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分析

2021-12-29李光胜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教育

李光胜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61173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当前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深刻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高职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做好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问题,更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的重大问题。而当下,高职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者和受教者的新媒体素养不高、新媒体平台管控不够到位、话语体系和教育方式陈旧、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相应的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教育界和理论界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一、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者的新媒体素养

(一)打造一支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引导者,其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政治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性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教师的重要职责。面对大量信息,坚决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将意识形态问题融入日常教学实践,冷静、客观地对网络舆论进行研判,深入分析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以正确、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引导学生的网络言行。教师的自我约束和网络意识形态管控能力亟待加强。教师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以身作则,不信谣,不传谣,不受网络舆论所困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探索运用新媒体进行教育教学的规律性,提升责任意识,尽量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语言激励、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2],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培养其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做好高职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工作,就落实“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方针来看,即为“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4],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理论探讨和新媒体环境设置,提升高职大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信息鉴别和选择能力,培养其互联网环境下的“防骗意识、警惕意识和政治敏感度”[5],能有效辨别各种信息的来源渠道和真伪,抵御网络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入侵。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教育学生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不轻信非官方信息,不刻意夸大渲染疫情,不制造恐慌氛围,而是做好防护工作,坚定落实医学专家的科学建议和党政部门的防疫措施,不给别有用心之人和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近年来,极少数刚考上高校、还没迈进校门的学生被骗走学费的事偶有发生,其根源就是无法分辨出网络诈骗信息,抵御非法信息意识不够。另一方面,面对经常宣传不良信息、错误思想,甚至是为西方代言的新媒体平台,教育学生不要回避,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不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所谓心态,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态度,引导学生自觉选择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宣传正确价值观的媒体平台。如在这场新冠疫情防御战中,呼吁学生多看主流媒体对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的宣传报道,学习他们关键时刻坚守岗位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一方有难、主动担责的冲锋陷阵精神,学习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让包含在其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学生,以推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传播。”[5]

二、抢占并规范新媒体平台阵地

新媒体已成为高职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抢占与管控这个平台,完善教育工作机制,是高职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

(一)坚守主渠道、主阵地

高职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的主阵地、主渠道是思政课堂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教育者要坚守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主动去适应并把握新媒体的发展潮流”[2],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精准地传达给每位学生,让学生更精准地理解和掌握,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恰当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凝聚力,如微信、微博、微课、QQ、在线课程等。“拓展课堂以外的空间,打通讲台之外的‘网络阵地’”[6],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有机融入到新媒体中,以生动有趣的微视频或信息化形式推送给学生,教育学生在面对虚拟开放无门槛的网络世界和新媒体环境时,能够坚定立场、明确政治方向,学会辨别和甄选信息,自觉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错误思潮的侵蚀。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有效监管难度陡增,要守住这块主阵地、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告诫学生,面对“错误思潮、扭曲历史、丑化中国的言论”[6]能保持清醒头脑,不人云亦云,培养其政治敏锐性、信息甄别力和思想辨别力,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与错误舆论做斗争的勇气,通过课堂教学和网络实践,“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二)积极抢占新媒体平台阵地

通过专家打分法对评价体系第2层指标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可得riji=1,2,...,m;j=1,2,...,n,设评价指标为m个,评价等级为n为个。专家人数为p,最后得评价矩阵R:

为打造“食安威海”城市品牌,威海市在全国首创“食安、农安、公安”三大系统资源共享、行刑衔接、联勤联动的“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当下的高职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就是互联网。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较量的主战场,要想获得胜利,必须加大力量,积极争取、尽快掌控新媒体平台的舆论主导权,否则就会拱手把这些平台和主导权送到别有用心之人和西方敌对势力之手。

大多数中学生并不是从小进行专项体育训练。笔者在瑜伽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等方面,课堂上采取了一些激励式教学,例如介绍瑜伽练习的益处和观看瑜伽领域传奇人物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内容设计上也是由易到难,先尝试,后体验,再挑战,循序渐进,有层次的推进瑜伽教学,不让学生感受到难以接受,难以学习。

(三)有效管控新媒体平台

长期以来,我国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媒体在话语体系上严肃性有余、生动性不足;在传播方式上说教有余、互动不足。这样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必须加以改革。

