。当某一点导火线出现时,师生负面情绪铺天盖地而来,肢体开始失控地作用于对方,多少无心之失随之而来,以致“师恩浩浩桑榆乐,生气勃勃桃李鲜”越来越难得。

(四)丢“静”

1.家长瞎闹

新闻曾报道:孩子打伤他人了,家长一来校就埋怨老师:“你这老师是怎么当的?孩子不是送到你们学校了吗?你们管呀,我们家长要是管得了,要你们老师干什么?”暑假孩子私自到河游泳出了事故,家长到学校拉白横幅,大骂学校管教不到位,诋毁学校没有十分、万分地强调不要私自去游泳。安徽铜陵一男老师阻止男生打女生时,被男生一拳打中胸口,教师情急之下把男生按在课桌上,招来了家长的不满,要求医疗赔偿、在班里道歉。经过警方的调解后,教师赔了医药费,家长仍逼迫道歉,并打了教师两记耳光。任教约20年的教师受不了压力投江自杀了,留下年幼的一儿一女。

可悲的是,此类家长野蛮不讲理的事例并不罕见。每一例伤师事件都严重地伤害了人民教师的感情,战战兢兢的老师,怎能安心传道授业解惑?

2.网络引闹

一旦媒体播放师对生不好的新闻,广大家长们立马警惕紧盯,盯完再议论纷纷,继而校方、教育局等上级领导很有可能一一冒泡解释并处理此事,事后处理的结果又成大众们的“饭后茶点”。如此好的新闻效应搞得有些媒体开始不如实报道原材料,加油添醋甚至颠倒黑白来描黑老师以吸引更多的眼球。慢慢学生被形容成了“温室花朵”,曾经的园丁成了辣手摧花的“暴君”。“暴君”被欺凌得默默地承受,“温室花朵”被碰一下就被传得沸沸扬扬。

知网上有三篇来自不同期刊却内容一致的文章:《老师,您真的伤害了学生》《老师,您伤害过学生吗》《老师,您真的伤害了我》,值得批评的是出自同一作者。批评一稿多投,更批评其反复用如此题目来令人误解。其不良行为带来的恶性效应明显,很快就有另外一位作者抄袭其题目《老师,您伤害过学生吗》,换汤不换药地又发表了一篇类似的文章。不久《老师伤害学生怎么办》也出现了,引得《学生伤害老师怎么办》出来对唱了,再来个《也谈学生伤害老师怎么办》帮衬,网络效应大,国人只顾复制粘粘,以讹传讹,没完没了地利用网络暴力来催化师生冲突,以致师生关系被误导得更偏,彼此冲突更大。

3.制度忽闹

现在的家长为什么敢动不动就叫老师赔礼道歉,一有点不满就嚷嚷要去教育局告老师……现在传达给人民教师的观念是教师是服务行业,教师们欣然接受这新时代教育理念,所以平时兢兢业业,但这代表学生和家长就可以是不讲理的上帝吗?孩子不小心出安全事故了就校闹,上级领导又常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宁人,所以有的时候不管错的是谁,先牺牲老师利益,维护学校表面的太平。导致家长真把教育界的服务性和其它行业的服务性混为一谈,又想教师跪着又想老师教自己孩子做个傲然挺立之人。教育制度的这种不完善助长校闹之歪风,最后伤害最大的是师生、是社会、是国家的发展、是国家伟大的民族复兴的社会目标。

校园本是一片静土,虽不赞成学校成为脱离社会的象牙塔,但也不允许学校成为谁都能来打扰的闹市。

三、结论

(一)师生自思

爱因斯坦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教育的一线重要人员应多学习正确、重要的师德师风,拥有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以身作则。前有孔子、旬子、陶行知等先贤给出的教师观启示,后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给的指示,相信我国广大人民教师在有压、有闹、有战的教育环境下也能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做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古之圣贤未有不尊师者,当代学生更应做一个尊师重道之人,岂能退化到与恩师起冲突。之前都是要求教师不能持有“天才观”“娃娃观”“钉子观”“精英观”等错误学生观,其实学生也应深入了解正确的学生观,作为学习的主角,学生懂得“发展观”,才能不把自己定错位,才能不轻易受外界错误观点影响,才能用心感受到自己恩师平时的付出,才能坚定正确立场尊重自己的老师。

(二)外界操守

师生首先是有私人空间的个人,才是被套上师和生身份的社会人。师生皆是需要正常休息和娱乐的人,是背后有一个家的人,是也会犯错和需要时间反思的人。这一切追溯均要求负责教学的领导者要具体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学习量,从根本上解决师生冲突问题;要按需分配教师到各校,从根本上解决一个教师任教多个科目的“万金油”问题;要有相关可行制度解决分工不公问题,保证每位教师的课时数……

情薄则关系不好,关系糟糕则易起冲突,师生情是减少师生冲突的关键。很多情况下,师生之间的矛盾并不大,家长的过度插入,不问孩子意见,盲目按自己思维处理冲突,反而适得其反,不但在孩子面前上演了如何不尊重老师,更在孩子眼前破坏了千年修来的师生情缘。类似夫妻的相处之道,师生之间的问题可尽量先让师生自己内部解决,师是爱生的,生心里也是敬师的,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做到相互体谅,互相理解,雨过天晴,甚至师生情感更进一步。倘若孩子过小不懂表达时,家长可作为监护者全权处理,若孩子已可表达自己思想,何不尊重下孩子?从小教育孩子自己承担责任和宽厚待人。

新闻等网络传媒面对教育这一关系国家命运的神圣净土时,必须坚守职业道德,真实汇报,曝光应该打压和改正的教育恶俗,弘扬应该得到肯定和传播的教育美德和措施。作为新时代的力量源,任何大众传媒不得以盈利为目的来伤害校园这片净土,更不得利用网络暴力来危及师生性命。中华民族各行各业的子孙们都应该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坚守三尺讲台的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应执行习总书记近几年的教导: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祖国的后代从小学会尊重长辈、礼貌待人、虚心向学。

四、建议

我国是法治国家,当师生发生冲突并且常久得不到双方满意的结果时,法律意识与常识就显得特别重要。既然师生冲突、校闹、伤师、打生等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存在的突发事件,那为什么在学校日常的培训以及课程中不设立相关的法律课程?若是现实人力资源不够,可请专业的法律人员对所有师生进行网上教学。师生以及家长、网络工作人员等通过专业法律人员的法律知识教学,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彼此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明白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利益,不做出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知:只有师生从生理需要、安全需求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其它人生需求,所以师生都得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安全需求。

再好的成绩、业绩都不如健康阳光的心态。在心情灰色地带的师生需要意识,关注并调节自己的心情、心态。压抑太久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时,可导致心理危机,这把无形却力量如洪荒之力的“刀”随时可能夺走师生珍贵的生命。为了师生的心理健康,有些省的教育系统已明文规定心理健康教师的标配要求,如广东省明文规定:中学每1000个学生须分配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到学校岗位,小学每15000个学生须分配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到该校,以此类推。但因财政及实际师资情况等原因导致现实操作中,很多心理健康教师属于兼职健康教师,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如同虚设。心理辅导是师生成长路上的温暖护航,马虎不得,更不可是儿戏,因为生命不是儿戏。故在接下来的教育行程中,须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专业心理教师的按排到岗应提上教育议程,确保全校师生有烦恼时可得到专业的心理指导,提高心理素质,减少冲突,确保教学质量,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拳头师生家长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纠缠
攥拳头
家长请吃药Ⅱ
麻辣师生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