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发展变革与价值意蕴
2021-12-29刘子秋彭剑勇
刘子秋,彭剑勇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逐渐成为当下新兴的传播方式,并涉及党史传播领域,构建起融媒体与教育相互融合的复合型党史教育范畴。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结合现代传媒技术,赋予党史教育新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出党史教育的全新范式,突出表现为信息化、生活化。“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1]。融媒体时代的党史教育传播集成传统党史教育的内容优势与网络文化发展的技术优势,凸显了党史教育深层次的育人功能。
一、把握掣肘症结:传统党史教育的实践问题
传统党史教育大多在专业的空间环境中进行,也就是说传统党史教育多数在课堂中开展。学生在接受党史教育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被动性”“片面化”问题,这也是传统党史教育的主要症结所在。结合传统党史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传统党史教育整体仍属于学校教育范畴
传统党史教育发展演变的基础是课堂教育,尽管该种模式在众多课程实践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突破,但是在党史教育的传播实践中,仍属于学校教育范畴,整体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完备的境遇。从传统党史教育的经验来看,在课堂中传播知识沿袭了以往的教育方式,遗憾的是传统教学并不具有成熟的大众模式,受教育者局限于校内学生、教育实践未常态化、缺少实地环境熏陶,无法形成全覆盖化的宣传矩阵。尤其是在“泛娱乐思潮”的冲击下,非学生群体接受的党史教育非常有限。因此,传统党史教育学习平台只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教育等基本特征,并不属于大众的教育平台范畴。换言之,传统模式下的党史教育学习平台无法满足受教育者的专业教育需求,当非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更深层次的党史知识需求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解答与回应。
2.传统党史教育过程中存在“浅表性”问题
“‘灌输性’教学注重对教育对象理论知识的强制性输入,以便使受教育者坚守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价值导向”[2]。但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也使我们的思维方式遭受“直观、表象”的解构。在此基础上,深层次的逻辑思维和理智辨析能力遭到退化。对专业知识理解和把握的局限性是导致传统党史教育困境的主观因素。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党史教育数量和呈现方式远超传统的单一知识叙事。教育者将教育内容直接呈现在受众面前,扩大了宣传教育范围,但同时也会让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浅尝辄止,似懂非懂地接受教育信息,而对教育信息的科学性缺乏质疑与思考,进而减弱党史教育效果。长此以往,对党史教育内容的“浏览式”获取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并形成思维定式。在这一背景下,党史教育的实效性难免受到影响,突出表现为主体获取知识的“碎片化”与理论知识的“浅显化”,很难达到既定的党史教育效果。
3.传统党史教育效果存在“片面化”问题
传统党史教育多在课堂中进行,受教育者大部分为学生群体,是最为广泛的传播党史的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党史教育的育人效果。但同时,该方式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多根据应试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并没有真正依照受教育者的兴趣或其个人所长来进行选择。学习也主要停留在知识浅层或某个固定领域,较难进行全面渗透。因此,学习效果很容易陷入“片面化”境地,很难对受教育者的党史知识水平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新时代党史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时代新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引导受教育者将零碎的知识提炼和升华为理论,从而提高思辨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融媒体背景下党史教育不断前进的方向。
二、直面融媒体发展:党史教育发展变革的现实起点
在现代传媒技术与社会发展相互关联同向同行的现实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党史教育工作者准确把握住了融媒体技术带来的教育方式的革新。近年来,党史教育充分接纳并吸收了融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该技术为党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是其发展变革的重要现实起点。
1.概念涵摄: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理论审视
融媒体传播在传统媒体与现代技术之间提供了沟通的途径,打破了二者间的桎梏。从传播方式来看,融媒体传播融合了文字媒介、图像媒介与音视频媒介,且各取所长,互相补充。文字媒介是以文字为主要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音视频媒介和图像媒介则侧重以看和听为核心的认知途径。认知特征转变和技术变革的内在要求推动着融媒体背景下党史教育的变革,即党史教育借助现代化的传媒方式与技术,把握党史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时俱进地推动党史教育实践方式创新,致力于融媒体技术发展与党史育人的协同推进。
融媒体技术将所要传递的信息以短小精悍的方式在各平台中传播,且有较强的交互性与可分享性,受众由此生成了较强的主动接受性。随着融媒体技术在党史教育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党史教育工作领域将从课堂和校园向大众普及。这种全新的教育范式解构了传统党史教育工作过程,给教育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随着现代技术发展广度和频度的不断加深,融媒体时代的党史教育将发挥出其效果的最优化,达到发展育人的最佳平衡。
2.技术赋权: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机遇审视
以现代社交媒体、数据库和互联网等为支撑的融媒体深度介入到党史教育领域,对提升党史教育效果、塑造发展新格局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就此而言,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是现代化技术的赋权,为党史教育的优化和发展创造了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随着新媒体技术在党史教育中不断拓展运用方向,交互式学习空间、沉浸式学习平台也应运而生,抓住了融媒体技术带来的新发展机遇,主要通过分析受众爱好与可接受度来提升教育效果。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立足于技术创新给党史教育带来的全新赋权,使党史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环境中进行,同时也拓宽了教育对象的受众范围。在大数据分析的支持下多维构建交互式学习情境,取众所长完善学习结构。
3.效果增能: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发展审视
融媒体时代对于党史教育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现实发展机遇,一旦运用得当即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融媒体对党史教育的影响来看,首先可以实现的是潜移默化、个性化的教学。从党史教育的受众面分析,面对各种各样的受众需求,要遵循精准化、个性化的教育原则。“融媒体既是思政工作传播的创新手段,也是获取学生精准需求的有效途径。”[4]而建立在融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党史教育各平台,可以依靠数据库追踪分析实现对教育对象的准确把控,进而融合不同教育与传播方式,实现教育结果的最优化。此外,为了全面满足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和实际行为取向,融媒体平台还可以借助自身传播的快速性与短小精悍性,进行碎片化教育,全面提升其传播的时效性,更好地增强党史教育的效果。
