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与方法: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思考
2021-12-29赵宏梅姜倚芦
赵宏梅,姜倚芦
(1.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3;2.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一、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在当今教育大发展、基础教育不断改革的新时期,教师的良好发展对整个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教师发展最主要、最根本的矛盾是教师自身发展,因此,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是其自身发展。叶澜教授认为:教师能够独立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计划、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以自身能力将之付诸现实,且在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即为教师自主发展[1]。农村教师自主发展亦可如此理解。农村教师自主发展,具有激发农村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促进农村教师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的意义。
二、农村教师自主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外生性发展模式造成农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薄弱
外生性发展模式是我国主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教育相关的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对教师维护权利和限定义务来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2]。此模式由政府主导,教育机构负责开发课程和制定规划,排斥教师参与决策,剥夺了农村教师的知情权,压制其自主发展意识,让其成为“局外人”[3]。
(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化导致农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化主要表现为发展模式单一化、教师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具有一致性、教师评价标准趋于“统一化”。农村教师应该在农村教育文化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但现实中却被存有偏见之人单方面定义为“素质低下”,且拒绝相信其能力素质[4]。农村教师面临的信任危机,不仅来自于部分家长,还来源于社会。这些人对其专业身份产生质疑,农村教师因此产生消极情绪,面临专业身份认同危机,产生了习得无助感与职业倦怠感。
(三)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农村教师自主监控、管理与规划
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没有触及农村教师传统教育观念的变革。在大多数农村教师看来,他们的教学以教授具体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任务。对个人专业发展问题思考过少导致他们在职业中出现了不当。在职业初期,本应该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发展、制定未来计划方面的他们将精力分给适应环境和处理人际关系[5]。而当他们完成了这一目标后又往往因为自身能力所匹配的客观环境不理想,存在工资低、设施差等问题而进入职业疲惫期。因此,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缺乏自主监控、管理与规划。
(四)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和谐的合作氛围,降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农村教师的人际关系受到各种机会竞争的不利影响,职位的晋升、职称的评定等机会在农村都相对宝贵,使得这些机会的名额竞争尤为激烈,大大影响了农村教师之间的关系。农村教师往往更愿意选择独立进行科研和完成任务,他们认为与他人的合作是在增加对手的实力,因此多年总结的教学经验都藏于心中,拒绝分享。因机会竞争而缺乏合作意识的农村教师,束缚了自身的创造性,封闭了自身的发展前路[6]。
三、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一)农村教师应积极自主发展
1.教师成长型思维的建立,超越环境的制约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往往侧重于成长,不畏挑战,勇于尝试新事物,是农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强大内驱力[7]。农村教师应努力打破固定型思维的限制,养成成长型思维,在专业成长中坚持四个步骤,通过长期训练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一是接纳自身的不足,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二是观察自身行为,深入反思,寻找问题根源;三是树立假想敌,把固定型思维当成自己最大的敌人,向它发出挑战,思考战胜这个敌人的具体行动策略;四是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对成功充满愿景,善于为自己的成功找到充足的理由,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农村教师在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成长型思维方式的建立中,形成了个体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与自主发展思维。
2.农村教师之间主动合作,共同发展
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过程还要善于取长补短,掌握沟通技巧,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与合作,通过指导与被指导促进自身发展,实现彼此之间智慧叠加、思维碰撞,完善自身发展方式,形成自身成长观念。具体而言,学校需要形成“六个一”的参与评比机制,促进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化发展。“六个一”即学校告知一项评比信息;教师制定一份结合自身实际的参评简案;学校组建一支团队协作参评队伍;开展一项校内初评活动,如市级优质课、学科论文、课题申报等评比活动;举办一个参评心得交流分享会;推介一系列业务评比的相关信息。“六个一”的活动,促进了农村教师在互动与合作中群体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二)学校要促进农村教师自主发展
1.建立师徒制,帮助新手农村教师实现职业过渡
农村学校的新手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对新手教师要给予切实与有效的帮助与引领。学校可以建立师徒制,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新手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包括对新手教师工作和生活上的指导。也可以实行一带一或者一带多的导师模式,派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者教学组长与新手教师结成帮助或师生关系,帮助新手教师尽快完成从学生身份到教师身份的角色转换[8]。对新手教师进行入职心理辅导,减少新手教师的心理落差,提高对农村的认同感,增加对农村教师职业的热爱。
2.以农村学校文化为依托,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追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受学校文化的影响,主要在于文化的引领和熏陶。农村学校更要注重通过环境的熏陶、文化的建设,鼓励教师提升自我价值追求,在教师群体内部形成自主发展的良好氛围。如以学校为依托,建立一个文化服务中心,集图书室、信息室、活动室、民间文化传承室功能为一体,教师可在其中进行自主学习,也可对农民进行文化学习服务;农村学校以自身资源为依托,建立夜校,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还有农村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教师实施“三留守”人群心理辅导等[9]。以上诸种举措充分发挥了农村教师在思想引领、文化建设、知识传播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提升了他们的职业与价值追求,有效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3.借助网络平台,形成农村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把教师集合起来交流学习的学习型组织,核心精神是分享资源、技术、经验等,教师因拥有共同的发展愿景而自愿集合在一起[10]。农村教师可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工具,如通过组建微信群、QQ 群等方式,自主构建跨区域、跨学科的学习共同体,主要针对教师在教学和专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等进行交流与研讨[10]。
农村教师还可以建立教研团队,实施“半日教研”活动[11]。团队教研既利于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调节情绪,又利于教师提升研究能力,还有利于教师的个人和实践知识的总结与相互吸收。“半日教研”活动具体可根据周教学课程安排,学科教师在统一的时间全员参与,以“课堂教学”为内容,开展一系列的学科主题性教研活动。教研可采用“微教研”“教研沙龙”“互动式教研”等多种形式。“半日教研”实践,可以增强教研团队与成员的内驱力和向心力,使教师在主动参与中实现专业发展。
(三)国家要关注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制度建设
农村教师自主发展,也需要国家相关制度的保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提出了促进乡村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举措,如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素质和师德水平,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还要求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12]。该文件对于乡村教师的自主发展提出了较为详细的举措,但想要全体教师队伍获得较大提升和进步,还需要国家对农村教师的权益特别关注,通过构建有效的激励与保障体系,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福利待遇,通过设计富有弹性的薪酬激励机制,为农村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与物质保障。