三、创新教育话语体系,丰富教育手段

新媒体以其“及时、便捷、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和互动性强”[2]等优点吸引着高职生,这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黑色地带’和‘模糊地带’”,而我们的目的是“建成‘碧海蓝天’‘风清气正’的媒体空间”[6]。运用必要的技术监督、行政监管和规范立法等手段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有效管控,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最佳选择。对微信、微博等影响范围广、影响力大的媒体平台,推行用户身份审核和实名制,实施问责制,利用技术手段从源头上建立起“隔离带”,第一时间封锁、清除低俗、不良、有害信息,形成优良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7]新媒体平台建设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为党代言、为社会主义发声,坚持以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对蓄意传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信息时予以坚决打击和扼杀。新媒体兴起时间较短,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方面要加强新媒体的立法工作,把新媒体的发展引进法制轨道,使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免让别有用心之人钻法律的空白和漏洞。另一方面,对“利用互联网攻击主流意识形态,煽动群众情绪和扰乱社会治安的要依法追求其法律责任”[5]。

面对舆论环境、高职大学生思想行为和兴趣习惯的变化,对高职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抢占新媒体平台阵地,推进信息内容与技术手段、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就前者而言,内容始终是根本,而信息瞬息万变,但只要掌握了先进的融媒体技术,利用技术控制信息传播的关键环节,占据信息传播的制高点,针对学生高度关注的敏感话题和热点问题给予积极回应和科学、客观的解答,为学生破除谣言、合理选择信息,让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学生心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后者而言,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高职大学生的需求,但其权威性、深刻性和受众的固定性又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学校创建新闻网络平台,开发运用人工智能客户端,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向纵深方向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客户端,“构建与打造兼具主流意识形态价值与新时代创新活力的新闻短视频等内容载体,”[6]向所有学生提供相关服务,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和注意力,实现学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

据介绍,该生产线以可快速再生的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应用真空纤维分离技术,剥离植物茎秆的强力韧性纤维,结合黏合剂加工而成秸秆人造板材。这种禾香板材不含甲醛、表面光滑、可锯可刨,根据不同用途要求,能直接进行贴面或油漆,在强度、弹性、膨胀率、握钉力等性能上均优于相似的木质板材,深受亚丹、欧派等国内一线家居企业的青睐。

(一)创新教育话语体系

面对交流对象,用什么语气,讲什么话,毛泽东同志曾强调,“向人民群众学语言,人民的语言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8]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接触了大量网络流行语,这类语言迎合了高职大学生标新立异的思维习惯和喜欢展示个性的特点,他们更感兴趣,学得快、记得牢。而他们对“官话”、“套话”等语言不太喜欢,甚至抵触。因此,对其进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善于“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9],以提高语言的魅力和影响力为目的,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其语言偏好,把握其语言风格,在借鉴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受到学生青睐、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衔接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将主流意识形态沉稳、严肃、单一的话语转换成生动、形象、时尚的网络流行语,将主流意识形态不露痕迹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其更接地气、更具人气、更易入脑入心入行。但我们用时尚的网络语言、流行或通俗的话语,要把控一定的“度”,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因为“偏重随意性、戏谑性、欠规范的网络语言终究不能代替严肃庄重、政治意味浓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述,而且一些恶搞性、戏谑性的网络语言本身就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挑战。”[10]

(二)丰富教育手段

高职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9]。当下高职大学生是新媒体最忠实的支持者和使用者,而新媒体在舆论和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丰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的重要前提是考虑学生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特点,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9]首先,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教育氛围。出生、成长于新媒体环境中的高职大学生不拘小节、关注自我,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与他们的性格和兴趣高度契合。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遵循主体性、平等性和互动性原则,用交谈、讨论等教育方式,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创造出自由、平等的教育氛围,提升教育实效。其次,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在信息极大丰富的网络新媒体环境里,无论多好的思想和理论,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传播方式,都会湮没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的汪洋之中。”[11]近年来,“情境式”“问题式”等教学方式得到了众多师生的认可与好评,在高职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也可借鉴。在网络平台中设置一种特定的情境,或是针对社会现实的热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并给予回答,以解决学生的疑惑。再次,发挥新媒体意见领袖和榜样的引领带头作用。教师的言行不免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距离,适时推出一些生活在学生身边、政治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新媒体意见领袖和榜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意见领袖和榜样及时发布重要信息,带动身边的同学关注社会热点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择权威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言论和思想观念。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主观上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者的新媒体素养不断提升,客观上需要健全和完善新媒体平台,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就是促进教育话语和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以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