三、实现思想引领: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5]因而,党史教育对坚定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全社会学党史的关键时期,要注重在不同人群中开展党史教育,并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党史教育。利用好融媒体开展党史教育,实现自觉学习与价值引导的双向破壁,是融媒体时代传播党史教育的着力点,同时也是其重要价值所在。
1.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厘清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当前,采用融媒体方式开展党史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更好地优化人民群众的接受途径,全面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影响下的党史教育工作进程与成效。技术手段的更新使党史教育传播拥有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党史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利用现代技术与党史教育的深度融合。这项工作的首要前提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厘清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紧扣党史教育在融媒体传播中的政治性。运用融媒体开展党史教育,不断优化现代传播手段与技术对党史教育的促进作用,应始终贯彻引导受教育者增强党史知识储备的教育过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握其政治性。
第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党史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党史教育的应然价值与实然价值都应落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出发点上。如电视剧《觉醒年代》,则是党史教育方式的良好典范。该剧的构建难度在于如何实现其叙事的完整性和启发性的统一,即如何正确引导党史教育接受者进入融媒体的思维方式和叙事情节之中,将剧中蕴含的党史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实现对其思想和行为的启发。《觉醒年代》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因其别出心裁的情节设计,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饱含哲理的台词语言,受到广泛关注。事实证明,要实现党史教育的革新发展,必须根据主体认知的发展规律推动党史教育创作宣传的发展方向,以让受众身临其境的方式进行党史教育,提升党史育人的实效性。
2.坚持以融媒体传播为发展契机,完善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
融媒体传播技术不只是一种开展党史教育的全新工具,更是一种从理念、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优化文化传播的途径,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即融媒体传播打破了灌输式与启发式的二元对立,日益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党史教育的新范式。党史教育应牢牢把握融媒体传播的发展契机,完善与优化其传播环境。
第一,要全面理解党史教育的灌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6]要正确把握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灌输属性。尽管融媒体传播中的党史教育环境、举措和对策等都不再与传统的党史教育相同,但对受教育者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主旋律不会发生变化,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政治方向的总目标同样也不会发生变化。
第二,要全面理解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启发空间。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营造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学习空间。融媒体交互叙事具有潜在的引导性与启发性,即通过多方面的演绎将受众带到更加深入的情境中,不仅使其通俗易懂,更能将情境中蕴涵的党史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实现对其思想和行为的启发。
3.坚持贴近大众生活,兼顾理论化与生活化的统一
融媒体党史教育应坚持敏锐的叙事视角和坚定的主流意识形态方向,把握住其尺度和界限,不断推动党史在融媒体传播中的理论化与生活化。
第一,推动形成以理化人的叙事表达体系。融媒体是党史教育的载体,其价值在于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刻板的教育趣味化、将复杂的逻辑简单化。传统党史教育在有限的课堂实践中传播给受众知识,进而使受教育者获得非主动性的知识。教育对象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知识结构的有限性,很容易造成理解与认知偏差,获得非理性知识。因此,不仅要以历史知识的传递和价值观的引领作为融媒体传播的良好范式,也要从理论、观念与方法等多方面协同优化和完善融媒体时代的党史教育,从深层本质的角度推动党史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使其表现出深刻的理论性。
第二,在融媒体背景下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理论性与生活化的统一。传统的理论灌输试图以说理性的枯燥方式对受众进行思想观念、价值观点、行为准则的改变,对教育对象很难起到设身处地的教育作用。融媒体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具有教育的功能,必须通过理论知识赋予其信息的传递。在理论知识借助融媒体传播时,要注意合理把握传播形式的生活化与理论性的张力,既要避免党史教育内容枯燥乏味,又要兼顾其理论基础。在融媒体背景下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理论影响的主导性与案例的生活化,通过提升讲好党史故事的能力,推动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效果的升华。
结束语
融媒体背景下进行党史教育是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的转向必然,以融媒体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党史教育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也能够重塑当下的社会生活。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党史教育现代化,成为党史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另一方面又突显出传统党史教育“浅表性”“片面化”等众多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平台、载体、内容等方面的优化,保证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全程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融媒体背景下对党史教育进行构建和优化,激发融媒体的党史教育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融媒体的党史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