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大学生党员初心意识的路径研究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视角

2021-12-29许如玉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生党员入党

许如玉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旨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体党员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同志在新时期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反思的明镜,只有始终牢记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才能让党员们在这个价值观多元、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走得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为何出发。同时,大学生党员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此刻正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的起点上,其政治素养、理想信念以及对党组织的忠诚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持续健康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大学生党员必须坚守本心,做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2]。

一、大学生党员初心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

入党动机指的是一个人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每个入党积极分子在申请入党时必须反复思考的重要问题,是推动一个人入党的重要精神力量[3]。新时期入党动机不纯的大学生可分为虚荣型、功利型、盲从型。虚荣型入党动机的学生他们入党前十分积极,入党后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党组织交代的任务,但是他们更加重视完成党组织的任务后给自身带来的荣誉,一味追求个人私利,将自己的个人利益看得重于集体利益。当前,部分行业对入职人员的政治面貌有一定的要求,正因如此,有功利型入党动机的学生认为党员是一种光荣的称谓、是权力的象征、是他们入职的敲门砖,而没有意识到党员这个称谓本就代表着责任在前权力在后、代表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代表着一份初心和使命。盲从型入党的学生,他们的入党动机非常模糊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看到身边人申请入党,自己也跟风提交入党申请书,具有从众心理。

(二)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差异大

目前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一向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大学生党员往往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同学们眼中的好榜样,是党组织的新鲜血液,与其他职业的党员相比大学生党员具有自身的优越性,这对他们来说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大学生党员年龄较小且身处象牙塔,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均处于塑造阶段,受社会阅历的限制,学生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容易受社会上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使自身人格呈现出多元性和矛盾性的特点,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实际过程中表现为:入党前积极进取、学习刻苦、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入党后消极懈怠、工作推诿拖沓、先锋模范意识退化,正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后就忘却了自己的“初心”,思想不坚定,难以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常常是“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

(三)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后缺乏正确的前进方向

大学生党员与其他同龄群体相比,具有更高的共产主义觉悟,他们普遍思维敏捷、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并且他们的加入使党员队伍趋于年轻化,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一定程度上为党组织培养和积累了后备力量。但是受社会环境、年龄阅历、学习历程以及对党的理论知识把握的影响,大学生党员的初心意识仍然亟待提高。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仍能保持当初入党时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且积极承担党员应该履行的责任,但是大学生党员在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等方面缺乏科学及时的指导,以致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后虽有继续努力的志向,但是缺乏明确的前进方向。

二、大学生党员初心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大学生党员自身党性修养不足

党性修养又称为党性锻炼,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对共产党本质属性的内化,良好的党性修养是党组织对党员的内在要求。大学生党员几乎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对于互联网等新兴事物接触较多,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虽丰富多彩但良莠不齐,加之学生们对外部异彩纷呈的世界缺乏社会经验,在使用互联网时很难做到只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容易受享乐主义、奢靡主义等消极思想的侵蚀。学生党员们身处象牙塔,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难以做到在实践中将初心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并且学生党员们缺少专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等相关知识的机会,学生们在校通常是通过党课、政治理论课以及党支部来了解党的知识,然而在党课和政治理论课上学生们的学习大多为应付考试而并非自主学习,部分学生党员在党支部的学习更是流于形式,大多浅尝辄止并未深入研究,普遍存在着对党的经典理论理解程度不够的现象,深入细致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更是少之又少[4]。由此可见部分学生党员对于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自觉性,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仍有待提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党员的引导不足

大学生党员正处于“三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当前部分学生党员存在党员宗旨意识淡薄、缺乏初心意识和使命感、党性修养有待加强等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不足。首先,就教育内容而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全体在校的学生,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是难以从大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虽然能够引导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但是学生党员难以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与普通大学生在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教育的内容容易出现针对性不强和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其次,自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尽管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做了许多有益尝试,但是目前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还是以教育者的理论灌输为主,极大的忽视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学生党员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部分学生党员初心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校党建工作出现缺位

目前,高校中部分学生党员的初心意识不强缺乏使命感与高校的党建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存在着些许不足、学校党建工作中缺乏专门针对学生党员初心意识与使命感的监督和考察机制等问题。学生党支部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相关建设工作的前沿阵地,党支部在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其工作的落实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党员的成长和进步。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活动,旨在加强支部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互监督从而提高党员素质。然而当前高校部分基层党支部的建设缺乏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组织生活趋于表面化、形式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存在“老好人”现象,思想不碰撞,观点不讨论,矛盾不凸显,关于初心意识的教育就很难落到实处;高校的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考评机制过于单一,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实践活动,忽视了对入党后学生党员的初心意识和使命感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考察。

三、增强大学生党员初心意识的途径

(一)创新初心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各种在线的网络平台学习党的思想和理论已经成为党员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下,党员们进行党性教育最重要的网络载体就是“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强国”在思想性、实效性、综合性及真实性等方面的功能都是首屈一指。该平台上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关于党性教育的内容,是每位党员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主要阵地。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更应该好好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坚持每日在平台上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党的最新政策,长期鞭策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促使理论学习常态化,必要时各级党组织可开展有关初心意识的知识竞赛活动,在相互的竞争中推动知识理论的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以此增强自身的初心意识与使命感。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对学生党员初心意识的积极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包括学生党员在内的所有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初心意识与使命感的主要阵地[5]。高校思政理论课能够帮助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对党的初心意识。高校思政理论课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创新,教育内容须结合时代特色,根据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创新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如:可在思政理论课中加设一些校本课程,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专题、十九大报告专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这样的专题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在思政课中还可以利用红色资源来强化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学生党员们的初心意识,例如:唱红歌,排练红色文化相关的话剧等,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增添学生党员们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党员们的实践能力。高校还应注重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教师只有自己对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有清晰的认知和发自内心的认同,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发挥表率作用,才能让学生党员们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时刻坚守入党时的初心,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学生党员入党后再教育

进入新时代,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铸魂育人。近年来,高校中学生党建工作始终坚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与学生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要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初心意识,高校须不断完善党建规章制度,建立学生党员入党后再培养、再教育机制,对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学生党员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思想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例如:建立科学的学生党员初心意识的考核机制,综合平时表现、同学互评、考核成绩等方面对学生党员形成一个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党员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生党员入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学生党员在文化惠民主题活动中的专业优势
憨娃入党
讲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故事
切实搞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中华家文化数字博物馆项目启动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恳谈会在京举办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争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